登陆注册
49448100000037

第37章 “刻模子”与“改模子”

在京剧界,有“刻模子”与“改模子”之说。所谓“刻模子”,就是师傅怎么教,徒弟怎么学,一模一样,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是模仿和继承的过程;所谓“改模子”,就是徒弟在掌握师傅传授的表演以后,有所突破,有所改变,是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刻模子”是基础,每个演员必过之关,“改模子”是创新,多数演员未必能够走到这一步。不光京剧,昆剧、婺剧等传统戏剧莫不如此。

死刻模

以前进入京剧科班学戏的学徒,一般以七年为期,才能满师。学徒进门以后,先练基本功,每一门、每一项、每一招、每一式,都要跟着师傅学习,不能走样,这就是死“刻模子”。清朝后期的金华昆班,学徒期限是五年,先跟班学习四年,再到苏州的昆班里跑一年龙套,才能满师。民国时期婺剧的各种科班,一般学制三年,三个月出红台,边学边演、边演边学。无论是七年、五年,还是三年、三月,都要求学徒死“刻模子”,练好基本功。

婺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程式——“四功五法”。譬如训练眼睛的技法,首先是练让眼睛能够随意转动的基本功,包括使眼珠分左右闪动,画圈转动,远视、近觑、翻转等;再进一步,则需要结合情感,将眼神的内容为分正眼、斜眼、喜眼、怒眼、呆眼、痴眼、冷眼、睡眼、病眼、贼眼、色眼、媚眼、妒眼、死眼等项进行专门训练。又如常用的装饰腔唱法就有枣核腔、喇叭腔、宝塔腔、疙瘩腔、啜腔、带腔、垫腔、嚯腔、豁腔、卖腔、拿腔、揉腔、擞腔、温簪、颠落等多种。其他步法、笑法、苦法、开打、耍翎子、耍扇子,无一不是各自有着多样基本表演方法,一个演员如果不掌握基本功,在舞台上势必左支右绌,寸步难行,就像一个婴儿还不会走路,如何奔跑?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有这么一段深情的回忆:“(父亲)要我认真地‘拍曲子’,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他唱同样一支曲子。每一支曲子,他要我唱一百遍以上。如果唱的过程中,有一字一腔被他认为不够准确,就要重唱一百遍。所以,我甚至一支曲子唱到四百遍。我虽然从小培养起了对昆曲的爱好,但这样几百遍地唱,毕竟感到枯燥乏味。我唱几遍,至多十几遍,一段曲子就学会了……后来,我二十多岁了,别的朋友找我学曲子,我在给他们‘拍曲子’时才体会到,要是没有拍几百遍的基础,就唱不出韵味来。”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最生动的注解。

活改模

“刻模子”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跟着师傅勤学苦练,掌握婺剧表演的基本功,力求做到形似;第二个层次,在舞台上经过自己的摸爬滚打,力求做到“神似”。到了四十来岁,人届中年,体力充沛,精力旺盛,阅历丰富,艺术精进,该从师父处学的,都已学到手了,表演上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了,少数优秀的演员,才到了“改模子”的阶段。

要“改模子”,跟科班时期相比,如今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婺剧的演出市场不景气,演员更多地考虑生计,对舞台生涯没有信心,往往三心二意,基本功练得不扎实。有利因素更多:一是现在已经破除门户偏见,可以转益多师,从不同的老师那里学到不同的功夫,而不像以前那样,只能从一而终;二是科技发达,演员可以方便地通过音像资料、网络视频,学习兄弟剧种的表演精华,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活“改模子”,不乏其例。譬如浙江省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二度梅》,主演范红霞就是继承了老师朱芸香坐辇、攀藤、跳崖、漂浮的特技,并有所创新,其中就包含“刻模子”和“改模子”两个不同的层次。婺剧表演在传统上没有水袖,而在金华市婺剧团排演的《红梅阁》中,主演范红霞把水袖运用得出神入化:李慧娘在半闲堂索命时,一手持扇,一手水袖飞舞,上身后仰,几乎达到九十度,保持平衡;在鬼怨一场,李慧娘舞起了双水袖,包括甩、接、转等一系列动作,这已经超越了“刻模子”的阶段,变成“改模子”了。

刻而不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婺剧界还培养了郑兰香、吴光煜等一批优秀表演人才,甚至比他们的老师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前期模子刻得死,后期模子改得活,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形成了各具一格的表演内格。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婺剧演员,但总体水平已不如从前。这并非宣扬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哲学”,而说明“改模子”的艰难。正像浙江婺剧团已故著名鼓师范志贵对弟子说的那样:“如果能够创新,我老早创新了,还轮得到你们?”

有句古话叫作“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一般来说,师父有一桶水,徒弟往往只有半桶水。“刻模子”要刻得死,已属不易,“改模子”要改得活,那就更难了。一般的徒弟,能够基本掌握师父传授的衣钵,就算不错了,要超越师父,进行创新,难于上青天。所以,大多数徒弟一辈子都在“刻模子”,没有走到“改模子”的那一步。

现在从正规艺术学校毕业的演员,还算刻过模子。在校多年,除了学习基本功以外,还要学习文化课,已经不可能像科班时代那样专心致志了,刻得像不像还难说,更遑论“改模子”了。

话说回来,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能够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功底不实、造诣不深、无法超越师父的水平,一辈子只能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地“刻模子”,已经阿弥陀佛了。

未刻先改

糟糕的是,如今很多民间剧团的演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基本功训练,不过对着音像资料,依葫芦画瓢,自己揣摩。他们不喜欢“刻模子”,却喜欢“改模子”。正如有的专家所说的,同一个戏同一个人物,在不同剧团里有不同的处理手法:在你那里是站的,到我这里就变成坐的了;在你那里穿的是花客衣,到我这里就变成袒胸露臂甚至是穿半透明的时装了;在你那里是全包头的,到我这里是戴新潮的头套了;在你那里画的是花脸,到我这里可以化妆成小生花旦般的白脸堂……不一而足,令观众无所适从。

而专业剧团因为受“文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很难说有多少中青年演员能够沉下心来,苦练基本功。况且,现在年轻的八零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难吃得起练功的那份苦和累,而科班时代送去学戏的,大多是连饭也吃不饱的苦孩子。

一方面不肯老老实实地练功,另一方面却高喊改革创新的口号。没有继承,如何创新?只剩下一条路——投机取巧,借助先进的现代科技,在舞美、灯光、音像上动脑筋,搞一些大场面、大制作,弄出一些不今不古、不洋不土的“四不像”。

能不能活“改模子”,除了演员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以外,还与外部环境有关。当下处在婺剧不景气的时代,不能过于苛求;但既然入了这一行,吃了这碗饭,就该爱岗敬业,死“刻模子”,练好基本功,才能对得起饭碗,对得起观众。

同类推荐
  • 铸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叶斌长篇通讯选

    铸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叶斌长篇通讯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如春雷惊地、蛟龙入海之势突飞猛进,各行各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人才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他们的成长、成才及所取得的成绩令人赞叹。这些人物中,有从事行政工作的,有企业界的,还有文化界的,也许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只是浪花一朵,但他们的创业和奋斗精神却彰显了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进步。
  • 爱在阳光里

    爱在阳光里

    爱在阳光里》是宁夏残联办公室秘书武玉周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该书分六辑分别对残疾人、社会慈善家、爱心人士及残疾人工作者,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大美宁夏给予了高度颂扬。全书诗作立意高远,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给人以情感的亢奋,精神的愉悦,灵魂的升华。书中采用了朗诵诗的形式,布阵句子,宣泄情感,指向明白无误,语言朴实但不乏华丽和变幻。诗行文字凝练思想雄浑情感炽烈,一气呵成。爱在阳光里》一书行文大气磅礴,叙事细腻于一体,呈现出作者的文采大气华美,语言娟秀犀利,认知的深邃广阔,思考的独到深刻。
  •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北大的讲座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任何最有名的大学比都毫不逊色。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然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
  • 江南引

    江南引

    《江南引》是一本欧阳江河的诗歌自选集,按照年代编排,收录了欧阳江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创作的诗歌,包含多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极强的语言能力和对事物的细致敏锐的体察。欧阳江河是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灵活多变的诗人,他的写作理念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坛有很大的影响。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
热门推荐
  • 当悲伤无处可藏

    当悲伤无处可藏

    端木千凝与殷北辰本是一对恋人。可从大学毕业了的他们都背弃了当初的自己,在金钱权势中迷失了自己。待所有人意识时已经太晚,这是用生命换来的醒悟,当初的人早已不再了
  • 邪神狂天

    邪神狂天

    瑶光大战,诸神尽灭。爱恨情仇,纵横交错。道术与星魂的巅峰对决,灵魂与巫术的风骚碾压。宇宙大能,侥幸得生。猥琐成性,风骚诡异。集天下修炼之大成,踏破四界于无形……
  • 虚幻之心

    虚幻之心

    白鸣一直觉得,人类面对具有无限自我复制,有着bug般扩张速度的equipment的,逃避与求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一生致力于替文明培养更多的战士,占领更多的星球,建造更多的战舰,他要告诉敌人,哪怕是比拼扩张速度,玩消耗战,人类只会比equipment更bug。
  • 四牌楼

    四牌楼

    《诗经?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这首动人的情诗就诞生于几千年前的曲沃。在这块沃野千里,曲水蜿蜒、丰饶的土地上,不仅有唐叔虞的开国、晋文公的霸业,改天换地的三家分晋,更有那千千万万黎民百姓几千年的汗水和泪水。本书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挣扎于人世间妈妈的悲惨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
  • 无冕战帝

    无冕战帝

    老天很残酷,天赐三修,灵修、体修、魂修,是福也是祸,是天才!也是废材!这是龙战的真实写照,但他不服输,十年如一日。他人的嘲笑、欺辱、看衰,龙战不在乎,默默坚守本心。为在乎自己的人而活,只为值得的人提供守护。据说要成为战帝,必须三修,缺一不可。他刚好符合,何不拼一把。将炎罗大陆当做自己的后花园,多好。五千年前,第一代战帝,炎罗大大就是这样搞的。从这之后,战帝之位,五百年一轮,风水轮流坐,今年到我家。想远了,现在的他正被退婚又退位,还是被东阳帮恐吓所致,这家族也足够极品无耻无情……
  • 霸道总裁:腹黑老公请接招

    霸道总裁:腹黑老公请接招

    “顾倾倾,你过来。”“怎么啦,怎么啦。”“谁让你把我裤子拿去绣花儿的?”“顾倾倾,你过来。”“怎么啦,怎么啦。”“谁让你在我公文包里放内衣的?”“顾倾倾,你过来。”“怎么啦,怎么啦。”“谁让你拿我洗脸帕当抹布使的?”“顾倾倾,你过来。”“怎么啦,怎么啦。”“谁让你趁我睡觉时给我化妆的?”“顾倾倾!”“嗯嗯啊,我在!”“谁借给你的胆子让你胡作非为的!”“我我我...没事做嘛。”顾倾倾很老实的回答,不敢有半点假话。“恩?没事做是吧。那好,我们来做点运动怎么样?”某只腹黑不怀好意了。“啊!不...不...不用了!我知道干嘛了。我立刻去做,噻油啦啦~”
  •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她好不容易接到一部戏,却在拍主角成亲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异世,而且穿着嫁衣华丽丽地穿越了的她,刚好还落到了新娘逃婚而去的新房里?这狗血的穿越事件怎么会让她给碰到?她可是还想着演好她的第一部戏好一炮走红呢,才不想待在这落后的古代当良家少妇!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人家新郎官似乎是赖上她了,还说什么既然都拜了堂了,那她就是自己的妻子,就连那妹妹逃婚跑了的皇帝都在这时候来凑了个热闹封了她个郡主……什么什么,难道以为人称“千面惜”的她是这么好欺负的吗?那么,腹黑王爷请接招,若是不能拿下她的心,那就别怪她包袱款款去出逃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下第一公主

    天下第一公主

    蜀国公主炎蓝在爹娘华丽私奔后,决意闯江湖,江湖没闯个江湖,乞丐梨白却闯进她的生活。先抢了她的一只鸡,后带着她打猫妖,又写了一个错别字,害她拜“对”了师父。云落仙山拜师后,日子过得并不舒坦,日日遭变态美师兄作弄,夜夜受猫妖内丹煎熬,但咱不怕,身边挚友知己均在,爹娘远方相望,还有老好人师父大人无微不至地关怀心。三十年后,人间战火弥乱,仙山灵气渐少,妖王破封终不可避免,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 邪灵战王

    邪灵战王

    平凡少年林立天得惊世死灵魂种,从此青云直上、鱼跃龙门,化为妖孽般的存在,修习上古魔道魂术,铸龙帝之躯,化身为邪剂师,以强悍的姿态闯入世界的中心舞台,问鼎世界之巅。新书上传,需要大家的支持、推荐,希望大家能收藏起来,本书是不会断更的。
  • 侯季初的诗

    侯季初的诗

    一些成长与忧伤,一段经历,不问结局,只在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