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形象建构能力需要具有抓取细节能力
新闻照片真实、生动的细节,往往是表现人物、事件和表达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到的细节是新闻形象的点睛之笔,是通往图片报道主题的最佳路径。细节小中见大,有如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尽管不是每张新闻照片都有细节,但作为一张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好照片,却经常依靠生动感人的细节,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从而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细节的运用在图片报道中作用非常重要,有时不需要记者多说什么,一个神情,一个动作,比记者说上千句百句更生动传神。
法国着名摄影家克劳迪·斯鲁本说过:“摄影不是工作,而是表达。”一张照片表达得好与差,摄影者对细节的把握很重要。细节作为新闻事实中的一个细微的场景和变化,往往是转瞬即逝。因此,发现和捕捉细节,有一双能发现细节的“慧眼”是前提,眼疾手快和具有良好的抓拍能力是保障。
摄影记者需要用一双“慧眼”对细节进行观察,对细节的新闻价值含量进行判断。同时思考细节与主题的关系,避免无意义的细节和杂乱的细节,使新闻图片所展示的信息紧紧围绕主题展开,为主题服务,真正把稍纵即逝的重要细节定格为永恒的精彩瞬间。
三、文字表达能力
图片报道由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组成。只有一幅好的新闻图片至多意味着图片报道工作完成了一半,文字说明是图片报道的另一半。再精彩的新闻照片,它的形象语言也是无法将新闻事实的重要内容表达清楚的,还需要文字说明来共同完成对新闻图片的解释和说明工作,最终完成新闻信息传播的任务。
因为新闻图片本身的限制性,它需要文字说明来帮助自己共同完成新闻信息传播的任务。新闻图片需要文字说明来准确交代新闻事实发生的全过程,也就是新闻中的“五个W”,这是图片画面无法描述清楚的。新闻图片还需要文字说明来交代新闻事实的背景。这是图片报道传播完整新闻信息的关键因素之一。把新闻事件放到特定的新闻背景中,可以强化新闻图片的对比性和深度,使其构建的形象丰满起来。最后,有些新闻图片还需要文字说明来进行其他阐述,用来深化画面的含义,升华图片报道的主题,使图片报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充分体现。
下面这张新闻图片获得了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突发性及重大新闻类铜奖。但是,如果没有文字说明,有几个能正确地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新闻事实呢?
昆巴柯南的一个墓地,父亲把一块巧克力扔在儿子的遗体上。
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应当简明扼要,简短有力。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准确地表述,是图片报道的基本功之一。图片说明写得好,就是对新闻图片形象性的肯定和补充;反之,写得不好的文字说明既是画蛇添足,也是对新闻图片形象性的摧残和践踏。一般而言,图片报道的文字说明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能够制作准确、简明的新闻标题。制作优秀的图片新闻标题是摄影记者的重要基本功。有些摄影记者很难用简短扼要的短句来概括新闻事实,制作直达主题的图片报道文字标题,结果是标题并不合乎图片的内容,甚至标题并非图片内容所指等等。因此,要想制作一个优秀的新闻标题,就需要摄影记者多加锻炼和认真研习,最终能够从不同的材料中提炼主题,选择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作为制作标题的角度和依据。
其次是解释性文字说明要简明扼要,平实明快。围绕标题展开的文字说明需要紧扣中心事件,突出主要事实,语言精练,符合逻辑,通顺达意。应该简洁时要惜墨如金,可以十几个字说明清楚的,就不要拖泥带水地拉长到二十个字。需要详细时,更要字字斟酌,务必要在一二百字的限度内解决问题。解释性文字说明要简练明快,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不用生造的词句。
一般而言,只要文及图义即可,力戒语句啰嗦,词不达意。
最后,解释性文字要尽可能地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如果图片的文字说明能够使画面活起来,动起来,有趣起来,那么这样的文字说明就是点睛之笔,就还原甚至放大了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而现实中为我们所常见的却是诸如“图为”、“体现了”、“表示”、“这是”之类苍白无力的词语。这样的八股式文字说明应该尽量少用或者干脆不用。
总之,写好图片说明和写好文字报道的要求同样高。要在百余字内达到文脉清晰、文字优美、语义准确完整等要求并不容易。正如一位外国图片报道工作者所说,文字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每天写的最重要的文章。
虽然难,但每个摄影记者必须时刻为之努力,才能使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具备应有的形象感召力和视觉冲击力!
第二节图片报道采访的拍摄方法
一、抓拍:摄影记录事件的历史选择
布列松说:“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需移动一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需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他又说:“有时,你会感到眼前的景物万事俱备,几乎可以拍成好照片了,只是还缺一点什么。缺的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有人突然走进你的视线范围。你透过取景器,追踪他的行动。你耐心等待着,最后终于按下了快门。……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按下的话,你会观察到,原来你已本能地将某一几何模式捕捉下来了。要是没有了这几何模式,照片就会令人感到乏味,缺乏生气。”
布列松将摄影定义为捕捉瞬间的艺术,这个观念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常识。在他看来,时光永在流逝,但每一瞬间是不同的,大多数时刻它们毫无意义,平庸、黑暗,关闭自身。然而高潮一定会在某个突然的瞬间降临,照亮完全敞开的事物,这时,所有的外在元素完美地排列。摄影家要捕捉的就是这个和谐而充满意义的决定性瞬间。优秀作品和低劣之作相差毫厘,重要的是在恰当的时候针对恰当的对象摁下快门。
按照布列松的理论,摄影师应该隐藏自己的相机,整天在街头转悠,抓拍成了唯一的拍摄方式。布列松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手提一架轻便的莱卡相机,50毫米的标准镜头,黑白胶卷,从不用闪光灯。“我曾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滴,将活的生活记录下来。”
布列松的理论对于图片报道特别适用。摄影记者们奔赴世界各地,为我们捕捉一个又一个“决定性的瞬间”,记录生活的点滴变化。所有的图像汇聚起来,构成我们时代的全景。
从已知的最早的新闻图片——《汉堡大火遗迹》(1842年)到19世纪60年代在欧洲、美国出现的社会生活摄影,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是相对静止的被摄画面,很少具有动态和瞬间意义的新闻事实能够成为照片,英国人J.汤姆森于18年出版的《伦敦街头生活》,以30多幅图片反映伦敦街头下层民众生活,这些新闻图片实际上“都是经过适当摆布的,因为‘火棉胶’、‘湿板’的感光度低,曝光时间长,无法把人物的动作拍摄下来”。美国最早的图片报道记者J.里斯为了证明自己文字报道的真实性,拿起了照相机拍摄了纽约东区贫民窟的生活状况,从他的着名作品《拾破烂人家》中,我们也不难得出摆布的视觉印象。但是,这些图片在当时通过展览和书籍发布后,给读者带来的真实可信度远远超过了文字或其他传播方式。18世纪的摄影技术,如感光材料感光度低,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慢又直接催生了摆拍摄影法,即便看似自然的街头纪实作品其实也都是摆拍的产物,应当说,在特定时段,技术条件限制对拍摄方法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
人类进入20世纪,摄影作为新闻手段的地位初步得以确立,它又反过来刺激摄影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到20世纪20年代,以“莱卡”为代表的一批小型照相机问世,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在拍摄方法上与前人大相径庭的风格,这就是德国人E.萨洛蒙所创立的“堪的派”摄影,萨洛蒙使用强光透镜镜头,照相机快门速度达到一千分之一秒,他倡导拍摄“不摆布的,没有防备,不装腔作势的政客和达官贵人”。从1928年起,萨洛蒙的拍摄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十多年的短暂摄影生涯,使他成为20世纪30年代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萨洛蒙所开创的现场快拍风格是图片报道方法的全新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摄影技术手段有条件成为当时记录世界的最有效工具,同时这也使得摄影的纪实本质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我们可以这样认为,E.萨洛蒙是新闻纪实拍摄方法的奠基者,他所进行的开创性工作在图片报道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图片报道本质方法的真正确立者是法国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他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摄影史上影响最大的摄影家,有人认为“布列松几乎是摄影的代号,就像毕加索等于艺术一样”。在他历时40年的拍摄生涯中,出版过21本摄影集,举办了近20个重要的展览,他拍摄过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以旅行拍摄方式对包括苏联、中国、日本在内的数十个国家进行了采访报道。他对人类摄影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理论,这一理论概括了摄影表现的本质特征。如果说美国摄影家阿尔弗莱德·施蒂格利茨在20世纪初的“摄影分离派”理论,使摄影真正开始摆脱绘画艺术的牵制,那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则是点出了摄影的精髓和本质。布列松的另一杰出贡献则是他在实践理论的过程中,为全世界摄影记者所作出的示范,他创造了在被摄对象无所觉察的情况下,无声地、悄悄地接近主体进行拍摄的抓拍方法,采用这种抓拍方法拍摄的照片,保留了社会生活事实的本来面貌,平实、亲切、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读者的欢迎,也备受报刊媒体的青睐。他在阐释他的新闻拍摄方法时,强调“看”,所以后人誉之为有“鹰一般的眼睛”,强调要用“心”去感受事实,要能够“等”,在最重要的时刻能果断出击。有同行摄影师曾这样写他:“他的那一台相机仿佛有着严重的神经痛楚,时而以惊恐的速度跳上他的眼睛,用他那迅速的上下动作当人的面拍照,然后闪向一旁匆忙离开,所有的‘牺牲者’都看不出有知觉或受侵扰的表示。”布列松认为“所有的思想,只能在拍摄前或拍摄后,按快门的那一瞬间,只有凭直觉,要借最好的一刹那,来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
布列松摄影的辉煌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个时期也是摄影尤其是新闻报道摄影的黄金年代,其间对图片报道拍摄方法作出贡献的还有很多,如着名战争摄影家罗伯特·卡帕,以人道主义摄影见长的尤金·史密斯,他们都用自己的理论,特别是用自己的摄影实践,为全世界图片报道媒体和报道摄影的从业者确立了规范。摄影记者应当努力到达一个个新闻事实的现场,充分关注正在发生和演变的事件与场面,接近主体,而不干涉和影响被摄内容,用瞬间来记录和表达最具有本质意义的生活事实。这种规范与萨洛蒙的新闻快拍方法一脉相承,经过不断发展与补充,成为20世纪图片报道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传统。
二、抓拍:图片报道的本质要求
作为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手段,图片报道规律的内核是新闻,而图片报道的拍摄方法则是图片手段能否真实、准确报道新闻的形式因素,当然也是关键因素。
图片报道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任务。新闻是人们认识现存空间,接受新鲜信息的有效方式,它的重要基础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同的对于客观世界认知的真实性的追求和依赖。正如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指出的那样,报刊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前事件的论述,它要能证明事件的意义”。新闻信息的传播不管借助于什么媒介,何种手段,怎样的方式,它都必须面对新闻事实本身,尽管报道本身不可能不夹带着媒介与报道者本身的主观因素,但可以肯定,丧失真实性的新闻报道,一定是缺乏生命力的。摄影在其诞生之初,散布在欧洲各国的发明者们都不会预料到数十年之后,摄影将有机会与新闻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成为人类接收新闻信息的一种有效工具。但摄影先驱者都无一例外地认识到,借助于技术和器具,摄影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视觉产品,所谓全新,意义主要在于其前所未有的纪实功能。在摄影诞生之前的漫长人类文明史中,无论是文字还是绘画,也不论作家和画家的水准高低,其作品带给读者和观众的只能是“接近”和“相似”,可以传神,可以写意,可以有艺术的境界和感受,但就“真”和“实”而言,只有摄影技术首先具备了条件和能力。纪实的摄影表达,呈现给读者真实的场景和环境,真实还原的光影变化,真实细腻的人与物的细节,彩色摄影更可以完全再现生活中的缤纷色彩。毫无疑问,纪实性是摄影赖以发展的本质特性,它也是摄影与新闻能够进行有机结合的最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