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5400000026

第26章 论坛:中国科技:战略导向与体制改革(2)

现在社会上讨论更多的,尤其今天上午大家议论集中的是相对宏观的管理体制问题。说到科技的宏观管理,总体一个感觉就是太分散了。我们国家有科技经费的部门,包括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院,还有财政部、教育部、发改委,另外就是科协、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涉及到十来个部门。但是从职能来讲,按照《科技进步法》,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是肩负着宏观管理、统筹协调的职能。但真正协调起来很困难,因为各部门都是兄弟单位,甚至有些单位领导人的个人级别比科技部还高。要从职能上要加强统筹管理和总体牵头,目前还缺乏一个相应的手段,特别需要一个更高层面的协调和组织。我们有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每年开两次会,一般开会只讨论一、两件比较具体的大事,对整个科技重大决策进行系统谋划和统筹协调还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所以宏观管理分散、多头管理是非常突出的问题。这种状况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科技经费使用缺乏统筹,效率不高。具体到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专家,可以从多个部门去拿经费,把题目改换头面,到处去申请。但是客观来说,因为单个课题体量不够,需要多个项目经费的支撑。这也反映出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项目安排很容易形成低水平的重复,这样经费使用效率、成果转化效率都有问题,造成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科研经费,不能有效地集中起来使用到国家目标或者重大的科技的方向上来。除了经费上的分散,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政策协调困难,而相对于经费对创新的直接支持,政策对创新的作用更广泛、长远,意义也更大。目前科技政策越来越多地是创新政策,很多政策涉及到财税、经济和人事部门,而这些权力部门都强调已有的规定和各自的利益,宁可抱残守缺,不敢冒一点风险,更不愿放弃一丝利益,政策突破十分困难,突出地表现在项目经费管理和成果转化激励等方面。

科技部作为几个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管理部门,目前绝大部分都是项目经费,这些年试图拿一些经费去稳定支持创新基地、支持优秀的团队和人才,但操作起来很困难。主要原因是经费管理办法是财政部定,如果不按项目去执行,就通不过。而且具体到一个课题,买一只笔、做几次试验、出几次差,预算都要写得清清楚楚,这种经费管理方式显然不符合科技创新的规律。像管工程项目一样管科技经费,看起来很科学、精细化,但实际上反而造成了一种浪费。这个问题涉及到科技经费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很多经费政策科技部门掌握不了,也协调不下来,这是制约科技经费管理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科技评价制度问题。大家都感到现在评价太多,评价的导向太功利化、短期化。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对科技投入,希望马上就能有产出。科技不是今天投入一千万,明天就产出二千万、三千万,但有些地方就这样要求。还有的单位简单地考核文章数量,这样管理操作最简单,投入产出好计算,但给科技人员形成了直接的压力。所以在科技评价的导向上也有调整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根本问题是怎样按照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办事,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发挥自身优势,探索一个有效的科学管理的模式。美国的很多东西我们学不来,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制度优势,关键是把按照科技规律办事和按照中国国情办事更有效的结合起来。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如果不继续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发挥好,单纯地强调自由探索,按照美国的套路走,我们很难改变被动落后的局面。

我还要强调一下未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取向问题,只要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的改革方向不变,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这个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就不会变,也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我个人不太赞同所谓几张皮的提法,科技和经济,就像一个人有两条腿,上边是合在一起的,下面有各自的功能,比如基础研究就不能按经济规律去要求,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是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也就是要与应用相结合,这个改革方向没有问题,也不能变。

其次,是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有一年麦肯锡公司给英国的科技体制做了一个诊断,最后的结论是,政府把钱给大学,然后由大学来转化成果,这个模式基本是不成功的。我们国家科技成果转换难,最主要症结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开发是一个主体,应用转化是另外一个主体,这自然是产生了转化难问题。大家没有听说过企业自己搞出的科技成果有转化难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根本的问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强,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还远远不够。这背后是一个市场环境问题,如果在一个市场中,非创新企业能获利甚至可以获得暴利,那么企业就没有冒风险、搞创新的内在动力。

另外一方面,是成果转化上的激励政策不落实。有一些成果持有者是国有单位,政策上规定转化后20%的收益或者更高可以奖励给主要发明人人,湖北规定70%可以给个人。但是有一个坎绕不过去,那就是把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收益激励个人,涉及到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把国有资产给个人,在有些部门看来是大忌,搞不好就是流失,实际操作时也不批准。解决这下问题,我认为可以考虑两条思路:一是能不能把包括职务发明在内的无形资产不作为国有资产,而是作为法人资产,交给单位自主处置,跟一般的国有资产管理有所区别;二是技术成果等资产仍然按照国有资产来管,但只备案、不需审批。目前中关村也在试这方面的政策,希望有所突破,特别是在操作层面要有具体的实施办法。

最后,是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这方面我主要谈与前面两个问题有关问题。我认为目前大家有一个误解,就是现在有大量好的成果转化不了,重点放在转化的环节上,但问题是我们真有这么多好的成果吗?现在大家关注的几大新兴产业,我们核心技术到底掌握了多少?我看现在不是金子被埋在土里,而是金子太少。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办,如果科技人员没有一个潜心研究的好环境,就没有好的成果出来。只强调后端转化,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首先要解决有可转化的成果的问题,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所以,我认为当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核心技术的突破,否则就不会有创新的产业。现在有的地方一哄而上,用招商引资的做法、追求规模的思路去搞新兴产业,这样做未来的后果很难想象,风险也很大。归根到底,首先要有成果出来,之后才有转化和产业化的问题,而目前大家对技术突破的关注很不够。

侯万军:今天说几点感想。第一,关于奥巴马十次谈到中国的感想。奥巴马在选举前就提到中国,上台之后的第一个国情咨文就两次提到中国,第一提到高铁,第二提到数学,印度和中国的数学,是教育。从此之后美国的高官不断有赞美中国的词汇,我们听起来舒服的话主要是围绕科技和教育。朱棣文十一月底来中国见我们中央领导的时候说:“我非常羡慕中国这么多年持续大规模的投资教育”,他说“我甚至有点嫉妒,因为在美国太难了,美国有国会和反对派,美国要做一件事太难了”。他看了很多地方,大大超出了想象。他在美国确认我们的计算机在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性能最好的时候,美国人一点也不怀疑。回去以后他又讲了我们有可能被中国超过。还有位美国的记者写了一篇东西,中国经济增长变为世界第三也好,马上成为第二也好,对美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中国对教育、科技的支持和发展。美国有危机感,我们更要有危机感。现在说中国是第二的位置,中国下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等等,越来越依赖科技,科技已经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小到手机,出门坐车都带着电脑,等等。以前,如果在二十年以前、三十年、四十年以前,科技似乎与普通老百姓距离很远,现在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天天在跟它们打交道,科技对国家的贡献是越来越强,越来越大,这是我第一个感想。

第二个感想,从输变电等大项目思考科技体制改革也是有益的。科技投入上,如果资金是分散的,技术是分散的,市场是分散的,就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创新应在什么地方呢?集成创新,这是我们的优势,资金、技术、市场和政府找到最佳的平衡,这是我们成功的地方。电力前期面临生死危机,有一个巨大压力。通过这几件事情也启发我们,中国的科技到现在,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但是下一阶段要有危机感。如果总是引进,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永远是末端,没有抓住核心技术的有效开发,就很难真正发展起来。中国的科技体制发展,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科技是生产力,但是怎样弄,从体制方面没有弄,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破题,中国的科技发展是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生产力得到了释放,市场、技术、资金的盘子在那里摆,要科技的支撑。现在都是就事论事谈问题,谈核心引领好不好,当然好,但很多问题没有谈到。现在有一些迹象,技术创新联盟已经有一些了,支持创新工程、品牌建设等一些问题提出来了,还有去行政化的问题,刚才有同志谈到的,大学里面讲去行政化里谈得比较多,现在科研单位也提出来了。我们从战略体制方面,核心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使人的生产力得到解放,这样人、技术、资金结合起来。当然,一旦放开,可能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倒闭了,这些经费就是打水漂的经费,没有关系,但是和你技术、资金结合起来,你失败了,没有关系,可以加入别的团队,不可能要求国家拨20亿,每个成果都能转化。

另外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特别是公共科技资源的整合。这可能属于政府要做的,建立一个共享的平台和公共的科技资源,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公共平台,科技人员的身份问题,我是企业人员,和事业单位有巨大的差别,企业确实吸引不到这些专家。身份不解决的话,作为一个技术研究人员,我到企业和到科研单位本质上没有区别的话,没有吸引力就走了,这是人员的通道,所以要有一个平台共享公共资源。我觉得这是真正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胥和平:今天讨论科技体制改革和未来发展趋势,其实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过去10年,确实取得了很多成就。至于未来,怎样往下走,实际上不清楚。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刚才有同志提的问题非常尖锐,下一步科技成果依托什么力量组织起来?高铁还是要做的,大飞机还是要做的,重大工程要做的,这没有问题,中国有这样的传统,更重要的是怎样依靠市场的力量,建立整个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家没有破题,没有解决,感叹的都是这个事。

从战略上讲是什么问题呢?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中国的经济体量上来了,科技体量也上来了,科技成果也出来了,你可能PK世界经济前列的最后三五个国家,战略和体制的问题现在连为一体了。我们倒退回去十年,二十年,科技改革其实问题很大,思路很清楚,门一打开,鼓励人们下海办公司就完了,就这么简单的思路,这样钱也多了,体量也大了。现在研发投入大概其是5800亿了,每年是20%的增长,弄下去二三千亿,中央政府五六千亿研发投入,七八千亿的科技经费。往前走怎么搞呢?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大思路。我们一直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经营创新体系,但还没有完全到位。我想的问题是这样,当作为一个在全球能跟别人PK的大国,体量大的时候,支撑的东西没有建立起来。

同类推荐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员干部学习读本》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七个方面的内容。深刻地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的关键问题,是了解、学习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益读本。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

    《党建工作实务: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民权是指用以指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民权分为四种,即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孙中山认为,代议政体,人民选举议员,由议会去管理政府,是间接民权;有了选举和罢免官吏,创制和复决国家法律的权力,才算是充分的民权,彻底的直接民权。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热门推荐
  • 第51个NBA巨星

    第51个NBA巨星

    穿越后,瞻烨心里有过我是谁、这是哪的疑问,本以为穿越后会携带金手指的他,却是来到了巅峰伤退的NBA球员“黑洞”身上。他原是一个三无老青年,生活落魄的他在社会压力下被打败选择轻生,生命被终结的一刻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里的“自己”。这个时空里的“自己”有无敌球技、强悍身体,可髌骨骨折让他的职业生涯落幕。重拾篮球,是教练也是球员,从NCAA重新出发再回到那璀璨的赛场上,猥琐的三无老青年能否重新书写“黑洞”的辉煌吗?
  • 古代女权

    古代女权

    这里是以女人为主的世界,而男人则是女人的附庸品,主角能不能逃脱宿命的枷锁呢?请大家观看(古代女权)。
  • 世界冬至录

    世界冬至录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乘坐蜃楼出征蓬莱。与此同时,身处在蓬莱的“命运的第一人”还在为祷告蓬莱的守护神而忙碌着……这是一切故事的起源,也是轴心时代的开端……通宵灯火人如织,终不似,少年游。
  • 日月会刺客风云录

    日月会刺客风云录

    帝国末年,大厦将倾,镇守东北的骠骑将军客鐣势要举起起义的大旗,一举推翻这个帝国。闻名江湖的日月会,此书正是关于日月会的刺客们,在这江山易主时所经历的事件
  • 四国侠义

    四国侠义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剑何平天下,君以剑试之。杨习用六招打败了梁乐,在江湖中有了点名气。
  • 青春里甜美的你

    青春里甜美的你

    “你可是整个帝都权势至上、手段卓绝的龙爷啊!又不缺女人也不缺钱,为什么老揪着我这个小市民不放!”“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你。老婆,这个理由你可满意?”男人低沉暗哑的声音略带轻柔,握住她的手,轻轻地吻着…
  • 黑夜世界之黑夜玩家

    黑夜世界之黑夜玩家

    在黑夜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生死,在生死中考验友情,带着友情去争霸黑夜世界!
  • 劫个王爷做夫君

    劫个王爷做夫君

    雨夜中,方影跑到奕王府门口大声哭喊:“王爷,我家小姐肚子里的孩子没了!”“你说什么?是谁干的!”“是您派去照顾小姐的兰儿下的药!”“什么兰儿?本王从来没有派过什么兰儿给颜儿!”奕王跑到玉府的时候玉颜已经没了,人也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她误以为是他不想要这个孩子,所以派人来除掉这个孩子。两人之间有了嫌疑,玉颜被爱上她的顾城哄骗带去了狄国。奕王为说清真相,带兵攻打狄国。玉颜知道真相后,逃离不开狄国,便站在城楼上,同奕王道歉。从城楼上一跃而下,被深爱她的洛嘉给做了垫背救了下来。再醒来,玉颜跑了,做起来土匪。侍卫:“王爷,听闻盐城的土匪头子是个叫玉颜的女子,居然还放出话说要劫咱们国一个王爷做压寨夫君。”奕王:“派人拦住其他王爷,莫让他们丢了我皇家的颜面!这种事,由本王献身即可!”侍卫:……
  • 乌龙侦探

    乌龙侦探

    作者寄语:我关注推理小说,不仅是关注逻辑推理的本身,往往更加喜欢一部好的推理作品故事表象之后蕴含的丰富而又磅礴的人性力量。通常,一个推理的结论往往是以逻辑为轴,以线索为辅从而得出。而一部好的故事,便是各种人性力量的冲突矛盾与交汇融合。如果大家读完这个,复杂而又冗长的故事,有所体悟,有所感动,便是我莫大的欣慰。一叶不知秋
  • 问心之路

    问心之路

    世上最痛苦的事:彼此喜欢的人就在对方身边,却无法将爱说出口。世上最难的抉择:亲情爱情你只能选择其一。以苍之大陆为舞台,描写友情、爱情、梦想、奋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