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70

第70章 价值论美学与乡土生活价值的重估(5)

作家与家乡风俗文化的最深厚联系,激发作家描绘出生动而又典型的形象,表现出悲怆而又雄壮的生命旋律。家乡的一切,早已以断片的形式,储存在作家的记忆深处。这生动的审美图像,呼之即出。周大新说:“我的家乡,是盛产故事的地方。”作家的乡土意识,正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复活的;人与事,风流与浪漫,生命的压抑和反抗,都以活生生的民间口头故事传颂着。生与死的信息,在乡村、在小巷里总是风一般地传播着,作家对家乡的表现,离不开家乡的故事。蒲松龄正是以最好的方式(在茶馆里)搜集到了这些奇异故事;民间故事圣手,大都是不会书写的作家,他们用自己的“口”写作。作家之成长,反观其文化经历,总少不了那些民间故事大王和智慧大师的指点,他们以这种方式深入了生活。原初的故事,总是那么朴质、惊险、动人心魄,神仙怪道与武功绝技,神乎其神地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谁的家乡不盛产故事。汪曾祺的《受戒》,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不正是这种文化与作家想象力相结合的产物?

作家之成为作家,就是因为他比一般人更钟情于这些故事,更注意体验这种乡土风俗,更愿意反省这种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他们是通过乡土风俗去探讨人的生命价值。以独特的体验、独特的形象,或悲悲戚戚,或欢欢乐乐,以特殊的语言天赋,传达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文化的理想。断片的材料与故事,筑起了作家与家乡的精神联系,由此,成为作家割不断的记忆和创作的源泉。贾平凹的商州、李杭育的葛川江、郑万隆的边疆风情、扎西达娃的西藏、残雪的黄泥街,都是作家对家乡的精神记忆。作家力图把握生活的命运,遥远的东西回味起来也就愈有深意。这其中带着悲怆,也带着狂喜,带着迷惘;带着焦虑,带着安宁,带着质朴淳厚,也带着陌生和恐怖。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只要有真正的家乡,就会有真正的风俗文学创作,而且,是乡土文学创作不绝的源泉。在现代文学史上,蹇先艾、叶紫、沈从文、萧红,都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乡土、乡情、乡音,以恋乡的生命意识连接起来,其中,充满爱与恨、喜与怒;他们一方面憎恶家乡人的麻木,一方面又热爱家乡人的淳朴,生命本有的价值信念,在形象的自由描述中得到充分表达。

我之所以用“风俗文学”取代“乡土文学”,是因为对乡镇和都市下层人民的生活描绘,也应该是“乡土”。为了把这两种乡土文学统一起来,我选择了“风俗文学”概念:范小青的《裤裆巷风流记》,便是对小城风土的描绘;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和《美食家》,也是乡土文化的再现。这种乡土的本质,皆源于文化风俗。正因为如此,黄永玉把沈从文为湘西唱的歌称之为“蜜泪”,是极形象生动的。沈从文对家乡的山水,总是流连忘返,他身处异乡,却热烈地怀念家乡,在心灵想象中,将自己的家乡装饰得很美。

当代文学重新焕发的这种对乡土风俗的记忆,正是艺术家生活体验的必然归宿,“我只能写我熟悉的东西”,正是基于这一点,才产生了无数独创性作家。“家乡”,正好是他们长期的文化情感积淀,他们并无意追求陌生化,而自然地体现了陌生化,当然,也体现了熟稔感。这正是家乡与异乡之别,因为熟稔,它拥有了知音,因为陌生,它又显示出神奇。异乡展示的是另一观念,它意味着独特风俗价值观与生命存在价值取向,理解异乡生命存在价值方式,成了许多艺术家探索的中心主题。作家的角色是外乡人,知青作家大都如此,外乡人进入了异乡,就必须接纳并熟悉异乡的语言文化风俗。外乡人又不可避免地带着对比心理,作家会感到这与我的家乡不一样:“这里真有意思!这里的人,怪有意思的!”“这里的人,比我的家乡豪强,哎,也比我的家乡人软弱;这里的人,比我的家乡人好,哎,又比我的家乡人陌生!”外乡人通常注意到的是新奇与怪异,大多数本乡人对外乡人又充满情谊。他们喜欢客人,当然不是强盗和恶棍,尤其是本乡的姑娘们,对异乡人的感情更加浪漫,于是,复杂而又神奇的画面出现了。

《酒觞》,正是如此,一位画家睡过了山乡许多年轻妇人,而唯独对痴情于他的姑娘保持纯洁的友情。这里,就诞生了乡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表达了建立在爱情意义上的生命理想。异乡人了解异乡,必须生活下来,要以本乡人的身份去生活,尽管在本乡人那里,作家永远是异乡人,因为文化和时间的双重烙印,使异乡人独具特别的文化气质。从文学史寻根来看,王蒙虽与巴彦岱人亲密无间,但是,这并未改变他外乡人的特征,伊犁是他的第二故乡。知识青年充当了特殊的家乡人,他们以外乡人的生活方式,与本乡人生活在一起,本乡人也并不因为知识青年不遵守自己的风俗而愤怒,而是表示宽容和理解。异乡人在生活对比中,对本乡人充满羡慕和同情又是必然的。他们这些异乡人,怪模怪样地学着“原乡人”的方言,常博得会心的微笑。异乡人为“原乡人”带去了新的故事和文化,“原乡人”给异乡人创造了生活的真实故事,这不能不让你有所思有所感。由于“异乡人”的迁移,失落了固有的地域文化,必然感到愤怒和失落,难免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去叙述在异乡的生活,强化那种痛苦。贾平凹深不以为然,他以为,这是精神隔阂,缺乏对农民的真正理解和同情。张承志对知青生活的态度,相当独特,他怀着赤诚到了草原,感到了草原人民的伟大。他自称“人民之子”,感激草原人民养育了他,并在那里接受草原母亲和哥哥。他是异乡人,以“原乡人”自居,所以,他的小说创作中,文化风俗韵律就少了一些隔膜,能够加深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深厚的认识。阿城的小说,是异乡人的眼光,许多作家,与异乡文化格格不入。知识青年返回都市上大学时,已装满了异乡的风土民情,他们背回了一大篓传奇故事,或者背回了异乡的风俗画和故事箧。生活造就了这么多特殊故事,本乡人和异乡人最终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他们带着各自的体验和意念,展开他们的故事,用审美的语言,去描绘那荒山乐土。他们更深入地欣赏起自己的家乡文化,以鲜活的韵律奏出和音,这种风俗差异,造就了文学的独特,这一切,又植根于作家对家乡和异乡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又源于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

家乡与异乡的经验复活了,那遥远的时空图景,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有声有色的景,有滋有味的人,嬉笑怒骂,哭叫与唱歌,组成了迷人的生活旋律,或苦涩,或田园情调,这就是生活的自由价值呈现。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生活的价值,并试图去改变这种生活,乡土小说的复兴和繁荣,其实,寄托了作家对家乡和异乡的感情。作家只有熟悉这片土地、这个故园,只有理解这群人,熟悉他们的生活,才会具有深入的价值体验意识与自由的生命情调。有了这种丰富的生活积淀,你就寻找到了真正的艺术形式,寻找到了真正的形式,你才能建构起原初的生活世界和独立的文学世界。

6.2.2文化习俗下的苦难生活画卷与文明的重负

凭着这种在家乡和异乡获得的审美体验和生命体验,作家便自由地展开了文学的想象,建构源于生活与想象的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作家审美反映和表现的结果,所以,文学总是以新的名字新的场景,表现和虚构那些熟悉的地方,用那些艺术世界的人物,替换熟悉的生活原型。一切皆通过艺术传达,进行了艺术想象和典型化处理;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了,艺术世界又强化了生活世界的真实。生活世界里人们无心反省的悲剧意识和喜剧意识以及生活的悲喜剧,被扩印放大了。正是通过这种悲剧故事和喜剧故事,我们学会了重新理解生活,学会正确评价生命存在的自由价值与信念。似乎悲剧比喜剧更多,作家对悲剧和喜剧的虚构,不是自然的展示,而是寄托着生命价值的象征性文化批判,增加了文艺创作的深度。我们不能一眼看穿这些风俗文学的深度文化背景,他们的深层文化意识,被一些浅层的文化风俗现象掩盖着,我们必须学会去发掘乡土生活的风俗价值与生命存在启示价值。

从生命存在价值的亲在性记忆上说,郑义的《老井》展示了陕北的文化风俗,带点神话色彩地写到陕北小村的老汉们打井的传奇故事,他们世世代代,皆为着这一“宏伟”目标奋斗。他们要生存,但没有人理会他们的生存,他们只能按照祖宗的传统观念组织家庭、生产劳动。“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靠自己”,山村老汉没有儿子,只好把孙旺泉招赘进门。沉重的家族观念和传宗接代意识,构成了这种奇特的风俗文化。黄土地上的人们仿佛没有生命的享受,只有生命的重轭,在特殊时代,更显得沉重突出。

只有背起节日的锣鼓,夹杂在欢庆的队伍中,才让人感受到一点生命的雄壮。作者所力图要表现的人伦和善良表现出来了,但是,作品所留给我们的深刻反思,绝不仅仅如此。这种风俗画面,是否应该成为黄土地上的最佳生存方式?回答,只能是否定的。悲喜剧比纯粹的悲剧,多了一些酸甜苦涩,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都这么苦难地生活。历史的时间似乎凝固住,生活好像一成不变的“死水微澜”。生活的悲剧性,教人们学会重新评价生活,创造生活。贾平凹与许多作家一样,试图表现新一代农民,从山沟到都市,又从都市回乡村的农民心态。山村的青年人到都市赚到了钱,学会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从本质上讲,仍是对古老文化的顺从。更深层的东西却没有变化,表面上的喜剧,其实,隐藏着更深的悲剧。“老井”简直是典型化的象征,浓缩了现实和历史的真实,为了反抗绝望的信念,维持专制社会的秩序,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老井》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让人们从苦涩的画面感受中咀嚼着苦涩的果实,这正是作者对家乡的苦涩理解和体验。何时是这种日子的尽头,乡亲们不知道,读者无论如何是应该知道的!“招女婿进门”,这种特殊风俗,决定了女婿的特殊家庭地位和社会关系,要作为“本乡人”自豪地站立起来,是何等的艰难。

这还不是问题的根本,重要的是,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何才能从压抑、苦闷和贫穷中获得解放?在历史记忆中,黄土地上人们无钱娶亲,只能以拉边套的共婚方式打发着畸形人生。例如,李宽定的《妇道人家》写的贵州山乡风俗,这是作者所熟悉的家乡热土。他所要正视的,是透过那不合理的婚姻风俗,洞察婚姻背后妇女的巨大痛苦。未成年的小男孩,要娶成熟了的青年女性,婚礼之夜,妻子只得侍候小丈夫睡眠和穿衣。虽然那个机灵的小丈夫,能通过顽皮给风俗画面增添一些喜剧色彩,但是,儿子的媳妇属于父亲,父亲的媳妇属于爷爷,这是怎样颠倒了的关系!留给妇女的,则是无尽的屈辱和痛苦。“哭坟”一节,让人惊心动魄,李宽定在表现这种风俗画面时,最后给了新媳妇一条出路。这种情况,只是特例,因为媳妇没有公爹,如果有公爹活着,这种婚姻关系又该如何办呢?乡下女人的自由,能向谁吁求?怎么才能获得呢?无疑,又把沉重的悲剧问题留给了我们。陆双环的《双镯》,展示的则是福建沿海山区的文化风俗,关注的也是妇女的命运问题,这是作者对自己的家乡最沉重的回忆。陆双环多次谈到,自从上大学以后,闽南山区人民的沉重精神负担,始终压迫着他。

这里,女性所受限制更多,打扮必须罩头盖脸,结伴而行,根本没有与男人平等交往的机会。在深夜嫁到男方家,却对男人一无所知,或者知道男人的狡诈凶残和贪婪,只能以死相对抗。《寡妇村》里的三位姐妹,因为不能生育受到人们的嘲笑,走向大海自杀,这是精神的绝望。那对着山神祭祀的虔诚,那于山崖凸处相交的庄严,那八年不能正大光明走向夫家,那在大腿暗处所做的记号,记载了女性的沉重和屈辱。祖宗之命不可改,乡土之风不可移,断送了多少青春生命;女子在集市上爱上的男子,原来是她生活中的丈夫,她却在没有灯光的夜晚,以剪刀相威胁拒绝了他。因封闭,因战乱造成了沉重的压迫。男人被抓走了,村子成为寡妇村,即使男人没有被抓走。这种文化风俗,所造就的不正是无数活寡妇吗?这种令人揪心的思考,因为风俗文学的表现方式,显得深刻而又庄严。她们以奇特的方式生活着,如果在风俗规定的怀孕时间之前或者之后生育,都将因不堪羞辱而死去。她们只能孤苦地以娘家作为生活据点,却又并不被理解和关怀。这是悲剧与喜剧的转换,更是文明与愚昧的激烈冲突。多少女人走上绝望之路,于是,凄凉揪心的故事在孤坟之上盘旋。这就是文化,这就是风俗。作者与其说是对这些风俗进行解释,不如说是对这些风俗进行批判。这种落后的文化意识,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普遍性,表现归表现,一切又取决于政治变革,否则,只能无动于衷。为了表现出风俗批判的意义,作家只好把时间提前,提前到“清朝”、“民国”,甚至更远。割不断的历史,剪不断的情结,放心不下的后果,就是这么奇妙地作用于我们的文学,妇女命运成为这种批判的中心主题。

同类推荐
  •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在增长知识,正是积累知识的绝佳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只有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才会越大。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当一个生命主体降生在大地上,不论是什么样的一个生命,他都有他的角色与任务,而这样的任务是在生命主体不断成长过程中形成并使其为之奋斗的,退一步说,生命本身的存在其实就是最根本的、最初级的价值目标。如果人一旦连这一价值目标也不去认可,那么这样的生命只能谓之为行尸走肉,也就不会再有更多的生命主体的需求与欲望以及价值实现与满足。意志就是脊梁完成这个任务和目标的根本。
  • 经典哲学名著:论自由

    经典哲学名著:论自由

    《论自由》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
热门推荐
  • 找阳光的笨小孩:校园篇

    找阳光的笨小孩:校园篇

    本书是微型小说集。本套书精选了3000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为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让读者读其文,闻其声,脑海中萦绕这些故事的人物和画面。适合改编成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内容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对他们往正面的成长和经验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 江湖有多大

    江湖有多大

    一个人的逝去,带走了一个江湖,仅以此书致前辈!
  • 赎之旅

    赎之旅

    一个都市成功的魅力女人,因一次误判,悔恨重生。
  • 孤独在夜里

    孤独在夜里

    闹不清,脑补情,挠布请。关于自己,作品人可能很懒,很蓝。幻想自己未来,却在现实中苦恼
  • 神秘策

    神秘策

    无名小卒,寂寂无闻。死后却历经奇遇,在波澜壮阔、飘忽不定的乱潮中,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成为掌控万众生灵的主宰者!看他的失意与张狂,失败与成功,情感与手段,爱恨与情仇!扣人心弦!
  • 邪恶双胞胎

    邪恶双胞胎

    邪恶双胞胎讲的是一对很美丽的双胞胎,不过是一男一女的!两个人有银色的头发,银色的眸子,据说只要两个人愿意就可以随意的改变,两个人各方面的相似,她们可是不安分的!而且她们是夜暗城堡的人哦!夜暗城堡嘛~~透露一点点:夜暗城堡只有一个女孩还有一个男孩,然后就是机器人仆人哦!而且她们是城堡唯一的人,很恶毒,并且被下了诅咒,此生此世都不可以死,永驻青春,6岁的青春呢~~这对双胞胎长得很像~~只能说女的“单纯可爱”,不过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呢~男的“单纯邪恶”,唔~~同上吧,不过比起要好很多啦!两个小魔王跑出来会让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也好期待呢~~(有点白痴的开头吧??凡事看内容咯~顺便一提她们可是魔法世界一切呢~!唔……至于内个内个魔法就不用我说了吧??夜暗城堡那么出名,在里面的人不可能会很俗,更何况她们可是活了600多年呢!怎么说都是一个高手吧?)
  • 绝对叛逆的罗氏女

    绝对叛逆的罗氏女

    在满世界求宠的时代里,她不去好好攒人品修仙,反而凭不作也会死的桀骜自成一统,不伦不类。各路人马看不顺眼于是纷纷来撕,让丫装不成逼格、组不了cp!为了自己,也为世界和平,男神最终单膝下跪献上皮鞭求勾搭。她有点犹豫,还缺蜡烛,谈何恋爱……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惟江上清风

    惟江上清风

    和许多职场新人一样,彩虹报社的新实习生叶风铃,怀着梦想和满腔热血来到工作岗位。本打算在自己钟爱的领域内大展身手,却频频被社会的残酷、人情的冷暖、工作的不顺折磨得痛不欲生。一次聚餐后,醉酒的叶风铃从发小张雪燕处得知姜子尚回国的消息,一时之间,工作的失意、感情的挫折……所有现实的辛酸夹杂着往事的回忆一齐涌上心头。叶风铃睡着了,她做了一场长长的梦,重启了尘封在内心多年的记忆:2010年的高二,那个夏天,那个满怀希望的青春年华,那个魂牵梦绕的校园!在那里,懵懂的爱情、亲密的友情、珍贵的亲情、淳朴的民间风情……一切的美好将重新上演,一切的心结和矛盾也将在故事的进展中被一一打开!梦境终是梦境,那段珍贵的往昔岁月也早已淹没在时光中。待梦醒时分,一切回归现实,叶风铃又将如何选择?是选择坚持梦想、坚持自我,还是接受现实、选择平庸?她和内心挚爱的姜子尚、和昔日风雨同舟的同窗好友,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 反正是幻言:想不到名字

    反正是幻言:想不到名字

    天界,人界,魔界。。。爱恨情仇,恩怨纠葛,该如何走下去?家仇,大义,该怎么选择?
  • 凌霄子

    凌霄子

    一万年前仙魔大战,四大仙门之首凌霄宗宗主——第九代凌霄子在最后关头力挽狂澜,耗尽修为启动威力巨大的九转诛仙灭魔大阵,却造反噬,一魂一魄被封印在轮回剑内,受尽轮回之苦……万年后,轮回剑遇到宿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