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51

第51章 从道家思想范式看古典价值论美学(14)

在庄周书中,立天道,即立自然法则,清静无为,德化天地,确乃静观之自然景象。从静观上看,天地自然确实“无为而无不为”。天,气运变化,无所求,亦无所欲。要刮风则刮风,要下雨则下雨,要天晴则天晴,自然变化万千,人莫知其始终。作为在大地上生存的人,就是适应天,天道有常,则人道有常,显然,这是中国文化中最推崇的伟大智慧。大地亦如此,四时有常,天地变化则万物繁衍生息。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之天道观,强调天,强调博,强调混沌,所以,天道自然与人心感应,仿佛极其自然,然而,天地自然变化之理,如果不从大处着眼,而是从小处着眼,那么,天地之道,是否依然可以用“无为”、“朴”、“道兼于天”等观点来看待?实际上,从小处看自然天地,处处皆有争竞,处处皆有欲望,万物皆以其力,以其欲,在争竞中求生存,在争竞中展示生命灿烂,只不过万物之生死,相对于天地之有常来说,显得实在有些微不足道。问题正在于:人道不同于天道,人道有其人之法则,无法完全效法自然法则,人道之法则是微观法则,或者说,是微观法则的放大。作为人的世界,人的法则构成人间世的巨大力量,虽然从广泛的时间空间观念上看,人间世之矛盾或人间世之人道,最终要归化到天道之中,从广袤的天地时空意义上看,人类或人道实在微不足凭。问题在于,人不是天,亦不是地,人毕竟是人,在人间世这有限的生存时空中,总想竞争,总想满足欲望,而且,欲望是人间世争竞的基本动力所在,那么,我们能以天道来统辖人道,或以天道来代替人道吗?

庄周所代表的道家天道观,并无错误,问题在于,是否应以天道辖人道,以天道消解人道,这是讨论庄周学说思想得失之关键。按照庄周的天道观,“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强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周还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天道》)从此可见,庄子对道的想象广大深邃,所以,建立正确的天道观,十分重要,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自然,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指导人生。不过,从道家的天道观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自然,而是通过笼统地或直观地感悟自然天地,然后,将之视为天地人生之法则。天地,果真是虚静无为吗?

天地,果真无意志吗?在不同文明中,有其不同看法。在西方文明中,天地自然之意志为神之意志,天地自然之道,为科学之对象世界,因此,天地自然之道,在西方文明中,一变为宗教神学之思想,二变为科学哲学之对象。但是,我们却急急忙忙将天道视作人道之根据,将天道视作人道之根本法则,既没有将之化为宗教信仰,也没有将之化为科学思想,只是将之转化为人道之本和虚静无为之源。因此,对庄周乃至老聃之天道人道思想保持必要的反省,殊为应该。

为何说道家或庄周急忙将天道化为人道呢?一方面,这从庄周书可见,即凡论天道皆为人道思想寻求根据;另一方面,从庄周书之论辩亦可见,即凡属人道与天道违,则为歧途。在庄周书中,将天道转化为人道之根据,可从《天下》中看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圣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在这里,庄周学派所论之天人、神人、真人和圣人,皆合自然之道,可效法以正道,但是,不能由天道过渡到人道,或者,人道与天道相违,则不是正道。在此,庄周学派再次谈到了儒家。如何看待儒家及人道?应该承认,儒家亦有其天道观,即强调天尊地卑,万物有序,故儒家之人道效法于天道,就是要强调尊卑之理和仁化之理。强调尊卑,故天地有序,不争不斗;强调仁仁或亲亲,可以化解矛盾,使尊卑有序得以维持。由此可见,先秦诸子,各家皆有其天道与人道,问题在于,他们的天道观,其立足点上并不相同,这就是儒道之争或中国文化之争的关键所在。既然人道皆源于天道,那么,什么是天道,如何理解天道?天道观不同,则人道观不同,那么,天道观与人道观之争,或人道观之是非美恶应该如何评价呢?庄周学派的“天道即人道观”,从现实生活而言,缺乏现实性;这种人道观,是纯粹的自然观,也可以说只可供个人修身养性之用;对于个体生命之畅适与快乐,对于个体生命之无忧和超越,确实具有现实启迪性。问题在于:人道观必须立足于人类社会,适合于人类社会之人道观,则必须知人。比较而言,道家之人道观,则弊于知人。

在道家或庄周学派眼里,人皆非人,充满了机巧与机心,人已失去人性。

在庄周看来,儒家之人道观,可以看做是:“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然慈仁,谓之君子。”“天下大乱,贤理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偏,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断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阐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天下》)在庄周看来,“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觉,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子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庄周言明了天道与人道之关系,并指明天道高于人道,乃人道之本。“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膺位;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从此事上,以此离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天道》),显然,庄周过分强调天道的地位,带有特别的神秘性。

这就是庄周学派的天道人道同一观。对于儒家而言,天道则是尊卑有序,故君子爱仁,君子友仁,天下和平。应该说,儒家拼命夸大人道,将人道齐于天道。如果说,道家之天道人道观是天道人道同一观或天道决定人道观,那么,儒家之天道人道观,则是人道彰明天道观或人道趋同于天道观。这在《论语》、《圣子》和《大学》、《中庸》中皆有涉及,儒家重仁义礼智,也重自然比德,故儒家之人道立法,在于求礼,求仁,求义。儒家到底在追求什么?从实际出发,他们追求基于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之维护。

这个秩序之维护,在于礼义。儒家之人道观,其致命缺陷在于:平等观之丢失。人有长幼,世有君臣,位有尊卑,一切皆在于维护这些秩序。长幼、君臣、尊卑之间肯定有矛盾,矛盾之克服,只能通过礼义,那么,这种以道德所维护的秩序牢固吗?由于平等观念之未建立,维护正义之法律缺失,结果,只有礼乐崩坏,仁义尽失。儒家的人道观所维护的只是虚假的人道观,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观相悖离,这正是以道救儒之偏的积极价值所在。由于道家和儒家在人道观方面,都无法真正保证人的平等、自由与尊严,因而,儒道之人道观皆有缺失。儒道人道观,乃中国文化之必然产物,它之形成与发展,与民族之智慧和理想息息相关。不过,从现代意义上说,儒家和道家之人道观,都不能适应于现代人的要求。如果从人道观对人的解放程度上说,道家的人道观显然优于儒家的人道观,而且,道家的人道观也是明显针对儒家之人道观而创立。儒家之人道观,维护了不公平的法律秩序,对良心和仁义的强调,往往又使得不平等之社会秩序合法化或道义化,结果,沉沦于儒家的人道观中,大众之生命自由与生命价值受到更多限制。道家之人道观,显然,是对儒家之人道观的解放,其价值立场,就是要否定儒家之人道理想观。应该说,道家之人道观,否定了儒家的人道观,触及了儒家人道观之致命缺陷,但道家之人道观并未真正建立基于正义、理想的人道观,他们是从人道观中逃离,退回到了纯粹天道观之中。

在评价道家天道人道观时,如果从美学价值入手,还是富有生命启示意义的,因为超越于人类现实生活之上的伟大人生与美德伦理,就是与天地齐平,原天地之大美,让人的生命焕发出无穷的自由光芒。所以,道家之天道人道观,极富美学意义,因为审美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解放人,体察天地自然之大美。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之价值观,就是原天地之大美的自由价值观、超越世俗人生之伟大自由价值观。就价值论美学的立场而言,西方天道与人道相分的价值观,既发挥了自然之大美,又发挥了人生之大美,而中国文化中的天道人道和谐价值观,则使天道观带有人伦道德的色彩,又使人道观具有天道观的神秘色彩。因此,就天道与人道的关系而言,天道与人道相分,更有利于建立真正的天道自然观与人道价值观,相反,天道与人道相合,则使人道观具有了神秘主义色彩。从美学意义上说,两种天道人道观皆有意义,但从指向人道自由正义这一目的而言,接纳西方文明中的天道人道相分观,是对儒家天道人道相合观的有效克服。中国价值论美学的现代构建,应该重视原始道家的思想传统,这是古典中国思想与现代思想的伟大对话原则。在古典价值与现代价值之间,在人文价值与科技文明的冲突中,人们在寻找新的价值论美学原则时,完全可以从原始道家思想中得到启发。道家价值观,显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价值,也突出了艺术的自由想象与生命逍遥的意义。道家审美价值观,对于回返自然,并在自然生命的体验中领悟生命的意义,的确,富有启发。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大家小书·译馆:人生的智慧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之一,也是在国内最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在文字之间体现了叔本华的人生观。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在这本书里他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这本书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这本《生存道》是《星云大师谈幸福》和《星云大师谈智慧》的合集。涉及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如何智慧的生活,如何最有效的获取幸福,娓娓道出最返璞归真的生活大智慧,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热门推荐
  • 九转阴阳轮

    九转阴阳轮

    梦魂九转,阴阳两变,一念永恒,缘起缘灭!前世情缘今世梦!不灭的是轮回!不变的是真情!
  • 缘起灭缘:妩遇宫宿

    缘起灭缘:妩遇宫宿

    ·····缘起缘灭,缘灭起缘,这是偶然吗?·····身为二十一世纪拥有巫族尊贵血统的你,在一场车祸中来到了另外一个时代————芜月朝,在这个朝代,巫族少女白姣皓你究竟会拥有什么样的一段奇情呢?欢迎广大阅读者光临此书,希望支持,谢谢~作者是新人,如果不喜勿喷哈!
  • 挣扎在末世的武林高手

    挣扎在末世的武林高手

    降临武侠世界,随机成为剧情人物,得其一门绝学,肩负半世灾劫。《笑傲》万里独行,一套飞沙走石的刀法,要我背下窃玉偷香的恶名,一次次被人追杀,亏死了。《射雕》妙手书生,一双空空妙手,要我苦居漠北八年,亏死了亏死了。《鹿鼎》神龙教主,一路似念咒的音波功,要我戴一顶别致的帽子,杀杀杀杀,杀杀杀。……然而,这一笔笔看似亏出翔的买卖,令巫有良在凶兽横行的末世挣扎出了性命,尊严,地位。……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多情误美人---我巫二哥竟也有令几多美人倾心而争风又争宠的一天。……群号:45721803
  • 地球生命代理人

    地球生命代理人

    星际时代,物种凋敝。曾经地球上司空见惯的小生命,在星际时代要么灭绝,要么价值万金。出身垃圾星球垃圾街区的宋方在死前两个小时,跟能兑换古往今来一切生物的系统大眼对小眼。“请您为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伟大事业献出您的一份力量。不然的话,弄死您哦~”
  • 森湖

    森湖

    一个只会暗恋,敏感害羞的男生,遇到了注定要和他纠缠的女生。本来以为是两情相悦,可事情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徘徊在爱与被爱,反反复复的受伤和伤害别人之间,他还是没有明白爱到底是什么。
  •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精神跨界

    精神跨界

    手上的技能,大脑的思维,心中的追求。小小圈子的缩影,也是世间百态的概况平凡的个体中会出现一些怪胎,他们无惧高位的压制,但面对精神永生的诱惑与代价,又会如何选择。此生不换,来生……
  • 小部落崛起

    小部落崛起

    崛起北地,秋葛里峰之上,天下英雄谁与争锋!席卷大陆,黑暗来袭……
  • 傲剑登仙

    傲剑登仙

    萧遥意外穿越到了一个他原本认为只存在于玄幻中的世界,在这里,原本是一个孤儿的他享受到了久违的亲情,所以他下决心要守护。人正因曾有过失去,所以才更懂得珍惜。他手执神剑,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傲剑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