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就其外部关系而言,它与社会其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教育的内部关系而言,则与人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章从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两大基本问题入手,对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以及高等教育的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系统阐述。
2.1 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
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诸多规律中,有两条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高等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2.1.1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中世纪的传统大学到21世纪的网络大学,从精英高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以其多变的形式与宽广的功能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之后,以知识传播与创新为己任的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认同,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的美誉更加名符其实。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社会以及其他各个相关的子系统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即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社会起作用,社会则通过对人才的需求和提供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内在的必然联系”揭示了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即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体表述为: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起作用。
2.1.1.1 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制约高等教育的社会因素很多,但就其与相关程度较高的子系统而言,主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1.高等教育受经济的制约
首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一个国家能以多快的速度发展高等教育,能让多少人接受高等教育,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有研究表明,影响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主要因素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中等教育入学率。据统计,各国在中等教育入学率无变化的情况下,以高等教育入学率衡量的高等教育规模,随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向同方向变动。就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高校入学率的增长情况看,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40美元,2002年首次超过1000美元,2004年为1490美元,2005年提高到1703美元;1999年到2003年我国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年增长率都在19%以上,个别年份高达47%,呈持续高增长态势。研究生招生增长情况也大体相同,2000年以来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长率比本专科长率还要高。
增长速度,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135次常务会议作出“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当控制规模,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重要决策。
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年增长率有所回落,2005年的增长率为12.77%,2006年为8.24%,但增长的绝对量仍然很大。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基本前提的。其次,经济发展通过对人才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制约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规格。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直以来用于高等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解决教育投入问题的思路有了质的突破,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将高等教育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新格局明确地纳入了法制轨道,提出“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实现了重大转变,逐步形成了“政府投入、社会多方参与、受教育者合理分担”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2000年到2003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总投入从3849亿元增加到6208亿元,增长了61.3%;占GDP 的比例从4.31%增加到2003年的5.29%,其中财政性投入从2.87%增加到3畅28%;社会投入从1.44%增加到2.01%。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额中,高等教育的经费配置从2000年的22.90%增长到2003年的23.19%。“十五”期间,正是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以及社会投入渠道的拓宽,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此外,大学毕业生的总量与规格还要受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专业需求所制约,而就业岗位的多少与种类又取决于经济社会的水平。若专业设置失衡,毕业生超过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太多,则会引起两种结果:一是就业困难;二是高才低用或学非所用,降低教育投资效益,抑制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因此,高校的招生数与专业设置必须预测市场需求,以一定的投入获得最佳的产出。
再次,经济发展必然引起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伴随知识经济的兴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各类专门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改革要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变革提供了可能性。教育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今,虚拟大学、网络学院已经成为现实,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普遍运用。
2.高等教育受政治的制约
在阶级社会中,高等教育总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相关。政治是阶级利益的集中反映,政治对高等教育不但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而且这种制约作用涉及高等教育的各方面。
首先,政治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本阶级利益服务,就要把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颁布各种高等教育政策、法令、规定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来规范大学的政治方向;通过任免高等学校的领导,以至任免大学教师等人事组织措施保证其政治意图的落实;通过财政拨款、资金筹措等经济手段,对高等教育实行有效控制;通过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的力量来影响高等教育的方向和活动等。总之,从高等学校的行政领导,到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审察与认证,到各种财政控制制度,统治阶级将知识和人才生产的重要阵地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其次,政治决定着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一个人的政治身份往往会影响其接受高等教育或者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地位在政治上的不平等也反映在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上。封建社会的高等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在统治阶级内部还存在受教育权利的等级性。例如,我国唐代的中央官学就明确规定了学生进入各种学校必须具备的家庭出身的品级,接受哪种高等教育与学生的家庭政治身份直接联系在一起。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在法律上声明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差异只同个人的能力有关,但是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权利仍然与家庭和个人资产有关。比如,根据英国学者柯素的调查结果,1955年英国劳动阶级的男性人口约占72%,但他们的子女进入大学就读的仅占26%(男生)与19%(女生)。另据《参考消息》1997年12月28日报道,尽管德国大学生中劳动者子女的比例增加了,但比例仍然较低。1990年只有1/8的劳动者子女上大学,而在官员子女中1/5的人上大学。调查证实,对学生受教育水平高低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社会出身而不是学校。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尚存在贫富不均的现象,但国家采取了种种办法,力求使适龄青年有同等的入学竞争机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对高校特困生给予资助,保证经高考录取和已在校的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再次,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高校培养目标的制定。统治阶级通过制定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规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通过审批科系、专业设置,规定高等学校的某些教育内容等,以保证高等教育培育的各种人才的政治规格。任何一个国家对高等教育系统所培养出的人才都会有某种预期并通过具体的措施加以影响。学生学习课程、参加考试与接受评估等活动在本质上就是接受了这种预期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力量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控制与制约是十分明显的。
3.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教育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打着深深的文化烙印。另一方面,教育是传递、储存、创造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作为一种弥漫性、持久性的影响力量,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强大而全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深刻地制约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观点,无不反映着一定的文化影响。
其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等。
再次,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更要受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除了一些宏观的政策支持与制度安排之外,还会借助亚文化的途径影响具体的高等教育活动。
由于文化本身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它不可能超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而独立地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文化对教育全面深刻的影响,又不能夸大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1.1.2 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与社会相适应所包含的另一方面的意义是教育必须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作用,也就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由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决定的。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实现的。
1.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
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即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高级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当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时候,教育的这种作用并不显着,提高劳动能力主要依靠体力强壮。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教育的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就越来越显着、越重要。在生产过程中起积极的、能动作用的劳动力,越来越需要专门的培训。经济发展不但需要大量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与管理者,还需要大量能创造新知识、新理论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大量能把科学原理或新发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并应用到社会实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时至今日,高等教育在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上,也就是在通过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来实现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以至人们把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作为衡量一国的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次,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现代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在创新知识和应用知识,成为教育中心和研究中心,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基地。以高层次的专家队伍、科研立项、获奖和科研经费为例,高校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62人,约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9.7%;“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5项,占立项总数的54.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累计达572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7.6%。2005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43.2%,应用研究经费占全国的28.8%,试验发展经费占全国的3.2%,高等学校正在迅速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2.高等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政治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人的政治化,使个人理解社会的政治观念,树立社会所向往的政治理想,形成维护现行政治制度的政治行为。而高等教育以开设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课的形式或是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有关的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内容来进行对个体的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