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具有如下特点:以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及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个别的、局部的教育现象和经验为基础。具有教师个人的特征,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大量的教育实践中抽象和概括出具有一般结论的理论成果。教育研究成果直接应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我国着名高等教育家朱九思讲: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共同研究教育科学,哪怕只懂得一点基本的东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南斯拉夫有一个学者叫纳伊曼,此人是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在“教科文组织”工作。他写了一本书叫《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书里有两句话蛮有意思,他说:“全世界的大学研究一切学问,就是不研究自己”。这话讲得很深刻,文、法、理、工、农、医等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说办学不需要懂教育科学,只要有学问就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教育科学的一些基本东西都不懂,当然不能说不可以办大学,但办起来实在是有困难的。我们既然在高等学校工作,就要研究教育科学。朱九思的话,在今天仍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对教育的研究却处于弱化的状态,出现了教师“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教育”的怪现象。高等学校教师不需要研究教育吗?回答是否定的! 这是由高等学校的培养人才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不研究教育,就不懂得人才成长规律,也就难以培养出合格人才。所以,高等学校教师必须重视教育研究。
8.2 高等学校的教育研究
8.2.1 教育研究的含义及意义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育研究的范围广泛,研究任务具有层次性,研究活动体现创造性,研究方法强调科学性。教育研究面临三种不同的事实,即自然事实(物理事实)、社会事实与心灵事实,这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别;社会事实探究已经发生的故事,心灵事实谈论的是应当发生的故事,教育学既然是人学,其中关于心灵事实的层面以及部分社会事实的层面,就不适宜用自然事实的“规律”来统摄。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在教育世界中,既存在科学世界范畴,也存在生活世界范畴。
教育研究具有人文性、规范性、科学性、多样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征。
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育研究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明确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前进的方向,以理论做指导,让教育工作者登上更高的山头,站到一个更宽的平台。其次,教育研究赋予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是科学精神。
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的精神,而教育研究则是培养科学思维、造就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第三,教育研究使教师从经验走向理论并建立教育理论,充实学术内涵,启迪教育知识,丰富并规范研究方法,对于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质量、协助行政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培育优良师资、提升专业地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8.2.2 教育研究的类型与功用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实践为目标的活动。教育研究按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以下分类:
8.2.2.1 按研究性质和功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旨在探索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对于教育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原理、理论或学说,建立关于教育的知识体系。例如,关于教育本质与属性的研究,关于教育内外部关系的研究,关于教育历史的研究,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研究,关于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等等。基础研究具有基础性、思辨性和理论性等特点。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关于教育特殊规律的研究,它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又定向于特定的教育实践问题,探索基本理论在特定教育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其条件,提出对具体实践具有直接指导的理论。例如,关于中国教育结构的理论研究,关于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关于教育管理体系改革的理论研究,关于大学课程编制方法的研究,关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等等。应用研究是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个中介,它既有理论性,又有技术性,是理论与技术的统一。
(3)发展研究。发展研究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教育具体实践面临的调控问题提供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以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方案、技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关于教育政策的研究,关于发展规划的研究,关于课程的编制,关于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等等。发展研究是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也是检验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途径,它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工艺牲。
8.2.2.2 研究方法
按研究方法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质的研究等。
(1)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和趋势的研究,对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起到借鉴警示作用。如教育人物思想研究,某教育家思想对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影响等。
(2)描述研究。描述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时研究的问题。如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等。
(3)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按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以确定他们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如国别教育比较研究,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人才使用状况比较研究等。
(4)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如上海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研究,李吉林的情景教学研究等。
(5)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或一般性的结论。
(6)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即研究者)以叙事或讲故事的方式对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分析、论证和反思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中发掘隐含其中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解释、发现或揭示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教育叙事研究包括拥有故事、叙述故事、反思故事等几个方面。教育叙事研究是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
(7)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其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质的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它与我们通常讲的“定性研究”有类似之处,例如都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但又有很大不同。简单说来,“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倾向研究的结论性、抽象性、概括性。
8.2.2.3 院校研究与行动研究
如果按照上述分类标准,院校研究与行动研究都是属于应用研究。院校研究侧重于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行动研究主要用于改进教育实践,培养学者型教师。
(1)院校研究。院校研究是针对学校规划、政策发展和管理决策需要,基于本校情境收集、分析和报告事实性数据及信息的自我反思型应用研究。也就是在一定理论观照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式,特别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和程式,对单个高等院校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的研究。它常常也被称为高等院校“对自身的研究”,是立足本校、服务本校为目的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院校研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研究范式,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院校研究已经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全国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筹)也已成立。其特征主要有:院校研究是自我研究;院校研究是管理研究;院校研究是咨询研究;院校研究是应用研究。美国的院校研究活动主要集中在收集高校运行的事实性数据、管理问题诊断、专题性决策参谋研究、战略管理与规划研究四个方面。
(2)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法。它近乎是一种小规模的实验研究,重视研究的科学性,重视对教育实践的改进,是一种自我反思行为。
行动研究法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倡导“教师即研究者”,具有明显的以下特征:为行动而研究(就是为做好某件事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边做边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分析行动的方方面面);在动态中研究行动(在现实的行动中研究)。其优点是适应性和灵活性、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行动研究的类型有三种:科学的行动研究、实践的行动研究和批判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关注实地情境中发生的教育实践,研究者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研究的目的旨在提高行动的质量,增进行动效果,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为解决教育研究中固有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行动研究对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改进教育实践的研究方式,它更是一种促使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生活方式,使教师最终脱离“教书匠”而走向“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家”,促进教师专业化。
8.2.3 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8.2.3.1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任何研究都是一个过程,教育研究过程一般由六个基本阶段组成,即选题并提出假说;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解释结果、判断假说。也有学者把研究过程设定为这样的环节:确定课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进行研究设计——制订研究工作计划——搜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理论)——撰写报告——总结评定。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为:
(1)选定课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所提问题的质量,是对研究者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综合性评价,并非提出的问题都值得研究,这就需要进一步确定课题。一般来说,选择问题的途径:从有关理论中演绎要研究的问题;从现时社会潮流中发现问题;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从与研究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从日常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课题;从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问题;从成功经验中发现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从对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问题等。选题要注意的问题是:选题的范围大小要适度;研究的问题难易要适度;课题的主攻目标要明确。课题选择的原则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课题的价值和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的价值主要考虑学术和实践价值;课题的可行性主要考虑完成课题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即人力、物力、财力及有关方面的条件。
(2)文献检索。查阅文献的过程也是权衡选题价值的过程。查阅文献很可能导致重新选题,该课题的研究思路也很可能通过查阅文献而进一步成熟和深化。文献的分布很广: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网络站点、专家咨询、非文字资料等。查阅文献的方法有很多,如chinanet 网络中教育政府部门、各高校网站等研究者可以经常关注,此外利用国内外的文献数据库,如国内主要资源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3)形成假说。所谓假说就是陈述若干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建构假说的过程可以是逻辑过程,也可以是直觉过程。假说具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特点:首先,它具有推测性;其次,必须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为根据。对一种现象往往会存在多种假说,好的假设的标准:研究假设应该是可以验证的;应该叙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大多数的已知事实符合;应尽量简洁;所设假设可以直接解释某一问题或现象,而不必附加其他假设;研究假设的叙述应限定范围;研究假设应有一定的广度,以便导出很多推论;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