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倾向与当今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生计教育等教育思潮是一脉相承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大都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课程性质的职业化倾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学生求学的愿望,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对策。课程性质的职业化倾向渗透在课程的各个方面,其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
直接增设职业性课程,无需调整学科或专业,是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最简单的应对策略。但现在更多的做法是,直接面向职业世界的需求,设置范围较宽的职业性专业,如信息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学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也增设了许多这类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媒体技术、装饰材料与技术等。职业方向主修课或专业有极强的应用性,与过去以单个学科来设置专业和主修课的知识本位课程结构形成鲜明对照。
2.重视实际工作经验,并将其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
一个大学生能否顺利地进行理论学习并将理论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的多寡。因此,在高等学校,工作经验的学习、实际经验的积累,日益受到重视。经验学习目前有几种方式:一是合作计划,学生在就学期间交替进行课堂的系统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二是见习;三是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情境,但不承担主要责任。在这些途径中,一般认为,合作计划是将工作经验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的比较理想的方式。不少国家的实践和调查也表明,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有全时就业的实践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有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国外有些高校甚至规定,凡入学前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生,可将这些经验换算成学分。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有些职业技能在学校中也可以学到,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也不失为达到课程职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养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各项任务的技能技巧,二是有利于形成未来专家的职业品质。
从总的方向看,课程职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职业方向的专门化与加强基础、形成广泛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应在高等教育的哪个阶段上实现或进行这种职业方向的专门化,又应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职业方向的专门化,对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而且职业化对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专业要求、做法是有很大差别的,对于那些职业性质较强的专业,在本科阶段就进行较专门的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可能效果较好;而对那些职业性质不十分明显的专业,可能过早地职业化是不利的。对职业化的认识还受教育思想的影响,持不同教育思想的人对此会得出不同的或截然相反的意见。
6.3.2.4 课程方向的人文化
早期高校课程是具有人文主义指向的,即教育目的力图不为外部因素所左右,而是求得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科学主义的盛行,高校人文教育受到冲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日益下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课程方向的人文化现象重新受到关注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国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极大地改善了西方社会的物质生活,也使得其赖以发展的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全新的意义。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发达,另一方面给人类带来许多消极的后果。
如可耕土地的减少、能源储备的大幅下降、核战争的威胁,都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不安。其次,针对西方社会日益明显的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与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拉力”和“生态推力”所需要的整体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与碰撞,促使高等教育想方设法培养一代具有整体文化观念,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人,使他们能够突破个人的狭窄视野,在充分发展个性的同时,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使之“关心他人”,“关心国家的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使之“学会认识、学会生存、学习做事、学会与人和平共处”。
课程方向的人文化包括: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倡导阅读经典着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弥补受教育者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实现完全人格的教育宗旨等。这些要求反映在课程上,则表现为重新强调大学的普通教育,特别强调旨在培养完全人格的人文学科、艺术和社会科学及哲学的课程内容。例如,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中,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的课程占有显着的地位。在校级基本要求(general institute requirement,简称GIR)的17门共180学分的学士学位课程之中,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多达8门,共72学分,占GIR 课程总学分的40%,相当于本科生教学计划总学分的1/5。此外,该院还尝试开设了“STS”(科学、技术、社会)课程,从知识结构上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6.3.2.5 隐性课程愈益重要
在课程论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所谓“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而制定的。
显性课程又称为“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ial curriculum)。所谓“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隐性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的情境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师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校风),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早在20世纪初,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Kilpatrick,W.H.)就深刻阐述了伴随显性课程而生的隐性教育影响(主要是价值、态度)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后的课程理论则又从社会、个体等多维度对隐性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基本结论是,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下午茶喝出了诺贝尔奖”
英国人的骄傲是他们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创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在这所学校,有个不成文的制度和呼声:“来吧,来喝下午茶,不付费。”
曾有人风趣地说,这个神来的创意到今天为止已喝出了80多位诺贝尔获奖者。请看下面的镜头。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秋日的下午,坐在剑桥校园那红褐色砖楼里悠然地品着下午茶的F.桑格教授一边听着同行和其他系的教授的高谈阔论,一边注视着窗外一栋建筑上快要落叶凋零的爬山虎。虽然爬山虎凋零了,明年春天它还会发芽的,可是核酸的结构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该不会像爬山虎那样沿着一个方向向前延伸吧?桑格想着他的研究,并向一起喝茶的教授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物理系一位教授向他建议,“何不用物理的方法来测核酸结构”。
这时化学系的教授也插了嘴:“化学的普通方法也可以用,比如荧光染色。”生物系的一位白胡子教授听到了感兴趣的话题凑了过来:“是啊,革兰氏染色就很有效果。”
下午茶喝光,笼罩在桑格研究思路上面的雾霭渐渐淡去,想法越来越清楚,试验设计也出来了。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桑格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喝下午茶是喝不出诺贝尔奖的,但剑桥大学80多项诺贝尔奖的傲人纪录,确实和康河边悠闲自在、天马行空的下午茶分不开,包括下午茶在内的剑桥文化营造的是自由、宽松的研究气氛。也就是说剑桥的魅力不只在于永远青翠的英式草地、哥特式的国王学院这样的风景,还有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校园学术气息,那就是剑桥所独有的开放、大气、融合、厚重,甚至悠闲。这正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隐性课程的一部分。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教园区(大学城)建设的蓬勃发展,当前高校的校园环境普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高校在其校园的环境建设上甚至不惜挥金如土,于是,有的校园如花园式美丽,有的校园如商城般现代,有的校园如宫殿般宏伟,但其结果却往往尴尬——校方在校园建设上虽然倾尽了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置身其中的师生却更是留恋往日校园的质朴与宁静。大刀阔斧的开发与建设,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开辟出新天地的同时也可能会把历史甚至其文化根基割断。因此,高校在优化校园环境的时候,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三者的矛盾,从而营造出时尚中见质朴、现代中见宁静、宏伟中见历史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校园。
2.培养富有特色的、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指每一个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也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因素。它以校训、校歌、校旗、校服、校史等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学校领导民主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师生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集体舆论等体现出来,它是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与个性的反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等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其所形成的弥漫于整个校园并体现了学校风范正气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
3.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课程
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既发挥了有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又发挥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使教育工作更有成效。此外,显性课程也包含隐性课程的因素。例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显性教学内容之外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自身的人格等因素往往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还能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
总之,隐性课程的建设在形成学校个性特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说:“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用教育学的术语说,办大学关键是要建设优秀的隐性文化或隐性课程,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从而形成高校课程建设上的多样化格局。
思考题
1.分析某种课程理论对高校课程的影响。
2.简述教学计划的构成。
3.教案的常规项目包含哪些部分?
4.联系专业实际,谈谈教案编写的步骤。
5.试述高校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
6.联系实际,分析知识经济与高教大众化对高校课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