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高等学校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职能,就是高等学校在社会发展中应该履行的职责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当今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但这三项职能并不是同时产生的,而是依次产生、逐步成型、不断发展的。
2.2.1.1 培养人才: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从中世纪大学产生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沿着培养人才这一办学方向缓慢发展着。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由最初的知识职业行会脱胎而成,如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其办学模式,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开设的专业为神、文、法、医,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教育,为社会需要培养官吏、牧师、法官和医生。
从中世纪到近代大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但是培养专门人才一直是大学的主要职能。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它所培养的专门人才的规格与质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高校培养的专门人才从目标、规格到内容、质量都不尽相同。具体而言,中世纪的大学远离社会生产和生活,只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为上流社会培养绅士,为自由职业者培养后备力量。在历史上,英国大学以文化为中心,把学术视为学生发展的手段,培养贵族、绅士;德国大学的生命在于学术,把学术发展看作自身的目的,培养学者;美国大学的重点在于服务,把学术看成从事服务的工具,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员。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大学开始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承担了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现代高校培养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看,包括了专科、本科直至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多种层次。就类型而言,高校专业门类越来越多,甚至在同一专业人才中也有类型之分,如理论型、应用型、技术型等。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需要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应在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较全面的素质的同时,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2.1.2 发展科学: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
发展科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与科学发展有密切联系。中世纪大学出现时,近代科学还没有产生。18世纪以前,科学多半还处于描述阶段,而且很少与技术发生关系。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逐渐要求科学为解决日益复杂的生产技术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因而科学研究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社会也十分需要一批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但由于大学的保守,科学研究一直没有与大学的教学很好的结合,新的科学知识不能进入大学,科学研究工作在大学中没能取得应有的地位。在十七八世纪,大学仍没有摆脱中世纪大学单一职能的影响,除了保存和传递传统的知识外,大学没有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能。
直到19世纪初,洪堡以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指导创办了柏林大学。洪堡认为,科学研究职能是大学的根本价值所在,“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深入、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他强调,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柏林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思想。科学研究正式进入大学的课堂,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柏林大学从最初就把致力于专门科学研究作为主要的要求,把授课效能仅作为次要的问题来考虑;更恰当地说,该校认为在科研方面有卓着成就的优秀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继柏林大学之后,许多大学也纷纷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如许多美国学者对德国科学家追求真理、尊重逻辑思维的治学态度推崇不已,把学习德国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做法看成大学的重大使命,并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改造或新办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即是典型的例子。
洪堡模式推动了德国的科学事业发达昌盛,使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进而促进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高等学校把发展科学作为第二项社会职能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
首先,发展科学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而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主要源泉;二是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三是科学研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高等学校具备了发展科学的优越条件。高等学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必然集中大量具有丰富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专家,设置科类齐全的专业、学科,购置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收藏丰富的文献资料,拓展广泛的信息来源,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这些都为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随着大学科研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研已不仅为教学所用,而且也成为发展科学的重要活动。
2.2.1.3 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延伸
广义上讲,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但现代大学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直接提供服务。大学面向社会,直接为社会服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于美国。
19世纪中叶美国已初步建立起自己的近代机器制造业。在工业化过程中,要求高等学校为其培养工业和农业技术人才。但当时美国高等学校仍然保留着从英国移植来的办学传统,培养的是法官、医生、牧师等,不能适应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MorrillAct),该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联邦政府便拨给土地3万英亩,可用其收入作为建立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基金,培养发展地方工农业所需的专门人才。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赠地学院”由来。赠地学院还根据地方工农业和公共事务的实际需要,开设了一些“短期课程”,推广农业科技与机械工艺知识,建立农业实验站,提供社会服务。威斯康星大学倡议最力,成绩最佳,人们把这种社会服务的精神称为“威斯康星思想”。从此,高等学校不仅为社会传授农业科技知识,也提供许多有关卫生、经济、管理与教育等问题的咨询,成为州的“智囊”,开创了高等学校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合作的先例,社会服务也就成为高等学校的第三个职能。这种做法在美国广泛推广,其他国家也相继效法。现代高校社会服务的范围已经十分广泛,包括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推广、技术转让、兴办知识产业、进行社会监督等诸多形式。
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有助于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情况,有助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进而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也把专利作为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不少技术含量高、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既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从2000年开始,高校每年专利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2004年,共申请专利1299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4.5%;专利授权5505项,其中发明专利占63.3%。此外,截至2005年底,依托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建立的5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我国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源泉、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延伸和拓展,是高校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沟通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具体到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三大职能的配比和联系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培养人才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2.2.2 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高等教育系统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结构可以从不同层面划分出许多类型。从空间分布上看,既有水平(横向)结构又有垂直(纵向)结构。从时间跨度上看,既有静态结构又有动态结构。从范围大小上看,既有存在于高等院校之间,涉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宏观结构,又有高等院校内部的微观结构。总体说来,高等教育结构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纵横交错、动静结合、宏微相连的整合式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界经常关注和探讨的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地区布局、管理结构、财政结构、科研结构、师资结构、学生结构、课程结构等。这里仅讨论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类型结构等四类主要结构。
2.2.2.1 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种授学方式和办学主体形成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从授学方式看,既有正规高等教育又有非正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提供的以面授方式为主、培养全日制学生的教育通常被称为正规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高等教育、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等);高等院校提供的以函授、广播电视教学、因特网远程教学、自学等非面授方式为主,主要面向成人的教育相应地被称为非正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非全日制高等教育、部分时间制高等教育、业余高等教育等)。
从办学主体看,既有公立(公办)高等教育,又有私立(民办)高等教育,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高等教育,例如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主要由政府投资和举办的高等教育称之为公立高等教育,主要由私人、社会团体或组织出资和举办的高等教育称之为私立高等教育。
1.授学形式结构
正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传统的授学形式,一直都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构成部分,但非正规高等教育是很重要的补充部分。这两种授学形式使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多样性特征变得更加明显:教育对象既有传统的适龄青年学生,又有非传统的成年、老年学生;生源学业水平要求既有高中毕业阶段水平要求,又有更低甚至更高阶段的水平要求;教育目的既包括获得职前预备教育,又包括接受在职培训、在职进修,以及寻求与职业无关的、提高自我修养或满足其他公民休闲生活需要的教育。教育手段既有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又有基于当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远程教学。教育机构既包括正规普通高等院校,又包括由其他社会机构、特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的教育和培训场所。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授学形式的多样化起步较晚。1949年之前,高等教育的授学形式非常单一。建国之后,多种多样的非正规授学形式发展较快,包括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农民大学、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广播电视大学、高校附设的函授和夜校部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老年大学等。教育部1980年制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1981年开始试点和在全国推广,自学考试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正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根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全国有成人高等院校444所,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184.44万人,在校生524.88万人,毕业生81.52万人;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学生249.56万人次,当年已结业365.99万人。
正规、非正规高等教育这两种授学形式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分别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和辅助性作用,共同满足了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多种需求。当代高等教育与外部社会、个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种单一的授学形式都无法单独应对。与正规高等教育相比,非正规高等教育具有组织方式灵活、周期短、入读便利、学费低、教学内容实用、容量大等优点。但是,在教育设施和条件、教学管理水平、学科和专业覆盖面、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非正规高等教育往往难以与正规高等教育相比。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授学形式结构的调整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正规与非正规高等教育之间建立更加灵活的运作机制,注重统筹协调和合理分工,增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2)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考核标准等手段提高非正规高等教育的质量;
(3)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办学资源和优势,扩大函授生、夜校生、远程教育学生的比例,拓宽普通高校的非正规高等教育授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