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定义与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全年赊销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速度和管理效率。
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2.11)
应收账款周转率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10.2.12)
应收账款是因赊销产生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其分子应按赊销收入净额计算。但对外部使用者来说,难以得到确切的赊销收入数据,而且财务报表的内部使用人也未必容易取得该数据,因此,把“现金销售”视为收账时间为零的赊销也是可以的。而且,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界限已模糊,目前新企业会计准则已不再划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因此对外部使用者来说,从企业财务报表上只能了解到营业收入。只要保持历史的一贯性,使用营业收入来计算该指标一般不影响分析。因此,在实务上要采用“营业收入”来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母的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因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都是由销售产生的,只不过应收账款是挂账信用,应收票据是票据信用。
根据资料10‐1‐1、10‐1‐2东方贸易有限公司2005年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6040÷[(422+816)÷2]=9.76(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9.76≈37(天)
(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收回越快,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而且,由于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比率高,企业收账迅速,可减少坏账损失,资产的流动性强,因此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也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方面的不足;反之,企业的营运资金则过多地滞留在应收账款上,影响其正常的资金周转。但应收账款周转率不是说越高越好,过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可能说明企业在赊销政策方面存在问题,或为及早收回款项而给予顾客过高的现金折扣,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或奉行严格的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从而虽然降低了应收账款数额,但同时抑制了企业销售量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的销售收入,最终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影响该指标高低的因素有许多,比如:企业的季节性经营;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大量使用现金结算方式等因素都会对该指标的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应将计算出的指标与该企业的前期指标、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类似企业的指标相比较,以判断该指标的高低,至于该指标高、低的具体原因则要通过其他分析来寻找。
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三角债”或企业间的相互拖欠,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就是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无法收回,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偏低。
2.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的定义与计算。存货周转率,也叫存货周转次数,指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销售成本同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存货的周转速度,是用以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环节存货资金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用时间表示就是存货周转天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10.2.13)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10.2.14)
公式中的销售成本来自利润表,平均存货则是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存货与期末存货的平均数。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已不再划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因此对外部使用者来说,从企业财务报表上只能了解到营业成本,但只要保持历史的一贯性,使用营业成本来计算该指标一般不影响分析。因此,在实务上要采用“营业成本”来计算存货周转率。
例如,东方贸易有限公司2005年度的存货周转率为:
存货周转率=5344÷[(652+238)÷2]=12.01(次)
按360天计算,存货周转天数=360÷12.01≈30(天)
该公司的存货平均每一个月就周转一次,存货周转效率较高。
(2)存货周转率分析。一般而言,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该比率越高,表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存货资金管理越有效率,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能力越强,存货占用水平越低,资产使用效率越高,存货积压的风险也相对降低。但过高的存货周转率也可能表明该企业的存货管理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经常缺货并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或由于采购次数过于频繁,每次订量过小而增加存货采购成本。存货周转率过低,往往表明存货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沉淀,销售不畅,存货积压。所以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报表使用者对存货周转率分析评价时除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经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应对存货的结构以及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重要项目进行分析,如计算原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等,使存货管理在保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占用经营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流动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定义与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它是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所完成的周转额与流动资产的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用时间表示就是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0.2.15)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率(10.2.16)例如东方贸易有限公司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6040÷[(1220+1400)÷2]=4.61(次)
(2)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通常认为,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金,等于相对扩大了资产投入,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造成资金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为查明流动资产周转率加速或延缓的原因,还可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构成项目变动的影响,以及流动资金周转额构成因素的影响。
4.总资产周转率
(1)总资产周转率的定义和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是营业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对其所拥有的全部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0.2.17)
续前例,东方贸易有限公司2005年度总资产周转率为:
总资产周转率=6040÷[(3360+4000)÷2]=1.64(次)
(2)总资产周转率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如果这个比率较高,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高,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上升时,资产周转率也上升,表明企业各项资产的运用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反之,则相反。当然,这项比率还需与销售利润率等指标综合加以考察,因为较高的收入只是盈利的基础,企业能否获利、获利多少,最终还与销售利润率的高低等密切相关。
总之,各项资产的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10.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无论是投资者、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都十分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十分重要。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从一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两方面考虑。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都是动态比率。
1.盈利能力基本分析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也称销售净利率,指的是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所取得的净利润比率。其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10.2.18)
例如,东方贸易公司的净利润是272万元,营业收入净额是6040万元。
销售净利率=(272÷6040)×100%=4.51%
(2)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也称资金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或投资报酬率,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息税前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10.2.19)
总资产报酬率也可以用资产净利率来表示: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10.2.20)
例如,东方贸易有限公司2005年度平均资产总额为3680万元,净利润为272万元,该年度的资产净利率为:
资产净利率=272÷3680×100%=7.4%
总资产报酬率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该指标值越高,表明投资盈利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相反。判断资产报酬率指标高低的重要参照有社会平均利润率(在西方资本市场上,通常以无风险报酬率即银行利率来代替)、行业平均利润率等指标。一般来说,资产报酬率如果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表明该企业经营不佳。
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或债权人借入形成的,利润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资产报酬率是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所用与所得对比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经营效率指标。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可以将该指标进一步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即:
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额/平均资产余额)×(净利润/销售净额)=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10.2.21)
上式表明,要提高资产报酬率,企业不但要加速资产周转,扩大销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要尽可能降低耗费,提高投入产出的比率,从提高资金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两个方面下工夫。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也称净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利润率、权益资金税后利润率、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与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平均总额的比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100%(10.2.22)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是财务比率中综合性最强的一个指标。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所有者所享受的净利润越多,投资盈利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相应地也越强;反之,则相反。该指标与资产报酬率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因为一个企业的净资产加上其负债,就等于资产总额。也就是说,企业负债比例越低,其总资产报酬率与净资产报酬率越接近;反之,企业负债比例越高,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就越小,净资产报酬率超出或低于总资产报酬率也越多。负债比率通常被称为“杠杆比率”,其原因就在于此。
例如,东方贸易有限公司2005年度平均净资产为1820万元,净利润为272万元,该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净资产收益率=272/1820×100%=14.95%
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考核,主要依照净资产报酬率,特别是有关配股的规定。如净资产报酬率达到某一水平,就允许配股。企业为了达到配股目的,进行各种能增加净资产报酬率的“操作”,如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虚夸利润,或通过其他方式减少净资产。因此,在进行该比率分析时,应当进一步确定企业“达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的质量如何。
2.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很多,投资者要想通过众多的信息准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现状和未来,没有其他任何工具可以比正确使用财务比率更重要。
除上述企业盈利能力基本分析外,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还要注重以下指标。
(1)每股收益(EarningsPerShare,EPS)
每股收益指的是每股普通股可享有的净利润额,它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成果中投资者所能取得的份额,也称每股盈余、每股利润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净收益-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10.2.23)
该比率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也直接反映了股东的获利能力。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每股盈余已成为资本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它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股票市价相应越高。这一指标成为股票市场比较企业业绩,股东比较各企业股票潜在价值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