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3900000012

第12章 开始一场积极的恋爱(1)

时间:秋,晚9:30。

地点:广州,一个咖啡馆的门口。

事件:一个30岁左右、身材瘦高的男人,从咖啡馆里走出来。走在他后边的是一个身材微胖,中等身高的文静女孩儿。

两人一边简单交流着,一边走到马路边等出租车。

看到一辆出租车开了过来,男人招招手,出租车停了下来。男人礼貌地拉开车门,请女孩儿上车。

女孩走到车门边,忽然转身在男人的脸上吻了一下,迅速坐进车里,关上了车门。几乎是一瞬间,出租车就闪着黄色的转向灯开走了。

留下男人自己,愣愣地立在路灯下的马路边。脑子里空空的,有些恍惚,但心头却扑通扑通地跳。

刚刚坐出租车走的女孩儿,是他相亲认识的。至于是他相亲认识的第几个女孩儿,他记不清楚了。

在女孩儿吻他之前,如同很多相亲认识的女孩儿一样,他觉得她挺普通的,在漂亮程度上甚至还不如以前的几个。他依然没什么感觉。

会再次约她,是因为跟她相亲认识之后,他想起了刚在我课上听到的话:“要积极对待恋爱,对于理性上觉得合适的,可以多见见,说不定就能找到感觉。”于是他就选择了再见几次,这是第四次见面,他本打算要是还没感觉就放弃了。

可一切都在女孩儿吻了他之后发生了改变,从那一刻开始,他发现自己的心忽然就动了。女孩儿走了之后,他站在那儿愣了好一会儿。等回到家里,他脑子里时常会出现她,躺在床上,一闭眼睛,就想起了她。

此时,我坐在电脑前,思索着这个故事能够给单身的人带来的启发。至于他们,听说是去海南旅游去了。

【第七章】

设定合理的择偶标准

遇到有人问:“想找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要求?”有些单身的人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要求,比如身高、学历、收入等。而有些人的回答是:“没有什么要求,差不多就行了。”说这话的人真没什么要求吗?

才不是呢!他们有最高的要求,他们要感觉。

这年头,感觉本来就是个稀罕物。何况他们所要的感觉,还是见第一面就要有的感觉。比起那些有清晰择偶标准的人,他们找到合适爱人的概率就小多了。

有清晰择偶标准的人,不但可以在见第一面就有感觉的人里选择符合条件的人,还可以在符合条件的人里边,慢慢接触,看看能不能找到感觉。

这两种人,请朋友帮忙介绍对象的话,大家很容易帮有清晰标准的人介绍,而不知道如何给没有标准的人介绍。

但没有清晰择偶标准的人,真的是没有标准吗?

我们参考生活中一个类似的现象,如果你请人吃饭,问对方吃什么,有些人会回答:“随便!”

你再问他:“那我们去吃川菜好不好?”

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会说:“川菜啊,我吃不了太辣的。”

还有一些人可能并不喜欢吃,但会说:“好啊,川菜也可以!”委屈自己。

其实常说随便的人,不一定真的“随便”。他们可能跟很多人一样,在吃饭上都是有自己的偏好的,这是由胃的记忆决定的。基本上人在儿时常吃什么,胃就会习惯这类食物,形成饮食偏好,什么都喜欢吃的人,是极少数。

一些人之所以说“随便”,可能是不太敢提要求,怕麻烦别人,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也可能是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没有资格提太多要求;或者离自己的心太远,很少照顾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别人问想吃什么时,“随便”一词脱口而出。

按说,“随便”的人应该很好相处,他们常常听从别人的。其实不是,这样的人让别人很难知道如何才能让他们开心、高兴,想讨好他们都找不到门路,他们是常常令人犯难的人,于是魅力会因此而降低。

相对而言,反而是那些你一说吃什么,他们说“火锅”,你一说玩什么,他们说“去唱歌”的人更好相处。因为你知道如何哄他们开心,跟他们相处不累,所以,他们才是好相处的人。

择偶时说自己没标准的人,跟说“随便”的人一样,其实他们内心不是没有标准,而是习惯了不做自己,或者已经忘掉了自己想要什么,就成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你可以问任何一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你想要大房子吗?”

“你想要过体面的生活吗?”

“你想要证明自己吗?”

“你想要让你的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吗?”

“你想要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吗?”

“你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吗?”

相信多数情况下他们会答:想!

同样,你也可以抓住任何一个说自己没有择偶标准的人问:

“你想要对方长得好看吗?”

“你想要对方有高学历吗?”

“你想要对方有稳定的收入吗?”

“你想要对方用情专一吗?”

相信多数情况下他们也会答:想!

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是没有择偶的标准和要求,只是不太敢去追求这些,或者不相信自己可以得到。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内心的状态不够积极,就把需求压抑起来,没有形成清晰的目标。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自己心里平静些,坏处是他们可能因此真的得不到。

每一个择偶的人,都需要明确一下自己的择偶标准,积极大胆地去追求。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有资格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也都有资格追求自己爱的人的权利。

在爱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有资格的。

还有一些人,看似不知道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人,没有什么要求,但如果你想帮他们介绍对象时问他们:“学历低些行吗?”他们会说:“不行!”

“那个子矮些的行吗?”

“也不行!”

“没房子?”

“也不行!”

他们好像是这样一种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其实他们是什么都想要的人。这样的人找对象也会很难。

练习:

写出你择偶的十个标准: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6._____;

7._____;

8._____;

9._____;

10._____。

如果已经写完了,思考一下,完全符合你择偶要求的人,他的择偶要求可能是怎样的?你可以试着写出来。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6._____;

7._____;

8._____;

9._____;

10._____。

你觉得自己是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吗?

__________。

什么样的人适合你

“什么样的人适合我?”这几乎是这些年我回答过最多的一个问题,可见对这一点不是很清楚的人非常多。

怎么样才能算合适呢?一对恋人爱得死去活来,就能说他们很合适吗?一对新婚小夫妻整天腻在一起,就可以说他们很合适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这里边涉及的因素太多。

因为判断合适不合适的唯一标准是长久的幸福,没有长久的幸福就没有合适。要在两个人一起生活了很久,而且很幸福的情况下,才可以说他们很合适。

什么影响着幸福呢?伯纳德·莫斯坦教授有一个理论,认为在关系的不同阶段,影响两人幸福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在关系的前2年,刺激,也就是激情决定着幸福的程度;在2-5年期间,价值观的相似性对幸福的影响最大;到了5年以后,对幸福影响最大的就变成了对方在关系里是否承担起了自己所期待的角色了。

激情

激情取决于对方的年龄、相貌、性格等。在一见钟情的关系里,吸引双方的全部因素可能就只有激情,这往往被很多人理解为爱情的全部,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觉。

用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导致激情的因素之一是基因,人们容易对长相好看的人有感觉,因为长相好看就意味着具有较高免疫力的基因。人们天生就有判断一个人长相是否好看的本能,实际上是天生就有判断一个人基因质量的本能。

在同样长相好看的人里边,人们更容易被携带跟自己免疫力差异大的基因的人所吸引,其实也就是血缘关系远的人。遗传了父母双方差异较大的免疫系统,可以使得后代的免疫力更高,这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我们机构在北京的CBD区域有一个培训会所,旁边有一个幼儿园,里边的孩子有不少是中西混血儿,女同事们见到这些小宝贝都喜欢得不得了。可能大家也都有这样的感觉,混血儿长得好看,比如歌星费翔、影星李嘉欣。实际上,混血儿好看的原因,就是他们遗传了父母双方差异大的基因,免疫力高。

男人们天生就喜欢丰满的女人这个共性,则与繁殖下一代有关,因为丰满的女人有较好的生育能力。

但基因和繁殖不能解释一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看,导致吸引的原因与人们希望在爱情里重复儿时的快乐,避免儿时的痛苦有关。人们容易喜欢上能满足自己“重复儿时的快乐、避免儿时痛苦”这一内心需求的人。比如儿时曾经因为家里缺钱而有过痛苦经历的人,如果长大后没有自己认为的足够多的财富,就容易被比自己财富多的异性吸引。

这样看来,所谓激情,好像是一个自动化的导航系统,可以自动引导人们找到能繁殖出更好下一代,又能使自己“重复童年快乐,避免童年痛苦”的人。

这个感觉导航机制很像国产电影《画皮》里捉妖人手里拿的寻妖瓶,当妖出现在附近的时候,瓶子就会一闪一闪地亮绿光。

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符合自己繁殖下一代、又能满足自己内在“重复童年快乐,避免童年痛苦”需求的人时,心就像寻妖瓶一亮一亮地怦怦直跳。

运用这个原理,也许人们真的可以发明这样一个指示灯:测量人在“心动”那一刻心脏周围电压的微弱变化,并传导到一个小绿灯上,遇到有感觉的人时,这个绿灯就会一亮一亮的,仿佛捉妖人的寻妖瓶一样。

“拉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拉右手”,说明激情这个机制不是一直在起作用,两人在一起达到一定时间后,激情会趋于平淡。英国的一项研究认为,蜜月期的时长大概是2年6个月25天,给激情的消退期确定了一个具体的时间。

进化心理学认为,之所以激情会在2-3年消退,是因为一男一女两人从相识、相爱到结合、怀孕、生出下一代,时间大概就是这么久。当孩子出生以后,女性的注意力应该放到孩子身上去了,激情消退有助于孩子得到更多照顾。对于这个时间的记忆通过基因遗传了下来,尽管现在很多人不会在2-3年里要孩子,潜意识依然认为“这时间足够生出孩子了”。

价值观

在关系发展到2-5年时,决定两人是否幸福的因素,就变成了人们对很多事物看法之间的差异了。差异越小,越容易磨合,决策起来越容易,当然也就越幸福。

比如,要不要跟老人住在一起?这个问题夫妻二人如果答案不相似,就很容易引发矛盾,很多夫妻因为这样的事情吵闹甚至分道扬镳。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会导致对彼此的看法发生变化。他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你也认为这件事情是对,他就会认为你是对的,他会对你有好感;他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你认为这件事情是错的,他就会认为你是错的,他对你就可能会产生反感。

比如四川汶川地震,一个人认为要捐款,而另一个人认为不要捐款,就可能会使爱人之间的感受发生变化。一个人认为对方冷血、没同情心,而另一个认为对方不切实际、标榜道德。

再比如,遇到单位里竞聘,一个人认为可以给领导送点礼,请领导照顾一下,另一个人则认为不应该这样,也极有可能会影响彼此的感情。一个认为送礼很常见,另一个认为这是原则问题。

爱人之间吵架、生气、斗嘴,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原因导致的。到了一定时候,人们会改变一些自己,接纳一些对方,谈起对方时会说“他就是这样的人”。这基本是相互妥协和接纳之后的结果。此时,价值取向的差异对幸福的影响就在减弱,此时的彼此算是度过了价值观磨合期。

角色

很多单位招聘时,都会有一个岗位说明书,里边详细阐述了对应聘者的要求,以及岗位的职责。

在爱人之间,人们对自己的配偶其实也有一个岗位说明书的,里边有清晰的岗位职责,只是人们在找对象时往往没有意识到。

在一起生活5年以后,激情趋于平淡,价值观也磨合得差不多了,决定人们幸福与否的就成了“岗位职责”,也就是人们自己所期待的对方在婚姻关系中所承担的角色。

谁做饭,谁洗衣服,谁拖地,谁主要负责挣钱,谁辅导孩子做作业,谁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些生活的琐事成了影响人们幸福的重要因素,而不是人们在找对象时更在意的外在条件。

影响人们愿意在家里承担什么角色的,往往是他们原生家庭里的模式。在原生家庭里,父母是如何分工、如何承担家庭角色的,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人们认同父母的模式,自己的潜意识里就写下了与父母分工一致的家庭角色的脚本,如果不经刻意的调整,人们往往会自动期望对方成为自己异性父母在家里承担的角色。

一个小时候爸爸不做家务、不做饭、不管孩子的男人,如果他对自己爸爸的这一点是认同的,在结婚5年以后,回家看到妻子没做家务、没做饭,也不管孩子,而是在赶工作,他可能就会觉得不幸福。因为这不符合他潜意识里的脚本,妻子承担的不是他期待的角色。

一个儿时经常看到爸爸与妈妈一起做家务的女性,如果她内心认同父母的分工,结婚后丈夫把家务都丢给她,就会影响她的幸福感,因为丈夫的做法也不符合她所期待的角色。

找对象时所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是从角色、价值观、激情三个方面择优录取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在第九章的“自我包办计划”里。

同类推荐
  •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随着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但由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就医,以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只有大胆说出“我有病”,才能真正打开心结,快乐做人。甘露春医生根据自己十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案例人手,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特征,介绍辨症和治疗方法,把不为人所注意的常见心病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观念,如何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等,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 心理学课堂01——博弈心理学

    心理学课堂01——博弈心理学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

    说起心理学,它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初民便对梦境和死后生活有所猜测。他们以为,有一种像空气一样的灵气通过呼吸出入人体。做梦就是这种灵气出壳外游,死亡时它不再返回人体。进入文明社会后,欧洲的古代人把这种灵气称之为灵魂。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古希腊哲学家把心理看作是灵魂的功能。近代欧洲的哲学家继承发展前人的思想,把灵魂称为心灵,并和知识的起源问题一起讨论。到了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心灵或意识的经验心理学思想。
  • 心理健康九年级(下)

    心理健康九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热门推荐
  • 铃义

    铃义

    本是商会大小姐,家财万贯,父母宠爱,一夜之间,风云巨变,疼爱她的父母惨遭毒手,商会产业被纨绔少爷盯上,是拱手让出家产只求平静生活还是坚持复仇凭借自己的能力搅弄风云?丁铃陷入了沉思……可是这个少爷跟她听说的好像不太一样:纨绔?他帮她追查凶手,报仇雪恨;无能?他帮她整治恶仆,掌管商会;作恶多端?怎么可能?他的笑也太温柔了吧;“不用担心,有孟哥呢。”这句话支撑起了她在父母过世后支离破碎的天,可某一天,当这片天再次塌陷,大小姐丁铃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超越一切

    网游之超越一切

    一千年后虚拟网游泛滥成灾,玩家利益倍受bug屏蔽,而这款游戏的诞生,成为了一个全世界人的虚拟游戏生涯的重大转折。虚拟游戏名为《超越》就是超越以前任何一款游戏。
  • 王妃嫁到之喜气满堂

    王妃嫁到之喜气满堂

    她这小神医以替相府千金解毒为由,住进了守卫森严的晋王府,除了看中丰厚的奖赏外,更打算借机寻找失踪已久的师父,没想到病患却因为爱慕晋王不愿康复,一
  • 智童太子啊

    智童太子啊

    “你们听说了吗?那太子府的太子妃啊在太子病好以后就被冷落了,听闻那太子啊!一直在纳妾,却在也没有进过太子妃的房门……”
  • 傻夫家有良田千亩

    傻夫家有良田千亩

    别人穿越她穿越,可她为什么是穿到穷苦的农村?天呀,她生平最怕三姨太六姑婆这些琐事了!还有,别人的丈夫不是富可敌国就是匹敌一方,可她的非但不厉害,竟然,还是个痴呆的?!上天怎么可以这样对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条巨龙的画风有些不太对

    这条巨龙的画风有些不太对

    穿越成为了一只巨龙,虽然举世无双,但苏白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你你你,别过来,我只爱公主,不爱母龙!”“滚,我连龙族公主都看不上,你这个母老虎,过来做什么?哪怕你是白虎一族的天之骄女,也别想玷污我神圣的身躯。”“天啊,就算你恶魔一族,想要本帅龙的基因,也请你派个堕落天使过来好不好,你弄个母夜叉是什么意思?要我毁灭你们恶魔岛吗!”望着只有苏白指甲大的人族公主、精灵族圣女,苏白发誓,我一定要当个人!“叮!儿子变强就变强系统,绑定成功。”于是乎,一只帅气无双的龙,为了变成人,开始了教化万族的道路。苏白:“来当我儿子吧,我能让你变强!”——本书又叫《变强千万条,拼爹第一条》、《儿子只是主宰,我太难了》、《他那么丑,还能娶个人族老婆,我这帅,只能抓百十来个各族公主,我酸了》
  • 嗨,我的白马王子!

    嗨,我的白马王子!

    一所神秘的樱花贵族学院,这里一共有四大校草。他们一个恶魔、一个温柔、一个花心加白痴、另一个则冷如冰山。而她—欧阳韵雪,欧阳家的千金小姐,调皮搞怪,但却在她带领着自己的好姐妹去樱花贵族的第一天就惹到了四大校草,擦出爱情火花。当误会来临,爱情是否还存在?
  •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这个冬天又是我一个过,凌,你现在过得好吗?”燕京的雪花已经飘了好几天了,落在温雨珺的肩头显得那么沉重,温雨珺伸手正欲拍掉肩头的雪花,殊不知一只温暖的大手早已先她一步……,感受着温暖而宽阔的胸膛传来的心跳声,温雨珺眼角泛起了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