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
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动词的特殊用法主要有四种: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是指动词在句子中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被当做名词来使用了。例如: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左传·崤之战》)
④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左传·曹刿论战》)
例句中加点的字都属动词活用为名词:例①的“出”、“入”,本为“出产”、“收入”,现指“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例②的“至”,本为“到”,现指“到的人”;例③的“奉”,本为“送”,现指“送来的机会”;例④的“伏”本为“埋伏”现指“伏兵”。可见动词活用为名词,词性变,其词义也有所变化。翻译时,一般是在原动词的后面补充一个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名词。
动词若出现在“其”、“之”后面往往活用为名词,如例①的“地之出”、“庐之入”和例②的“其至”。
动词若用作主语、宾语,也往往活用为名词。如例③的“奉不可失”和例④的“惧有伏”。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它的宾词含有“致使性”,即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可译为表“使令”的兼语式。
用作使动用法的动词大多是不及物动词。例如:
①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例句中加点的字都属于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例①的“既来之”,意为“使之来”(整句意为“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使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心下来)。例②的“活之”,意为“使之活”。例③的“归之”意为“使之归”。例④的“惊鹊”、“鸣蝉”意为“使鹊惊”、“使蝉鸣”,这些例句中的使动用法是容易辨认的,因为凡不及物动词是本不带宾语的,所以它一旦带了宾语,便可认定是用作了使动。不过,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也偶见省略了宾语,例如:
①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
例句中的“走”、“鸣”,都是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走”后省略了指代操军的宾语“之”,意为“使(之)走”,“鸣”后省略了指代钟磬的宾语“之”,意为“使(之)鸣”。翻译时应补出。
及物动词也可有使动用法,只是较少见。例如:
①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②宁许以负秦曲。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退秦师”即“使秦师退”。“负秦曲”即“使秦负曲”。“退”、“负”都是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与一般用法在句子形式上没有区别,都带有宾语,只是其动宾关系迥然不同了。故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定该及物动词是否用作了使动。
总之,无论是不及物动词还是及物动词用作使动,都是用寻常的动宾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是很常见的。然而,动词用作使动,其用词固然简练,但表意有时却不够明白准确,故这种用法后来就逐渐被兼语式,而且更多是被动补式合成词所替代。如上一例句中的“退秦师”改说成兼语式“使秦师退”,或用动补式合成词“说退”替代用作使动的退,说成“说退秦师”,这样,就使汉语的表意更明晰、更精确。不过,即便如此,但在现代汉语中,还是有少数动词及一些成语仍保留了使动用法。如:“汗牛充栋”、“倾国倾城”、“惊心动魄”、“成人之美”、“势如破竹”。
三、动词的意动用法
动词的意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可译为“认为……是……”或“把……当做……”。
意动用法,在动词中并不多见,且多限于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例如:
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韩愈《师说》)
例句中加点的字都属于动词的意动用法。“羞之”意为“把这件事当做羞耻”,“耻相师”意为“认为互相学习是耻辱”。
四、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服务性”,即有“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宾语是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所在。可译为“为……(而)……”。例如:
①等死,死国可乎?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龚自珍《病梅馆记》)
③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陶渊明《咏荆轲》)
④公子纠败,召乎死之。
(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上面例句中加点的字都属于动词的为动用法。“死国”意为“为国家而死”,“泣之”意为“为它们哭泣”,“死知己”意为“为知己而死”,“死之”指“为公子纠而死”。
为动用法虽然不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使用普遍,且仅限于动词具有这种用法。但为了准确理解文意,对动词的这种特殊用法,还是应认真注意的。
练习一
1.找出下列句子中动词用作名词的词,并解释。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死生,昼夜事也。
③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④汝安敢轻吾射。
⑤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⑦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⑧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2.指出下列句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的动词,并解释。
①予我千金,吾生汝。
②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③必先苦其心志。
④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⑤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⑦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⑧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名词
古代汉语名词的特殊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名词作状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在古代汉语里,有一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往往能活用为一般动词。就是说,在句子中,它们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之相联系的行动,被当做动词来使用了。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黔之驴》)
②范增数目项王。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沛公军霸上。
(同上)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⑤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左传·曹刿论战》)
⑥置人所罾鱼腹中。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⑦(孟尝君)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⑧缇骑按剑而前。
(张溥《五人墓碑记》)
例句中加点的字都属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例①的“蹄”意为“用蹄子踢”,例②的“目”意为“用眼睛示意”,例③的“军”意为“驻军”,例④的“水”意为“游水”,例⑤的“福”意为“赐福”,例⑥的“罾”意为“捕捞”,例⑦的“衣冠”意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例⑧的“前”意为“上前”。
在句子中,名词是否活用为一般动词,可这样辨别:或者向名词的后面看,该名词的后面如跟有名词或代词作宾语,这个名词自然用作了动词,如例①的“蹄之”和例②的“数目项王”;该名词的后面如跟有补语,也可断定它用作了动词,如例⑧的“军霸上”;或者向名词的前面看,该名词的前面如有能愿动词或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而这个句子又不是判断句(判断句名词谓语前可加否定副词,如“子非鱼”),则可知它用为动词,如例④的“能水”和例⑤的“弗福”;该名词的前面如有特殊代词“所”,也可知它用为动词,如例⑥的“所罾”;或者向名词的两边看,该名词如用“而”与动词或动词短语并列,则可认定它也用作了动词,如例⑦的“衣冠而见之”和例⑧的“按剑而前”。
二、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
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是指名词活用为对其宾语含有“致使性”的动词,表示使其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可用表使令的兼语式来翻译。例如: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马中锡《中山狼传》)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齐威王欲将孙膑。
(司马迁《史记·孙膑》)
例句中加点的字都是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肉骨”是“使白骨长肉”,“王之”是“让他做王”,“将孙膑”是“让孙膑做主将”。
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动词和下面讲到的用作意动动词都是较少见的。
三、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
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是指名词活用为对其宾语含有“意谓性”的动词,表示在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可译为“认为……是……”或“把……当做……”。例如:
①稍稍宾客其父。
(王安石《伤仲永》)
②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例句中加点的字都是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宾客其父”是“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客我”是“把我看成了客人”,“鉴之”是“把它当做可借鉴的事情”。
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的动词,首先是活用为动词,可按检验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方法来辨别。至于进一步确认是活用为一般动词还是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的动词,则要以上下句的文意来判定了。
四、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只有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可以作状语,如“我今天碰见他了”、“他在路上摔倒了”。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也常常用作状语,且表达的意义多种多样。
1.表示状态
以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某个特征,来比喻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可视为一种比喻,译为“像……一样”。例如: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例句中“犬坐”是“像狗一样坐着”,“翼蔽”是“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保护”,“云集”、“响应”、“景从”是“像云一样汇集”、“像回声一样呼应”、“像影子一样跟随”。
2.表示态度
以对待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来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所持态度,可译为“把……当做……”或“像对待……一样”。例如:
①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司马迁《史记·孙膑》)
例句中“兄事之”是“当做兄长来事奉他”,“隶使之”是“像对待奴隶一样役使他”,“客待之”是“把他当做客人对待”。
3.表示工具、依据
以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所利用的工具或所凭借的依据,译为“用(拿)……”或“依据……”。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愚公移山》)
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黔之驴》)
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④失期,法皆斩。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例句中,“箕畚”、“船”、“笼”都是表示其修饰动词所使用的工具,即“用箕畚”、“用船”、“拿笼子”。将工具抽象化,则成为依据,例④的“法”,正是表示“斩”的依据,译为“依据法律”。
4.表示处所、时间
以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地点、时间,来说明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从)……”。例如: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诗》)
上面例句中,“廷”、“水陆”表处所,即“在朝廷上”、“从水上陆上”,“朝”、“夕”、“旦”、“暮”表时间,即“在早上”、“在晚上”。
要注意的是,“岁”、“月”、“日”和“时”这几个时间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意义另有不同。
先说“岁”、“月”、“日”:当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或经常性时,译为“每年”、“每月”、“每天”。其中“日”,当表示情况的发展变化时,又译为“一天天”。例如:
⑤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庖丁解牛》)
⑥日食饮得无衰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杜牧《阿房宫赋》)
例⑤⑥的“岁”、“月”、“日”译为“每年”、“每月”、“每天”,例⑦的“日”则译为“一天天”。
再说“时”:或表示“按时”、“到时”,或表示“当时”,皆以句意而定。例如:
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⑨谨食之,时而献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⑩时操军已有疾疫。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