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的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此外,顿号也用来表示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1.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短语,也称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组成的。如果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那么,这种并列的词或短语,就用顿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停顿。例如:
(1)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也叫克隆)。
(谈家桢《奇妙的克隆》)
(2)然而我的整个身心感觉到,他们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
(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
(3)夫妇俩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和苏州话。
(余玮《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4)我们有时发出爽朗、愉快的笑声,仿佛天堂里神仙的笑声!
(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
(5)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6)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例(1)是并列的词充当句子主语的。例(2)是并列的词充当句子宾语的,例(3)是并列的词和短语充当宾语的,例(4)是并列的词充当定语的,例(5)是并列短语充当状语的,例(6)是由短语和词并列充当定语的,例(7)是并列的短语充当补语。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词和短语,无论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它们的关系只要是并列的,就可以用顿号表示。
有些并列的词,人们在习惯上已经把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时看作一个短语就行了,不必要用顿号隔开。例如:
花鸟虫鱼参观访问谦虚谨慎安定团结
上下左右日月星辰
2.用于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写作中,常用一、二、三、四或甲、乙、丙、丁等表示顺序,这就是序次语。在序次语之后也常用顿号与正文隔开。例如:
(7)文中的四个小题目也已拟好:
一、设想不等于现实;
二、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四、精神变物质。
本书中,在排列各种标点符号的顺序时,也是这种用法。
关于顿号使用的问题
在句中点号中,顿号应该说是比较容易使用的一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用顿号还是用逗号。
顿号和逗号都是表示句中停顿的,顿号所表示的停顿要比逗号小。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要用顿号,如上面的例句都是用顿号的。但因为在新式标点,原来有逗号而没顿号,后来顿号出现了,逐步替代了逗号的一些用法,所以在我国现代较早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并列词语之间逗号用得多,顿号用得较少。例如:
(8)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
(鲁迅《故乡》)
(9)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老舍《骆驼祥子》)
(10)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郁达夫《故都的秋》)
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认为某些并列词语的意思显著,需要在词语之间有较大的停顿,也用逗号。试比较下面同一作品的两个例子。
(11)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12)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例(11)中,作者似乎对并列的每个词都有强调意味,因而用了逗号。
由于这些作品影响,这就产生了用逗号还是用顿号的问题。我们从当前标点符号的规范要求看,还是应当强调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下列情况,应当用顿号而不能用逗号
1.并列的词语之前,有共同的修饰成分,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例(2),在“年轻、快乐、幸福”之前有表示修饰的状语“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之间表示顿号。
2.并列的谓语动词,如果共带一个宾语,动词之间要用顿号,例如:
(13)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忘记”、“抛弃”之间用了顿号,同另一个谓语动词“反对”之间用了“甚至”连接。
3.并列词语共同充当修饰成分,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如例(4)的“爽朗、愉快”例(5)的“踉踉跄跄、跌跌爬爬”,例(6)的“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等
除了上述三点,单个的词并列,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逗号。并列的短语,如果比较长,需要有较大的停顿,可以用逗号(见逗号用法部分)。
有时为了组合更为合理,或者分清层次,并列词语之间,顿号与逗号可以配合使用。如例(1)。
并列的词语,如果带了语气助词,有了较大的停顿,就要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如:
(14)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张洁《挖荠菜》)
(二)并列词语和连词
并列词语之间,如果用了连词,就不能再用顿号了,因为一个连词,大致相当于一个顿号。常见的并列连词有“和、跟、同、与、及、以及”等。按照习惯用法,如果并列的是两项,在两项之间常用连词。如“太阳和月亮”、“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并列的是三项和三项以上,通常在前几项之间用顿号,只在最后两项之间才用连词。例如:
(15)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看云识天气》)
(16)在散步、骑马和划船时,只要有可能,我会让狗陪伴着我。
(海伦·凯勒《享受生活》)
(三)两个数字相邻,合起来表示一个约数,中间没有停顿,不需要加顿号。
“如十七八岁”,“不要写成“十七、八岁”,这样成了十七和八岁并列,意思上讲不通。类似这样的说法,日常口语里还很多,如“早晨八九点钟”,“参加工作七八年了”。说话没有停顿,书面上就不要加顿号。
(四)序次语之后常用顿号,如果序次语加了词头,如“一、二、三”加了词头“第”,变成了“第一、第二、第三”,那么,序次语之后,就要改用逗号。如,“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序次语加了括号,变成(一)(二)(三),那么,在序次语之后,顿号、逗号都不加了。
现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序次,停顿多不用顿号,而用一个小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如1.2.3.4,这也是一种类似顿号的停顿形式。
六分号(;)
分号是用来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合而成的句子叫做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在复句中叫做分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各种不同的关系。如果分句之间叙述的是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这就构成了并列关系。复句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复句,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是一般的复句。如果句子里的分句又是一个复句,这样就有了两个层次,叫做二重复句。按照复句中分句的这种扩展方法,就会形成三重复句、四重复句等。二重以上的复句统称为多重复句。在书面语言中,见的最多的是二重复句,其次是三重复句,四重以上的复句就很少见到了。
有了上面的认识,对我们学习、掌握分号的用法是很必要的。下面具体介绍分号的用法。
1.一般复句,如果分句内部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要用分号。
一般情况下,并列的分句之间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但如果分句的内部已经用了逗号,那么分句之间要用分号。例如:
(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2)空中叠翠千丈,遮阴蔽日;地面,葛藤缠绕,落叶盈尺;地下,盘根错节,根须如网。
张守仁《林中速写》
(3)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边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杜卫东《明天不封阳台》)
例(1)是由两个单句组成的并列复句,单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了逗号,分句之间用了分号。
例(2)则由三个并列关系的分句组成了一个并列复句。分句内部使用了逗号,分句之间用的是分号。
例(3)虽然有四个分句,但它的结构形式也是并列的,分句之间也用的是分号。
2.多重复句,如果第一层是并列关系,这种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例如:
(4)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鲁迅《祝福》)
(5)日本人来了,他没有饿死;国民党来了,也没有饿死;共产党来,怎么能把他饿死呢?
(艾青《忆白石老人》)
(6)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鲁迅《孔乙己》)
我们不妨给这类句子的内部结构分一下组。例(4)分号前后分成两个组,前后两个组分别讲了两种情况,各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两组合成一个大的复句,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用了分号。这样大小分句之间的关系就清楚了。例(5)前后共三个组,这三个组是平列的,每组内部各有两个小分句,小分句之间用了逗号,三组合成一个大复句,各组之间用了分号号,表示出这种组合关系。例(6)的情况较为复杂一点,先把分号前后分成两个组。前一组没有关联词语,但它说了两层意思:(因为)“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所以)“教人活泼不得”,这是隐含着的因果关系。在“掌柜”与“主顾”之后又分别说了并列的两种情况,是并列关系。后一组用了关联词语,关系比较明显,结构形式和前一组相似。这前后两组分别说了相反的两种情况,构成了并列关系,中间用了分号。
3.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如果需要分清层次,也可以用分号。
分号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常用于并列分句之间,这是它的主要用法。但有时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或是由于意思上的需要,或是由于层次上的需要,即为了强调前一个分句的独立性,或者为了明确层次关系,有时也用分号。常见的是第一层是转折关系的多重复句,例如:
(7)我知道,无论孵化能否成功,鸽子迟早要飞走;但不知为什么,在内心深处却特别希望它能在我家的阳台上多逗留一些时日。
(杜卫东《明天不封阳台》)
(8)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莫泊桑《我的叔叔叫于勒》)
(9)如果有谁应该抱怨文学,那就是我,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对我进行迫害的工具;但是,虽然存在这些流弊,我们仍然应该热爱文学,就像虽然有那么多恶人破坏社会的安宁,我们仍然应该热爱社会;就像人们无论受过何等不公平均的待遇,仍然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就像应该爱上帝并且侍奉他,虽然迷信和狂热常常损害对他的信仰。
(伏尔泰《致卢梭》)
以上三个例句中,例(7)(8)是二重复句,例(9)是多重复句,它们的第一层都是转折关系,前后意思有大的转变。如果改用逗号,不易分辨前后各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要用分号。
另外,分项说明的时候,也常用分号来表示各项之间的停顿。例如:
(10)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分项说明的各项的内容已经用了句号,各项之间则不能再用分号,而要用句号。
关于分号使用的问题
有些人感到分号不好使用,的确,使用分号要比使用逗号、句号难些。这恐怕主要是有关复句的知识掌握不够的原因,一听复句,就感到为难,不愿接触分号了。其实,分号的第一种用法和分项说明时表示各项之间的停顿这两种用法并不难,比较难的是用在多重复句中的分号。下面谈谈怎样掌握使用分号的问题,供读者参考。
首先,在阅读中要注意有分号的地方,看作者是怎样使用的,这不仅可以帮助你理清句子的层次,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文章的意思。见得多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人们读书看报,往往只看内容而不管标点,这是不好的。标点也要看,要留心它的用法。
其次,分号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使用中,一定要有这个基本认识。常见的问题是逗号与分号分辨不清:该用分号的地方如果用了逗号,就会造成句子层次不清;不该用分号的地方用了分号,又会造成句子的结构混乱。因此,了解逗号、分号、句号停顿的长短,对于我们分清句子的层次来说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