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3100000021

第21章 格萨尔广场的吟诵

在通往玉树的路上,老喇嘛曲多他们六七百人行色匆匆。

这是一支僧侣队伍,与废墟远近处处可见的军绿色、橘红色和天使白色队伍比起来,显得厚重而沉静。走在前头的老喇嘛曲多,是一位典型的藏族汉子,古铜色的脸膛,纹路纵横,围绕着一双深邃的眼睛,偶一对视,你能感觉出他的坚忍、镇定和安详。他们来自玉树附近地区,最小的喇嘛巴桑还是个12岁的孩子。

他们大部分人不懂普通话,可这没有什么,并不妨碍他们和现场其他救援队伍的交流与合作。也许,更多的,老喇嘛曲多他们在用自己独有的语言进行有关生与死的交流。不用说,超度亡灵,让死者安息、生者宽慰也是救援的题中应有之义。

玉树多寺庙,大都建在山上。打从强震开始的那一刻起,山上的寺庙和山下的政府就在同时进行着自己的拯救行动,两者时有交叉起来。老喇嘛曲多他们默默地进入现场。奇迹不是救援的常态。由于当地建筑大部分用土石垒成,7点45分的强震令大部分毫无警惕的玉树人死于梦乡。

遇难者往往因为埋于泥土中而窒息死去。这让后期的救援陷于绝望。“挖是好挖,可挖出来的全是尸体,难过。”曲多一边拨弄佛珠,一边嘟哝:“为什么要把寺庙也震塌了,震塌我们的家还不够吗?”

他们于是帮助拖出废墟下的被子,擦拭瓦砾中无法辨认颜色的唐卡。小喇嘛巴桑默默地跟着曲多老人做着这一切。小喇嘛注意到,也就几个小时吧,因为没有挖掘工具,不光是曲多老人,一起干活的其他僧侣也是,手指甲几乎全都磨损、脱落了,手指头弄得血肉模糊了,上边粘满了废墟的灰尘。歇息一会儿,他们就用这双手拨弄佛珠,念念有声。

不一会儿,那边身穿橘红色的专业救援队伍过来了,当他们用机械和探生系统确定位置以后,这边的僧人就舍命钻进废墟里,寻找或者是拖出生者、死者。

当然死者多,便诵经,现场经常笼罩在一片佛音之中。

有一次,老喇嘛曲多抬起预制板的刹那,看见了一个孩子,他扑下身去把孩子裹进僧袍里,孩子“咳”一声,好哇!活着!曲多大喜。可等抱到眼前细看,孩子只是被抖动出来了嘴巴里的一口土而已,实际早就死了。

曲多直一下腰,见远方的残阳血一样的红,怔怔地呆在远山上不愿意走。而夜晚,终于不可阻挡地来到了。玉树,这座瞬间失去了二千多条生命的小城,在这大震后的夜晚那么可怕吗?不,废墟和死神并不是一切,我们还有不息的歌声、坚强意志和心灵。

让我们听一听从格萨尔广场上传来的吟诵声吧。这种听来含意不清却镇定深沉、节奏鲜明的低吟,正取代了日间的混乱,接管了这个夜晚。老喇嘛曲多他们在广场上建起了为死难者祈祷的帐蓬。

帐蓬里点满了长明不灭的酥油灯。

缭绕在格萨尔夜空的是超度死者的吟诵声。

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无法形诸笔墨,因为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完全替代了语言的含义。这是爱之抚慰,像极了情人的手在一遍遍抚摸我们。

灾民闻声赶来,在帐蓬外边再三叩拜,诵经良久。

在这古老的仪式旁边恰是救援军队的物质施放点,里边摆放着一台大电视机,正在播出中央台的新闻,展示抗灾成果。

电视机的声音和诵经声混合成一种奇妙的合奏,回荡在格萨尔广场的每一角落。跟随老喇嘛曲多身边的小巴桑,一会儿蹲在电视机前边,一会儿又跑到诵经的帐蓬里,学着老喇嘛的样子念念有词。多少年以后,长大了的巴桑依然记得这个神奇的夜晚。

在这里,在英雄的格萨尔广场上,其生死轮回里的伤与爱,临时法事与电视机声音组合的奇特场景,动人心魄之吟诵声及展示抗灾成果的电视播报声,那么奇特与温馨。忘不了那天上星光与地上长明不灭酥油灯交相辉映的夜晚。

还有呢,一轮圆圆的月冲破了厚重的云,洒下来澄澈神圣的一地清辉。

同类推荐
  • 莎斋笔记

    莎斋笔记

    本书主要为吴小如先生读诗词札记、书法和碑帖题跋之作、谈京剧的短篇随笔、治学手记、燕京谈片等杂文。
  • 青春·冥幻

    青春·冥幻

    本书主要叙述一个花季少女12-15岁心理历程的片段。她曾经充满幻想,充满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此同时,她也正在经历着她的青春年华,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面对与幻想背驰的前路。此时此刻,她又在思寻些什么?追求些什么?本书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她有趣又多愁的校园生活、青春感想。她从懵懂地期待一份青涩的爱情,到懂得珍爱亲情友情;她从记录自己的青春经历,到讲述乡村女孩的故事,再到感慨城市中的社会现象。总之,她用文字记下了自己的成长路,记下了她青春的回忆。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热门推荐
  • 责任的枷锁

    责任的枷锁

    凭什么!凭什么我们要承担这么多,世界平衡管我何事,我只要我在乎的人平安即可,所以这个责任我们担,但是这个命运绝对不认。
  • 智力比拼

    智力比拼

    经典智力大比拼,看看你的智商如何,没个简短的问答里都藏有大智慧,快来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吧!
  • 捡个冥王做保镖

    捡个冥王做保镖

    一朝穿越,与异界濒死小哥哥替换身份;一朝受伤,她跑到荒郊野岭捡回一保镖;一波阴谋,她的生活动荡身份成谜。她,从男的玩成女的,把保镖玩成恋人,当她在初来的大陆玩成大神的时候,突然被不知名的力量拉到另一个大陆?
  • 东林始末

    东林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沉少爷得了心病

    沉少爷得了心病

    沉玉和江秋曼和离之后,他以为她会过得非常落魄;谁知道她却摇身一变成上海滩名媛,趾高气昂得从他身边经过。眼看她越来越耀眼,眼看她身边环绕着无数青年才俊,沉玉第一次产生了危机感;也终于后知后觉得明白,他似乎,真的失去她了。*****他是天之骄子,他是最后的皇亲,他以为她永远都会呆在自己身边,如同一开始的卑微;直到后来他终于明白,原来那不是卑微,那是她对他的爱。*****〖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苏爽宠文〗〖风华绝代玉雕师苦追前妻不成,一言不合就撒娇的故事〗
  • 血炼魔天

    血炼魔天

    魔道门派弟子张乾,因一件神秘之宝助他踏上魔途,魔道艰辛,前途渺茫,更是正魔难容。他以一己之力,与各大正魔巨擎抗衡,终成为一代魔道巨头。
  • 武林之侠客行

    武林之侠客行

    人世凋零,武林世界应运而生。世事扑朔迷离,众人各怀鬼胎,乱象将见于野。垂死病中惊坐起,爱恨情仇之中,少年侠客浴血重生!
  • 血夜:绯红之灾

    血夜:绯红之灾

    当正义和邪恶的天平出现了偏差当正义已经不能在约束人们就是执行黑暗法则的时候...
  • 丝丝烟云深

    丝丝烟云深

    寰乃浩荡天地,潇是一方清潭。姒婳从前不过是大晋禁宫里一朵风雨飘摇的小花,母妃族人惨死,苟延残喘,奄奄一息。只是那皇恩浩荡的国师大人,偏偏带她出了禁宫,要那朵小花浴血绽放。一场鬼火之宴,九凤涅槃,巫神之女重归山河。待她归来,曾经的国师大人只能跪在重元宫的门槛上。“阿婳,我想你了。”“我是寰潇。”
  • 一舞流年散

    一舞流年散

    顾家大小姐顾青舞,为心中所爱,放弃荣华富贵,甘愿躲于幕后,为君夺天下,却无奈,曲终人散尽,徒留一舞,于心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