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王实味(1906-1947),原名王诗微,河南潢川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后因写了《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两篇文章,在延安被错误处决。
④ 李维汉(1896-1984),又名罗迈,湖南长沙人,毛泽东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校友。1927年八七会议后,曾一度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老临终前将这件未了之事嘱托给老温。温济泽是当年中央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也是王实味冤案的当事人。他同李老一样内疚,感到有责任为王实味平反,为此多年奔波,来往于中央组织部与公安部之间,从各方搜集证据,付出了极大努力。温济泽还自己并组织有关同志撰文,编著了《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一书,一九九二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为此书出版,他又写了《再谈王实味冤案——冤案的始末及教训》一文。不幸的是老温一九九九年去世了。我写的怀念温济泽的文章中,引用了他总结王实味冤案的六大教训:第一,要解决历史上对托派的错误看法。第二,对敌情的过火估计。第三,一个人说了算的主观武断的恶劣作风。第四,群众运动的斗争方式(千人大会,‘左’风压倒一切)。第五,宁‘左’勿右的不正常心态。第六,不愿意听不同意见的专横态度。这六大教训现在是否都已解决了呢?温济泽认为这样的总结远远不够,还应当从王实味到批判‘三家村’写出一本书来,总结历史上‘左’的教训,教育当代人,启迪后来人。”这篇文章发了之后,他还觉得意犹未尽,跟着又寄来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大文章《世纪之交感言:还是要防“左”》(《书屋》2001年第3期)。文章从历史的教训讲起,讲到“左”与认识的关系,讲到“左”与理论的关系,讲到“左”与体制的关系,讲到毛泽东的功过,讲到邓小平的讲话,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在“狱中的思考”:
① 康生(1898-1975),山东胶南人,1949年以前曾长期领导中共秘密战线工作,1949年以后曾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
②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③ 温济泽(1914-2000),原籍广东梅县,生于江苏淮阴,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有著作《温济泽科普文选》等。
一九六七年我在安徽劳动。五月间公安部和中央办公厅来人,要我交代胡乔木①、吴冷西②、田家英③的问题。我跟来人说:“他们不危险,危险人物是陈伯达④。”我请他们带信给周恩来。后来他们再次来,将我给周恩来的信退给我,说不能转交。随后十一月十一日,我被关进秦城监狱,住单人牢房。西方的狱政,除死刑外,与世隔绝的长期单监是一种最残酷的惩罚。被囚者会因此丧失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导致神经错乱。在延安时听说过这样一件事:王若飞⑤在国民党监狱单监五六年放出来后,竟叫怀表为“锅盖”。原先我以为关的时间不会太长,后来看见监狱中有起重机在运作,知道还在扩建,必须做长期打算了。我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看看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问题何在。
开始几年没有书看,最后三年才允许读马、恩、列全集和《鲁迅全集》。为使身心健康,保持精神正常脑力不衰,除每天坚持在斗室中慢跑外,只好学习作旧体诗词。开始时是即兴口占,随作随忘。一九七三年,有一天跑步跌倒,手碰破了,护士给了我一瓶紫药水和几根药棉签。灵机一动,发觉可作“奇墨怪毫”。于是靠墙坐在矮床上,面对哨兵监视孔,越发规矩地捧着书本读书,偷偷地将“一箩筐酸果子”——几百首诗词录在自己的《列宁文选》(两卷集)上的空白处。后来诗集出版,题名《龙胆紫集》,来由即此。
① 胡乔木(1912-1992),本名胡鼎新,江苏盐城人,中共著名的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
② 吴冷西(1919-2002),广东新会人,曾任新华社社长、广东省省委书记、广播电视部部长等职。
③ 田家英(1922-1966),本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曾任主席办公厅、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是毛泽东最有名的秘书。
④ 陈伯达(1904-1989),原名陈建相,福建惠安人,曾任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副秘书长,其主要著作有《中国四大家族》《窃国大盗袁世凯》《毛泽东论中国革命》等。
⑤ 王若飞(1896-1946),贵州安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
马克思说过,受难使人思考,思考使人受难。中外古今,许多受难者成了思考者。我的狱中诗词,有一部分很含蓄地反映了我对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的思考。
……
我在监狱中养成了理智地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下来。长年独守空房,当时有条件想这想那,我有意冷静地思索,思索得很多。
读着他的这段文字,你不得不和他一样,发出这样一声感叹:还是马克思说得好,受难使人思考,思考使人受难。
2000年的元月初,我去北京发行《书屋》,正好碰上一次聚会,地点是在朝阳公园一个名叫戛纳的酒吧。那次聚会很是盛大,著名学者到了不少,主持人是沈公昌文①。李锐先生也参加了。休息的时候,他叫南央(李锐的女儿,有著作《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等)把我喊到他的跟前,非常关切地对我说:“《书屋》编得很好,但你要保护自己了!”“如何保护呢?”想着,我问他,“你保护了自己吗?”我俩的眼睛对望着,互相再也没说话。这时,聚会又开始了。
很多时候,做人做事真的没有一点办法。要么这样,要么那样,必须做出一种选择。
① 沈昌文(1931-),曾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其主要著作有《阁楼人语》《八十溯往》等。
先生简介
李锐,原名李厚生,曾用名李候森,一九一七年四月生,湖南平江人。一九三六年春参加革命工作,一九三七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七年,在国立武汉大学机械系学习,任武汉秘密学联负责人,从事学生运动工作。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〇年,在山东平津同学会从事宣传工作,任徐州五战区青年救国团党团负责人,中共湖南省委青委书记,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特派员。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五年,任中共青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延安《解放日报》评论部组长。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八年任冀热辽日报社社长。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高岗的政治秘书、陈云的政治秘书。一九四九年八月至一九五二年九月任新湖南日报社社长、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一九五二年起任燃料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局长。一九五五年十月至一九五八年二月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党组委员兼水电建设总局局长。一九五八年八月至一九五九年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一九五八年一月后任毛泽东的兼职秘书。一九五九年七月庐山会议上受到严厉批判,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党籍。一九六〇年二月下放北大荒虎林850农场劳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北京闲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在安徽磨子潭水电站劳动,当文化教员。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十日至一九七五年,在北京秦城监狱关押八年。一九七九年一月恢复工作,任电力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基建工程兵水电指挥部政委,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一九八二年任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局长。一九八二至一九八四年任中组部副部长。后任中共组织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组长。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委员。有《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庐山会议实录》《大跃进亲历记》《龙胆紫集》等著作行世,是毛泽东研究专家、作家及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