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胡有猷烈士
胡有猷,又名胡筠,号献华。1912年农历九月初一日出生于贵州省凤冈县。胡家家境富裕,有子女四人,胡有猷排行老二。他从小聪明好学,多才多艺。1929年考入贵阳师范学院,在校期间,不仅品学兼优,而且逐渐接受共产主义启蒙教育,参加和组织进步社团活动。1936年,在贵阳中苏文化协会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他考入武昌中华大学,与同学共同创办《滇黔月刊》,宣传革命思想。
1938年4月,胡有猷回到贵阳,以中华大学借读生身份,考入大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系,学号8299.在大夏大学,他也是学生抗日运动的领导者。他与进步学生组织“读书座谈会”和“战时社会科学座谈会”,吸引进步青年学习革命理论,宣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夏天,他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贵阳地方队部(简称“民先”)”,并创办《民先导报》,转载《新华日报》文章,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亡政策。8月13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他与敌人英勇斗争,因敌人没有他加入共产党的确凿证据,由其姨父保释出狱,出狱后即离开了大夏大学。
出狱后的胡有猷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对党更加忠诚。1939年秋季,在党组织介绍下,他到“重庆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因工作成绩斐然得到负责人黄炎培、沈钧儒的嘉许。1941年“皖南事变”后,到川北一带转入地下工作。1943年,党组织将他调回重庆,先后在寸滩小学、广益中学、建川中学和中华职业学校任教,继续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在寸滩小学任教时,胡有猷与志同道合的李昌其同志结婚(两人育有四个子女)。1946年间,在地下党重庆市委领导下,胡有猷专门从事学运工作,积极组织学生运动,抗议国民党当局种种恶行。1947年秋,为了更好的发动学生运动,中共重庆市委决定成立北碚、沙磁、南岸三个学运特别支部,胡有猷担任北碚学运特支书记。当时胡有猷和妻子在北碚第四育幼院工作,生活清苦。贵州的亲友劝他回老家竞选国大代表或县长,但是为了党的事业,他都婉言谢绝了。担任北碚特支书记后,胡有猷在乡村建设学院建立了党组织,又理清了北碚其他学校的组织关系,便于党对全区学校的统一领导。
1948年4月17日,胡有猷被叛徒出卖在北碚被捕,囚禁于渣滓洞看守所楼二室。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坚贞不屈,严格保守党的秘密,竭尽全力保护革命同志。时刻以共产党员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斗争,坚持学习,还给狱友们讲授“论共产党员修养”的党课。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党人进行大肆屠杀,1949年11月14日晚,胡有猷牺牲于渣滓洞附近的电台岚垭。
1983年胡有猷被认定为革命烈士。2009年11月,为纪念重庆解放60周年和红岩英烈殉难60周年,重庆市邮政公司发行了一套红岩英烈系列纪念封,胡有猷烈士殉难纪念封列于第二组中。
(冯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