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约旨丰是这篇消息的突出优点和特色。通观全篇,人民解放军一举突破蒋介石的长江防线,这该是怎样的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啊!毛泽东只用了不足200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十分丰富,导语、主体、结尾样样齐全。这里有事件要素的交代,有敌军纷纷溃逃的情形,有我军勇往直前的写照,有战斗经过的叙述,有事件发展方向的展望。真可谓行文精粹,言简意赅。毛泽东既提倡别人这样做,更注意从自己做起。
最后感情充沛,气势豪迈。
毛泽东向来是带着感情写文章的,而且以气势豪迈着称。这则消息同样如此。人民解放军30万大军胜利渡江,是在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后传来的捷报。闻听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的喜讯,深知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大势已去,毛泽东的内心怎能平静呢?这种激动的心情自然带到文章之中。显示了冲天的气势和豪迈的气概。“直取对岸”,说明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战斗场景;“突破敌阵”,说明战斗经过,摧跨了敌阵;“不到二十四个小时”,显示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挡。“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指出了事件的发展方向和战斗正向纵深发展的可喜情况。
为了便于读者完整清晰地了解事件发展过程,在确立消息主体的内在结构时,毛泽东按照渡江战斗发生、发展及今后走向的时间顺序叙述,层次分明,说服力强。在外在形式上,他把整则消息精炼成200来字,浓缩成一个段落,三层意思环环紧扣,句句相衔,没有一句浮言套语,通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种紧凑的篇幅,精粹的文字,似乎迫使人们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尤其是文章结尾一句,对全篇作了极好的概括,深刻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坚强决心,为全文增加了雄浑激荡的气势。
就在毛泽东写下这则消息的第二天,即1949年4月23日,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千余里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遂宣告覆灭。那天下午,在北平香山一座美丽的凉亭里,毛泽东静静地看完登有解放南京的消息的《人民日报》号外后,默默地回到办公室,起草了给刘邓大军的贺电。然后,挥笔写下了那首气冲霄汉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让人民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毛泽东与蒋介石斗智斗勇数十年,殚精竭虑,历尽艰辛。此时,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的统治,翻江倒海的心情,全都凝铸在这56个字里面!
八、定国安民成经典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赏析
毛泽东写过大量的指示、通知、决定、决议、会议报告等公文,而以“布告”行文的不太多见。1949年4月25日,由毛泽东主席拟写并与朱德总司令联名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以下简称《布告》),无疑是政令性文告中的经典之作。
《布告》是在国民党反动政府覆灭的第三天发布的。当时,人民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江南广大地区发起大进军,旧中国摇摇欲坠,新中国即将破晓,中国社会制度面临根本性变革。基于政治军事形势急剧变化的需要,毛泽东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拟制了这篇定国安民的划时代文献。
《布告》具有典型的公文特色,同时又符合“布告”文种写作的具体规范。
在整体格式方面,标题、正文、署名、发文日期要素完备,一应俱全,是一个严密统一的整体。
正文由10个自然段组成,基本布局分为导语、主体、结语三大部分。
第一段为导语,概括说明了制发《布告》的原由和背景,旨在使社会各界人民了解人民解放军的神圣使命,增强协助解放军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意识。第二至第九段是布告的主体内容,即“约法八章”,从8个方面作出规定,要求各界人民共同遵守实行。为了使主体内容与导语衔接紧密,第一段末句使用“兹特宣布约法八章,愿与我全体人民共同遵守之”,发挥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自然引出以下的主体内容。第十段是《布告》的结语,对军民双方提出要求和希望。总的看来,《布告》的整体格局清楚合理、浑然天成,体现了一种和谐完备的结构美。
在内容安排上,通篇具有系统、全面、周密、具体的特点。
导语部分除了说明发文的原由背景外,突出强调了制发《布告》的目的和要求:“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深望各界人民予以协助。兹特宣布约法八章,愿与我全体人民共同遵守之。”
主体部分是全篇的实质内容,涵盖全面,重点突出,准确严谨,无庸质疑:一是“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二是“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三是“没收官僚资本”;四是“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五是“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其他各级各类国民党官员,“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六是“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七是“农村中的封建的土地所有权制度,是不合理的,应当废除”举凡涉及经济政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资材档案、社会治安、土地改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各项事宜,均有全面、系统、完备的规定和说明。
这些内容对迅速稳定刚解放地区的社会秩序,安定民心,争取社会各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布告”是兼有广泛周知与强制执行性质的公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毛泽东拟写的这个《布告》,在语言风格方面表现了鲜明的特色:表达准确爽快,语言通俗易懂,周知范围明确,语气肯定果断,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处。
比如在说明发文背景与要求时指出:国民党反动派业已拒绝接受和平条件,坚持其反民族反人民的罪恶的战争立场。全国人民希望人民解放军迅速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我们已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军队,逮捕一切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实现全国人民所渴望的真正的统一。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深望各界人民予以协助。兹特宣布约法八章,愿与我全体人民共同遵守之。
话虽不多,却把制发《布告》的背景、目的、要求等,写得准确、全面,并与3天前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内容联系起来,更加引人注目。
又如“约法八章”本身的表达,首先按照分条列项的方式排出八项内容;其次,每一项内容大都采取段旨撮要的写法。即表达每一项内容时,先概括段旨即纲目,再给予确切、严密、简要的界定,普通百姓都可以读得懂。这样有利于执行过程中避免出现误解和偏差。例如第七条规定,农村中的封建土地所有权制度应当废除。但是由于这项工作的极端复杂性,因此特别规定了必须有准备有步骤地进行。“一般地说来,应当先行减租减息,后行分配土地,并且需要人民解放军达到和工作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之后,方才谈得到认真地解决土地问题。”为了避免混淆政策界限,毛泽东特别指出:“城市的土地房屋,不能和农村土地问题一样处理。”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严密的界定,落实这些政策时,就容易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
我们看到,毛泽东在遣词造句方面,很注意范围限定、用词精确、语气肯定的问题。例如“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深望各界人民予以协助……愿与我全体人民共同遵守之。”句中加点词语,明确了《布告》的生效范围,表达了人民解放军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搞特殊化的意思。又如“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许妄取民间的一针一线。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我惊扰。切切此布。”文中加点语言严肃郑重、诚恳可信、简洁凝练、铿锵有力,很切合公布性文告的体裁要求,充分体现了《布告》的表达特点。
毛泽东为党和国家撰写了大量的公文,留下了许多经典篇章。这些公文,内容深刻,准确简练,格式得体,旗帜鲜明,通俗易懂。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研究、继承、借鉴和学习。
在中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毛泽东”无疑是推动中国历史和社会进程的最辉煌的名字。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中,勤奋不已,笔耕不辍,写下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一大批光辉着作。这些历史篇章,凝聚着毛泽东这位世界伟人的思想光芒和超凡智慧,闪烁着具有独特个性的毛泽东式的文采。尽管毛泽东时代已经随着毛泽东的陨落而结束了,但是这并不防碍人们对毛泽东的浓厚兴趣,毛泽东的文章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传诵不绝。
毛泽东的一生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作,为人类思想与智慧宝库贡献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人民为拥有毛泽东这位享誉世界的语言艺术大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毛泽东以妙手妙笔写下的雄文佳作,令高山仰止,令世人崇拜,令后人永久景仰,是永远屹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