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他运用了能够直接提起人们关注的设问方式,而且像连珠炮一样一口气写下七个设问句: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
很显然,这七个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回答的,而恰恰是作为通篇文章的着眼点和支撑骨架提出的,是对全文涉及内容所作的高屋建瓴的提炼。毛泽东的问题找得准确,提得尖锐,就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开始的那一串铿锵有力、雄浑激荡、扣人心弦、冲击力极强的音符。
鉴于这些设问是针对全文提出的,所以毛泽东在设问后面所作的回答,以高度概括的原则性意见为主。例如针对能否胜利和能否速胜的问题,他写道:现在好了,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尽够击破毫无根据的亡国论,也尽够说服急性朋友的速胜论了。
又如针对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问题,他从宏观的角度指出: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敌国方面,从某些国内反战的人民到前线反战的士兵。总而言之,所有这些因素,在我们的抗战中都尽了他们各种程度的努力。
至于为什么是持久战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是随着后面的文章逐层展开来具体回答的。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运用连续设问的方式还有很多处。
在批评抗战“速胜论”即急性病的意见时,毛泽东继续使用了设问方式:平型关一个胜仗,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台儿庄再一个胜仗,冲昏了更多的人的头脑。于是敌人是否进攻武汉,成为疑问了。许多人以为:“不一定”;许多人以为:“断不会”。这样的疑问可以牵扯到一切重大的问题。例如说:抗日力量是否够了呢?回答可以是肯定的,因为现在的力量已经使敌人不能再进攻,还要增加力量干什么呢?例如说: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可以是否定的,因为统一战线的现实状态已够打退敌人,还要什么巩固和扩大呢?例如说:国际外交和国际宣传工作是否还应该加紧呢?回答也可以是否定的。例如说:改革军队制度,改革政治制度,发展民众运动,厉行国防教育,镇压汉奸托派,发展军事工业,改良人民生活,是否应该认真去做呢?例如说:保卫武汉、保卫广州、保卫西北和猛烈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口号,是否依然正确呢?回答都可以是否定的。
毛泽东在此采用一问一答方式,答案简单,只是肯定或否定。不过,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这些疑问和答案实际是借用持“速胜论”观点的人们的意见,客观地反映了“速胜论”者的思想认识,是毛泽东给“速胜论”者的画像。这对全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速胜论”的本质及其危害,避免产生轻敌倾向,坚持持久战的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概括说明抗战爆发以来的基本形势之后,毛泽东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斩钉截铁地提出了以下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他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作为设问句,用掷地有声的语言作答。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四、玲珑变幻,设问灵活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是1939年5月4日毛泽东为了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发表的着名讲演,很多人非常熟悉。然而人们也许没有注意,此文的设问方式玲珑变幻、角度不同、丰富多彩、出神入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年运动的方向》是单篇文章中成功运用多种设问方式的典范,值得仔细欣赏。
(一)使用单独设问,含义清晰明了
毛泽东在文中多处用到常规的单独设问方式。比如在讲到当时的革命对象时,毛泽东问:现在的革命对象是什么?一个是日本帝国主义,再一个是汉奸。
在讲到革命目的时又问:这个革命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人民民主共和国。
又如在回忆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毛泽东问:过去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怎么样呢?这也是青年要懂得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回忆孙中山先生开始革命以来的斗争历史时问:“这五十多年来的革命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呢?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
再如讲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毛泽东问道:‘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
他接着进一步问: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在讲到革命的主力军时又问: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
在指出青年运动潮流中存在的反对工农运动的倾向时,毛泽东问道:这样一个潮流好不好呢?我看是不好的,因为他们反对工农,就是反对革命,所以说,它是青年运动中的一股逆流。
使用这种单独设问的方式,语言简洁,含义单纯,回答内容也是一一对应,干净利落。这样能够把作者的思想表述得像秋水一样清晰透明,便于理解。这是设问的通用方式。
(二)使用过渡设问,密切文章联系
设问具有过渡的作用。有些情况下使用设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能有效调整文章节奏。这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体现得很明显。
毛泽东在第一个问题中指出:几十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屡次地失败了,现在要来一个转变。接下去就是一个设问:那么,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没有。这一个转变,现在还没有到来,现在我们还没有胜利。但是胜利是可以争取到来的。抗日战争就要努力达到这个由失败到胜利的转变点。
毛泽东又讲道:孙中山先生远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是当时政府的叛徒,他反对了清朝政府,并且推翻了清朝政府。他做的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很对的。
毛泽东还说明了自己的理由:因为他所反对的不是反抗帝国主义的政府,而是勾结帝国主义的政府,不是革命的政府,而是压迫革命的政府。
仔细揣摩上述段落,我们会发现,如果不用“那末,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和“他做的对不对呢?”这两个设问,文章也完全说得通。但是,文章会显得比较沉闷,而且设问前后的内容,有些生硬和隔膜;用了两个设问后,它们就巧妙地发挥了前后内容衔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节奏富于变化,增加了许多生动的色彩。
(三)使用重叠设问,加强语言力量
毛泽东在阐述文章的第二个问题时,上来就问:中国的革命,它反对的是什么东西?革命的对象是什么呢?大家知道,一个是帝国主义,一个是封建主义。……革命是什么人去干呢?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
这种含义相同的两个设问前后叠用的方式,就是重叠设问。
在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时,毛泽东问道: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我们现在干的是什么革命呢?我们现在干的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超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
在第三个问题中,毛泽东问道:中国革命干了几十年,为什么至今尚未达到目的呢?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以为原因在两个地方:第一是敌人的力量太强;第二是自己的力量太弱。一个强了,一个弱了,所以革命没有胜利。
在阐述判别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时,毛泽东又是重叠设问: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
以上实例均属于重叠设问,前后两问内容相同,答案只有一个。读者会想了:既然两问相同,可否去掉一问呢?如果单从含义上说是可以的。但是文章的力量会因此而消弱。所以为了加强语言力量,毛泽东故意采用了重叠设问方式,使语言的内在力量大大增强。由此看来,我们多数人往往容易忽略这些细节,而毛泽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四)颠倒问答顺序,增加语言变化
毛泽东把设问方式运用得很灵活,有时他故意颠倒问答顺序。所谓颠倒问答顺序,就是把一般设问句先问后答的语序,改为先答后问。例如,在讲到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毛泽东说: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
在讲到延安的青年运动时,毛泽东写道:今天到会的人,大多数来自千里万里之外,不论姓张姓李,是男是女,做工务农,大家都是一条心。这还不算全国的模范吗?
这种颠倒设问的表达方式,看似不合一般设问句的常规方式,但是它不仅丝毫没有妨碍语意的表达,而且使得先行回答的内容给人留下了更加突出的印象。可以说,正是由于它打乱了设问句的所谓“常规方式”,才丰富了设问的表现形式,使设问句语言更加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毛泽东的设问艺术,使文章产生了波澜起伏、生机勃勃的效果。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设问都能如此奏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毛泽东在运用设问的过程中,无论是自问自答,还是只问不答,都牢牢抓住设问的基本特点,即“明知故问”或“无疑而问”。就是说,他对所问的问题,首先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对问题的答案胸有成竹,然后再做到恰当设问,准确回答,这就能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共鸣。相反,如果作者对所问的问题还是一头雾水,含糊懵懂,就别想让读者读得清楚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当然,把握文章全局,把设问安排在“啃节儿上”,也非常重要:安排在重点部分,有异军突起的效果;安排在需要转换论述角度之处,有衔接过渡作用;安排在内容比较沉重的部分,可以起到调节气氛、增加生机的作用。在需要特别强调的部分,可以运用重叠设问方式,为文章制造更加美丽的涟漪。
总之,设问使用得当,才有助于文章的思想观点更加突出,层次更加清晰,语气得到增强,激起行文波澜,更加吸引读者。这是毛泽东的设问艺术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第三节运用反问,加强力量
毛泽东使用反问的修辞方法非常频繁,反问的艺术水平很高。
反问是只问不答的修辞方法。当作者为了激发本意和加重语气,强调要表达的思想时,故意使用问话的形式,这就是反问。反问的修辞方法用途也是很广泛的。
设问与反问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它们都要借用疑问句式,而且都是无疑问的疑问句式。但是我们更应当注意它们的区别:设问句要有答案;反问句不必有答案,答案就含在反问句子中,即问话的反面。反问与常规叙述和设问方式相比,其突出优点是更有力量,便于表达更加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反问句子中,为了加重语气,经常使用强调语气的词汇有“难道、怎么、怎能、哪能、哪有、不是、岂不是”等。反问的种类有两种:其一是用肯定的疑问句式表达否定的意思;其二是用否定的疑问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一、肯定否定有别,各自意思相反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文艺普及与提高工作不能截然分开时指出: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
此处的“岂不都是”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好是“都是”的意思。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写道: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他还指出:不看实际情形,死守着呆板的旧形式、旧习惯,这种现象,不是也应该加以改革吗?……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这里使用的“岂不是”“不是”和“倒可以不看不听”,都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批评革命队伍中的主观主义作风时说道: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此处说“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所要表达的本意就是“正是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