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水平比之十年、二十年前提高了很多,但是人们为什么还是不满足,还要陷于不断升级的攀比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不愿意服输的心理在作怪。
比工作,比票子,比房子,比孩子,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比到最后,开心吗?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追求高品质生活并没有错,错的只是不自量力,惦念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生劳碌,付出无数心血精力,得到了果然欢喜,得不到则痛苦一世。
宽容自己,是要承认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包括自己。缺憾才是一种最永恒的美丽,它激励我们不断完善自己,但是要明白,不奢望世上一切美好事物都必须收归于自己才算是幸福、豁达的人生。
最幸福的事,其实是在追求的路上,在不断承受失败和挫折时,发现美,发现快乐,也发现一个崭新的、更好的自己。
所以,在客观地认识自身优缺点的前提下接受自己,这样你才能对所取得的成就持肯定态度,不管别人如何非议或误解你,你都能始终保持自信和自强,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
知足:知足方能常乐
现代生活的每一项目发明、每一次进步,都可以归结为是人类不知足的结果。由此可见,不知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社会物质多样化,可选择性增多,亦加剧了人们的不知足心理和行为。所以,不知足成为了现代社会现状的一种常态。
大到两国之间,因领土、因资源引起了无休止的纷争,乃至战争;小到两个陌生人之间,因一个车位,甚至因一个座位而大打出手。
不知足,于是将人生主要精力投到了竞争中,争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财富。什么是最高,什么是最大,什么是最多,没有上限,因为永远有人职位比你的更高,房子比你的更大,财富比你的更多。于是眼睛看着比自己更高的,投入更多精力去拼比,无休止地奔波劳碌,却从没想过停下来,思索自己如此烦恼、如此拼命是为了什么。
道家鼻祖老子曾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名利固然重要,但是与生命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为了名利而对身体、生命造成损害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因此,要牢记,手握的名利越多,在失去时就会越难过,而淡薄名利,反而能避免这种情况,凡事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麻烦,就能平安和顺地享受人生。
为了加以强调,老子又说道:“罪莫大于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贪欲的罪过最大,不知足带来的危害最严重,总想着捞好处,最容易犯错误。只有知足的人,才会常常获得满足感。
知足是一种更容易感受到幸福的可贵心态,因为它对幸福的期盼值低,于是比那些不容易知足的人更容易满足于现状,也就更容易获得快乐。
从对半杯水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心态是知足还是不知足。容易知足的人,会说:“有半杯满呢。”而不知足的人则可能会说:“还有半杯没满呢。”
这就是差别。这种心态体现在对幸福的体会上,效果会大大不一样。知足的人,看到的是自己拥有的,于是就能以感恩的心态珍惜当下;不知足的人,看到的是自己没有拥有的,于是不重视所有,一心只想着如何得到自己缺少的。就像那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猴子,到头来所得反而最少,甚至是两手空空。
在我们熟知的周围,不知足已经引发了不少悲剧、丑闻,亚健康状态最大群体——白领,眼里只有业绩而罔顾身体极限,虽然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却也赔上了健康,值得吗?很多生活已晋小康的家庭,却还要继续拼命挣钱,置年幼的孩子于不顾,钱是挣得越来越多,但是孩子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结交狐朋狗友,寻滋闹事,被称为“典型的问题青少年”,哪种损失更大呢?
还有因贪腐而落马的官员们,不知足致使私欲膨胀,放纵自我,最终招致身败名裂,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追根究底,由不知足引发的偏执、妒忌、狭隘、妄想、贪婪等劣习,对于人们的幸福百害而无一利。
真正知足的人,因为不会迷失本性而追逐浮华,懂得珍惜眼前,而不是觊觎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至少他会怀着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良性攀比心态,避免偏执,不让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
真正知足的人,既然勇于进取,敢于拼搏,追求一个奋斗人生,同时他要知道在哪些方面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知足,这是一个“度”的智慧。从老子的劝告来说,就是要对名利等身外之物知足,而对于心灵强大、知识丰盈、人格伟大要不懈追求,不断完善。
真正知足的人,总能微笑面对生活,他们充满自信,并愿意相信别人,以君子之心与人相交,对需要帮助的人乐于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所以,知足,亦是一个优秀者的必备品质,它是宽容的姊妹,因为一个深谙知足之理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能宽容自我、包容别人的人,更容易到达超脱、豁达、宁静的境界,体味一种达观、平和的和谐心态。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特征行动:结果和过程皆快乐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只小鸭子想早晨学习飞翔,可是第一天天气阴天,小鸭子想,等第二天天气好了再去,于是继续躺在床上睡大觉;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小鸭子想,雨天最适合在家睡懒觉了,于是就继续赖在床上睡大觉;第三天,阳光明媚,小鸭子想,天气这么好,最适合约朋友一起去池塘戏水了……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后来小鸭子终于变成了老鸭子,可是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去学习飞翔,永远也不会飞向蓝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梦想不管大还是小,平凡还是伟大,只有付诸于行动,才有实现的可能。
莎士比亚说:“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
克里斯·加德纳《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男主角说:“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扞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就这样。”
有一位学生曾告诉俞敏洪,说他的理想是要变成像徐霞客、马可·波罗那样的旅行家和冒险家,可是现在还没有钱,等他成了百万富翁,再去做。
俞敏洪告诉这个学生,“最好的办法是现在就上路,拿根棍子拿只碗,一路要饭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不能等待的,尤其不能以实现另外一个条件为前提。很多人正是因为陷入了要做这个就必须先做那个的定势思维,最后一辈子在原地转圈,生活再也没有走出过精彩来。”
现实中很多人都会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总以为还有“明天”,总以为时间还很多,总以为机会很多,可是直到最后,这些所谓的理想也没有实现,只剩一生的遗憾。
“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