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正是这种尊严的代表。
顺治八年,进士胡世安大笔一挥,写下了中国第一首赞美天安门的诗作,他因此成为天安门历史的座上宾。此诗距今已近400年,气势宏大,意蕴有嘉,不愧是能穿越数百年的上乘之作。特此一字不差地录上:
象阙冠云区,历历引崇阶。
旭光浮金碧,佳气匝城来。
带潢疏太液,尘气辨天街。
悬想重轮夕,烟芜净九垓。
王稀端北位,符正协三台。
翅鹊曾标观,凤凰已去台。
曷壮勾陈居,名胜掞骚才。
顷兹萃王会,铜龙答阳开。
王师拜手语,柏梁匪所侪。
经营成不日,无假梯航材。
攀跻同昔侣,指顾起今猜。
耿耿百年心,老眼重徘徊。
时光流转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画家徐扬绘制了一幅《京师生春诗意图》。此画采用鸟瞰式构图,结合西洋焦点透视画法,让整个北京城纤毫毕现。天安门毫不谦恭地居于画幅中央,夺人眼球。
咸丰十年(1860年),天安门最早的一张照片诞生,此时距摄影术问世仅21年。完成开创之举的是英国摄影师费利斯·比托,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随军记者。比托不仅拍摄了英法联军侵华的大量残酷战争场景,也是第一位用镜头记录了天安门全景的摄影师。
此后各国摄影家步比托后尘蜂拥入华,为天安门留下一批又一批珍贵的史料。
同治十一年(1872年),英国画家威廉·辛普森参加了同治大婚,用画笔绘制了当时的天安门和大清门。这也是外国画家第一次为天安门造像。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装帧精美的德文影集《北京照相》出版。102张照片真实记录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情景。一幅天安门照尤为刺目:一个联军军官骑着枣红大马,傲立天安门前,两名持枪卫兵伺立左右。天安门留下耻辱的一幕。
宣统二年(1910年),天津正昌烟草公司开始生产天安门牌香烟。这是史上第一次把天安门应用于商品品牌名称,从此天安门开始了它的商业旅程。有意思的是,那时的香烟盒内还附送一张香烟画片,用以广告宣传。天安门香烟的画片,正面是麻将三国人物,每张有一个三国人物和麻将图案;背面是红色的天安门,还有“请吸天安门香烟”的字样。如果有幸得到当年的烟盒和画片,那将是稀缺藏品。
民国二年(1913年)12月16日,中华民国邮政明信片上,加盖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二周年纪念”邮戳,邮戳主图是天安门。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出现以天安门图案为主图的邮戳。
从1420年到1949年的529年间,对呈现天安门形象的各类作品,做如上的“串串烧”,也是择其要或曰挂一1910年天津正昌烟草公司开始生产天安门牌香烟,盒内附有香烟画片,正面为麻将三国人物(左图),背面是天安门图案。
漏万。相信,那些跨越岁月长河而能够留存至今的作品,毕竟是少数。被官方摈弃而散落民间最终灰飞烟灭,或本就在民间自生自灭的作品,应该是更多。钩沉历史是一件伤心的事,尤其是在中国。以文明古国自诩,却常常无情地践踏自己的文明。
2.天安门驾乘艺术与科技的双翼巡游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媒体和出版物把天安门作为常抓不懈的热门选题;不少文人墨客以及各路能人把创作的焦点对准天安门;从大学直到幼教,毫无例外地都要把有关天安门的内容列入教材;那些单位墙报、内部报刊,各种流通票劵,以至出生证、结婚证、老年证、毕业证、委任状、奖状、奖品,出现天安门形象已是司空见惯。要想统计究竟有多少种类和数量,就像企图数清自己有多少根头发一样困难和不可思议。
下面这些点点滴滴,或许能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天安门在人们心目中的热度: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纪念章”发行,纪念章的主题图案是天安门。
“文革”期间,印有毛主席语录和天安门图案的结婚证书。
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第一套邮票发行,主体图案同样是天安门。这是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而发行。天安门邮票揭开了新中国邮票史的第一页。
1949年10月,各种纪念照片和画片大量涌现,大都是以开国大典的天安门为背景。
1950年6月18日,新中国的国徽诞生。国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国徽图案的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门,这也就确立了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天安门正是在这无上荣光的光环照耀下,驶入了它新生命的坦途。
1952年新中国第一套美术明信片发行,共10枚,第一枚是礼花盛开的天安门夜景。
1955年3月1日,天安门(红版)一元币值的人民币发行。正面为天安门图案,背面图案是国徽。由于红色容易褪色,1961年3月25日又发行了天安门(黑版)人民币。
……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盘点人们对天安门的钟爱。
以天安门为商标图案的中华牌香烟从1951年诞生起,就长盛不衰。它不仅是中国香烟第一品牌,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特供烟,外国国宾的礼品,而且销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尽管万宝路、555等国际顶级大牌香烟长期不懈地猛攻中国市场,但无不败在“中华”的脚下。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卷烟市场份额大部分被颐中(英美)占领,高级卷烟就是“白锡包”。新中国诞生后,生产自己最好的卷烟品牌这件事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上海中华烟草公司担当起这一任务。样烟做成后,由当时的华东工业部部长,后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专程送北京,供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评吸。中央领导对这个样烟评价很好。
最好的烟要起一个最好的名字,经中央批准,最终定名为“中华”。
好的名称还要有好的商标,卷烟厂就在《解放日报》上征集商标图案。广告刊出后,投稿人很多,其中华东美协秘书长画的一个商标最终入选:商标为深红全底,正面是天安门城楼,两旁两个大华表,下面用金水桥相联结,上部中间印有“中华牌卷烟”五个大字;背面是一个有底座的大华表,中间印有“中华牌卷烟”。
“中华”牌上市后一炮打响,从而使“白锡包”不再名列第一,而中华牌卷烟从此名居首位,历久不衰。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华”都是依靠中央下达的烟叶调拨计划生产卷烟,并且要经常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生产情况。一遇到灾害缺货年份,计划完成不好,为确保特需、礼品烟的供应,就凭国务院开出的介绍信去产区督促调运。如此保驾护航,“中华”烟也就有了非同一般的“贵族”身份。
21世纪初,舆论上猛烈挞伐用带有政治性建筑物命名商品或设计商标的行为,很多商品不得不改弦更张,而中华香烟因其享有“国烟”地位,稳坐泰山。
在新中国商业史上有两例直接用“天安门”命名的商品,都出自武汉。那就是1956年武汉市武昌针织联营工厂生产的“天安门牌”电机袜,1964年武汉天安味精厂生产的“天安门牌”味精。这两种产品都没有依借天安门而名声大噪,最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文艺界对天安门的热情似乎更高。
1958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国家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发表了诗歌《天安门广场》,可谓是国家领导人公开发表歌颂天安门诗歌的第一人。诗云:
天安门外大广场,
坦坦荡荡像汪洋。
巨厦煌煌周八面,
丰碑岳岳建中央。
比郭沫若小三十多岁的着名诗人贺敬之,对天安门的歌颂则更富激情。创作于1956年的政治抒情长诗《放声歌唱》,有这样的诗句:
我的心
紧贴着
天安门的红墙
……
啊,给你——
我们心中的
熊熊烈火;
啊,给你——
我们血管里
燃烧的岩浆;
给你——
我们生命的
滚滚黄河;
给你——
我们青春的
浩浩长江
……
以写政治抒情诗见长的贺敬之,虽然没有专门歌颂天安门的诗歌,但在他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诗作中,毫无例外地都要抒发对天安门的深情。
而众多诗人们献给天安门的诗作就难以计数了。
人们知道胡松华的名字,还是1965年首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他在其中演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赞歌》。歌曲表达了一名蒙古族青年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对祖国由衷的祝福。胡松华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赞歌》竟改变了他的人生:热烈高昂的曲式,优美的蒙古长调,让他一夜成名。胡松华不仅因此确立了自己在歌坛的地位,也被破格调入当时歌唱家们可望而不可即的中央乐团。那是个大唱革命歌曲的时代,天安门广场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再加上新颖的马头琴曲式,《赞歌》走红也非偶然。尽管胡松华此后并没有唱出更令人心动的歌曲,但是50年久唱不衰的《赞歌》,就足以让他享誉一生了。
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有着更为惊人的人气,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都是唱着它长大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首诞生于1970年的儿童歌曲,歌词作者竟是小学5年级、12岁的学生金果临,曲作者则是与音乐不搭界的上海第六玻璃厂年仅19岁的学徒工金月苓。两位“业余人士”创作了后人难以超越的中国当代儿童歌曲的经典。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
指引我们向前进。
这首再简单不过的儿歌,是音乐让它插上翅膀,一飞冲天。
1970年代初正是“语录歌”、“忠字歌”的一统天下,千篇一律高亢的进行曲和战歌,让人开始生厌。此时《我爱北京天安门》脱颖而出,它旋律清新、节奏活泼,只有9度音域,演唱的适应面广,富于儿童特点。这种纯真、爽朗的风格很快抓住了亿万人的心,迅速传唱开来,不仅是儿童,就连老人也是曲不离口。
从小喜欢音乐的金月苓看到当时给小孩子唱的歌特别少,便开始自学作曲。1970年9月她的处女作《我爱北京天安门》在报纸发表,没想到一炮走红。此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相继刊登了这首歌曲,还被录制成唱片。
这时金月苓和金果临还都没见过真正的天安门,都是根据画片中的印象进行创作。
《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样改变了金月苓的命运,1978年她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录取,走进中国音乐殿堂的金字塔尖,与日后成为中国音乐界大师级人物的谭盾、陈佐湟是同班同学。金月苓此后几十年创作了700首歌曲,尽管没能超过《我爱北京天安门》,但也是获奖无数。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这首歌曲的喜爱仍然持续发酵:它被编成各种版本的儿童舞蹈,改编成各种样式、体裁的乐曲(如手风琴、木琴独奏曲等);先后发行、出版了同名的电影、电视偶像剧和公益广告;法国“浪漫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美国艺术团也都把《我爱北京天安门》作为自己访华的演奏曲目。
进入21世纪,艺术家们对天安门题材的创作依旧乐此不疲。
最具影响力的是,着名电影导演叶大鹰执导的60周年国庆献礼故事片《天安门》,主演郭柯宇、潘粤明。这是叶导继《红樱桃》、《红色恋人》之后的红色三部曲的终结篇。头两部都获得当年国产影片的票房冠军。
《天安门》讲述了开国大典前一个有关天安门的故事:晋察冀边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紧急任务,上级要求他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长期的战乱失修,天安门的破败荒凉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翻修时间只有短短的28天。田震英和队友们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怀着为新中国拼命奋斗、完成好任务就去见毛主席的火热信念,庄严地立下了军令状。自进驻天安门工地之日起,田震英和队友们便进入到倒计时的紧张工作状态。其间,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数次失败的打击,但是,这群年轻战士一直没有丧失激情和勇气,面对困难咬牙坚持,边干边学。最终,抗敌剧社舞美队拿出了一个,以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八个超大红灯笼为核心的优秀设计方案,并赶在开国大典前按时完成了施工工程。电影没有获得预期的轰动效应,但也如实地向人们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
2012年5月16日,在国家体育馆推出了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这台被称作“北京新名片”、以陈维亚为首汇集了国内外顶级艺术家的舞台巨制,综合运用音乐、舞蹈、诗歌、戏曲、杂技、音乐剧等艺术形式,采用众多舞台高科技和大屏幕LED幻景制作,展现出全新的视听效果。以“天安门”这一北京独有的城市精神地标为历史和文化索引,贯穿多条情感主线,跨越北京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还原北京人文历史风貌,呈现出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独特魅力。
舞台上既可以看到老北京的紫禁城、四合院、大宅门、胡同、牌楼、水系、塔,又可以看到新北京的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从马可波罗笔下的元大都,纳兰性德、纪晓岚生活的大清朝,林语堂、老舍笔下意趣盎然的老北京,到充满时尚感的现代北京,如中关村高科技网络空间、T3航站楼……都用高科技手段,一一展现给观众。
报载,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进一步修改后,将会到世界各国巡演。天安门驾乘科技与艺术的双翼巡游世界,那是一个绝对美好的时刻。
世界期待天安门,天安门向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