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器,是师资力量的标志。科技强则国强。高校肩负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比尔盖茨等人曾说过:“在21世纪重要的竞争方式改革中,高等教育扮演的角色具有决定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科研,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加社会责任感”。《教育部2007年第2号文件》中也提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在大学生中大力推行科研活动。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大学生科研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组织引导下,依靠老师的指导帮助,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学术活动。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大学生科研活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大学生科研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是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包括开展学术交流、学术讲座等;二是科技发明创造,包括开展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撰写学术论文等;三是科技的推广应用,包括开展科技咨询、社会调查、技术开发、创业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学习是前提,发明创造是关键,推广应用是核心。
2、活动目的的多样性
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是紧密相连的。首先是育人的目的,活动着眼于通过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第二是文化的目的,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活动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高层次的文化品位,能将自然科学文化与人文、社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讲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理念。第三是运用的目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这个目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活动过程的长期性
大学生科研活动既是一种科技活动,也是一种学术活动,涉及学习、创造、运用等诸多方面,因而具有长期性。在科研活动中,参加的主体,也就是大学生由于在知识文化结构等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推广学生科研活动的意义
1、推广科研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21世纪最为流行的词语。我们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推广科研活动是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而且在科研活动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得到激发,促使学生不断寻求创新,不断突破传统思想和经验的束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推广科研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
团结互助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相对较为缺乏,很多学生存在着自负的心理。在科研活动中,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的力量,大家的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顺利地、成功地做好一项科研活动。科研团队合作精神,要求每一个队员都有集体主义精神,都以整个团队的荣辱放在第一位,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意识、团队精神。
3、推广科研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自学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很多学生对强调自学的大学生活很不适应,有时候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自学。科研活动的推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因为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要参加课题的设计、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要收集各种资料,这些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在科研活动中,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也会得到提高。
4、推广科研活动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大学生科研活动有利于营造大学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如创新文化、创业文化。作为一种学术科技文化,大学生科研活动的蓬勃发展可以改善校园文化结构、体现大学的学府气息和学术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研活动中,学生还能培养理论逻辑、思想逻辑的能力,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沟通和融合。同时大学生的科研活动还促进了高校的学风建设。
三、大学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科研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从主体看,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大部分学生仍然满足于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对科研活动缺乏动力,加上科研活动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很多大学生对此很满意信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第二、科研活动需要具有科研能力、钻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欠缺。第三、大学生群体参与科研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很多大学生主要是凭借一腔热情、三分钟热度,加上在校期间的科研时间本身较短,导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多。
2、从客体来看,外部大环境,首先是各高校之间以及各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其次是科研活动的管理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往往采取临时性、分散性的管理方式。第三是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教育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制约着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发展。从内部学校的小环境看,首先是学校,学校对科研的管理不够规范,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其次是教师,教师在此活动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部分教师对科研活动的指导不到位,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很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也造成了科研活动的滞后。
四、推广学生科研活动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组织领导
大学生科研项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的协调与合作。首先学校要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学生科研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其次,组织各种形式的科研宣传。如学术讲座、经验交流会等,让学生对科研活动有进一步的认识。再次,学校要为学生科研项目提供便利的条件,如免费开放验室为学生查阅资料和上机操作提供了方便。
2、建立指导老师制度,加强科研指导工作
大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有限,会在科研活动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因此,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科研项目通常需要一个尽快适应项目环境、进度、和节奏的过程,这些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指导老师也要讲求相应的方法来引导。在开展科研活动立项的初期,存在着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或者有兴趣但是没有明确的方向等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
3、加强大学生科研队伍的建设
在大学生中大力推广科研活动,积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如组建大学生科技协会、大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以及各种大学生专业科技社团等。 另一方面,在科研活动中,要就学生遵循科研规则,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的精神,以及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提高积极性
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首先,在指导教师奖励方面,如对获得优秀科研成果的指导老师给与物质上的奖励,或者对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提高教师的积极性。第二,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以及制定学生科技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及学校其他部门的积极性。
5、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大学生科研基地
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使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一方面要广开财源,加大资金投入,比如学校设立专项基金作为科研经费或者争取社会的资助,用于资助科研活动,奖励指导教师等。另外一方面要建立稳定的活动基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就要求学校开放学生实验室,方便学生提高上机操作、查阅资料。
参考文献:
[1]邹海贵,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C].湖南长沙,湖南大学.2002
[2]赵崇峰,加强学生科研工作,高学生综合素质[J].温州大学学报,2006,(6):28-31
[3]王铁行,科研促进本科教学之浅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