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李小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逐渐转型,搞好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推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高校校园文化,就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具体来说就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即“校园人”)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共同营造并立身于其中的环境之间的氛围,这种文化具有大学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校园文化是一种综合性、多形态和多层面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部分和物化表现形式即物质载体,主要通过校园的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物质设施、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物质文化不是校园中各种实体的简单组合,而是表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反应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升华,在整个校园文化内部结构中起协调作用,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各部门的工作作风以及学校人际关系上。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对于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励和调动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制度文化包括教学和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社团活动制度及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文明公约等等。使学校各“内涵”充分发挥效能,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高校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着独特的基本特征。
(一)导向性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学生整体和个体的价值观及行为取向上起引导和熏陶作用。当今世界的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世界观多维化,价值观多样化,错误与正确并存,谬误与真理同在,这必然会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力量,有利于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潜能得以发挥,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健康形成,将学生导向预定的教育目的。
(二)先进性
大学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就是对既定文化的不断超越和创新,代表着未来文化走向。江泽民同志曾这样勉励大学:“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大学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情操塑造人,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创新性
大学不仅要进行文化传承传播和,而且要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创新是使大学继而站在文化发展的前沿,以保持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失去文化创新,大学就像一具永不复苏的僵体,失去存在意义,尤其是在高科技发展的当今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把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提高科学创新素质、培养科学创新人才作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要据大学生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同时要与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以推动社会进步,是对大学文化创新的终极判断。
(四)时代性.
高校校园文化,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氛围,使大学校园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先进性。新时代的校园文化总是继承、批判和超越前一时代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不同时代才会有不同的校园文化。而我们当代校园文化则与我们社会主与祖国的建设和繁荣是密不可分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校园文化更加被赋予了时代性和紧迫性,积极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旋律,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追求真理、反对谬论,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开拓创新、反对守旧,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了先进文化的大众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引领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象不明确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实施的对象不明确,主要是学生进行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较多,也取得比较积极的效果,但是忽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教师,明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注重功利目的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由此带来的学生数量的增加,基础设施需求增大,很多高校为了评先创优,达标晋级,不惜重金投资建设学校基础硬件设施,即带着很强的功利心建设校园,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不重视对教师、学生的精神生活,造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局面。
(三)缺乏自我特色
开放性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大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发展。因学校专业独特性和办学理念特殊性,各校的校园文化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各自长久发展的独特魅力,学校发展过程中除了硬件建设之外,在软件建设方面一定要跟上,校园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趋同。目前很多高校都高校一个格调,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体制都“齐步走”。我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黄岭精神”内涵、时代脉博,重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把“黄岭精神”作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独特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