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清明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下发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明显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其工作也成为了一项专门职业。因此,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那么,怎样考核辅导员工作的业绩呢?其核心就是考核什么?怎么考核?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
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在1951年11月30日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提出“政治辅导员是主持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工作”。在1952年10月28日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实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表述为“在政治辅导处主任领导下,辅导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组织推动教职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学生辅导员的基本任务是在校、系(科)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1989年8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明思想政治教育辞典》中,将政治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表述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学习,解决好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现和培养学生骨干,配合当、团组织做好发展工作;参与和执行对学生奖惩”等。
根据200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所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根据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所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工作基层的组织者、协调者和领导者。其工作内容如下:
1.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从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开始至毕业教育的全过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包括:加强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精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党团基本知识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正确理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入手,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心理健康以及其它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顺利完成大学教育。
2.班级和党团组织建设。班级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党组织是优秀大学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层组织;团组织是广大大学生组成的群众组织。他们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基层组织,也是高校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主要内容是党团组织的建设;班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班团干部工作的指导、入学积极分子的推荐、培养和考察和学生社团、学风班风、学生干部队伍、精神文明、班级工作制度等建设。
3.课余文化活动开展和指导。大学生的生活,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留给学生自己安排支配的时间很多,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休闲娱乐、兼职工作(如:家教)、还可以参加学校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等。辅导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选择性参加,以便在大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的情况下,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使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开展课余文化活动,可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也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和转变的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会在学习、生活、思想、情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许多失败、挫折或“不如意”,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情和健康成长。如大学生所遇到的“不如意”得不到及时地排解,就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疾病。所以,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情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掌握有心理问题学生的详细情况,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或“不如意”要及时与这些学生谈心、交流沟通;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送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辅导;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5. 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化管理。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作息制度管理,以及请销假、教寝室卫生;上课等考勤;学生档案材料;学年小结、评优评先、奖贷勤补免等经费;大学生的文明行为要求;安全保卫、奖惩等管理。管理工作要做到一视同仁,从严要求,按章办事,要做到量化、数据化,耐心细致,严肃认真;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要从头做起,持之以恒。
6.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向社会人、职业人转变的重要过程,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对学生开展系统、科学的职业咨询和指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整个职业生涯提高良好的基础。其工作内容为:利用就业政策等对学生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结合学生个人情况,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培养学生择业、就业、求职的基本内容、技巧与方法;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对毕业生进行网上求职指导;做好订单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素质教育等工作;组织指导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相关工作;核发就业推荐表、协议书、报到证等重要文书,做好毕业生离校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7.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帮助家庭贫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也是贫困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此项工作关系到贫困生的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其工作内容包括: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宣传;贫困生档案的审核和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办理程序;贫困学生奖、贷、勤、助、免等的发放;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