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80300000030

第30章 扩展与应用(6)

(一)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

2000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全省农民负担,实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为传统的农业税制向公正、公平、规范的现代税制过渡奠定了基础。一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及附加。四川从2003年6月1日起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及附加,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二是免征农牧业税及附加。2004年四川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同时对57个民族县及享受民族待遇县全部免征农牧业税及附加。全省免征农业税及附加,财政收入减收部分除中央补助外,其余由省、市财政负担。三是取消部分涉农收费,w积极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2004年以来,全省共取消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3项,免收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8项,降低涉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4项。

(二)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1、着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综合生产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制约四川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瓶颈。近年来,四川各级财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国家级贫困县公路建设、“三州”通县油路和县级公路建设,实施了大中型水利工程、农村电网工程和人口饮水工程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十五”期间,各级财政筹集资金,大力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网工程改造、中小型工程渠道配套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对全省35个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治理。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人感染猪链球菌、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疫情,争取到中央畜禽重大疫病防治经费,确保了全省畜牧业生产安全。

2、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十五”期间,四川认真落实支持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全省农民收入得到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对全省21个市(州)的181个县(市、区),4700多个乡镇实施了粮食直补,受益农民达到1800多万户。“十五”期间,省财政先后投入资金用于农机机具购置补贴,受惠农户达12000多户。从2005年开始全省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中央下达全省的76个产粮大县进行奖励。同时,认真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粮食折现资金的发放工作,及时将退耕还林粮食差价补贴款通过专户兑付给农户。

3、加大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产业化投入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

“十五”期间,四川各级财政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培训,初步建成了链接全国、覆盖全省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和全省农业农产品专业检测网络体系。在扶持方式上,全省坚持一手扶龙头企业,一手抓基地建设,集中力量扶持了一批骨干项目和优质农产品基地。财政资金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研单位培育新品种,研究新方法、新材料、新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调整支出结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1、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

2001年开始,为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推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发展,四川大力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04年起,四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两免一补”政策。两年来,对全省200多万贫困学生免除了教科书费,对900多万学生免除了学杂费,10多万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同步享受到了“两免一补”政策。2001—2005年,省级财政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民族地区“两基”攻坚等教育工程,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1.4万余所,学校建筑面积达930多万平方米。

2、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从2003年起,全省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年,四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在21个县(市、区)展开,覆盖全省1000多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600多万人,享受合作医疗补助近500万人次。积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以及贫困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强了农村各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3、支持农村社会保障,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社会救助、救济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截止2006年6月底,全省符合条件并纳入供养的“五保”供养对象近40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截止2006年6月底,全省共有176个涉农县全部建立并实施了农村最低保障制度。2005年,各级财政整合阳光培训工程、劳务扶贫培训和省级劳动力培训资金9000多万元,培训农民工500多万人次。

(四)积极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005年,全省确定遂宁市射洪县、成都市双流县等8个县为试点县。各试点县按照要求,以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支农资金整合模式。一是区域整合和项目整合相结合的模式。如双流县,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选择20个村全方位整体推进。同时又以农村沼气、城市基础菜地、种养结合示范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为平台,按照项目整合模式组织实施。二是产业支撑模式。如资中县,重点打造了塔罗科血橙、鲢鱼养殖加工、优质枇杷、柠檬、循环经济等五个区域产业带,并以此为平台整合资金,突出支持支柱产业。三是混合模式。如德昌县,整合各种支农资金,本着扎实稳妥有效的原则,采取区域整合、实施重点项目、打造支柱产业等多种模式,加大了整合力度,积极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

(五)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市场得到有效激活

1、大力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近年来,四川在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一方面,通过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建立“县努力、市尽责、省帮助”的激励约束机制,从体制和制度层面调动县乡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提高县乡财政的基本保障能力。结合“三奖一补”政策,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纳入县级标准支出计算范围予以保障。通过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员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增幅明显低于全国县级平均增长幅度。

2、支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十五”期间,四川积极协调中央和地方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对农户建房和产业发展给予信贷支持。构建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以规范的民间融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加快实施金融服务“三农”四川行动计划,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新增投放“三农”贷款500亿元,其中2006年新增6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规划在未来3—5年为全省提供金融支持350亿元。其它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加大对四川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3、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农”问题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1年,四川在双流、安岳和万源等三市县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目前,全省2市5县共15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进行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全省各级财政积极破解“三农”难题,在税费改革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中央改革的总体框架和全省政策方案的大前提下,各地积极发挥主动性,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有124个县(市、区)推行了“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8.5%。通过试点,全省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县乡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新时期财政进一步支持破解“三农”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

1、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十五”期间,全省各级财政通过调整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十五”期间,四川财政的农村投入增加了近1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加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虽然财政支农支出在总量上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其增长却不稳定。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

2、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亟待提高

当前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由多个部门管理,分散管理的格局难以形成资金配置的合力。一些部门安排资金习惯使用“基数法”,资金分配的平均主义思想和方法比较普遍,效率优先的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影响了财政资金效率的发挥。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比重较大,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需要提高。在政府农业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保障投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财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力度仍需加大

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体现了各级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主要依靠农民自主建设,导致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不足。特别是取消提留统筹和农业税后,乡镇自身收入大幅萎缩,难以有效组织资金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维护。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薄弱,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

4、县乡政府债务负担化解难度较大

由于部分县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大,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全省基层政权的负债现象比较突出。在村一级,多年来农村兴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基金合作会、农业开发等生产公益事业,以及兴办工商企业等原因也形成了乡村大量负债现象。另外,垫缴农业税费成为乡村负债的重要原因。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取消后,乡村自有财力下降,上级财政补助主要用于保障工资和运转,乡村自身偿债能力很弱。基层政权的大量负债给全省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大影响。

5、农民进一步增收难度加大

“十五”期间,四川通过逐步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的惠农举措,并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多种杠杆和手段,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农业投入不足,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很多自然条件差的农村地区人均纯收入仍然较低。全面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任重道远。

6.地方财政支持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全省县乡经济欠发达,二、三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税收与非税收入结构不合理,县乡骨干税源有限,缺乏收入稳健增长机制。县乡工资和运转支出占了县乡财力的相当部分,公共基本支出需求缺口大,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能有限。全省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工资和公用经费支出占其财力的比重较高,是比较典型的“吃饭财政”。农业税取消后,县乡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不匹配的问题更加突出,县乡财政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所削弱。由于县乡财政失去了部分自主收入来源,县乡财政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补助维持运转,自身调控能力受到削弱,加之县乡支出刚性增加,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

7、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由于国有商业性金融机构战线收缩过快,国有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主导地位严重弱化,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减弱。加之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缺乏,金融服务品种单一,缺乏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导致农村金融发展越来越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公共财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推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增加投入、引导放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沐公共财政阳光。

同类推荐
  • 2011,你为什么不幸福?

    2011,你为什么不幸福?

    无论是咆哮体还是唤醒体,我们依然生活在这里,等待房价下跌,期待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接受物价不断上涨的现实,捂紧钱包过小日子;战战兢兢地吃着小馆子的饭菜;还得随时准备好口罩,恨不得把新鲜空气存起来用……本书所选内容均应围绕在大财经范围下,同时又事关民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用语录加单篇文章的方式,回顾了2011年中国经济相关的内容,以期提醒读者,一年时光又过。
  •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貌似深奥的经济学道理映射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组成一幅幅快乐又富有智慧的经济学生活长卷。让你在轻松好玩中掌握经济学的精髓,让经济学成为弥掌控生活和工作的左膀右臂。
  •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本书是对知识服务业这一全新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著。内容从对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讨论切入,对知识服务业的内涵、范畴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并从大都市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本书不仅理论上有创新,而且国内外相关资料翔实,在实证研究方面也有科学的判断,具有实用和指导价值;适合政府人士、学者及相关企业界人士阅读。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东盟经贸新合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东盟经贸新合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建设发展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书籍,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其目的并不是要去建立一个实体,而是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是普通伙伴关系的升华,体现出成员之间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包括空间认同、价值观认同,以及对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未来挑战的认同。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在这本书里,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纨绔王妃,王爷高抬贵手

    纨绔王妃,王爷高抬贵手

    丑陋不堪的凤大小姐,未婚先孕生下儿子,成为整个安城的笑话。某一日,从天而降天神般的男子,娶了凤大小姐,从此凤大小姐过上了纨绔王妃的日子。什么,说我王妃丑貌无盐?洗掉她脸上面具般的涂料,闪瞎你们的眼睛。什么,说我王妃不学无术?看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阴阳,懂八卦。什么,说我王妃未婚先孕?抖出我儿子的身世,吓破你们的狗胆。---------------某日,王妃无聊,作赋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某王爷从书中抬头,“你敢不抄白居易的诗吗?”王妃抓狂,“我靠,这什么朝代,连白居易都知道!”某宝掩面,亲娘,你大字不识一个,会背白居易的诗也是难得!*某日,王妃又无聊,作曲一首,“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某王爷吓的书本一抖,“你是羊癫疯要发作了吗?”王妃吐血三尺,“会不会欣赏啊喂?”某宝塞上耳朵,从小已经被这种声音虐习惯了。
  • 第九原罪

    第九原罪

    两千年前,破坏神带领着恶魔军团降临原大陆,鲜血与烈焰摧毁了昔日的种族与文明,冥界女神诺伊以生命为代价,将生灵转移至新大陆,从此以后,原大陆被封印;两千年后,原大陆的封印变得更加稀薄,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出身无罪者领域·海盗国度·咆哮岛的小海盗,在命运的指引下,踏入征途。诸神,封印,背叛与杀戮,第九原罪的阴影,逐渐浮出水面……
  • 丛林特战

    丛林特战

    北纬17度丛林,中国特种兵“狩猎”的地方。中国派去援助Y国抵抗外来侵略的特种兵秦明扬和他的兄弟们隐去真实姓名,与Y国队员一起实施“丛林兄弟”计划,同侵略者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丛林特战,枪林弹雨中挥洒热血青春。残酷的作战环境,特种作战方式和手段,丛林战士与顽敌展开智慧角逐,如战神般收割着敌人的性命。他们是——丛林特种兵。
  • 桃花劫:只原来世不再见

    桃花劫:只原来世不再见

    她,身份重重,却因他原舍去一切。他,虽爱她。但因为身份和误会最终使得他屠尽她的亲人,逼迫她在预言的劫难上牺牲了自己。可真相早已浮出水面,他也后悔莫及。转世重生后,她虽带记忆但与世无争。他为了寻她,不惜付出一切,但该来的依然到达,误会,肯定了一切,他又像之前一样对待她。她说:“什么拯救苍生,都只不过是自己为了活下去的借口罢了”。说完,便把剑捅向了自己。血慢慢从口中流出,她冷笑一声,说:“只愿来世我们不再见。”天空中飘落了她最爱的花,花瓣一片片落下,落下,虽知道了真相,可她已回不来了。
  • 都市卫道

    都市卫道

    上古的仙法文明为何突然消逝?曾强大又恐怖的血脉又辗转于何方?看似平静的都市外表下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千百年后的现代都市,一个拥有鬼车血脉的少年,无意中打开了一扇门,远古之谜一步步袭来,隐匿无处不在。逗比的师傅,恐怖的鬼妖,巫师,盅人。。。终于他变成了黑暗中的前行者。。。
  • 真香现场

    真香现场

    拥有神之智脑之是称的加塞尔,意外出现在宇宙偏僻落后的蓝星,这个星球科技落后、人口众多,蓝星的智慧生物们还特别凶残,最弱小的人类什么都敢吃。智慧生物八爪鱼在没钱时会卖掉自己的爪子来赚钱开了烧烤店,特色菜就是自己特供的爪子。东海龙宫的七殿下当成了主播。西方人鱼公主后来与蚌精一起开了淘宝店卖珍珠。这个星球很神奇。后来,明若发现自己会出现在这个星球并不是意外。本文无男主!
  • 疯狂忍界

    疯狂忍界

    一个在现实中备受压迫的社畜,996成常态,ICU在招手一次偶然,穿越到了火影世界,成为了宇智波带土,满身戾气的他决定做一次最大的反派
  • 龙族十戒

    龙族十戒

    若让提风毁灭,我愿付出一切!在所不辞。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约定……我跨越千年只为找到你……为了这个约定我愿意追杀那罪恶的神直到世界的尽头……
  • 开局防御无敌

    开局防御无敌

    穿越后的秦轩,意外地唤醒了系统。作为“师徒养成”的特殊版,系统非常贴心地赠送了“防御无敌”的特性。即秦轩无论遭受何种攻击,无论力量达到何种层次,都不会对其产生丝毫影响。作为代价,其攻击力嘛……基本就停留在穿越前的水平了。于是,靠着无敌的防御,秦轩踏上了一边培养徒弟(×)妹子(√),一边传道解惑(×)尽情忽悠(√)的道路。顺带地,将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PS: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恶趣味(×)正能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