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对市场需求定位不准确,或不了解乡村旅游的细分市场。一些农家乐产品仅仅停留在提供农家食宿接待服务和季节性采摘活动上。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盲从和简单效仿的问题,结果产品雷同、档次不清晰,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需求。二是产品粗糙,深度开发不够。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三是产品参与性不足,难于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感受。
由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高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农家乐经济效益不明显,而负面影响则有所加剧。如成都“农家乐”设施一般包括棋牌麻将活动室、卡拉OK室、室外庭院、果园或花卉苗圃等,活动内容以麻将棋牌、赏花采果为主。各个“农家乐”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这种设计类型趋同、千篇一律的活动模式,不仅会使游客日久生厌,而且造成“农家乐”彼此间激烈的竞争,增大了市场风险。导致一些地区开发效益下降。例如,龙泉驿区“农家乐”的发源地书房村自1992年开始出现“农家乐”,到1999年达到高峰,但由于经营模式多年不变,加之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开展导致竞争加剧,效益从2000年开始下降。据调查,2002年大多数“农家乐”的旅游收入比1999年高峰期下降了40%~60%。四、经营资金不充足,投入不足,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虽说农家乐投资相对较少,见效较快,但并不是说不需要资金,尤其是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旅游区,既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对外宣传促销,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保证。从目前的经营来看,政府注入的资金有限,自主、分散经营占相当比例。由于规模不大,经营者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而在我国兴办旅游景点的热潮中,人们的投资热点是开发规模较大、资源品位较高的景区以及建主题公园,很少有人去投资乡村旅游。由此可见,资金问题是农家乐旅游经营的重要制约因素。
五、人才与管理水平不高
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是较普遍的问题。农家乐从业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农家乐经营以村民为主体,但村干部或当地农民对相关的管理知识、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了解有限,对规范经营技能知之甚少,使农家乐旅游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中。具体表现为:一是卫生状况不好,存在“脏、乱、差”现象;二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朴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三是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志不明显,有的还要走回头路;四是有的景点工商户太多,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商业气息所冲淡,让旅游者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五是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从行业管理上看,管理力度不够,并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多数“农家乐”协会也形同虚设,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会使本来就很松散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加松散;没有专业管理人员的点拨和引导,也很难加快乡村旅游向前发展的速度。
总体来看,农家乐旅游经营由于受乡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弊端制约,存在着分散、规模小、个体经营占主体、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品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经济结构不健全、经济贡献小的问题;没有针对细分市场形成系列化、品牌化的产品,乡村旅游资源有待于科学有效地利用,农家乐旅游市场的发育度也有待于提高。第三节中外乡村旅游经营对比
农家乐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农家乐的健康发展绝非一个自然和自足的过程。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当地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个体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是“农家乐旅游”实现经营目标的基本方向。国外“农家乐”经营实践的成功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
一、国外“农家乐”经营模式
独立的所有制和管理模式,典型的“夫妻店”经营形式。该类经营者往往是根据具体个人企业策略,包括市场细分、定价策略、服务设施范围等来进行经营的。这些小型户外游憩企业的运营方式根据其目标的不同而大不相同。特点是规模小,经营灵活;有的则表现为家族式的整合经营,发展具有规模化、程序化的特点。
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的模式。这一类型近年来增长十分迅速。其优势在于形象统一、标准统一,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在这些特许经营或者连锁经营集团中财产由公司集体所有,且由公司进行管理的企业与那些独立所有的企业在安排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在某些运营标准、宣传广告标志方面是一致的。
准政府型的商业运作模式,通常也叫做附属经营,即由政府提供国有土地,准许私人企业在国有土地上为社会提供服务设施,该模式也正日益获得重视。
非营利组织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常是由这些非营利组织拥有各种会堂、住宿、野营设施。
国外乡村旅游在经营的内容上强调这样几点:突出资源特征,建立品牌经营意识;农户也是经营者,“农家乐”经营的原始动力是使农民看到多种经营可以摆脱完全依赖农业收入或使农产品具有旅游资源价值而参与其中;管理体制要理顺,政府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能力要提高,可以尝试新的管理体制;重视信息(网络)作用,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善经营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新业务、节省时间;服务质量上,家庭式的经营可能与游客期待存在差距;在管理和市场服务方面,经营者应该做适当的培训;进行综合经营,突出群集性战略,即把旅游产品朝同类化方向发展,这样做的好处是集中农村地区的力量,加快农村发展速度,避免过度竞争。
二、国内农家乐经营模式
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农家乐经营模式。个体经营者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农舍、餐馆进行改造和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点),独立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过程中的全部工作。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了附近大量闲散劳动力,他们通过手工艺制作、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可以将当地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市场化竞争,使小生产和大市场成功对接。
农家乐的类型有:①农家餐馆型——农家乐最初级形式,主要为城市人群提供简单食宿服务;②农家园林型——花卉、盆景、苗木生产基地;③花果观赏型——“春观花、夏避暑、秋摘果”的农庄、果园;④景区旅舍型——花居家度日的钱,享受景区的自然环境;⑤花园客栈型——使农业用地通过美化绿化,成为具有一定农家风味的休闲娱乐场所。三、农家乐经营机制的战略选择
对比国外“农家乐”的经营机制,我国农家乐经营体制的弱点在于单打独斗,小规模经营,没能形成规模效益。
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农家乐经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思考:
(一)小规模大联合
各个农家乐的小规模经营与整个区域的统一品牌和联合经营销售相结合。
(二)与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农家乐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有助于维持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农家乐与文化旅游的结合则体现了农家乐的核心所在。国外的实践已经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
(三)加强政府的协调作用
由于农家乐的小规模的特点,政府在培训、资金支持、统一品牌和联合营销等方面应进一步地发挥协调作用。
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得农家乐旅游将主要向着三个“大”的方面发展:①大文化。农家乐对游客持久的吸引力,来自于乡村文化,深入发掘乡村文化的底蕴,通过特有的手法、方式展现给游客,是农家乐可持续的保障。②大市场。目前我国农家乐的客源主要是城市居民,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跨省、入境旅游者将会是另一大客源市场。③大空间。旅游是具有寻求新奇特异体验特征的人类空间移动性活动,国界、国家内部的行政分割或区域性垄断等障碍性因素,越来越难以阻滞游客向交通便捷、景观独特的旅游目的地流动,跨国、跨地区的旅游合作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潮流。乡村旅游中各村、各镇、各县甚至各省之间会形成大的跨区域的联合。作为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的主体,应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改变观念,创新体制,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组建现代企业,规范地管理农家乐经营企业。第四节新理念带领农家致富一、经营理念的重要性在迅猛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中,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新现象,即中短程旅游增多,自驾车旅游增多,自寻旅游景点者增多,活动内容要求增多。这“四多”现象中透露出了很重要的信息:一方面说明我国旅游者消费理念日趋成熟,消费选择更趋向自由;另一方面体现了旅游市场向着多层面、多方位的方向发展。
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营管理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存在着产品雷同、档次不清晰,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中,不利于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经营者对环境、市场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一方面对旅游环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特色等有了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服务质量、卫生标准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对这一系列的变化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充分的认识,结果是产品低水平的重复,经济效益每况愈下。
经营理念是指企业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任何管理活动都要有一个根本的原则,一切的管理都需围绕一个根本的核心思想进行,这个核心思想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经营理念。也就是说经营理念是企业在经营上应该达到的全面性境界,是企业追求利益、经营战术战略的核心,是经营思想、意识、方法提纲挈领的心脏,是董事长、总经理以及第一线全体人员行动的总目标、指针。
乡村农家乐经营理念是农家乐的主要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中的核心思想、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制度和行为准则,它是推动企业经营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营理念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火车头与车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组织的经营理念对组织的作用比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和创新机制的作用要更为深远。经营理念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来自于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的所有员工对企业的存在意义、社会使命、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它可以在企业内部孕育一种无声的氛围,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在经营理念的感召下自发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在企业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个人价值。
范例一条经典理念让麦当劳、肯德基风靡全球
肯德基、麦当劳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品牌,无论进入世界上哪个城市,都会火暴异常。成功是因为他们切实地奉行着“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消费”这样的理念。这是经商做生意的常识,人们眼中的大路货。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大路货才是真正让肯德基、麦当劳火暴全球的内在经营理念。
营造一个优雅放松的环境,无论你是白领还是工人,或者是学生,只要点上一杯可乐或者果汁可以坐上一整天,不用担心服务员来驱赶,夏天可以享受到清凉的温度,冬天不用担心在外面感受寒冷,可以享受欢快的音乐。不受时间的制约,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一直坐到关门。这是除了麦当劳、肯德基这两个地方,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具备的条件。肯德基、麦当劳实际上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餐饮场所,而是一个小型的市场,而它们的产品可乐、薯条、鸡翅其实已经成为单独的品类。
反观国内的个别行业,他们表面上喊着提高人流量,提高业绩,实际上就像一个贪婪、目光短浅的小市民,拼命地驱赶顾客。餐饮店中用餐时间稍长的顾客服务员就不会给个好脸色,甚至扫地出门;服装店看到似乎腰包里没有太多钱的顾客就会冷言冷语,言外之意就说你消费不起;凡此等等。只要看到闲逛的人都会不屑一顾,消费以前是选择顾客,消费以后就是尽量让你尽快走人,所以顾客越来越少,购买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可想而知。
6元一杯的可乐、7元左右一小包的薯条照理说只能卖给高收入人群,可是只要你走进肯德基、麦当劳就会看到,从学生到老人、从体力工人到白领,他们都在消费。在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顾客。
(资料来源:http://www chinavalue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