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中的前秦是氐族人所建立的政权。苻坚为帝时,统一了北方,当时前秦是十六国中最强盛的国家。苻坚有个兄弟叫苻融,是他的得力助手,也是历史上一个十分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人物,他聪辩****,文武兼能,治理地方、领兵上阵,都有极不寻常的表现。
苻融精于断案,善于观色察形,究事推理。他担任司肃校尉时,曾侦破过很多疑难案件,使他管理的地方“盗贼止息,路不拾遗”。
在他管辖冀州时,发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件。一个老太太在回家的路上被强盗抢去包袱,包袱里装有一些对她来说至关紧要的银钱。老太太呼天叫地,高喊捉贼。旁边走来一个年轻人,看见老太太伤心痛哭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就顺着老太太所指的方向,飞跑去追赶强盗。这小伙子健壮轻捷,不一会就追上了强盗。两人争夺包袱,扭打在一起。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强盗见跑不脱了,灵机一动,反咬一口,大骂对方是贼,说自己是见义勇为,追上来抓这个狗强盗的。两人互相指斥对方是强盗,旗鼓相当,闹得围观者莫名其妙。
老太太跌跌撞撞地赶到后,人们问她是谁抢了她的东西,她只知道是贼,却分不清哪一个是抢她的贼,哪一个是帮她的好人。这也难怪,这时候天已黄昏,老太太眼睛不好使,况且全副心思都在那个包袱上,自然分不清个头、衣着、年龄都差不多的两个人。
地方出了抢劫案,里甲不敢不管,他拉住两个年轻人说:“你们谁真谁假,我无法分清,没办法,只好委屈二位到衙门里去一趟,到那里,我交了差,你们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罢,连老太太一起送到官衙去了。
苻融刚好巡视地方来到这里。事发的第二天上午,三个当事人被推到他面前。他听了情况汇报以后,又仔细端详了一好一坏、难分好坏的两个青年,想了一想,便对当地的官员们说:“谁好谁坏,尽管他们的脸上没有刻字,但也不难分辨。你们把这两个人带出去,让他们同时向凤阳门方向跑去,谁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强盗。”
官吏和衙役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审案的,但又闻说这位亲贵满腹经纶,绝非等闲之辈,他既然如此说,就一定有好戏可看。因此,就照他指示执行。过了一会,衙役将两人带回,胜者得意洋洋,败者垂头丧气。苻融指着跑得慢的人说:“你这个小毛贼,抢了东西,还敢诬枉好人。说,你是不是贼?”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只好招认。
左右官吏问苻融怎能用此妙法辨出真贼?苻融说:“其实很简单。强盗抢了包袱后,自然要拼命跑开,见义勇为的捉盗人在后面追,他起步晚,可还是追上了强盗,说明他跑步的速度比强盗快。因此,谁是盗人者,谁是捉盗人,让他们比赛跑步,自然就真相大白了。”
苻坚和前秦的大小官员都佩服他辨奸擒贼的智慧,州郡有了难以决断的疑虑,都要请他指点和判断。
自古以来,巧断官司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包公智断偷牛案,就是一个成功例子。苻融断的这个案子,也在于以智取胜。为什么能以巧断案呢?因为,犯罪分子再狡猾,也难免不留下蛛丝马迹。只要抓住案件的特点,从中找到某个漏洞或疑点作为突破口,就能将计就计,使出计策将真凶“钓”出来。所以,断案,就是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