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是一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也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小时候不仅喜欢学习,还喜欢动脑筋。有一次,天正下着连阴雨,他蹲在门口聚精会神数着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滴,数着数着,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一下子怔住了。原来,他看见门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小的坑窝,水滴落下来的时候正好落在小坑窝里。这是为什么呢?他歪着小脑瓜想了半天,也没有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便跑到母亲那里请教。
他的母亲顾氏,是一位既贤良又识文断字的妇女,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她听了儿子的问话,便坐下来,耐心地给他解释道:“小熊呀,你问得好。有句古语叫‘水滴石穿’,指的就是这件事;也就是说,那一个个小坑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既没有棱角,也没有针刺,滴在人手上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日久天长,它却能把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看到可桢入神的面孔,母亲把话锋一转,进一步诱导说:“儿子,你知道你的学名为什么叫‘可桢’吗?”可桢摇摇头。母亲说:“那是爸爸和私塾先生一起给你起的。‘桢’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坚实的木头,一种是古代筑土墙时用的木柱子,称作‘桢干’。‘可桢’的寓意就是希望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要想成才,就要从小事做起,天天不断地努力。不管读书还是办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才能有所成就。就像雨点,只要长年不断地滴落下去,就不愁石板上滴不出小坑来。”
小可桢向母亲点了点头,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从此,“水滴石穿”这一格言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伴随着他从绍兴家乡小镇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竺可桢小学毕业时,他的才学和求知精神,在同龄人中都是一流的。然而,他的个子和体重却比同龄人要差得很多,显得又瘦又小,好像没发育过似的。
为了使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小学毕业的竺可桢便被送到了上海去读书。来到这大都市后,小可桢依然像在家乡时一样勤奋而好学,然而,他的那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却成了同学们冷嘲热讽的对象。
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过来几个同学,在经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嘻嘻哈哈、挤眉弄眼,其中一个人大声挖苦道:“就他这副小身材,一阵风准能吹上天。”
另一个接着说道:“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我敢打赌,他能活20岁就创下了奇迹。”
听到这些话风凉话,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们几句。但是,他转念一想:也难怪人家讥笑我,谁让自己长得这样单薄呢?既然我立志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能行呢?眼下之计,必须战胜自己病弱的身体。
想到这里,竺可桢重新鼓起了勇气,立即制订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身体的计划,还手写了一条“水滴石穿、天久必成”的格言,作为警句贴在宿舍里最明显的地方,时时地提醒自己坚持下去。
从那以后,竺可桢便闻鸡起舞,每天天一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从不间断。坚持了一段时间,体质明显地有了一些好转,以前请病假是很常见的事,自从锻炼身体后再也没有请过一次病假。
竺可桢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好学,凭着自己的意志与精神,坚持不懈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跋涉,终于取得了成就,为国家的气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水滴石穿”,就是学习要勤读不已。不管是心情好的时候,还是心情坏的时候;不管是家境好的时候,还是艰苦的时候;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持之以恒,不达到目的不罢休。这也是一种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