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18500000042

第42章 炮打金銮殿

紧接着广西独立后,又发现了五将军之一电,对袁说来,这是追魂夺魄的连珠炮,因此洪宪王朝的金銮殿坍倒了,南征军也打不下去了。

所谓五将军之一电,是一个没有发出的密电。发电人是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冯国璋,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靳云鹏,昌武将军、督理江西军务李纯,兴武将军、督理浙江军务朱瑞,靖武将军、督理湖南军务汤芗铭。

自从发现这个怪电报以来,袁像患了失心疯一样,终日喃喃自语,如醉如痴,口中一遍又一遍地念念有词,念的是:“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前面讲过,袁千方百计地想调冯国璋进京,冯就称病请假。袁索性把心一横,准备下令免冯的职,又因有人反对不敢下手。经过几番较量,冯知道老头子不会善罢干休,乃于3月9日公然销假视事。袁也知道这是由消极抵制转变为公开对抗的一种预兆。

袁派阮忠枢仆仆奔走于徐州、南京之间,分途抚慰张勋和冯国璋,往来不止一次,因此北洋派内部分裂和冯、张二人反对帝制之谣,甚嚣尘上,对征滇军颇有影响,对全国人心也大有影响。

袁猛然想起,帝制问题发生之初,外间也有北洋派解体之谣,冯、张二人均曾通电辟谣。现在,谣言闹得满城风雨,如果再来一次辟谣,叫他们二人联合北洋诸将发表一个拥护中央、拥护帝制的电报,岂不可以大长北洋派之志气,大灭护国军之威风。他主观地认为,冯、张二人虽然越走越远,但在口头上总还是拥护我的,他们在军事上不肯拔刀相助,在政治上帮点小忙总还是可以办到的吧。因此,他叫阮忠枢督促冯、张二人照此办理。阮忠枢转达袁的意旨后,冯、张二人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口里却又不便拒绝,只得阳奉阴违。等了几天无下文,这位钦差大臣心生一计,就代他们拟好了一个电报,不去征求同意,就代为发出。阮忠枢也曾想过,电报已经发出,他们总不至于通电否认吧。果然,冯、张二人并未公开否认,但是此电并未产生预期效果,可能他们暗中否认过了。

冯对帝制问题,始而口出怨言,继而拒绝受调,这种不合作的态度,由不公开发展到半公开,几乎通国皆知。他回答全国反袁派打来的电报,或者接见他们派来的代表,总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半推半就,若即若离。其言外之意,暗示他不是护国军的敌人,决不为袁火中取栗,但也决不直接参加反袁,以免有部下倒戈之嫌。他正在拉拢一部分北洋军阀,想在护国军与袁家军之外造成第三种势力,一方面利用护国军倒袁,一方面又联合北洋派抵制护国军。明眼人知道,这种做法是从袁的往日经验中学来的。

广西独立后,反袁派的势力有了更大的发展,冯打算联合几省军阀,提出一个建议,迫袁取消帝制,惩办祸首,停止军事行动,召开南北和议。这个建议首先取得靳云鹏、李纯、朱瑞、汤芗铭四人的同意。冯觉得五人联名的声势不够大,于是用五人联名作发起人,密电征求其他各省军阀的同意。这个密电落在将军衔、督理直隶军务、直隶巡按使朱家宝的手里。朱是一个首先称臣劝进的无耻之徒,即向袁告密,这便是“五将军之一电”的由来。

袁叫冯发出一个“雪中送炭”的电报,冯却回敬他一个“落井下石”的电报。3月19日,他接到密报时,又气又急,几乎晕倒过去。直到这时候,他才完全明白,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北洋大将,已经转变为他的敌人;而内部敌人比外部敌人可怕得多。他两眼失神地望着坐在他身边的内史夏寿田说:“完了,一切都完了!”

袁又喃喃自述,他的上两辈子人都没有一个活到59岁的,这一年他已58岁,恐怕也过不了59岁这一关。他又嘀咕着说:“昨晚有巨星陨落,这是我生平所见的第二次。第一次应在文忠公(李鸿章)的身上,这次也许应在我的身上。”说时,他的脸色白得像一张纸,心里充满着死亡的恐怖。

袁的疑心病本来很重,自从发现五将军密电以来,这种病发展得更厉害,几乎同猜疑性精神病病人一模一样,既要疑朋友,又要疑部下;既要疑本国人,又要疑外国人,更要疑那种似敌非敌,似友非友的第三类型的人物。他觉得周围无一不可疑之人,也无一不可疑之事,这种精神状态把他折磨得身体日益衰弱。如果说在他身边还有一个比较信得过的人,那就是多年来为他出谋划策而从不露面的杨士琦。于是他把杨找来问计。

杨的意见大体是:要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首先必须和平解决南方问题,而要和平解决南方问题,首先必须取消帝制。袁也估计到帝制问题已成泡影,但又顾虑到取消帝制后,南方仍然不肯罢兵,又提出总统问题来,怎么办?很明显,他的目的是想再由皇帝变回总统,决不甘心下台。杨说:“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帝制与反帝制的问题,而是南方军人反对北洋派的问题。那就是我直彼曲,我们继续用兵就有把握了。”

其实,根据当时的形势,不能设想,如果取消帝制,袁与各方面的矛盾就都可以立即解决,全国人民就可以原谅他而停止反袁活动,护国军就可以罢兵而让他再表演由皇帝变回总统的戏法。杨士琦不是不懂得这一切,但他另有神机妙算,想把帝制、反帝制战争转化为南北战争,用以清除北洋派内部的矛盾,鼓励他们团结起来一致对敌。他认为,北洋派一旦团结起来,仍然可以征服南方,统一全国。这种主观唯心的想法,仍是以北洋派为中心的武力万能论,正与袁意见相合。

关于取消帝制的法律问题,袁本来打算立即召集立法院,向之提出撤销承认帝位案,授意该院立即作出决议,同意取消帝制,请他仍以大总统的地位统治全国。这种做法,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表示帝制问题不是由他自己发动,而是民意机关强加于他的,昔日以民意而承认变更国体,今日以民意而恢复民国,“概与本店无涉”。二、可以取得回任总统的合法根据。但是,当时的局势已经到了“火烧眉毛尖”,来不及召集立法院,只得一面由他自己下令撤销承认帝位案,一面召开参政院临时会通过此案。

取消帝制和停止对南战争,是政治上的一个突变,必须找几个负有声望而又不赞成帝制的大人物,才能同护国军和反袁派人士打交道。袁认为徐世昌、黎元洪、段祺瑞三人最合其选。但是,这三位大人物都已被他一脚踢开,今天事急而求人,可能他们负气不肯来。最后,他不得不老着脸皮写了三封亲笔信,告以决定取消帝制,请求他们参加3月21日下午在公府举行的紧急会议。这些信都由承宣厅派专人分送,并且带口信说:“上头有话,请看多年的老交情,务必发驾光临。”

这一天的公府会议,正同清朝末年御前会议讨论退位问题一样,谁都不肯发言,还是袁自己提出取消帝制的问题。他有气无力地说:“取消帝制,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如果仍不罢兵,那就是我直彼曲,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用兵平乱了。”袁发言后,以目示意,希望徐、段、黎三人出面来讲几句话,帮助他收拾残局。黎元洪仍然装哑子不做声。徐、段二人被袁的眼色逼得紧了,只得简单讲了几句,都说除此之外,别无办法。这时候,突然有一位将军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臣愿带兵平定南方,为我圣主效犬马之劳!”大家定睛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应召到京讨论出兵问题的安武将军倪嗣冲。袁惨然一笑说:“丹忱(倪的别号),你别唱戏了!”随手把朱家宝告密的五将军之一电递给他看,他才哑口无言。

随后袁请徐世昌再任国务卿,主持对南议和的问题。徐先是推三阻四不肯担任,经不起袁又说了一套“老朋友不帮忙谁来帮忙”的话,徐也就无话可说了。

会议决定:一、撤销承认帝位案,取消洪宪年号;二、召开代行立法院参政院的临时会,以便取得取消帝制的法律根据;三、以徐世昌为国务卿,陆征祥退为外交总长;四、任段祺瑞为参谋总长以代久未到职的冯国璋;五、请黎、徐、段三人联名电劝西南护国军停战议和,如果他们同意,拟任蔡锷为陆军总长,戴戡为内务总长,张謇为农商总长,汤化龙为教育总长,梁启超为司法总长,熊希龄为财政总长,以满足进步党人的政治欲望。

22日袁发表申令,宣布撤销承认帝位案。命令说:“民国肇造,变故纷乘,薄德如予,躬膺艰巨。忧时之士,怵于祸至之无日,多主恢复帝制,以绝争端而策久安。癸丑以来,言不绝耳,予屡加呵斥,至为严峻。至上年时异势迁,几不可遏……遂有多数人主张恢复帝制,言之成理,将士吏庶,同此悃忱……嗣经代行立法院议定由国民大会解决国体,各省区国民代表一致赞成君主立宪,并合词推戴……责备弥周,无可委避,始以筹备为词,借塞众望,并未实行。及滇黔变故,明令决议从缓……予忧患之余,无心问世,遁迹洹上,理乱不闻。不意辛亥事起,勉出维持,力支全局……帝王子孙之祸,历历可证,予独何心,贪恋高位。乃国民代表既不谅其辞职之忱,而一部分之人又疑为权利思想……实予不德,与人何尤;苦我生灵,劳我将士……现将上年十二月十一日承认帝位之案即行撤销,各省推戴书一律发还参政院转发销毁,所有筹备事宜立即停止……主张帝制者,本图巩固国基,而爱国非其道,转足以害国。其反对帝制者,亦为发抒政见,然断不至矫枉过正,危及国家……总之,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今承认之案业已撤销,如有扰乱地方,自贻口实,则祸福皆由自召,本大总统本有统治全国之责,亦不能坐视沦胥而不顾也……”这个申令出自张一麟的手笔。这篇文章通篇都把进行帝制的责任归之于人,而把他自己说成是一个毫无权利思想,“入山惟恐不深”的遁世主义者。这个申令把帝制派说成是“爱国忧时之士”,而反对帝制者似乎是“扰乱地方”,“危及国家”的罪人。这个申令把撤销帝位作为一切问题的结束,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所有叛国罪行,从此一笔勾销。这个申令还向护国军亮了一下刀子,这是根据杨士琦的意见,如果护国军逼人太甚,连总统也不让他再做下去,那就可以继续用兵,让护国军知道他毕竟是不可侮的。这个申令通篇自称为“予”,仍是皇帝下诏的口吻。袁却提起笔来亲自加了“本大总统本有统治全国之责”的一句,把大总统这个字样又从命令中复活起来。这是他由皇帝再变总统的画龙点睛之笔。

袁自承认帝位起到撤销承认帝位止,一共做了83天的关门皇帝、短命皇帝。如果说袁下令撤销承认帝位案,就是表示他已经知难而退,从此不再作帝王之想,那又是大错而特错了!就在发表这个申令的同时,袁打电报“密谕北洋军前方将士”,捏造护国军拟推举岑春煊为总统,北洋军全体将领均将被撤职的谣言,以骗诱他们继续替他出力卖命。密谕说:“发还推戴书,系为势所迫,并非根本取消帝制。蔡、唐、陆、梁迫予退位。君等随予多年,恩意不薄,各应激发天良,为予致力,富贵与共。如予之地位不保,君等身家性命亦将不保。”承认帝位案撤销的一天,日本大隈首相召集元老、重臣举行紧急御前会议,拟以保护各国侨民为借口,出兵中国,即命第二师团整装待命。在日本人的策动下,前清肃亲王善耆在大连召集宗社党二千余人开会,拟在南满铁路界线内训练“勤王军”,由日本财阀大仓供给资金,军人土井大佐担任训练指挥,又由日本特务勾结蒙匪巴布扎布在海拉尔举行暴动,这些事件均因袁世凯暴毙而未得逞。

承认帝位案撤销后的第三天(3月25日),黎元洪气冲冲地跑到公府来,要求袁下令取消他的王位。他还算了一笔旧账:过去不久,他在《政府公报》上看见浙江巡按使屈映光的一道奏折,保举一批官吏,在县知事陈培埏名下注有“此人曾由参谋总长臣黎元洪保举”字样,他一定要袁追究其事,弄个水落石出。袁不便发作,只能报之以苦笑。

同一天,参政院全场一致通过袁所提出的撤销承认帝位案,如同上年12月11日全场一致通过推戴袁为中华帝国大皇帝的一样。同日咨复袁,请将各省推戴书发还各省自行销毁,并自请解散。

再过了一天,袁接到老朋友唐绍仪从上海发来的劝退电,称他为“先生”、“执事”而不称为总统。前面说了两句泛泛的客套话:“白宫暌隔,瞬已两年。”接下去就大骂而特骂:“执事撤销承认帝制之令,而仍居总统之职,在执事之意,以为自是可敷衍了事。第在天下人视之,咸以为廉耻道丧,为自来中外历史所无。”此外,康有为也有一封劝退信,措辞非常严厉。袁没有勇气再跟他们打笔墨官司了,反而电请他们以国家为重,设法调停时局。

3月29日,公府焚毁有关帝制公文八百四十余件。

4月2日,参政院撤销国民总代表名义及其所决定的君主国体案。应当说明,自从袁承认接受帝位以来,帝制问题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五国提出联合警告,袁政府作了“年内不登极”的口头声明。第二阶段由于云南独立后前方军事不利,外交压力加强,被迫宣布缓办帝制。第三阶段由于广西独立和发现五将军的密电,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下,被迫撤销承认帝制案。第一阶段,对外称民国而对内则称帝国,当时称为“关起门来做皇帝”。第二阶段,在前方打了几次胜仗之后,帝制进行又趋活跃。第三阶段,在宣布撤销承认帝位案的同时,在致前方将士的密谕中,却又说“并非根本取消帝制”。

同样,袁责成黎、徐、段三人与护国军讲和,也是一种拖延和欺骗的手段。一直到他咽气之前,还在千方百计地鼓动张勋、倪嗣冲等布置对护国军继续作战的计划,根本没有与南方议和的诚意。

同类推荐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当梦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多少人望而却步?然而,一个女子,她用身体与灵魂追寻着了无数人未完的梦,将那些最美的梦,尽数变成了她真实的生命。她是三毛,一个拥有不羁灵魂的女子,一个勇敢的逐梦人。她如同一只追梦的精灵蝴蝶,敏感、纤弱、勇敢……所过之处,皆是花海。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爱上了那个超然脱俗的女子——她是三毛,为爱奔走,为自己而活,浪迹天涯,精彩一生……
  • 一叶幽兰一箭花:马湘兰

    一叶幽兰一箭花:马湘兰

    本书以精雕之字词、融情之段落,唯美地描摹了马湘兰的一生。既是她爱恨离别的人生白描,也有大明王朝走向没落的细处侧写。让读者重温秦淮河畔的莺歌燕舞,感受封建娼妓文化的点滴刻录。马湘兰的知性、才情和对爱的执着,势必会感动每一个愿意深度解读她的人。虽时光逝去数百年,然而对爱情和人生的探讨,依旧在这字里行间微微绽露,让人不禁掩卷深思、感怀不已。
  •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了这位给世界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以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带引读者走进他迷人的艺术世界。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 举起这杯葡萄酒

    举起这杯葡萄酒

    书中的主人公鲁祥云,是目前中国葡萄酒界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他所建的酒堡——西夫拉姆酒堡,是现今世界上最好的酒堡之一。这个酒堡的建立,标志着西夫拉姆酒业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界的一匹黑马。《举起这杯葡萄酒》展现了主人公鲁祥云从一个平凡的农民,经过了生活苦难与创业艰难的双重洗礼,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奋斗历史。鲁祥云身上所特有的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永不抱怨的态度,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闪烁着真正的人性光辉。平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在贫穷艰难无人喝彩的时候,能够不为环境所困,追逐梦想,一砂一石地累积,最终建成理想的大厦。而梦,则如彩云,从大厦的顶端铺向远方。
热门推荐
  • 梦中有座余宴堡

    梦中有座余宴堡

    传说中有一座名叫余宴堡的城堡,一直埋没在地下数千年。
  • 近身武王

    近身武王

    傻子伊旭十年后瞬间苏醒,却发现体内藏有逆天奇书《炎黄经》!千奇百怪的中药配方,碾压西方医学科技;独步天下的逆天功法,使得修真高手惊叹连连!却不料怀揣易宝的他,被美女老师视为练功药鼎,为了躲避厄运,从此开始了他的避美逃亡之路……
  • 醉花记

    醉花记

    灵谷花妖痴等千年前所恋凡人,满怀希望放出的花魂却早已忘却她寻找良人的使命,一心投入另一段旖旎……莫家宛兰,身子羸弱,常常对着花木自言自语,被视作怪胎。运气在众人看来更是极差,无奈代嫁竟不是克死亲夫,就是令王朝覆灭,更是被匪人劫杀……重重磨难打不破的,是她求生和等待的心,当她成了崇元国第一大宗青岚宗弟子。武艺高强,风姿绰约。小小花魂在人间搭起她的台唱起她的戏……
  • 末世天下录

    末世天下录

    林动的父亲,是全国十大企业林大集团的创始人,为了亲情,他替弟锒铛入狱十年,到头来,却一无所得。受其影响,林动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亲人、爱人、朋友,一个一个离他而去,到头来,他方才幡然醒悟,可是为时已晚,痛苦的他最终选择了死亡。未曾想到,末世爆发,“死亡”的林动苏醒了过来,他记不起自己的过去,可是种种迹象却表明着他有着不同寻常的过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们的人性与道德逐渐丧失,可是重生的林动,却有若耶稣一样出现在了世间……
  • 诸皇逐鹿

    诸皇逐鹿

    天地灭、而神永生。混沌纪元后,诸神消失,伪神当道,众生都在寻找成神的秘密!神,是真实的存在、还是最大的骗局!诛仙不仁,以天地为囚笼,以众生的血肉铺就自己的成神路,地球的帝皇被修士转世轮回带往异世,诸皇得天下者带众生伐仙
  • 末世之我是主宰神

    末世之我是主宰神

    陈昊穿越回末世,他发现他提前遇见了他的心上人,开始了他俩的传奇故事……
  • 一念情深空归恨

    一念情深空归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战乱纷飞的年代,他是称霸一方的驻防司令,她却是布衣巷里的平民女子。他们本没有理由相逢,却因为一场错乱的婚约而走到一起。他对她一见倾心,不惜所有要留她在身侧,她却是几番逃离,心里眼里全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当枪口对准爱人的那一刻,她情愿为了爱人去死。而他却错手打死了此生最爱的她,他们爱恨纠葛,却注定要生离死别,家国万里,却始终抵不过她的回眸一笑。
  • 盖世小神农

    盖世小神农

    小小农民重生都市,从此一路崛起。小农民林炫打地主,斗土豪,办农场,建公司,生意遍布地球,成为一代盖世小农民。
  • 首席的逃爱小娇妻

    首席的逃爱小娇妻

    五年前——她不经意的一撞,撞进了他的心里!是他的特别对待与温柔,让她甘愿沉沦。白宇泽温柔的将苏玉墨脸颊边的一缕发丝绕到耳后,嗓音轻颤迷离,“我正好缺个女朋友,而你,很合我的胃口!”五年后——他重新编制情网,捕获企图再次逃跑的她,斩断她的翅膀,让她无路可逃……苏玉墨看着面前的男人,眸中满是憎恶,“白宇泽!你让我感到恶心!除了利用我,你还会干什么?”五年的思念,五年的彷徨,五年后再相遇,同在一片天空下的他们,是否还能相守……
  • 登天为帝

    登天为帝

    玄玄大世界,一个仙家纵横的世界。肉身,通玄,洞神,还虚,合道,修炼的五个境界。叶云,一个世俗国家的小小贵族,无权无势,却踏上仙途。门派的斗争,修者的残杀,时空的秘密,各种爱恨情仇,一一呈现。威力绝伦的法术,绚丽的法宝,无数的丹药,凶恶的天魔地魔、各种妖兽,奇妙洞府奇迹,尽在其中。手掌造化,造天立极,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