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并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患脊椎疾病,而是由于他们和家长都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细节,没有养成良好的保养习惯,久而久之,为脊椎病敞开了进攻身体的大门,使自己陷入病患苦痛。因此,小细节决定大健康,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起居习惯,使这些习惯成为其脊骨的优质土壤,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筋骨强健的千金方——科学睡眠
据统计,人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脊柱作为支撑一个人全部姿势的顶梁柱,适当的睡姿和床上用品对其能否被疾患侵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的孩子睡姿科学吗
人的睡眠姿势大致可分为仰卧、俯卧与侧卧三种方式。仰卧时,只要床舒适,使人体能保持自然的生理弯曲,四肢可自然伸展,全身肌肉便可放松,使腰椎间隙压力明显降低,进而减轻腰椎间盘后凸,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孩子是最佳体位。侧卧时,由于心脏在人体左侧,不宜施加太重的外来压力,应让孩子以右侧卧为主,其上身尽量保持直挺,两臂自然弯曲,腿部自然弯曲,即臀部以下弯曲,臀部以上伸直。俯卧时,人往往使头颈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胸部向下受到压迫,于是易引起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的劳损和退行性病变,也会导致腰椎前凸增大,压迫心肺而影响呼吸,加重心肺负担,故这种睡眠姿势一般不宜采取。
如何为孩子选张健康床
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除了睡眠姿态外,床与其脊椎护养也密切相关。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的床铺得非常柔软,认为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很舒服。没错,软床确实能让孩子感觉舒服,但对于他们尚未成熟的身体来说,仰卧在软床上会使脊椎呈中间低、两头高的弧形,侧卧时脊椎会向一侧弯曲,使脊椎周围韧带、肌肉和关节功能发生紊乱,久而久之,可导致驼背、脊椎弯曲变形和侧凸畸形,而且对其他骨骼肌肉的发育也不利。这时你也许会问,那床岂不是越硬越好了吗?实际上并非如此。坚硬的床面同样不能适应孩子身体曲线的需要,其躺在上面会使腰部悬空,无法很好地承托腰椎,必须靠腰背肌肉支撑脊椎,使脊椎处于僵挺紧张状态,这样不但达不到让脊椎休息及肌肉放松的效果,反而对肌肉和脊椎造成严重负担和损害。长期使用硬床的孩子,很容易使脊椎移位,失去原有自然生理形状,甚至压迫脊椎内部神经,导致相应器官发生病变。因此,床的软硬要适中,使孩子在床上,仰卧时能保持腰椎生理前凸,身体曲线正常;侧卧时,腰椎不弯曲、不侧弯。至于床垫,要从通透性、减压性、支撑度、服帖性及床面张力等方面综合考虑,为孩子选购品质优良的产品。
孩子“高枕”必有“忧”
在孩子脊椎护养的过程中,枕头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忽视。虽然我们常说“高枕无忧”,但从医学角度,过高的枕头会造成颈椎前倾,破坏颈椎正常的生理前曲角度,压迫颈神经及椎动脉,引起颈部酸痛、头部缺氧、头痛、头晕、耳鸣及失眠等脑神经衰弱的症状。反之,若不睡枕头或枕头过低,会使脖颈向后翘,从而增加颈部肌肉负担,所以也不好。小孩的脊椎,在青春期结束之前,都在持续成长,颈椎的弧度也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定型的,枕头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他们的脊椎发育。小孩的身体厚度多半比成人薄,在选择枕头时,太厚的枕头会让小孩在睡眠时头部过度往下倾,太薄的枕头则无法支撑住颈椎的弧度。因此,选择的基本条件就是枕头的高度要配合身体的厚度和颈椎的弧度,孩子躺上去,能让下巴到额头之间呈直线,这正好适宜颈部通道的良好循环,解决颈椎生理性受力点移动的问题。此外,在材质上,填塞物可以选用木棉、荞麦皮、谷壳等植物,弹性要适中,这样孩子仰躺或是侧睡时,颈部都可以得到充分支撑;在形状上,可以选择大一点、以能够支撑到颈椎的最后一节为佳。
脊椎病儿,上下床要小心
对于已经出现脊柱疾患的孩子,上下床的动作同样不容忽视。上床时,应用双手平稳撑在床铺上,慢慢侧身躺下,然后再翻身成仰卧状。下床时,先俯卧,用双手平稳支撑身体,臀部向后坐,以双手用力撑起上半身;也可先让身体成侧躺状态,以双手撑起身体,但不可以腰部用力。同时,由于身体休息一夜,背部肌肉与骨骼均尚未活络,甚至反应有些迟钝,故下床时动作一定要缓慢,不可过快,也不可幅度过大。
孩子吃饭多讲究,不为病患开“后门”
现在,很多孩子早上想多睡一会儿,但又要赶时间上学,于是只能压缩吃饭的时间,要么匆匆忙忙边走边吃,要么慌慌张张像填鸭一样塞完了事,还有很多孩子晚上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其实,这些对胃肠和脊背健康都不利。
“细嚼慢咽”脊柱好
“细嚼慢咽”是中国古人总结出来的很好经验。孩子吃得太快,食物无间断地、频频送进胃里,胃被迫加速消化食物,自然就会紧张起来,并将此信息通过脊骨神经传给大脑,胃会希望借此控制口腔,使它合作地咀嚼慢一点,把食物咬碎一点,然后才把食物放行到胃部。所以,孩子经常过快吃饭,会导致脊骨神经因长期紧张而受到损害。此外,孩子一边咀嚼,一边进食物,或是在吃饭的过程不断说话,也很容易使空气进入胃内形成胀气,进而影响胃部的消化运动。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安稳吃饭的好习惯。
用这种姿势吃饭才最养脊柱
孩子吃饭时的姿态对脊骨保健也很重要。那些边走边吃的孩子,不仅会把空气带入胃内,而且胃也会因人体处于行走状态而总是在晃动,从而影响消化和吸收,同时也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所以,孩子吃饭时应选择坐式,且坐姿要良好。一般来说,孩子吃饭时最好把腰背部紧靠椅背,使脊柱体受力点均匀分散,同时让上半身保持脊柱正常弯曲状态;前臂可以放在桌上,减少腕关节的受力和损伤;脚趾应全部均匀着地,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脊柱体的终端畅通,还可以在胃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使脊柱正面受内力牵拉仍保持稳定性。
综上可见,我们家长平时应为孩子安排充足的吃饭时间和良好的吃饭环境,无论是上学,还是出门游玩,都要让孩子细嚼慢咽、安安稳稳把饭吃好,这段时间绝对不能打折扣。
“生命之源”取之有道:孩子脊骨保健中的喝水学问
水被誉为“生命之源”,不仅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而且在维持人体代谢平衡、保持人体稳定的血容量、调节体温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没有了水,就如同沙漠中的花蕾,永远无法绽放生机。然而,尽管水对孩子是如此重要,但从健康保健角度,孩子喝水还是很有学问的。
别让孩子大口大口“喝下”病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炎炎夏日,很多孩子又热又渴,于是一口气喝下一瓶饮料或一大杯白开水;无论冬夏,有些孩子运动完口干舌燥,身体尚未完全舒缓,就开始饮水,一口气喝到痛快为止。殊不知,这对脊背及整个身体都造成了很大损害。
人体作为活生生的有机体,适应外界变化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需要时间和条件,这样才能平和、缓慢地让身体达到生理性平衡。在炎炎夏日,人体大汗淋漓、口渴难忍,均属正常的生理表现,但此时马上急速地喝饮料或凉水,就如同暴风骤雨一样给身体降温、灌水,造成体内外温差悬殊,出现内外相互不协调、不适应的“激惹”现象,严重损害身体内循环。同时,大量的水一次性地进入胃内,也会使孩子脊椎系统受到内运动力的猛烈刺激,进而对骨骼、肌肉及神经系统等造成很大伤害。
即使是温水也不可让孩子一次性大量、快速饮用,否则会迅速改变体内压力,使其产生头晕,甚至心慌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大量非生理性的水进入人体后,身体为了维持平衡必须以最快速度将大部分体液迅速通过毛细血管、汗毛孔排到体外,以减轻体内迅速增加的负荷压力,缓解和调整体内压平衡,这也就是为什么迅速喝水后马上会大汗淋漓的原因。但是,大量的汗带走了人体内的钾、钠等营养元素,于是因细胞内外浓度差发生变化,细胞反而会更严重地脱水,甚至导致虚脱。
在孩子口渴时,只有让其慢慢饮水,才能既使细胞得到合理补水,又使体液不会迅速排泄掉,而且不会对脊椎系统产生突然性的内力损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神经系统。
让孩子稳稳当当“坐”上健康快车
有些孩子喜欢歪坐在椅子上看电视,有些孩子喜欢斜仰在沙发上看书,有些孩子喜欢埋头伏案写字,有些孩子上课斜着身子、托着下巴……久而久之,不良坐姿便固定下来。突然有一天,当我们开始留意孩子们的脊背时,便会发现,原来他们已经驼背、斜肩或是脊柱侧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