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试金石,我们只有学会拒绝,学会看到拒绝阴影背后的阳光,才能找到与人沟通的真正诀窍。万事无绝对,拒绝的背后很有可能是一次成功的开始。
人无拒绝,必无进取
阳光是世间万物的缔造者,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资源保障,但是我们要知道,阳光和阴影是同时存在的,就像拒绝和接受也是同时存在的一样。有的人单纯认为,拒绝就会让我们走向深渊,但是我们要知道,拒绝的是事情,是人,而不是成功。
我们不是超人,不可能接受所有人的建议,然后完成所有的任务,多数时候,我们必须要学会权衡,学会取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最重要的事情,然后集中注意力把重要的事情做好。
我们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拒绝,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我们只有先进行认真分析,然后选择正确的,拒绝错误的,才能看到成功的阳光。
威廉·奥斯勒还在上学的时候,对生活总是提不起兴趣,好像每一天都很疲惫,做事时犹豫不决,畏首畏尾。正是因为如此,威廉·奥斯勒平时错过了很多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威廉·奥斯勒读到了汤姆士·卡莱里的一本书,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用过去的阴影看远方模糊的未来,而要毫不犹豫地做手边清楚的事。”威廉·奥斯勒如梦方醒,他决定改变自己,每天都要让新的生活影响到自己,告诉自己不要再怯懦胆小了,遇到事情,要果断去做,而不是继续选择逃避。
威廉·奥斯勒真的改变了,他把自己过去的消极思想全部抛却了,他开始变得坚强了,他感觉自己的人生真的充满了乐趣。在这种积极思想的支配下,威廉·奥斯勒开始学医,因为他喜欢医学。经过努力,他成为了一名医学家。后来,威廉·奥斯勒创建了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又成了牛津大学的客座教授,在此还被英国国王加封为爵士。
威廉·奥斯勒曾经在回忆自己的转变时说:“过去我用铁门隔断了过去与未来,而在今天,我选择用百倍的勇气来做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取得了成功。”威廉·奥斯勒的这段话,影响了无数的人。
拒绝可以让我们看到阴影背后的阳光,如果我们不能拒绝,只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么,我们就会成为别人的傀儡,就会失去自己的主见。人生长路,需要我们不断奔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路上所有的风景,我们要学会取舍,要学会拒绝,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要在权衡之后坦然说明,这样,上帝在为我们关上一扇窗的同时,会为我们另外打开一扇门。
学会拒绝,但不是直来直去地拒绝,这样不仅会让我们的人生失去阳光,还会让我们走向黑暗。委婉地拒绝,让对方看到你的真诚,让对方了解你拒绝的真正原因,让他们看到你是真的爱莫能助,而不是毫无缘由地推脱。只有把事情展开说,从各方面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既不失去朋友,还能得到朋友的理解,让朋友看到你的真诚。
王猛大学毕业以后分到一个小地方工作,开始时感到很失意,成天和一帮哥们儿喝酒、打牌。后来逐渐醒悟过来,开始报名参加等级考试。
有一天晚上,他正在埋头苦读,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叫他去某哥们儿家集合,一问才知道他们“三缺一”。王猛不好意思讲大道理来拒绝他们的要求,也不想再像以前没日没夜地玩耍了,便回答说:“哎呀,哥们儿,我的酸手艺你们还不清楚啊,你们成心想让我‘进贡’嘛,我这个月的工资都快见底了,这样吧,一个小时,就打一个小时,你们答应我就去,不答应就算了。”一阵哄笑之后,对方也就不好食言,后来他们都知道王猛已经“另有所爱”了,也就不再来打扰他了。
拒绝就像是舍弃,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我们才能快乐地继续出发。如果总是一味地索取,我们的人生就会很快被垃圾填满,学会适当地舍弃,适当地拒绝,我们才能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抹闲适。人无绝交,必无至交,相对地,人无拒绝,必无进取。我们的人生不是需要来者不住,而是需要认真斟酌,然后再去取舍,对于不好的,于己无益的事情或者话语,就应该及时选择拒绝。
人生很美好,但是美好并不代表人生的每一段时间都是美好的,而是说,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会来得更加长久,会让我们记忆更加深刻,而不美好的事情已经被我们的记忆细胞无情地拒绝了。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被人所记住,因为它的美好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带动起了我们积极的情绪,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选择美好的东西,而放弃不美好的东西。
拒绝别人并不是弃我们的面子于不顾,而是给自己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我们在更广阔的空间,更长的时间里去体会,去选择,如果做到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美好。
灵活沟通,拒绝也是一种美
拒绝别人,当我们说“不”的时候,也需要照顾到别人的面子。我们不要因为顾及自己和别人的面子,就一味地答应,这样只能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再想要抽身而退,就变得千难万难了。
我们要学会说“不”,要学会在照顾到对方面子的基础上去拒绝,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拒绝而得罪人。身边人既然能向我们提出要求,就证明他们认可我们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坦诚,一位哲人曾说过,不要去欺骗你的朋友,你能骗到的,都是相信你的人。
我们在拒绝别人时候,所使用的理由要实在,这样会减少拒绝别人所带来的尴尬。
“这个没人干的闲差和销售总经理比起来,我能有什么盼头……”
故事发生在1947年的一天,那时小沃森刚刚接管公司的工作,成为了IBM的第二任总裁。
说出“没有盼头”之话的中年人叫伯肯斯托克,是IBM公司未来需求部的负责人。他是当时刚刚去世的IBM公司二把手柯克的好友,而柯克以前又和小沃森是对头。所以,伯肯斯托克理所当然地认为:柯克死后,小沃森肯定不会放过他,与其被人赶走,还不如主动辞职,闹个痛快。
伯肯斯托克就是抓住了小沃森和他父亲一样脾气暴躁、很要面子的特点,准备来到他的办公室故意当面向他发火。这样,在辞职前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奇怪的是,当伯肯斯托克说着那样“没有盼头”挑衅的话而走进总裁办公室时,小沃森却显得平静,一脸微笑地看着他。
这反倒让伯肯斯托克有点紧张了,一时间他没有言语,不知所措。
小沃森趁势说:“如果你真行,那么,不仅在柯克手下,在我、我父亲手下都能成功。如果你认为我不公平,那么你就走;否则,你应该留下,因为这里有许多机遇。”
“……”
“如果是我遇到现在的情况,理智会让我最终决定留下来。”
伯肯斯托克愣了一下,继续嚷嚷道:“我刚才的话你没有听见?”
小沃森没有回答,仿佛真的没有听见似的。实际上,小沃森几乎已经达到了“沸点”,但他同时深深地明白,伯肯斯托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他在,公司就握住了一大有力的资源。所以,小沃森竭尽全力地去挽留他。
事实证明,留下伯肯斯托克是正确的,在促使IBM从事计算机生产方面,伯肯斯托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小沃森极力劝说老沃森及IBM其他高级负责人赶快投入计算机行业时,公司总部里支持者相当少,而伯肯斯托克全力支持他。伯肯斯托克对小沃森说:“打孔机注定要被淘汰,假定我们不觉醒,尽快研制电子计算机,IBM就要灭亡。”
小沃森相信他说的话是对的。小沃森与伯肯斯托克联手,为IBM立下了汗马功劳。小沃森在他的回忆中还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在柯克死后挽留伯肯斯托克,是我有史以来所采取的最出色的行动之一。”
小沃森不但挽留了伯肯斯托克,后来还陆续提拔了一批他并不喜欢却有真才实学的人。这样的容人之量,展现出的正是小沃森的精明之处,他容下了伯肯斯托克,挽留住了人才,进而借助他人的力量,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照顾到别人的面子,就是要求我们要有容人之量。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者,莫不是以大胸怀掌握住了大局面: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拜其为上大夫,管理国政而成就霸业;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计魏征曾谏言谋害自己之前嫌,重用魏征,从而治国安邦,贞观长歌。
黄琳和李恒是同事,不知从何时起,李恒喜欢上了黄琳,经常下班后约黄琳去看电影、吃饭,可是黄琳对李恒没有那种心动的感觉,所以一直以来,黄琳都保持着不温不火的态度,对李恒的邀约也很少答应。
某一天下班后,李恒当着公司同事的面告诉黄琳,晚上要请黄琳去吃饭。黄琳想拒绝李恒,又怕伤了李恒的心,不拒绝李恒的邀请,似乎在暗示李恒可以继续追自己。
黄琳动了动脑筋说:“李恒,我一直以来都把你当作哥哥,对你只有哥哥的亲情感。我不想破坏你在我心中哥哥的伟大形象……”
李恒听了之后,立马明白了黄琳的意思,又很感谢黄琳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台阶下。
试想,如果当时黄琳很断定地拒绝了李恒,两人的关系肯定会发生改变,可能会从朋友变成陌生人,可能还会有一个人因为这次拒绝离开公司。但是,聪明的黄琳用了委婉的方式,既满足了李恒的自尊心,又让两人的关系在朋友的基础上更近了一层。
人活一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他人施以援手。所以,多一个对手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人际交往过程中,“找借口”的作用不可小觑,无论是个人隐私,还是社会活动,适当功妙的借口会成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助于办事圆满成功,我们避免不了拒绝的发生,却可以在拒绝时采用适当并合乎情理的借口,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为拒绝而带来的伤害。
坚持原则,学会拒绝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社会人,这就注定我们每天打交道是不可避免。这时就需要我们分清主次,接受自己应该接受的,拒绝自己应该拒绝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和身边的事。
对他人的困难急人所急,热情帮助,这都是应该的,但前提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就要学会拒绝。但是,直截了当地说“不”,会使对方感到失望和尴尬,不利于和谐的人际交往。所以,擅用表达策略和交际技巧,给出一个合乎对方期望的回答,即使是拒绝,也能让对方很容易地接受。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永远不拒绝他人是不可能的。左右逢源,力图做“老好人”,或者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自己无法承办的事情,最终都不一定能得到我们预先期望的好结果。相反,如果能恰当地表达,温和而坚定地说明自己的情况,那么,不但可以让对方遭受拒绝后失望和不满情绪降到最低,而且还会给人以简单真诚的印象,有利于日后双方和谐的交往。
曾经,美国某报纸为了增强影响力,几次三番地邀请林肯去参加他们内部的编辑大会。林肯推脱不下只好勉强答应,对方欣喜若狂,并想趁势把林肯作为该报的“品牌”。
林肯觉得自己并非一个编辑,所以出席这样的会议不大合适。为此,他想用一个小故事让报社的领导明白,不要再邀请自己出席这样的大会了。
“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
“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有办法了,虽然你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待在家里不要出来的嘛!”
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林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意图,温和但却让人在愉快地氛围中领悟到他的意图。
不做滥好人,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可以让对方看到你的良苦用心。对别人提出的要求,永远点头,并不能让我们得到什么,更会因为一味地同意,而把我们自己逼上绝境。林肯拒做滥好人,而是选择了引用一个故事,委婉地拒绝了对方的请求,进而使得自己从中抽身而出。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会说“不”,也有人不敢说“不”。比如一个门卫,明知道不出示通行证的人不能放过,却不敢拦阻上司家人的车;一位鉴赏家明知道是赝品,却不好意思驳朋友的面子而向外人道出不是真迹的缘由。
然而往往,越是想讨好每一个人,越是达不到众人满意的结果。岂知越是想讨好每个人,最后谁也没讨好,因为,过多的逢迎让所有人都不曾注意到我们的“好”,却反而责备可能的不周到。越是想对得起每一个人,就越有可能谁都无法满足。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顾及每一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自己的阵脚也被扰乱,原有的方寸也会变得不再平衡。
白雪前些日子打电话回原来的公司向老同事问好,不料同事的一句客套话就把她的好心情搅没了,她分明听见有人在电话那头诉苦:“天气好热呀,你走了,都没人给我们买可乐了。”现在想想,白雪真的很后悔,要是当初刚进公司时,不依着那帮懒人,后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落了个不得不离职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