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86500000025

第25章 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记行(2)

昌比的工作室也是传奇。这位“光的手艺人”和林布朗的仰慕者,发明了氛围光新的清晰度。他不断实验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密度,用镜头捕捉了库斯科社会的每一个阶层。

热爱大自然,且深深地被土著文化所吸引的他,曾踏勘印加帝国(Inca)活跃的秘鲁安第斯山区。身为印第安人后代的他,在揭露奎其瓦印第安人(Quechua Indians)过去与现在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其辩护。

这位孜孜不倦的摄影家把明信片也引进了他的国家。这个世界正是经由他制作的明信片而得知在20世纪交接的年代里,有关库斯科与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种种资料。

1950年的一场大地震摧毁了这个区域,使这位快活而狂热的人为之绝望,进而逐渐放弃了摄影。马丁·昌比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摄影家之一,遗留给人类异乎寻常的艺术与文化遗产。

记得第一次看到昌比的作品,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卡塔鲁那自治区。当地的文化部出版品展示中心有一本刚出版的马丁·昌比摄影集。尽管我一向有广泛收集世界各国摄影集的习惯,但这个名字却从来没听过。他的作品,当下就令我极为震惊之极!

有时候,一个人诞生的地方不对,命运就会很不同。像这么了不起的摄影家,若是生长在欧美,早就集四方荣耀于一身了。但身为秘鲁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若非那年阿尔勒摄影节的重点放在中南美洲,昌比的作品不容易有机会在国际舞台如此隆重地亮相。

魔幻写实摄影家伊托碧黛

另外还有一位我心仪已久的墨西哥女摄影家格拉谢拉·伊图尔维德(Graciela lturbide)的作品回顾,也令我回味再三。

生于1942年的伊图尔维德原本是建筑师,曾担任墨西哥具影响力的摄影家曼努埃尔·阿尔瓦雷斯·布拉沃(Manuel Alvarez Bravo)的助手十年,在该国摄影界有领导地位,也是当代摄影家中最专注于新闻摄影的人士之一。

她所拍的有关墨西哥日常生活的照片,焦点放在仪式以及基督教偶像崇拜的混合上,叙述既是天使又是乞丐的孩童故事,以美洲大陆文学中常见的“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手法处理现实世界。

同样的脉络出现在她对死亡仪式,和前巴拿马总统托里霍斯(Torrijos)的友谊,移民旧金山的“丘罗士”(Ghulos)墨西哥人的故事,以及她和墨西哥女性的同胞情结上。

伊图尔维德一直是我上课必介绍给学生的一位风格强烈的摄影家。她的作品有一种紧张的气氛。人物和环境、光线和景物、事件和时空都充满矛盾的关系,好像在她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现在、过去与未来都同时存在于她所选择的画面里。

在当今全球众多摄影家中,格拉谢拉·伊图尔维德是作品极容易辨识的一位。有机会看到她的原作,原先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许多!

塞尔希奥·拉腊因的“瓦尔帕莱索”

值得一提的,还有智利摄影家塞尔希奥·拉腊因(Sergio Larrain)的展览“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

环绕南美洲南端海岬(Cape Horn)的所有船只,在横过麦哲伦海峡(Strait of Magellan)时,从船上发出来的第一个呼叫声就是“瓦尔帕莱索”。瓦尔帕莱索是一个港口,经过几个月不确定的航行后,水手在此爆发他们对生命、酒精和性的渴求。

塞尔希奥·拉腊因刚开始拿相机就是在这里拍照的;1957年发表的《女孩们下楼来》,就是他那特殊风格所呈现的第一个成果。

拉腊因于1959年加入“马格兰”,并决定与诗人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合作一本有关瓦尔帕莱索的书,但此书从未完成。

拉腊因全神贯注地拍摄这个城市,让瓦尔帕莱索白天与夜晚的美毫不设防地展现。摄影家自己也因此而得到解放。他用“手里握着的长方形”捕捉了若不是他,我们就无法看见的现实片断。这些自由的表达有时会使人不安,却也最能为拉腊因的凝视下定义。

拉腊因的照片粒子很粗,拍照的方式也很即兴,构图更是不按常规,大部分都是利用大广角镜头,将近景和远景的透视感做不合理的夸张。尽管身为“马格兰”的一员,他的作品曝光率却非常低,低到令人不晓得他是“马格兰”成员。

为了这个展览,他终于为瓦尔帕莱索出了开本小小、薄薄的册子。从外观看来,实在很难令人相信那是本摄影集。然而,展出的每张作品都被放得很大,原先那种粗糙的粒子被加倍强调,使画面里的海港景色弥漫着一股令人眩晕的氛围。

在那届阿尔勒摄影节,拉腊因的作品并没引起太大的注意。即使是一个最具声望的图片经纪社旗下的优秀摄影家,没有其他方面的配合,也很难在世界影坛上崭露头角。

希望与失望交杂

跟每位来到阿尔勒的人一样,在参观展览之余,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大同小异的人生戏码在上演,自己有时也不由自主地成了某出戏里的龙套。

在阿尔勒,摄影是艺术,是文化,是理想,是生活方式,但也是商品。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摄影节已存在了二十几年,而在现代社会之中,任何没有商业价值的事物,即便能生存,要壮大、持久也是极为困难的。

很多摄影者头一回来到这儿,几乎立刻就会兴奋不已,热情一触即发。周遭的一切,除了摄影还是摄影。在这世上,还有哪里比阿尔勒更让自己有归宿感?

然而,在看到太多同行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媒体、画廊或经纪人青睐时,会不会很快就凉了半截?在看到那么多的好照片就像市场里的番茄、青椒一样摊在那里任人检视、批评,内心会是如何地惶然?在下定决心把自己的心血拿出来亮相时,是否挺得住在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有形无形的屈辱与折磨?

有位看来蛮活跃,对我们也很友善的美国人,有次聊起来,幽幽地表示:“我第一次来阿尔勒时,完全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态。准备好的作品,到后来一件也没拿出来。”

“但是,”这位乐观、坚强的年轻人接着说,“从第二年起,我就有备而来了。现在,所有的游戏规则我都清楚了!”

我们后来注意到,在短短的会期里,他几乎不放弃任何机会跟可能对他有帮助的人接近,勤奋地出现在每一个重要场合。不晓得他是否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了发表或销售作品的机会。

记得我们曾问过一位摄影博物馆馆长对阿尔勒摄影节的看法如何。馆长还没开口,他那直率可爱的夫人便说:“要是没有那些拍照的,一切就太完美了!”

全盛时期的阿尔勒,把在摄影领域寻求机会的人从世界各地吸引而来,混杂在这个大缸子里各取所需。拍照的人毕竟比媒体、机构的数量超出太多太多,素质也不一。这对和蔼的夫妻表示,当年与会阿尔勒摄影节,整个会期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应付不完的摄影者。在他们坐着、站着,甚至走着的时候,都有人拿作品前来求教,搞得他们不堪其扰。

市中心一个叫FORUM的露天咖啡座是许多与会人员歇息的地方,而阿拉坦旅馆(Arlatan)中庭,就是后进拿照片请前辈指教之处。这也是摄影艺廊或经纪人发掘新秀的场所,在摄影节期间,俨然成为一个各方人士的交谊中心。

来自西方的穷摄影家们,攒了旅费来到阿尔勒,晚上窝睡袋,白天啃面包,追求的就是那鲤鱼跃龙门、一步登天的传奇。在那里,许许多多等待被发掘的艺术家,尤其是第一次来的,或是危机感特别强的,没头苍蝇似的见到队伍就排,看到人群就钻,有时甚至搞不清楚打交道的对象,就急急忙忙地展开邀约。

大牌摄影师自然老神在在。他们是摄影节的熟面孔,住最好的旅店,上最好的馆子,和老朋友把酒言欢,和同行交换市场情报,从容自在地谈几笔新生意,交几个新朋友。他们携家带眷地来度假,时时沐浴在艳羡的目光之中,给初出道者提供了“有为者亦若是”的丰富想象材料。

视觉冲击与现实冲击

在幻灯片放映会方面,当届一共有6场,共放了12个节目。内容并不拘于“发现”或“美洲”,“向罗密欧·马丁内斯(Romeo Martinez,1911-1990,瑞士CAMERA杂志前主编)致敬”“科学与摄影”“撒切尔时代”“医疗无国界”等,都是其中的节目。

大部分节目其实都已不再纯粹表现摄影。照片在此成了多媒体的一部分,放映节奏及背景音乐喧宾夺主,所有影像在如此搭配之下,都变得零碎而片断。观众接受着一幕幕的视觉冲击,早已把影像的内涵抛诸脑后。

我们并没有观赏每场晚会,仅参加的两场,都被卢西恩硬安排到第一排与他和市长等贵宾同坐,很让我们见识了他的霸气跟在阿尔勒呼风唤雨的本事。

卢西恩办事能力之强为摄影家中少见,人更是聪明得不得了。26年前,他与其他几位先生一手策划并创立了阿尔勒这个摄影王国,将摄影推向市场大众。他深谙各种公关造势之道,也熟稔一切市场通路,在摄影景气好的时候,吃香的喝辣的,风光了好些日子,但也不免为自己树立了一些敌人。

有一天看完晚会,我们信步随着卢西恩到附近他家里小酌一杯。那位年轻的美国摄影家也带了两三位同伴靠过来,想借着一路上跟我们聊天,顺势也混去卢西恩家。

我们早知他想结识权大势大的卢西恩,却也不想点破。没想到行至克宅,卢西恩先让我们进去,转头对其他人说:“对不起,你们没被邀请!”然后就毫不客气地把大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或许这也是“摄影节文化”的一部分,却让我们的心中百味杂陈!

点石成金的莱博城

在阿尔勒那几天,卢西恩虽忙得不可开交,但依然极尽地主之谊。除了邀请我们去他家的私人晚宴,还开车带我们去莱博(Les Beaux de Provence)以及毕加索生前常去创作陶艺的一个窑场。此外,生平第一次见识的斗牛,也是那年他请我们在阿尔勒古竞技场看的。

莱博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妙地方。小城坐落在两百多米高的岩脊上,公元前5世纪居住于此的凯特人将之命名为Bau,意思是普罗旺斯的陡峭岩石。据说,其北方的地狱谷(Val d’Enfer)就是触发但丁写《神曲·地狱篇》之处。

它曾是要塞,但于12世纪被废弃。19世纪中叶,有人在那片光秃秃的山头上发现铝土矿,经过长时间、大面积的开采,矿土于20世纪末完全耗尽。世代在此落脚的十几户居民,只有靠凿山挖壁卖石块营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有一天,石头城来了个“点石成金”的活神仙,竟让这些人家全成了大富豪。

这一点也不是神话。活神仙是位极有创意的建筑师,取得居民的信任后,他把所有采石场做了一番规划。石头尽管挖了朝外卖吧,可怎么挖就有讲究了,必须照建筑师的规划挖。

就这样,一边挖一边变出了一座教堂,一边凿一边创造了一座歌剧院……接着,酒窖、餐馆、咖啡厅等也慢慢成形--统统都是从岩石山中挖成的。

深邃辽阔的空间令人心旷神怡,既古典又现代的格局令人着迷。最优秀的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在此演出,一流的多媒体秀在此上映,顶尖的厨师在此献艺……观光客络绎不绝。光是停车场的收入,就能让地主笑花了脸。

我们那天到这里已近傍晚,由于当晚卢西恩要在家开派对,不能多逛,只能领着我们在城郊走走,同时听他叙述莱博如何脱胎换骨的故事。同行的还有两位来自南美的乐师和歌手,卢西恩替主办单位把他们邀请来,在其中一天的晚会中表演。

走着走着,来到一个竖着两三座石墙的空旷采石场。远看还以为这里面一堵堵的石墙都是大石块堆成,走近才晓得,每堵墙都是石山的一部分,巨大的墙面是经过一大方块一大方块凿取、切割后的面貌。

天高气爽,头顶蓝天白云的我们,仿佛置身于古希腊的废墟之中。那位年轻歌手一时兴起,爬上一面平坦有如舞台的石块,张开双臂,引吭高歌了一段优美万分的歌剧。靠坐在石堆之中的我们,聆听着有如天籁的歌声,恍惚之间,分不清自己是在普罗旺斯还是外星球……

临别祝福

当天晚上,卢西恩在家里大宴宾客,总共请了三四十位他的老友或与业务有关的各路神圣。其中包括法国文化部官员、柯达美国和法国总裁、意大利出版集团老版、德国“科隆摄影博览会”创始人、“马格兰”总裁等。

卢西恩是个品位极高的人,家中布置自非等闲,又大又舒适的屋子里,除了典雅的家具外,还放满了艺术收藏品。触目所及,全是世上名气响亮的画家、雕塑家的作品。光是毕加索的画、雕塑与陶艺,客厅里就有好几件,因为毕加索在世时,是卢西恩二女儿的教父。

卢西恩说,他拥有的所有艺术品都是人家送他,或是他用自己拍的照片与艺术家本人交换的。艺术无价,在这儿的确可以得到佐证。想想看,照片可以换到毕加索、夏卡尔的原作啊!怪就怪在,墙上未见任何摄影作品。

自助式的晚餐是在二楼中庭的院子里摆开来的。主人特地请了一位摩洛哥厨师烹煮摩洛哥美食--小米和羊肉、烤鸡等。看得出来,克府经常宴客。贵妇模样的卢西恩夫人与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优雅至极地穿梭在客人之间,举手投足、言语笑容之间,分寸掌握得分毫不差。吃喝,谈笑……那一夜就在主、客都非常尽兴的情况下圆满结束。

同类推荐
  • 辞职去旅行

    辞职去旅行

    辞职,去旅行。两件最大快人心的事情都叫她一个人干了。一个曾经自诩劳模的姑娘,毅然放弃了高薪厚禄的工作,离开“奔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只身挺进环球之旅。她就是前南方都市报城市杂志中心首席编辑蔻蔻梁。
  • 世界我知道·亚洲——朝鲜

    世界我知道·亚洲——朝鲜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朝鲜的风光与民俗。
  • 世界我知道-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世界我知道-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本书内容包括:“狮子国”的窥探;地理大发现;崎岖温润的地理环境;储量丰富的宝藏;历史回眸;美丽的传说;封建专政;殖民统治;独立发展;政体与外交;政体与政党等。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热门推荐
  • 吃得苦中苦方为鬼中鬼

    吃得苦中苦方为鬼中鬼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自我为你成为这世间一抹幽魂后我方知晓为何情深不寿。……“秦瑾,本公主做了鬼都没有放过你,你是不是很感动?”“长公主殿下,微臣很是感动,但是微臣更多的是惶恐!”“你怕本公主向你索命?”“不,微臣怕的是……公主若想离去,微臣拦不住!”
  • 云起苍岚之混沌罗盘

    云起苍岚之混沌罗盘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山里有个闲散逍遥的小山神叶岚某位阴险狡猾的神君的出现却打乱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取神格,寻秘宝,欢乐的寻宝小队走遍凡间各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儿。九万年前不为人知的真相也随之悄悄浮出水面。背叛与救赎。在灭世之劫面前,我们的主角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面娘子俏郎君

    鬼面娘子俏郎君

    娘亲告诉她,新郎是个跛脚,还是一个独眼,长得奇丑不比。她这才放心嫁了过去。没想到,没想到她的新郎居然是这般模样,她天生丑颜怎配得上他?被他吃干抹净外加生了一个球,却得知他另有所爱,心死情灭,原来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方!
  • 看懂财务报表有绝招

    看懂财务报表有绝招

    本书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按照新准则的要求,结合实例对财务报表相关科目进行逐一讲解,通过介绍两大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教读者如何看懂财务报表。
  • 红楼之禛心俜玉

    红楼之禛心俜玉

    寄人篱下泪尽而逝的林黛玉,从千金小姐变成农家女孩,将前世抛却,今生靠自己的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言而总之,这就是一部林黛玉转世在现代社会的奋斗史。
  • 琥珀吻过那时光

    琥珀吻过那时光

    苏锦,母亲早逝,父亲不过是个赌徒,逃学打架,吸烟酗酒,叛经离道、桀骜不驯、无恶不作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简直就是个看她成绩排名就能知道这个年级有多少个人的坏学生,虽然长相惊艳,却也不过是个嚣张至极、目中无人的草包。然而某日……陆仁佳:excuseme?!林城一中的双第一是在一起了吗?!君中艺:好……好像,是这样的……林城一中的学生疯了,卧槽,还她们男神啊!苏锦:我不是,我没有!—————————这是一个小甜文,治愈系小甜文,非常短小!
  • 西游之绝世人皇

    西游之绝世人皇

    洪荒世界经历龙凤麒麟三族之乱,巫妖量劫后,又经历三皇五帝,人族逐渐崛起,确定天地主角。然而即为天地主角,洪荒大地之上为何还有就哪妖魔鬼怪肆意奴役人族,将人族充当血食?又有哪满天神佛高高在上,视人族为棋子,盗取蚕食人族气运?天道发展畸形,需要需要重新塑造。于是魂穿西游世界傲来国,成为傲来国国王的主角,依靠系统外扫妖魔,内清吏治……。且看他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绝世人皇的故事。陈放说:“人族当自强!所有阻挡人族崛起脚步,触犯人族利益的,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诸天神佛,亦或者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我自以力镇之!”
  • 近代侠义英雄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是平江不肖生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内容所涉及时间大略以晚清“戊戌六君子”殉难之际为坐标,上下各推十年左右,个别人物事迹延伸至民国初年。本书以大刀王五为引,带出大侠霍元甲本传,穿插介绍清末各路英雄豪杰,演绎神拳霍元甲“三打外国大力士”的传奇,最后以霍元甲被毒害为结束总结全书。本书结构严谨绵密,情节跌宕起伏,文字波翻云涌,呈现了很高的文学价值。
  • 古巴历险记

    古巴历险记

    35岁的退伍军人麦克,拥有一艘名为“缅因”的包租渔船,但负债累累。卡洛斯则是一位生活优渥的迈阿密知名律师。这一天,麦克坐在绿鹦鹉酒吧,一边谋划生计,一边等待着卡洛斯的客户——一位美丽的古巴裔女子萨拉和一位神秘的古巴流亡者爱德华多。麦克得知,萨拉的祖父在古巴革命前逃离,将6000万美金藏于古巴。但随着哈瓦那与华盛顿之间的“古巴和解”持续推进,这笔巨款迟早会曝光。但麦克明白,如果他答应去古巴冒险寻宝的话,最终的结局要么大捞一笔,要么一无所获,那么结果是怎样的呢?《黄金海岸》《野火》《将军的女儿》的作者尼尔森·德米勒强势回归,推出第二十本新作《古巴历险记》,为您揭晓一段异域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