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47900000030

第30章 礼乐春秋

孔子生活的时代,周室衰微,诗书缺,礼乐废,因此,他的晚年除了教育弟子外,就利用空暇时间整理古时候的诗书。他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整理成册,并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

孔子晚年时,尤其喜欢《易经》,简直爱不释手,每天都要翻阅。《易经》相传是伏羲与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是我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其中蕴涵了很多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问题。

孔子曾叹息着说:“假如老天爷再让我多活几年就好了,我可以仔细地研究《易经》,这样死后也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孔子后来对《易经》里关于人生哲理的内容有很多阐发,所以有一种说法:流传后世的《易经》是伏羲、文王、孔子所作,即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所谓“十翼”,就是孔子对《易经》的阐释,这些流传后世,使得《易经》由卜筮的书籍变成了包含深远哲理的书籍。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几乎被焚毁殆尽。由于《易经》被认为是卜筮的书,因而得以保存下来,未曾遭受祝融的厄运。

孔子除了整理《诗经》、阐释《易经》外,还着力研究周朝的礼乐。诗书礼乐就是孔子教授弟子的主要内容。孔子自杏坛讲学以来,先后教授的弟子共达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72人,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颜回、子路等都名列其中。

孔子对礼乐有着执著不懈的追求,也有着很独到的见解。他曾经和鲁国的乐官谈论乐的问题。孔子说:“音乐的演奏,其擎音节奏的全部过程是可以知道的。一开始,各种乐器一起演奏,接着放开音量,清浊高下立现,却又互相和谐,宫是宫,商是商,不相混乱而节奏分明地连续不绝,直到一支乐曲终了。”

除了学问的积累,孔子还很注重人格修养。他经过长时期的磨炼,已经成为当代的圣人。孔子在与自己的乡里人相处时,态度温和恭顺,一副老实不爱说话的样子。但在宗庙里或朝堂上,需要讲究礼法或决定政事的时候,孔子则详详细细地问、明明白白地解说,丝毫都不含糊。不过,这时候孔子的发言也总是很谨慎。

孔子在朝廷上和品阶低一点的下大夫交谈时,态度和蔼而刚直;和品阶相对较高的上大夫交谈时,中正适度,和颜悦色中带着不可侵犯的样子。当国君临朝时,他则恭恭敬敬,威仪适当而合乎礼仪。

日常生活中的孔子,对饮食要求得很精细,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米饭是养生的必需品,最好精致而白皙;鱼和肉类最好切得小一些、细一些,因为切得太大,难以咀嚼,不合卫生。饭太热、太湿的时候,不吃;鱼肉变味了或腐败了,不吃;食物的颜色跟平常不一样,不吃;食物有怪味恶臭,不吃;烹调失宜、不生不熟的食物,不吃;不是三餐正常的时间,不吃;街上买来的现成的酒菜,可能不卫生、不干净,不吃。即便饭桌上肉类很多,也不能食用超过平时的量。喝酒虽没有定量,但不能喝醉。不管吃任何东西,都保持定量,绝不多食。姜能除秽恶、驱风寒,所以要经常备着,饭后也不撤去。

祭祀后,分配到的肉,要马上分送给别人,不能留到隔宿,因为会腐败,有碍健康。

孔子在吃饭的时候,绝不说话,必须保持肃静;睡觉的时候,也是如此。

虽然有时候吃的是粗饭、菜汤,孔子也会先拿出一部分祭祀先人,而且态度恭敬严肃。

如果遇到朋友不幸死亡,没有家属亲人料理丧葬事宜时,孔子就会主动地负起殡葬的责任。

朋友有所馈赠时,除非是祭肉,否则即使是贵重的车马,孔子也绝不拜受。不接受礼赠是孔子刚直的表现,独独可以接受祭肉,则是因为这表示敬重朋友的祖先。

孔子睡觉时,不挺直四肢仰卧,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姿势像尸体。

孔子平时在家里时,仪容整洁,却从不故意装出肃穆的样子,态度上也很随和。

他看到穿着丧服的人,即使是平素很亲近的熟人,也会马上作出一副悲伤的样子表示哀悼。他遇见戴着礼帽的大夫或是盲人,虽然经常见面,也仍然以礼相待。

有时候,孔子坐车外出。上车前,他一定端端正正地站着,手拉车上的绳索。坐进车子以后,不回头看,不高声说话,也不向窗外指指点点。如果在路上遇到穿丧服的人,他总要站起身来,手扶车上的横木,弯身以示对死者的敬意。

这就是万世师表,伟大圣人的生活态度。

公元前481年,即鲁哀公十四年,孔子71岁那一年的冬天,哀公要到大野狩猎。

当时,国君狩猎是一桩大事,非常隆重。大夫和贵族们都得参加,孔子也在被邀请之列。

大野,又名巨野,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面。当时是个沼泽地区,各种鸟兽非常多。

君臣到傍晚时,已经猎得不少鸟兽,哀公极为高兴。不一会儿,叔孙氏策马奔来,报告哀公说,他的手下猎得一头怪兽,从未见过,不知道名称,请哀公看看。

哀公命人将那头怪兽抬来,只见它的外形有点像鹿,但是体形比鹿大得多;尾巴像牛,蹄子又像马;头上还生了一个角;背部的毛五彩缤纷,非常漂亮;腹部的毛是淡黄色的。大家看了都啧啧称奇,却没有一个认识,谁都说不出它的名字。

季孙氏认为,出现了怪物,这是天降异兆,不祥。

哀公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这动物如此少有,或许是祥瑞的象征,于是立刻吩咐人去把孔子请来。孔子当时正准备和几个弟子回城,听到哀公召请,就赶忙前往。

孔子只见一群人围在那里,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一会儿怪兽,一会儿不祥,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哀公见孔子来到,命众人让开,让孔子去辨认那头怪兽。

孔子一看,不觉大惊,启奏哀公说:“这是麒麟。”

哀公听说是麒麟,大喜,果然是吉祥之物。可是大喜之后未免觉得可惜,因为这头麒麟已经死了,要不然带回宫中豢养以供玩赏,那该多好。

哀公一国诸侯而已,竟妄想豢养麒麟这种灵兽,也不怕自己消受不起。

先不说哀公的心思,且说孔子见到这只被杀的麒麟后,先是一惊,继而悲从中来。

当他辞过哀公,转身返回自己的车时,禁不住以袖拭泪,叹息着说:“吾道穷矣!”

随侍在侧的子贡看到夫子如此哀伤,不禁感到惶惑不解。他说:“夫子,我听说麒麟是一种仁兽,它的出现是祥瑞之兆。您为什么反倒如此悲伤呢?”

孔子告诉他说:“子贡你说得不错,麒麟确是仁兽,它的出现,象征明君在位,国运亨通。尧舜时代,麒麟曾出现在郊外,百姓虽然见它长得凶猛,却都不敢伤害它。周朝的时候,凤凰鸣于岐山。这些灵兽都是出现在圣明之世,否则,就会一直隐匿不出。如今并没有明君在世,它却出现了,还死于佣仆之手,你说这怎么能不令人慨叹呢?”

子贡又问道:“那夫子刚才因麒麟之死而自叹道穷,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长叹一声,说道:“我就好比是那麒麟,出现得不是时候,因而遭害。所以,我的主张也将穷尽,没有人知道我了。”

子贡说:“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夫子呢?夫子的学说一定会流传后世的。”

孔子说:“我不能被世俗所接纳,不能被君王所任用,但我并不怨恨天,也不怪任何人,只是专心学习学问和为人处世,从浅近处下工夫。经过这么多年,这才渐渐领悟到天理,天总会知道我的。”

孔子出生之前的时代,历史文献的不足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曾说过:“夏代的礼制,我还能说出一个大概来,可惜夏的后代杞国所保存的文献太少,已经没法考证了。殷商的礼制,我也能说出一个大概,可惜商的后代宋国所保存的文献太少,已经没法考证了。如果两国的典籍、人物都充足的话,就能证实我所说的一切了。”

孔子出生的时代,周朝的文献资料很丰富。他曾说:“周代文化继承夏、殷两代,所以更为完备而灿烂。这也是我推崇周公的原因之一。”

在孔子看来,周公是周代文化的奠基人,他一直想效仿周公,并一直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孔子的心里一直有一套政治及文化建设的蓝图。他曾说过:“如果齐国能够好好地变革,就可达到鲁国的程度;鲁国如果再好好地变革的话,就可达到近乎理想的王道境界了。”

孔子认为齐国是太公之后,自齐桓公称霸以来,政治上日渐急功近利,喜欢用精巧诡诈的方法来治理内政外交;鲁国是周公之后,虽然国力逐渐衰弱,但是重礼教、崇信义的优良传统作风仍胜过其他各国。不单是齐、鲁两国大有可为,就算是其他国家,不论大小,哪怕小至百里之地,仍然有望,问题只是肯为与不肯为而已。这就是孔子耗费了14年的光阴,风尘仆仆奔走于各国,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结果曲高和寡,孔子的治国理想到处不能见容,于是只好回到故乡来教育弟子,著书立言。

孔子生活的时代,周室衰微,圣贤之道几乎已经被世人忘记,天下一片混乱。家臣弑主、大夫篡君、权臣专横、武将跋扈,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足为怪。至于一般的老百姓,赋税已经很重了,还得常常为贵族服劳役,或者被征调到各地参与战争,万一遇到水、旱天灾,更是求告无门,苦不堪言。

一向具有悲悯胸怀的孔子,以天下为己任,他希望改革政治,上位者清廉自持,爱护人民,善待百姓;一般人民知廉耻、重信义,守法安分,共享安康。这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另一个原因。

他的政治理想最后终究不能实现,于是倦游归鲁。此时的鲁国内部,依然混乱如麻,君主懦弱、权臣嚣张。孔子痛心之余,开始着手编写《春秋》。

《春秋》一书是鲁国的史记,上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这是一部记录12位君主,共计242年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其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春秋》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编年史。有关历史事件、天文景象(日食、月食等)发生的年、月、日都有明确的记载。它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这在2000年以前,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孔子把他的一套“王道”理想,寄托于这本著作中。例如,吴、楚两国尚属蛮夷之邦,却自称为“王”,在《春秋》里,孔子把它们贬称为“子”。又如晋国曾叫周天子去朝拜晋君,这是僭乱行为,如果照写,不仅损害了周天子的尊严,更是告诉后人,这是一个没有是非公道可言的时代。强权如果至高无上,能操纵一切,那么,掌权者就会任意妄为,天下也将永无安宁之日了。

在政治上或社会里,应该有一套合理的规则可行,这种规则是基于人性和道德予以制订的,绝不能由强权自行决定。周天子虽无实权,但名分上毕竟是天子。这种名分大义,不容不遵守。

基于孔子的以上观点,《春秋》不全是客观的事实记录,而是有他一套主观的立场。凡是值得鼓励的,竭力予以宣扬;至于乱臣贼子,则予以笔伐。

当年孔子出仕为官时,在文辞方面,多半与别人商量后才下笔,并不独断专行、坚持己见。唯独写《春秋》时完全依照自己的思想,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可说是千锤百炼,一字不苟,可见孔子对这部著作的重视。

他曾经对弟子们说:“后世的人们,可能因这部书而知道我孔丘这样一个人,也可能因这部书而责骂我。这些都留给后世去印证吧。”

同类推荐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野哭:弘光列传

    野哭:弘光列传

    这是一部扎实的史传叙事作品。作者以南明弘光朝短短一年历史为叙事对象,描写了明末上至皇朝政体的崩解下至整个知识分子(文官阶层)的思想觉醒的状貌。涉及当时明、清、大顺三朝鼎立的非常历史时段下的国情民情、文臣武将、新兴的士绅阶层的种种表现,有史据有观点,是一部力求将历史研究引入当代思想文化动态中进行梳理的有分量的作品。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本书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何空自苦

    何空自苦

    人都会犯错的,这就是生活。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每个人都有被原谅的机会......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我的中东

    我的中东

    行走,跟随心的方向。自印度等诸佛国禅修之旅结束后,吴苏媚再次出发,以一个女性的浪漫与豪情,进入中东迷局,历经约旦,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叙利亚,伊朗,土耳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约旦。当中东离你如此之近,这片土地比你想象中更为温情。它甚至是安宁的。最美的旅行,事先没有地图。连你自己也不知道下一站将会到达何处。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当你将中东走遍,不光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知识见长,宗教知识也同样受益。上帝将这片土地切的细细碎碎的,各种关系复杂,交错,也有趣。只身入乱局,一心住安宁。乱局无助,迷局无解,在无助与无解的境地中,发现最大、最坚固的爱,以及自由。
  • 奴婢要辞职

    奴婢要辞职

    欧阳晓误入古代,强抱了他,那个因为中毒变小的大锦朝索命活阎王,沙爷!但他却月朗风清,清逸出尘,风姿绰约,身份不一般。这个欧阳晓,有热闹上赶着瞧,喜爱多管闲事。最后在大皇子大刀阔斧杀来时,她完美躺枪,搭上性命死翘翘了。再次醒来,她成了‘千斤’大小姐,家中有个爹又有娘,但这是个后娘,总想生娃和害她。为了家产她当然也要拼了。努力消磨脂肪的同时,顺带调戏街边的帅小伙儿,直到再次遇到某位爷。她道:这位公子好气质,缺不缺媳妇儿,娶我啊!他:吾心不悦她:我有钱他说:吾丑拒某日他却突然出现,主动要求负责,原来是想找欧阳晓替他找个媳妇儿。本以为很简单,直到后来她又将自己搭上了。
  • 宋若谷,我喜欢你

    宋若谷,我喜欢你

    晋江人气作家酒小七欢脱大作!校草级学霸爱上粗犷女汉子。你再向我表白,我就要过肩摔了!一段由谎言开始的假冒爱情,一次蓄谋已久的甜蜜告白。她犯过两次空前的迷糊,一次是答应宋若谷当他的假女友,还有一次是察觉到自己中了他的圈套之后,还继续执迷不悟。他有两个绝后的不合理,一个是当着假女友的面拒绝了前女友,另一个是欺负假女友之后送花给她,却不敢表白。她的迷糊其实有一个很合理的解释:不拒绝,就是主动接受。他的不合理也有一个很准确的说法:不点破,是因为动心了。原本只是冤家路窄,谁也没有想到会入戏这么深。有时候,绕来绕去又回到原点,不过是因为你也在这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木槿花西月锦绣5

    木槿花西月锦绣5

    宋明磊联合轩辕淑仪公主施计气死德宗,逼反了新太子,谋杀丽太妃,想挟太子世子轩辕楽登机,轩辕淑仪垂帘听政,他在背后号令天下,原非白早已识破他的计划,称机拥立原青江黄袍加身。原氏终于实现了十世的梦想,站到了天下至高处。木槿为解大理的疫症,同恢复记忆的兰生进入暗宫取金婵花,无意见得知了原氏与司马氏双生子诞,龙主九天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都市异人

    重生之都市异人

    虽然老天给林虎回到18岁重新开始的机会,却为他打开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上一世碌碌无为的他,在重生之后被卷入了与各种各样的异人斗智斗勇中,为了生存誓要化龙为鹏!
  • 五行山下的五百多年

    五行山下的五百多年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间,佛道两教争斗不断,天廷再遭倾覆之难。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如来二弟子的循循善诱,孙悟空终于脱胎换骨。
  • 我的男友是只妖

    我的男友是只妖

    一个家族世代和妖怪打交道有着阴阳眼的女孩,五岁的那年机缘巧合在农村的山中救了一只火鸟,却不从想那只火鸟竟然是一只在山海经中才出现的老妖怪,于是被那千年老妖怪死缠烂打数年,不得不做个某个妖怪女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