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体育盛会,又有哪个商家会轻易错过呢?为了备战此届奥运会,李宁公司除了不惜重金,一如既往地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之外,还把眼光悄悄地瞄准了海外代表团。
2000年9月15日,许多人惊讶地看到这一幕:法国运动员穿着李宁牌运动服上场!
是的,他们没看错。长久以来,国人已经习惯了看着各国运动员穿着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名牌产品在赛场上驰骋,这其中便包括中国自己的运动员,但外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穿着中国的体育产品上场,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原来,早在2000年4月,李宁便开始接触法国体操协会,并争取到了该协会主席亚克雷依的支持。对于法国体操队来说,能够与曾经创造过体操史上无比辉煌成就的李宁合作,也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亚克雷依一语双关地说:“在体操运动中,我们宁愿选择‘李宁’,我们认为,在体操领域内,‘李宁’更为专业。”
2000年7月初,法方来到北京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从2000年9月1日起4年内,法国体操协会所属的男子竞技体操、女子竞技体操、韵律体操、蹦床和有氧健身操运动队在所有国际比赛、训练和领奖活动中都将身着李宁牌产品出现,而李宁牌的广告中也可以出现法国体操队的形象。
看着这一切,多少人不胜欷歔感慨,同时生发出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李宁公司与法国体操协会签约仪式上,时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说:“我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新闻发布会,但过去多是外国商家买断中国运动队的指定用品权,像今天这样中国品牌成为外国运动队的指定用品还是第一次。我很激动,此次赞助虽然是李宁公司迈向国际化的一小步,但却是巨人的一步,它意味着中国民族体育用品业开始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
对于李宁公司而言,与法国体操队的合作也是在欧洲市场迈出的关键一步。尽管法国体操队在欧洲排名第四,在国际上仅属二流队伍,但体操运动在法国的普及程度却远远高于中国,法国已拥有上万个体操俱乐部。透过法国体操这个极好的宣传媒介,对法国及欧洲市场的拓展将起到不小的作用。其实,在打开欧洲市场之前,李宁的这一举动便已赢得业界和媒体的一片叫好。
随后,李宁公司乘胜追击,又于2001年8月赞助了俄罗斯代表团和希腊代表团参加第21届夏季大学生运动会。在同年11月的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李宁又把赞助对象扩大到了西班牙和保加利亚的体操代表团,加上原有的中国、法国体操队,李宁此时赞助的体操队伍已达到四支。到了2004年8月的雅典奥运会上,西班牙男女篮球队都穿着“李宁”牌运动服出现在赛场,更是吸引了无数球迷的眼光。
此后,李宁公司征战国际市场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日益树立起国际名牌的形象,就连NBA都成为李宁公司的合作伙伴。回想起1999年8月李宁产品首次出现在世界体育用品博览会(ISPO)上的时候,很多外国人还对它一无所知,误以为是来自韩国或日本的情形,这种差距是何等的大!
李宁公司的营销负责人如此解释他们的海外行动:“我们把自己定位为本土品牌,但同时我们需要树立国际形象。”一些财经杂志也在谈及李宁公司时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在国际市场的推广策略上,李宁愈发显得稳健而成熟。”在国内市场对手日渐增多的情况下,李宁在保有原有市场的情况下,聪明地选择了另辟战场。体育是无国界的,商业也是无国界的,凭借着过人的眼光,李宁公司正轻车熟路地向国际战场进军。
成功上市,使出资本的“托马斯全旋”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面临着发展瓶颈问题,这个瓶颈既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也有品牌定位方面的,当然,还有资本市场方面的。想要通过自有资金实现循环式扩大再生产,不仅速度慢,而且能力有限,远远无法与国内外同行相比。相比之下,上市融资不失为吸纳资金的一个好方法。
1997年,面对公司的困境,李宁便萌发了上市的念头,但是在当时,作为民营企业的李宁公司根本不可能拿到上市指标。于是,李宁再次聘请刘纪鹏做设计,为上市做准备。这一次,他把目标瞄准了香港。
1998年12月,李宁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上海李宁体育用品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李宁集团的总部,主要用于资本运作和资本经营,又称“母体公司”。此前,集团有四个大股东,分别为柳州市李宁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李宁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北京广健东贸易有限公司和广东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过一番改革之后,新的李宁集团的股东便全部成了自然人。李宁打算把公司最好的资产打包上市,争取融资顺利,不过未能如愿,上市计划被迫搁浅。
谈及此次上市失败的原因时,刘纪鹏分析道:“一个是李宁的主体公司选择,当时并不成熟。当时我们的设计思路,和他根据这个设计进行调整的力度都比较大,所以李宁停下来了。第二个,李宁集团特别分散,母子关系还是不清楚,归到一个公司去上市是有困难的。而要调整起来,包括税收上,一系列问题都要求李宁放慢速度。”
上市失败了,李宁并不灰心,而是更加努力地改革企业,朝着现代管理的方向发展。李宁对此有着清楚的认识:“在香港上市除了可以直接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也可以推动企业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有助于企业提高素质,加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
于是,李宁又请来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融专家陈琦伟,让他担任公司的独立董事,开展一系列有助于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举措。在陈琦伟的建议下,李宁决定走专业化、集团化的路线。一方面,公司引进德国SAP公司的AFS服装和鞋业解决方案,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套先进、高效的ERP系统。另一方面,公司邀请海内外先进的企业加盟,参与到公司的战略调整当中。在市场战略方面,李宁公司与中国台湾麦达公司合作;在广告传播战略方面,李宁的合作伙伴是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在财务战略方面,李宁则与著名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联手;至于开发合作伙伴,则是法国的一家公司。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与变革,李宁公司的整体水平已有明显提升,但国内市场并无明显扩大。李宁决定加快融资速度,向海外市场进军。2000年初,李宁遇到了海问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王亚非,与之达成了共识:李宁公司应该赶紧上市!随后,李宁就困惑自己很久的三个问题向王亚非请教:如何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要不要走国际化路线,以及如何走;如何进行资本运作。王亚非及其所在的海问咨询公司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同年底,李宁正式聘请海问咨询公司做公司的战略和财务顾问。
谈起这些合作经历时,王亚非对李宁赞赏有加:“跟他谈话,能感觉到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他有两个长处,第一,做事情全力以赴;第二,一步一个台阶。”
接下来,李宁面临一个最关键,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步:让出股份,引进外资,从而为海外上市做好准备。为此,他先把公司董事会的人数由5人调整为3人,只剩下自己、时任北京李宁体育用品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陈义宏,以及担任独立董事的陈琦伟。差不多与此同时,他以全国12家地方分公司、304家专卖店的分销零售部门,组建了上海运动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不再只是代理李宁一家品牌。
2003年1月,李宁说服他的家族成员,出让部分私人股权给新加坡投资商TETRAD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所属的CDH基金公司,让二者分别持有19.9%和4.6%股权,进入董事会。至此,李宁公司顺利完成改革,使得股权和管理结构都符合上市公司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