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网络广告收入模式肯定是以搜索引擎为主的。
现在大家用搜索引擎,每个人都要一页页地找结果,这个过程没有沉淀、没有积累,其实非常浪费。如果有个团队去运营,进行关键词的整理、运营,人家下次来就可以直接看到结果。不过困难在于需要人和社区的介入,同时还涉及图书馆情报、百科编纂等信息组织的技术,此外还要平衡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参与度,并防止恶作剧式的捣乱行为———因此,需要强大的运营团队支撑。
搜索是一个大的战略布局
如果回到几年前,全球式搜索引擎收录的网页量或许也只有几千万页,但到今天,这类的搜索已经达到了数十亿页。互联网泛滥,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又使时间资源越来越稀缺,这种情况也让人们越来越对搜索引擎产生需求和倚赖。搜索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做事习惯和生活方式。有调查结果显示,搜索以71.9%的绝对优势成为用户从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几乎在全球所有的调查中,搜索引擎都是互联网上使用程度仅次于电子邮箱的服务。
既然搜索是互联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将搜索纳入整体业务体系,就成为腾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是腾讯很早就开始筹划进入搜索领域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搜索之于腾讯,是一个大的战略布局。搜索业务是腾讯一站式在线生活布局中的重要环节,腾讯为研发自主搜索引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马化腾在2005年就提出了“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的整体战略,即以用户价值和需求为核心,满足用户沟通交流、娱乐、信息获取、商务等各个不同层次的需求。随着像神经元细胞一样的搜索引擎的加入,所有的应用和服务被串联起来,让腾讯的在线生活战略布局———“用户的所有需求都可满足”的愿望成为现实。
“互联网行业有两个半,一个是阿里系,一个是腾讯系,那半个则是百度系。”这是个流传已久的看法。阿里巴巴圈的是产业链,腾讯圈的是用户,百度圈的则是信息,“信息模式”最容易被人复制并进攻,虽然百度目前稳居第一,但却是有机可乘。
2006年3月,腾讯旗下SOSO网(www.soso.com)正式上线运营。自2009年7月起,SOSO的用户到达量已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百度。2010年3月,马化腾与李彦宏在深圳有过一场对话。百度掌门人李彦宏问马化腾,“腾讯凭什么做搜索?”马化腾给出了两点理由:一是用户需要,腾讯这个一站式互联网服务平台中的很多环节都需要搜索功能;二是搜索能赚钱,腾讯拥有全球最大互联网社交网络系统,社区的赢利模式中,除了个人收费以外,未来还要结合页面内容分析,匹配相关性的广告。
在马化腾眼里,即时通是腾讯的造血系统,网络广告和内容以及品牌将是其今后长期投入的重点,而搜索则要将工夫放在内部。究其原因,马化腾说道:
未来中国网络广告收入模式肯定是以搜索引擎为主的。
腾讯SOSO的竞争策略和百度不同,2001年,马化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SOSO正在研究社区相关性搜索广告。马化腾说:
在社区中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及行为匹配搜索广告,可以产生和搜索类似的商业机会,Facebook已经在研究了,腾讯也在投入资源研究。
2010年,马化腾在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上特别指出,中国网民结构较为特别,有70%以上是年轻人,而应用也较多集中在包括即时通信在内的社交网络上。但与此同时,网民结构也在迎来重要的拐点。由于每过去一年,网民都会增加一岁,而网民结构的成熟化将给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广告业务带来发展机遇,一条“微笑曲线”正在形成。
与谷歌合作进入
2005年,是互联网的搜索年。这一年,不仅有国外搜索巨头的进入,本土产生的搜索引擎,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争鸣局面。先是搜狐搜狗,然后是新浪爱问,搜索这块肥肉俨然成了门户争相抢夺的心仪对象。时任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的汪延认为:“互联网在继邮箱、短信、游戏之后,再次聚焦搜索引擎,这必将掀起市场的新一轮激烈争夺。”
关于搜索引擎,2005年,腾讯内部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对象是应当自主开发搜索技术还是与其他公司合作。最终的结果是,两方面的意见均被采纳。在与谷歌合作的同时,腾讯还在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
2005年,腾讯通过与谷歌合作进入搜索领域。当时,双方合作的内容为:腾讯启用谷歌的网页搜索和在线广告,并使用后者针对网页搜索结果的广告服务AdSense。谷歌根据广告被点击的次数向腾讯支付佣金。通过谷歌的网页搜索可以增加腾讯用户群的黏性,AdSense广告服务还能为公司带来不菲的收入。
腾讯和谷歌合作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进军搜索市场。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与准备,2006年3月2日,搜搜网正式上线。为了迅速推广,SOSO地址栏捆绑在腾讯QQ的安装文件中。另一方面,腾讯四处寻找其他搜索合作伙伴,集各家所成。可以说,SOSO2006年3月上线,那时还只是一个域名,里面提供的服务大多是通过第三方搜索公司提供的,网页搜索是谷歌的,垂直搜索是中搜的。
马化腾表示:
与谷歌等搜索引擎伙伴合作,是为腾讯的搜索团队练兵,等技术和经验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进行自己的技术研究。
像搜索这些新的行业,入门肯定是要两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就是在学,就不信过两三年之后,你还说我是外行,你原来是怎么学到的,我也一样学得到,那时候大家再过来拼实力。
2009年9月,腾讯使用自己开发的搜索产品替代了谷歌;2009年11月,腾讯的自主产品再次替代了谷歌的搜索广告平台;2010年2月,腾讯开始使用自己的移动搜索技术。
谷歌2010年3月退出中国市场。马化腾认为腾讯很幸运,如果三年前没有作出这样选择,现在肯定非常麻烦。
与垂直搜索联姻
2007年4月,腾讯与垂直搜索公司酷讯网联姻———腾讯SOSO分类搜索上线。酷讯网为SOSO网提供内容包括火车票、住房、机票、招聘等多种生活分类信息的“生活搜索”频道,但流量和域名显示都归属腾讯SOSO。
事实上,除了酷讯以外,腾讯SOSO已经与多个垂直搜索合作伙伴达成了合作,并在SOSO上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例如SOSO的地图搜索,在SOSO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51ditu.com”的标记,表明腾讯与北京灵图在这项业务上的合作。SOSO的论坛搜索也是采用同样的运作方式,由奇虎提供技术。另外,还有一直与腾讯有合作关系的中国搜索,也给SOSO提供了MP3和图片搜索的技术。不过,腾讯对这方面的合作消息始终守口如瓶。
2009年3月23日,腾讯以400万~500万美元的现金加上部分股票期权收购生活搜索网站爱帮网。通过这一收购,马化腾可以优化腾讯的搜索引擎技术,更重要的是邀来了爱帮网CEO刘建国加盟。刘建国是国内搜索业界少有的技术实力派人物,早先在北大计算机系任副教授,具有丰富的搜索引擎开发经验。2000年,李彦宏创办百度时,请刘建国作为第一号员工,任百度首席技术官。有了刘建国,腾讯搜索业务的发展将如虎添翼。
2009年7月,SOSO与国内旅游垂直搜索领导品牌“去哪儿”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其在内容方面的服务能力。这是继爱帮网后,腾讯SOSO与垂直搜索引擎在产品方面的又一次合作。而与“去哪儿”的合作,腾讯正是看重其领先地位和强大的技术优势,可为其囊括更多的用户群。
2010年6月,土豆网与SOSO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就用户视频搜索领域进行共同研发和技术对接,跨界开展全网视频搜索全方位合作。独立联名搜索站点“soso.tudou.com”测试版已经上线,同时在土豆网站内也可以直接使用腾讯SOSO进行网页搜索,土豆网和腾讯SOSO联合推出的视频搜索将提供土豆网站内视频以及全网视频的搜索服务。
“人工+搜索”
现在看来,腾讯对搜索有了相当成熟的研究心得。同时,相对于谷歌依靠机器自动搜索的方式,马化腾更倾向采用韩国门户NAVER“人工+搜索”的综合搜索模式。该模式利用人工对搜索结果进行编辑和优化,使搜索结果更为准确和符合需求。这种依靠大量人工的搜索业务模式的确在韩国很流行,马化腾评价说:
比如20个人搜索同一个关键词,他们需要的信息可能就是那两段话,但没有人把它沉淀下来,其实人们希望能对搜索结果进行编辑。
2006年6月,马化腾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说道:
(在与谷歌合作的同时,)后面我们还将加大投入,因为外面公司所擅长的只是网页搜索,而在腾讯社区内部结构的整合上无法帮忙。此外,在腾讯电子商务业务中搜索物品以及在社区、Qzone里找到人,这些也都需要不同层面的搜索技术。
而我们的思路之一就是借鉴韩国门户NAVER的综合搜索,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体现出“沉淀”,如输入“达·芬奇密码”关键词,搜索结果除了显示传统搜索引擎的链接之外,还会出现与此有关的“专题页面”,同时配有图片、导演介绍、评论以及社区搜索结果———这种搜索既体现了人力的维护结果,同时有搜索引擎的配合。
现在大家用搜索引擎,每个人都要一页页地找结果,这个过程没有沉淀、没有积累,其实非常浪费。如果有个团队去运营,进行关键词的整理、运营,人家下次来就可以直接看到结果。不过困难在于需要人和社区的介入,同时还涉及图书馆情报、百科编纂等信息组织的技术,此外还要平衡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参与度,并防止恶作剧式捣乱行为———因此,需要强大的运营团队支撑,韩国NAVER就有一个700人的运营团队。
2009年9月3日,旗下搜索引擎产品SOSO已经开始使用自主研发的搜索技术,处于试运行阶段。这意味着SOSO不再使用谷歌技术,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腾讯研发搜索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搜索体验”,并进一步完善腾讯一站式在线生活战略。腾讯SOSO搜索结果页面已经去掉“以下结果由Google提供”字样。
“我不认为他搜索会做起来,”面对马化腾正日益逼近百度事业的“起点”,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的回答相对决绝。
马化腾承认搜索领域是一块“硬骨头”,毕竟腾讯在此领域已经落后主要对手将近10年。但他同样相信,腾讯在吃饱了其他业务之后,总是可以来啃一啃骨头的。
腾讯正在大规模招募搜索工程师,数量有上千人之多,要做韩国那种比较注重结果编辑的搜索,谷歌在韩国也被当地搜索打败。尽管具备世界最先进的搜索技术,但只是坚持“全球标准”,不能提供韩国网民所需要的搜索结果,因此,市场占有率仅为3%。
为此,马化腾决定试试韩国的搜索模式。马化腾承认,腾讯是在实验“人工+搜索”这件事情,“你可以从新首页上看出端倪来”。而按照韩国模式的做法,搜索结果包含的内容将十分惊人,仅仅是输入“中国”两个字,结果竟然可以包括十项分类,从词典里的“中国”到留学信息再到收费的商业信息等。马化腾表示:
我发现搜索的结果是可以沉淀下来的,比如20个人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其实他们搜索的信息可能就是那两段话,但没有人把它沉淀下来,所以人们希望能对搜索结果进行编辑和沉淀,这就需要人工和数据库的配合。在这方面,腾讯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有门户资讯作为支持,当然这件事面临的成本投入也是相当惊人的,所以能不能干好,我们要先试试看,但是我会把智能搜索定位成腾讯未来的战略任务。
实际上,腾讯也绝不是孤单的尝试者,谷歌、雅虎此前推出的整合搜索也都是在“搜索结果”的展示上想办法。
不过欧美国家崇尚机器,他们认为再细分的搜索结果都应该依靠机器来完成,在国内,“百度知道”也是这种搜索类型,但是它的编辑还不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