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75000000042

第42章 Y(2)

116.引玉效应(a humble remark effect)

即“抛砖引玉效应”,简称“引玉效应”。所谓“砖”,指启发物(原型),所谓“玉”,则是指因受启发而产生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拉斐尔想创作一幅新的圣母像,但酝酿很久都未能动笔。有一天,他在公园里散步,突然看到一个美丽、纯真、丰满而温柔的姑娘在花丛中剪枝。这一富有魅力的人体形象(所谓“砖”)瞬间同他心目中孕育已久的圣母(所谓“玉”)的形象结合起来了,灵感就这样被触发了!他立即拿起画笔,画下了她的优美形象,不久,以这个姑娘为模特儿的名画——《花园里的圣母》诞生了[郭久麟:《论文学创作灵感的触发和捕捉》,《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引玉效应”常常表现在艺术创造中。在一次采访中,赵本山被问到:“你靠什么灵感创作出这么好的本子来呢?”赵本山归功于二人转:“没有二人转就没有我的小品,从小我就唱二人转,没有这么好的东北二人转文化,我也没那么多的创作灵感。”[《赵本山要到凤凰台谈二人转》,新华网,http://news.xinhua net.com/newsunter/2004-01/11/content-1269920.htm。]

作为新闻工作者,都想写出好的作品来,就需要多留意身边的生活,从“砖头瓦片”里获得启发,引出“玉”来。

比如美联社记者安东尼有许多新异的想法都是受到其他报道的启发而产生的。如一次他看到一篇关于宾州小镇克拉布特里的短讯,谈到那里的道路保养计划。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到,镇上的居民要“对本镇的三位国会议员实行监督以确保计划的实施。”“我看到后就想:‘这个镇这么小,怎么会有三名国会议员?’于是我就打了个电话。后来才知道,这个小镇坐落在三个众议员选区的夹角处,所以这个只有约1500人的地方在国会里就有三名代表。因此我就去那里写了一篇报道。”[〔美〕杰里·施瓦茨(Jerry Schwartz)著:《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另外一篇优秀作品《小镇上的麦当劳,有喜也有忧》源于安东尼在纽约探望女朋友时,顺手从当地的小报上读到的一篇长八英寸的关于麦当劳六个月后要开分店的报道。某小镇新开了一家麦当劳,这本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但是这名记者由于对这个小镇有所了解,所以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事件对当地经济、文化的意义。于是他读了关于麦当劳发展史的书,并且为了这次报道,三次光顾这一小镇和镇上的人交谈,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写出了非常有深度的作品[〔美〕杰里·施瓦茨(Jerry Schwartz)著:《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这位记者说:“我曾从杂货店的海报栏中,从分类广告中,从沿路经过的事物中得到灵感,并进一步思索它们说明什么。”可见,许多块“砖”都可以引起“玉”,而多读、多思考是从“砖”到“玉”的基础。(范璟)

117.预防注射效应(preventive injection effect)

预防注射效应(又称预防注射理论,亦称思想灌输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奎尔提出的一种以预防注射概念来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认为多次遭受轻微攻击之后,大多数一般性的态度或观点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了抵抗被说服者改变的能力。[黄希庭主编:《简明心理学辞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4页。]

预防注射效应即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提出的防疫论。他认为,人的思想需要经过锻炼和考验,才能经受刺激的挑战。要想提高人的思想的抵抗力,一来要使用“滋补法”,让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正面信息;二来要使用“防疫法”,即让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负面信息,这样可以让人形成一种通用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足以使人的基本信念在受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至于改变。[胡正荣:《传播学总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运用预防注射效应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已有惨痛的教训。1998年11月21日的《北京青年报》第11版刊登了一篇转摘自《北京晨报》,题为《少女“雨”夜失踪》的消息。这篇报道让很多读者为遇害少女的悲惨遭遇叹息不已。当年的11月18日狮子座流星雨绚烂地划过夜空,与此同时,一条年仅14岁的生命却黯然陨落。她叫马昱,是班上的三好学生、班长兼大队委员。父母在郊区工作,平日马昱住在北京红庙的爷爷奶奶家。狮子座流星雨发生在深夜,懂事的马昱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能让他们那么晚还陪自己去看,可是父母也不可能放弃第二天的工作回家陪她看,怎么办呢?马昱想到了住在同一栋楼里的堂弟。于是深夜,在北京冬天刺骨的寒风中,姐弟二人悄悄溜出家门,兴奋地寻找观看流星雨的合适地点。途中有一男子身穿棉大衣、手持警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询问马昱和堂弟在哪里上学,有没有带学生证。姐弟二人以为遇到联防队员,马昱就交出学生证,可是堂弟没带,天真的马昱就让他赶快回家拿,她等着他。可等堂弟带着妈妈赶回出事地点时,哪里还有马昱的踪影!她在当晚被那个假冒的“联防队员”侮辱不成、惨遭杀害!

马昱的悲剧再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青少年的安全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学校在平时就注重教育学生对不法分子进行识别和防范,向他们讲述社会上的不法分子都是利用何种手段诱拐青少年,让他们知道在危险的境况下如何求救、如何逃脱,这类悲剧就有可能避免。

除了学校和家长,媒体也应该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自开播以来,该栏目一直关心与青少年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也相继推出一系列关注青少年安全的特别节目。在2002年以来的暑期栏目中,《今日说法》针对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种种认识误区,推出了特别节目——“启蒙说法,宝贝当家”,节目结合一些真实案例,针对未成年人最易受到的几种伤害,由编导和未成年人保护专家进行详尽的策划编排出来的,对未成年人具有针对性强、指导性强、实用性强、认知性强等特点,起到了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法”自护训练营》节目涉及到未成年人容易受侵害的方方面面:被跟踪、被绑架、遭受性侵害、意外伤害、游戏中的危险、自救互救、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等。节目给小队员们设置了陌生人上来搭话的时候该怎么办;被别人误解的时候该怎么办;遇到火灾的时候该怎么办;遇到有人落水需要帮助的时候该怎么办;在公交车上遇到“色狼”的时候该怎么办;当被人跟踪的时候该怎么办等等模拟环境。

比如“小心大灰狼”一期节目,就是让孩子们独自从指定地点回到训练营,路上会有栏目工作人员假扮成的“薯片推销员”、“黑车司机”等引诱孩子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及电话,以此检测孩子们对陌生人是否有起码的防范意识。孩子们一开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表现出了他们的童真和天性,但慢慢他们知道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危险存在的,在训练师的一步一步引导下,逐步地从喜欢冒险、不知道怎么处理危险的懵懂的孩子,一个个变成了“自护小勇士”[吕莹、刘斌:《未成年人电视法制节目初探》,《电视研究》2005年第11期。]。这些节目如同给孩子注射了预防针,当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危险来临时,他们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就有可能摆脱困境,获得自身的安全。(赵蓓蓓)

相关实验:

1935年,拉姆斯戴恩和贾尼斯就进行过研究,说明双面说理与单面说理相比,具有更大的免疫力,即对反面说理的传播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因而态度的改变比较持久。20世纪60年代,麦奎尔与巴巴季奥奇思又对免疫力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对一些常识性意见进行了试验,分别给被试验者两种资料,一种是支持和解释常识性意见的,一种是既有反对常识性意见的,又有对这种反对意见进行批驳的,如果说前者是对常识性意见的一种“滋补”,后者则是一种“接种”。试验表明,二者以后接触到反对意见时,态度的变化是不相同的。后者的态度改变要比前者小。因为后者已受过反对意见的“预防接种”,有更强的免疫力,而前者没有,因而后者与前者相比,就不容易受到反面意见的影响[郑兴东著:《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同类推荐
  • 追踪中国——民生故事

    追踪中国——民生故事

    本书涵盖许多主题,这些主题都是由专业的中外记者、摄影师团队采集,内容覆盖了影响百万人民的社会变革、涉及上亿美元的商业趋势等许多方面。他们走遍中国和世界,听那些来自最底层的声音,记录他们的悲伤,他们的希望,以及他们在面对灾难时的生存现状。
  •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本书360多个哲理小故事,分别从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志存高远、诚实善良、团结友爱、宽宏仁爱、机智勇敢、忠诚守信、谦虚谨慎、乐观向上等多方面为家长提供素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现代教育理论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现代教育理论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现象的存在,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历史性。其中,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与介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谈及现代教育理论,我们必从杜威的教育理论说起,因为杜威所发起的“新教育运动”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界线。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近忧远虑

    近忧远虑

    全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城市建设、时事热点、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上至人大、政协,下至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拨云见日,提振人心!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以及作为政协常委、知名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热门推荐
  • 鲜妻敲甜打

    鲜妻敲甜打

    砸!全部都砸掉!往死里砸缘分开始,只因她搞破坏?叶久久有些搞不明白那么粗鲁的举动难道不是摧毁了她淑女的形象?应该人人而避之才对吧!怎么反到还将人吸引来了?她爆锤威胁她的小混混踩在脚下反威胁。墨承爵拍了拍手:好渣女来挑衅?看我反锤!反…嘤~她被人欺负了“老婆,谁欺负你了?我帮你锤回去!”墨承爵心疼的抱住叶久久。“?谁是你老婆”某男厚颜无耻:“你~”想推都推不开“喂!说话就好好说话,你咬人算怎么回事?”叶久久一脸懵的看着黏在她身上的某男,不禁感慨这落差也太大了!还她高冷血族男神!喜欢就收藏不要养文了,再养文这书就要黄了?嗯?不是,不是那个意思,你快回来听我给你解释~官方认证,不弃坑~
  • 六匕

    六匕

    我纵使会仙,法,咒,气,杀,那又如何?最后还不是归于简单,身于平凡,化为虚无!
  • 月家之魂

    月家之魂

    月家少爷月鑫,意外之中,习得无上心法,从此以后披靡整个落霞大陆,挡者必杀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降军婚:丑女大逆袭

    天降军婚:丑女大逆袭

    叶静芙因突发心脏病而住院,本以为自己将会结束一生。却没想到自己会突然魂穿了,而且居然还成了从天而降的,且帅的不要不要的兵哥哥妻子。叶静芙一脸贼笑的表示:就勉为其难的收下那个兵哥哥吧。但是谁能告诉她自己镜子面前,那个丑的不要不要的大肥妞是谁啊!不行!为了能和兵哥哥天长地久。她决定要开始大逆袭了................当然是为了方便她扑倒兵哥哥了,然而当她满头白发,以为将要和兵哥哥度过一生时才发现,这只是个考验…………(未完结)
  • 火龙决

    火龙决

    他说,要放下恩怨,过自己的生活!他说,要小心女人,否则后果难料!他说,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他说,要扭转乾坤,改换天命!他说,要溅血成花一朵,舍半生只求一缘!他说,风起日落,天行有常,只盼明日能共沐晨光!神闻之,大笑,曰:汝等之愚行,正中下怀!颤抖吧,无知的地球人!于是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恨不相逢未剃时

    恨不相逢未剃时

    他是一个僧人,披着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间游走,莲台才是他最后的家。他是一个情种,身着西服,风度翩然嬉笑于秦楼楚馆,红颜才是他心灵的归所。他是一个志士,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惊起风云万丈。
  • 极影的王者日常

    极影的王者日常

    如果小说的主角知道自己身在小说里,还能与作者良性互动,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如你所见,这部小说可能是一部“元小说”,但也有可能不是,一切只取决于作为读者的你是怎么想的。
  • 吸血鬼

    吸血鬼

    ——谨以此文献给远赴JP留学的小W,念你在那边一切安好。还记得出国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豪言么?一起度过的时光没有忘记,原不是常情的人,也不是易忘的人。>>>吸血鬼在大陆的复苏让人类社会岌岌可危。她所在的学校原本就是血族的基地。当身边守护她的人一个个慢慢的离开,她才意识到不一定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她是猎人的后裔,她是否还会举起手中的武器,毁灭曾经保护她的嗜血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