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田打围僭越天子。曹操杀吕布后,有称王称霸愿望,但怕周围人反对,于是曹操想找个机会试探一下周围人的忠君度。办法是去许田打围,“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打猎中,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操背后是操的心腹将校、文武百官等侍从。有大鹿出现,帝射,连发三箭,皆不中。操向天子要来了金箭,一射命中。群臣将校,见金箭,只道是天子射的,向帝欢呼万岁。此刻,曹操跃马闪现在天子前面,挡住天子,接受群臣欢呼,众失色。关羽怒,拍马欲斩曹操。事后,曹操不归还宝雕弓。(第20回)
杀董承、董妃等七百多人。许田打围后,汉献帝悲愤曹操的作为,想除曹又感没有能力。在伏皇后之父伏完的建议下,找到董国舅董承,授密诏,愿他日若有机会便除掉曹操。董又私通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马腾、刘备等人,订立同盟,伺机除曹。谁知,事不密,被董承一家奴知道。该家奴因一事被董承杖脊,此人就偷跑至曹操处告发,曹操杀董承及其同盟者五家大小共七百余人。还不顾天子和伏皇后的求饶,杀了董承已有五个月身孕的女儿董妃。(第24回)
杀伏皇后等二百多人。曹操已自立为魏王,危害汉帝在即,伏皇后与帝商量,准备写信请伏皇后的父亲伏完对付操,请来穆顺送信,穆示忠皇上。有人把此事通报给曹操,操于宫门堵截穆并搜出了伏皇后的信。曹操杀伏皇后及其二子,杀伏完,杀穆顺等人的宗族二百多人。(第66回)
从上述例子可见,曹操的所作所为可谓心黑手毒。曹操还做了其他不少坏事。被曹操杀的或间接被曹操杀的人,著名的还有吉平、祢衡、杨修、华佗、赵彦等人。连他手下的重要谋士,曾经帮曹操出过很多很好的重要主意的人,也遭曹操冷漠或打击,如荀彧、荀攸等。
曹操评说
关于曹操的阴毒面,我认为可以这样看待分析: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治世治得好,在乱世中的奸也奸得突出。难怪《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呼他为国贼。《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演义,作者在描写的时候有倾向性,有夸大,有虚构,但曹操的阴毒面确实是存在的,如杀董承、董妃,杀伏皇后、伏完等。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反映曹操是一位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只要“我”这个小我,不要比“我”大的那个大我。这是损人哲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切以我的利益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逆我的可以杀,如董承、董妃等,杀伏皇后、伏完等,一杀就杀七百多人、二百多人。道德何在?天理何在?曹操如此行为,能不使天下人愤恨吗?
在战事中,实行诡术、诈术、骗术,完全可以理解,打仗施诡、施诈、施骗,是正常的,符合战争规则。还有所谓“非仁义不能使间”(《孙子兵法·间》)的话呢!间者,间谍也,间谍就是诡术、诈术、骗术。但在部队内部施诡、施诈、施骗是很不对的。曹操对王垕的做法不值得肯定,王垕死得冤,死得令人同情。
曹操一生,在早期,如前述,并不坏,如刺董卓、讨伐董卓等。尽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一面,但那是斗争策略,也可以理解。曹操的奸诈主要体现在他生命的中后期。
纵观曹操,正反两方面地看,他有文才,有武略,有治国才华,有打仗才华,统一中国北部领土,其管理有条理,成绩是不小的。曹操的奸诈行为可恶,虽然表现突出,但这还不足以全部遮盖其正面。若要对曹操功过作一番比较的话,其治世之能臣一面是主要的,乱世之奸雄一面相对是次要的,鲁迅、郭沫若为曹操平反是有一定道理的。
六、识刘备
刘备,蜀国之君。生于汉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卒于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终年62岁。
刘备出身贫寒,父早死,与寡母靠编织、卖席子、卖鞋子苦度光阴,凭有限所得,读一点书。但从小有出息,一次,与一群小伙伴们玩耍,他指点着一棵大桑树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1回)。
识刘备有三:识其自强不息,识其善识人用人,识其以仁治天下。
识刘备自强不息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受过不少挫折与打击。刘备年轻时当过县尉、县令、司马等职。在他的前半生中常常寄人篱下,处境艰难。从讨伐董卓到赤壁之战,刘备投靠、寄居过十来个山头,诸如陶谦、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始终没能站住脚。
刘备的成功是他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结果。有两例可说明。
刘备不得志时,屈居刘表处,刘表对他甚好,好酒好饭款待,生活安逸。刘备因为久不在沙场驰骋,大腿上长了不少肥肉,不禁潸然泪下。刘表问其故,刘备叹答:“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第34回)可见刘备一直不忘奋斗业绩。
孙权为夺取荆州,瓦解刘备斗志,使计要把他的妹妹嫁给刘备。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成行,成亲后,周瑜、张昭等人向孙权献计,用“华堂大厦”,“令彼享用”,以腐蚀刘备斗志。刘备也确实有点乐不思蜀了,但一听说曹操起兵50万杀奔荆州时,他以国事为重,说服孙夫人,历经艰险毅然回荆州,参与抗曹斗争。(第55回)
就这样,凭刘备的坚强毅力和斗志,抗争屡获成功,终于获荆州,得益州,善败者不亡,成为三国中的一霸。
刘备自强不息的意志,是值得搞管理的人学习的。
识刘备善识人用人
刘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诸葛亮的帮助。刘备长诸葛亮20岁,经由几位伯乐引荐,为求诸葛亮这匹千里马,刘备不惜屈尊于当时年仅26岁的诸葛亮,三顾茅庐,实在难得。
诸葛亮凭毕生之力,帮刘备打天下,打博望坡,打新野,取荆州,夺益州,成蜀国,后征西南,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千里马常有,为认识诸葛亮这匹千里马像刘备那样屈尊的人不常有。
刘备不仅识了诸葛亮,还识用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庞统、徐庶、法正、魏延等人才。
搞管理要像刘备一样善识人,善用人。
识刘备以仁治天下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刘备献谋,说,曹操得天时,“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得地利,“国险而民附”,“将军可占人和”与之抗衡。又说,将军只要把外事内政处理好了,“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这是说,刘备必须搞好人心工作,以人和取天下,也就是说,刘备必须走以仁治天下之路。(第38回)
刘备本是个很讲儒学思想的人,刘备的所作所为很多处是符合儒学思想的。《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处描述刘备是如何以仁义思想待己待人的。
刘备对己。刘备以汉室家族成员之一看待自己,以汉中山靖王后裔看待自己,以汉景帝玄孙看待自己。刘备在见到诸葛亮时说过一段:“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第38回)。刘忠汉之心昭然。
对父母。刘备父亲早去世,对母亲,《三国演义》第1回说:其父“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事母至孝”。
对儿子。刘备对儿子刘禅(刘阿斗)及其他两子施仁义教育。刘备临死时,还给阿斗写了一封遗书。遗书中说:“唯贤唯德,可以服人”,叫阿斗要“唯贤唯德”。并要求阿斗勤读《礼记》、《汉书》等书,读诸子的书,读《六韬》的书。遗书中还要求阿斗为人要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勿为”。刘备还对儿子袒露心音,说“汝父无德,勿效之”。还托孤于诸葛亮,要诸葛亮教育其三个儿子(第85回)。刘备的孙子刘谌,对后主刘禅的投降行为极为愤慨,以自杀表示抗议(第118回)。京剧《哭祖庙》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对兄弟。刘备没有亲兄弟,但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弟关羽与张飞,并约定“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他们三人食同桌,寝同榻。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关、张则侍立刘备两旁。这种“悌”、“义”关系,在他们兄弟三人因故失散时,彼此的思念笃想之心表现得尤为强烈。关羽死,张飞、刘备誓为关羽报仇,即是这种感情的力量。
对朋友。刘备对朋友也讲仁义,如对陶谦、公孙瓒等人。曹操攻打陶谦,陶通过孔融向刘备求救,刘答应向公孙瓒借兵,并作保证:“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第11回)
对百姓。刘备对百姓讲仁是出了名的。如刘备战败或其他原因,从一城市撤出,必告民众,愿者,可随撤出的队伍同行。例如,刘备从樊城撤军赴襄阳,撤军前,就告示百姓:“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可过江。”刘备从襄阳退,曹军追赶甚紧,有人劝刘备,“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第41回)
甚至对坏人、仇人、敌人也讲仁。如《三国演义》第1回说:一次,刘备、关羽、张飞遇见一栏车,车内是被诬囚犯卢植(刘备老师),被囚的原因是有叫左丰的人向卢索贿,卢不给,由此遭到陷害,张飞怒,欲杀护车人,刘止住。又如,董卓遭黄巾军追杀,是刘、关、张三人救了董卓的命。事后,卓问刘等三人身世,刘答“白身(平民)”,董蔑视不礼。张飞震怒欲杀董,被刘备劝住(第1回)。再如,吕布几次对刘备不义,张飞欲与之拼,被刘备劝阻。最突出的一次是,吕布被曹操战败后,在刘备处小住,曹怕刘吕联合,对曹构成威胁,曹秘密写信给刘,叫刘除掉吕,但刘以仁义为重,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把信给吕布看(第14回)。
刘备为人有值得肯定之处,如为政、用人等。但是,有时却虚假。刘备好哭,有些哭实在没有多少道理,如前面已提及的对赵云的哭。在生命后期,关羽去世,刘极端意气用事,盛怒之下与吴交战致败。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隆中对”的正确决策,在刘备执政后期也执行得很不好。
七、识孙权
孙权,生于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卒于吴太元二年(公元252年),终年70岁。孙权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大弟,是吴国的第一个皇帝,于公元229年建国。吴国皇帝传四代,权之子孙亮(幼子)为第二代,权之六子孙休为第三代,权之孙(权三子之子)孙皓为第四代,遂被晋灭。
吴最早的创始人是孙策。孙策26岁时因伤重致死,把创业任务传给年龄小他7岁的弟弟孙权。孙策是人才,孙权也是人才。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决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第29回)
从管理角度说,孙权有两个值得称道的地方: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善于用人
孙权善用人,同他父亲孙坚、兄长孙策一样“好侠,养士”,“举贤任能”。孙权使用了诸如周瑜、鲁肃、张昭、张纮、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诸葛瑾、甘宁、蒋钦、周泰、陈武、太史慈、吕蒙、陆逊等人才。这里,我重点介绍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
用周瑜。周瑜(公元175—210年)是孙权任命的第一位都督。周瑜原是孙策手下的人,与孙策同岁。孙、周两人都生得风流倜傥,有孙郎、周郎称呼。两位被皖城的乔老太爷看中,把他的两位漂亮小姐大乔与小乔嫁给孙、周两位。孙策刚出山时,周瑜曾资粮接济他打仗。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投奔孙策,成为孙部下最为重要的一位人物。孙、周两人关系极好,“亲如兄弟”。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第29回)。孙策死后,孙权遵哥哥指示,重用周瑜。
张昭、周瑜,实际成为孙权的文武两位“丞相”,成为孙的左膀右臂。其实内外的事,实际就是文武的事。国家内外的事要分,文武的事要分,但彻底分开是不可能的。就是说,分工可以,分离不可以。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如赤壁战时,孙权的内外事、文武事,既问张昭又问周瑜。
孙权用周瑜有两例。
第一例,听取周瑜关于是否向曹操送“任子”的意见。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要孙权遣送他的一个儿子去许都当“任子”。“任子”者,人质也。这是曹操为控制他人势力惯用的一种做法,起着威胁他人不许造反的作用。你不听我的话,我就处决你的“任子”。为此,孙权征询文臣张昭的意见,张想送,以换来和平,但要任人摆布;不送,曹操派兵攻来,吴国会灭亡,张昭很犹豫。于是,孙权征询武将周瑜的意见,周表态不送。理由是:送,可能的好处是换来和平,换来若干荣誉,给一个侯爷身份,给若干侍从、车马;但得到的是丧权辱国;还有,若送,我们就有可能被曹征诏,被征诏可能导致被杀被囚,所以周瑜表态,不送!“韬勇抗威,以待天命”,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孙权听取了周瑜的意见,决心以自己的东南天下与曹操抗衡。结果曹操也奈何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