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收擒孟获后,诸葛亮对被俘的蛮兵说:“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获所拘。今受惊。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吾今尽放汝等回去,以安各人父母、兄弟、妻子之心。”(第87回)这是一段以德感化人的话,诸葛亮还赐酒食米粮给他们,使被俘者感动不已,泣拜而去。
孟获七次被擒中,有两次是孟获手下的人及其同伙,因为深感诸葛亮之德,主动擒捕孟获后送给诸葛亮的,足见德之威力。在第三次擒得孟获后,诸葛亮手下诸将有这样的话钦佩诸葛亮:“丞相智、仁、勇三者足备,虽子牙、张良不能及也。”(第88回)“智、仁、勇”,儒家思想,被称之为“三达德”。孔子论及“智、仁、勇”问题,这么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诸葛亮就用儒学的智、仁、勇思想取胜孟获。
在第七次擒获孟获中,对孟获军所使用的藤甲武器,采用了火攻的方法,火在烧着了敌军的藤甲后,那三万军马被烧得互相拥抱,全死于盘蛇谷中。诸葛亮对此感慨不已,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诸葛亮在这里所持德的态度诚恳至深。(第90回)
孟获经孔明七擒七纵后,终于臣服了,垂泪讲了一段话:“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存之恩。”(第90回)
孟获既降,有人建议,在孟所在地设官吏,与孟一同驻守。诸葛亮不同意,说如此做,会产生“三不易”后果,主张全部归孟获管理。所谓“三不易”是:“留外人则当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接着说:“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第90回)
诸葛亮七擒七纵所为,令孟获及其当地百姓感恩戴德,乃为其立祠,四时享祭,皆呼之为“慈父”。据说,现在川南人民至今流传有头缠白布的风俗就与尊重怀念诸葛亮有关。
魏国实行德政
再说说魏国。曹操为人善权诈,“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杀吕伯奢、仓官王垕等。但曹操也有讲道德的时候,这主要是在曹的早年。当年,曹自告奋勇刺董卓是一例;割发自刑是又一例;曹善待俘来的关羽是再一例。对待裸体骂曹的祢衡也是注意道德的,没有直接杀祢衡。
有人说,曹操用人不计他人德行,只用其有才的一面,这看法也不完全对。曹操用人也是考虑了被用者的品德问题的。如典韦对曹十分忠诚,曹就十分喜爱,典韦战死沙场后,曹操多次吊唁他,其哀悼沉痛程度甚至超过与典韦同时战死的曹操的儿子、侄子;又如,由刘表处投降过来的懂水战的蔡瑁、张允,曹对他俩就没有好感,认定他们是“奸佞之徒”,只因曹军中没有懂水战者才任用二人,后蒋干中了反间计,曹操错把蔡、张两人当叛徒误杀,但一点不心痛。
吴国实行德政
现在说吴国。孙权也很讲道德治国问题。孙权,还有他哥哥孙策就很讲忠与孝,两位都是孝子。孙权秉承哥哥孙策的遗志,在治国中十分器重张昭、周瑜,听从两位权臣的治国意见,孙权尊孙策,堪称是悌的榜样。孙权还善用廉吏陆绩、孝子诸葛瑾。善待他自己的部将,如黄盖、甘宁等人,也体现出他很有道德修养。
现实更需要强调德政
上面我们说了那么多《三国演义》中“以德为政”问题,说明以德治国问题的重要。现在讨论现实。
让我先界定一下道德概念。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调整人们行为的主要有两种规范: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道德较之法律,其规范性具有宽大的特点,是依靠道德当事人的内心感悟、社会传统习惯对其触动,社会舆论对其监督,从而使其对事物客体作出判断,并做出自己的行为来。道德是一种力,说服力,判别力,劝导力等,唤起人们对事物产生真伪感,善恶感,美丑感,荣辱感等,使人们道德回归。
道德受经济关系决定,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关系。道德还具有阶级性的属性,经济关系、阶级关系与道德内容也会有所关联。例如,三国时代有三国的道德关系。例如,曹操对荀彧的看法,刘备对诸葛亮的看法等。封建王朝时期实行的是封建的君臣的道德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一类内容。
讲三种道德观
在现代社会,在我国,要讲三种道德观:社会道德观,职业道德观,家庭道德观。
■社会道德观。我们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提倡助人为乐,文明礼貌,提倡亲和,提倡相互友爱。
■职业道德观。提倡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与领导、与同事、与下属讲友爱,讲团结。
■家庭道德观。面对家庭成员,如父母、公婆、夫妻、子女、兄弟、祖辈、孙辈、伯叔、舅姨,该如何对待,我们提倡父慈子孝,夫敬妇爱,尊老爱幼,男女平等。
我们还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我国公民普遍做到道德要求的二十个字,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优秀的民族精神,积极推进以德治国的建设和公民的道德修养建设。
四、斩马谡———法德互济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实行德治,也实行法治,实行德法互济之治。
诸葛亮有一则“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十分教育人。据《三国演义》第95、96回记载:西蜀有一个战略要地街亭,是蜀与外地连接的咽喉要地。魏司马懿来攻,马谡自荐守街亭,并向诸葛亮立了街亭必守的军令状。马到街亭后,不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部署行事,不在路侧扎营,却把营安置在山上,说是山有险,攻之可势如破竹,守之,则可如《孙子兵法》所说的那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王平等人规劝,说这样做易被敌围困,马却不理会。战争开始后,马的部队果然被司马懿的兵团团围住,马军大败,亏友军魏延、王平、高翔等人相救才得脱。马自知大错,自缚谢罪。诸葛亮虽与马谡关系好,也爱其才,但不徇情,也不听部属为马求饶的话,挥泪斩了马谡。此败,加之赵云兵进箕谷出师不利,使诸葛亮无奈退兵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都归附曹魏。诸葛亮北伐中原计划落空。诸葛亮向后主引咎请罪,上表自贬宰相,后主贬其为右将军。
需要为马谡说几句话。马谡乃马良的弟弟,兄弟俩都是有才之士。据裴松之注所引的《襄阳记》说: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马谡送行,诸葛亮征询他对出征问题的意见时,马谡讲了如下一段话:“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这是一段十分精辟的话,诸葛亮听取了,于是有七擒七纵孟获之胜,有南方太平安康的局面。这一段在《三国演义》第87回中也有记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补充了《孙子兵法》中某些思想的不足,是行之十分有效的观点。马谡在街亭问题上确实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误,但我们不应因其错误而否定其全部言行。
挥泪斩马谡故事的启示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给人教育启示良多。
■执法须重如山。法重要,法是军队的生命,有法军队才有力量。孙武为吴王用宫女演兵,宫女不知法,嘻嘻哈哈,孙武三令五申后,队伍仍不行,孙斩了两队的队长———吴王宠妃后,军威大震,此后,宫女们再也不敢怠慢,把队伍练得虽赴汤蹈火而兵不溃。当有人为马谡向诸葛亮求情,诸葛亮就以“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为理,斩了马谡,实践了孙武“赏罚孰明”的观点。
■执法不避亲。诸葛亮与马谡有很好的私人关系。马谡聪明,饱读兵法。据《三国志·蜀志·马谡传》中《襄阳记》注说:诸葛亮名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话,是马谡在诸葛亮出征西南时对其说的一句话。但马谡教条地读兵书犯了错。诸葛亮按照违法必究的原则,执法不避亲,斩了马谡,应了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语:“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人们称赞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赏不遗远,罚不阿近”。
■执法者贵自律。马谡失街亭,犯了大错,但诸葛亮自认有用人不当之责,请求自贬。这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记录有诸葛亮写的《街亭自贬疏》,对自己在马谡问题上的过错做了深刻检讨,说“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既要尚法,又要崇德。诸葛亮对马谡的执法是严格的,但也是讲德的。诸葛亮严肃对待马谡错误的同时,是怀着深深怜爱之心执法的,为此他大哭,这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绘的,谡曰:“丞相视某如子。”诸葛亮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诸葛亮如此行为,使周围“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起到了以德教育人的效果。(第96回)
法德互济
关于法与德的关系,需指出,法是严的一种处理,德是宽容的一种处理。法与德有时候会有矛盾,但处理得当,可以化两者为统一,而且应该力求让它们统一。诸葛亮在处理马谡问题上,做到了严治与德教统一。严治,处分了马谡;德教,教育了众人。我们提倡这种严治与德教相结合的教育,处理好法治与德教关系问题。
还应该这样认识,法是刚,具有强制性;德是柔,具有疏导性。既抓刚又抓柔,亦张亦弛,天下安定。人有两手,要一手抓在刚上,一手抓在柔上,两手都得硬,不得抓一扔一;人有两脚,要一脚迈在“法”的轨道上,一脚迈在“德”的轨道上,不得踩一丢一,两脚迈得都要实,不得一轻一重。
孔子《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说的是人们在做政治工作时必须要“道”、“刑”两手抓。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得更明确,为政要“宽猛相济”。何谓“宽猛相济”?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记录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在这里,孔子指出“宽猛相济”对“政是以和”的意义巨大。
我们倡导德
“德”重要,可以补充“法”的某些不足。社会需要法,但法不是时时、处处都能发挥作用的。再说,法纵然是铁,铁的元素结构中也会有空隙处,有人就可以钻空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十分需要德了,用“德”来补充“法”的局限,用“德”来填补其空缺处,用德约束行为。
让我们举例说明上理。例如,你参加选举是为公还是徇私;你办公是认真负责还是敷衍应付;你当老师是认真备课还是信口开河;你当学生是认真学习还是任意嬉戏;你对父母是孝敬还是忤逆;你交朋友是真诚还是欺骗;你上大街是文明出行还是不讲礼貌,如此等等,这些基本不涉及“法”的事,就需要用“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论与举止。
说德治的重要,还可以这样去考虑。法治,归根结蒂是靠人去执行的,人没有高尚的道德作支持,有法也枉然,也是执不好法的,甚至发生执法者违法的事。诸葛亮执法严,这是建立在他有崇高的个人道德基础上的,他自己有错误,就知道自咎自贬。当然,上述话绝不是去提倡人治,废弃法治。我们提倡的还是要法治,是说执法人一定要有道德,既执法,又注意德治。
有语说:“秉公执法”。“秉公执法”的“公”字,有法的问题,也是德的问题。没有良心就没有良知,没有良知就没有良行,没有良行就不可能执好法,就没有良好的执法效果,所以我们倡导德。
五、民主———吴赤壁战和之争
民主在赤壁之战中的体现
赤壁大战前夕,在吴国,以孙权为首,有一场与曹操要不要进行殊死战的激烈的大讨论,众多文臣武将,连孙权母亲吴国太也参加了讨论。这是一场发扬民主的讨论,其间,诸葛亮从中也插了一足,也参与了讨论,并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故事十分生动有趣。
讨论主要有两种意见:主和的,主战的。主和主要是文臣们的意见,主战主要是武将们的主张。主和的意见非常普遍,主要的有张昭等人,意见大致是:“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曹“长江之险,已与我共”,“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主战的主要是鲁肃等人,大致认为:“将军(指孙权)降操,欲所安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诸葛亮是主战的。他在这场讨论中,与吴群儒展开了激烈舌战。主和派的意见尖锐激烈,有吹捧曹操的,有贬低刘备、诸葛亮的,有贬低孙吴自己力量的,有些话很不像样。如吹捧曹操:“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汉历传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等,诸葛亮一一反驳。孙权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经吴国太建议,孙权请来周瑜拿主意,周瑜虽有战的意向但也不坚决。是诸葛亮、鲁肃等人积极促成,坚定了周瑜、孙权主战决心,赤壁之战就这样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