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驻陇南记者站周者军
文县范坝乡在碧口镇南面,距离汶川只有200公里左右,是文县受灾最重的地方。5月15日下午,通往范坝乡的道路还没有打通,只能坐船前往。坐在第一批运往范坝镇的救灾物资的船上,还有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满脸的忧伤。
我们刚上船时,就发现这个妇女在偷偷抹眼泪,旁边一位妇女告诉我们,哭的妇女是她丈夫的妹妹,叫王先俊,范坝乡草坝村宋家河口社人,丈夫在四川汶川县打工,一直没有消息。
她领着12岁的大女儿和7岁的小女儿,一边在碧口镇一个私人的挂面厂打工,一边照顾孩子上学。
我们开始采访王先俊,她一边流泪,一边讲她家的事。
为了让孩子在碧口镇上学,她在镇上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房子,在一家挂面厂打工,照料孩子,每月的工钱不到500元。
地震前不久,大概是五一,她刚从汶川县探望丈夫回来。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在汶川县时,在电站打工的丈夫还带她到县城转了一趟。5月12日中午12点30分,她还给丈夫打过一次电话,丈夫说正在工地上睡觉。由于老板还没有给打工3个月的丈夫发工钱,所以丈夫也没有给她钱,就让她回家了。
王先俊回忆说,地震发生那天,她正在上班,地震过后,她哭着喊着向学校跑去,当她赶到学校时,看到操场上两个女儿正抱在一起哭,她立即跑到女儿跟前,抱住女儿,3个人一起哭了起来。
当时,她就在校园里给丈夫打电话,可听到的是没有信号的嘟嘟声,从那天中午开始,两个女儿也一直给爸爸打电话,每打一次,都是失望。
地震发生后,王先俊并不知道汶川县是重灾区。到第二天晚上7点,有用发电机发电看电视,着急的她也跑去看,从新闻中才知道汶川是重灾区。她当时尽量往好处想,觉得丈夫工作的工地在山区,况且住在简易的房子里,不会有危险,在这样的宽慰下,她就带着孩子在碧口镇等丈夫的消息。
租的房子塌了,有一个好心的人家,让她和孩子在帐篷的一角过夜。虽然自家在范坝乡的房屋也塌了,但她一直没有回去过,这次是嫂子和姐姐来接她回范坝。
王先俊说着这些,眼泪哗哗流下来了。旁边的小女儿一直没吭声,看到妈妈哭了,她的眼泪也一滴接一滴滚落下来。一直面朝江面的大女儿,听到妈妈和妹妹的抽泣声,回过头,仔细地用卫生纸擦去妈妈的眼泪。
船在江中行进了1小时,快到范坝乡时,经过一个叫银厂村的地方,王先俊突然向正在地里干活的两位老人招手,两个老人也向王先俊招手。心里难过的王先俊说不出话来,只是指着两个孩子让老人看。王先俊的嫂子告诉说,那两个老人是王先俊的公公和婆婆,王先俊招手的意思是她把两个孩子带回家去,希望两位老人放心。
船到了离范坝乡最近的一个村——毛家嘴村,我们要下船,王先俊母女3人也下了船,王先俊说,家还离乡上很远,今天只能住乡上,第二天赶回去。
我们和王先俊母女3人一起坐一辆吉普车前往范坝乡政府所在地,从毛家嘴村到乡政府的几公里道路上,瓦砾满地,甚至两个人合抱的大树也斜倒在路边。路边的村庄到处是废墟,透过有些破损的屋顶,能看见蓝天。开车的司机告诉我们,全乡40%的房屋倒塌,其余的全成了危房。
在离乡政府不远的一个蔬菜大棚里,住着近百人。这是一位菜农主动提供给邻居们的,里面的菜已被踏平了。白天里面太热没有人,到了晚上人们才住进去。
众多的临时居所里,人们都是互相挤着住,即使你不是亲戚、不是邻居,也住在一起。王先俊母女3人也住进了这个大家庭。看到母女3人有了落脚的地方,我们才赶到乡政府去采访。
如今,地震已过去好长时间,我们不知道王先俊的丈夫是否安全回到家,但母女的眼泪和忧伤的神情,却让我真实感受到了地震带给人们的伤痛,渡船上的采访牢牢印在了脑海中。
在接下来灾区采访报道的那段日子里,一件件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不停地在各个受灾村社辗转,不停地奔波在一个个废墟上,用笔记录一幕幕抢险救灾的画面,用镜头记录生死营救的历史瞬间。
这期间,灾区人民给予我们记者的无私帮助,更让我终身难忘。当时,解放军、医护人员等救灾队员和记者成了震区群众最受欢迎的人。一听说是记者,卖水果、小吃的商贩拒收我们的钱;一听说是记者,素不相识的司机师傅义务把我们送到目的地;一听说是记者,村民们把我们当救灾队员一样看待,带我们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一桩桩、一件件让我们感动的事,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