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记者部周丹波
“灾区的采访经历带给了我什么?”这恐怕是每一位到过灾区采访的新闻记者都曾有过的自问。相信每一位同仁都把到灾区采访当作难得的从业经历,因为,灾区就是一所特殊的课堂。
在后方和一线同事共战斗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甘肃日报社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克服一切困难,赶赴灾区采访。驻陇南、甘南、天水等市州记者站的同事们始终坚守岗位,及时报道抗震救灾情况。
在后方记者部值班的我,通过每晚等着编发驻站记者的稿件,不断了解了灾区抗震救灾的进展,同时,也为同事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劲头而感到敬佩和骄傲,采访的道路不通,但他们顽强挺进;没有发稿条件,他们想方设法发稿;夜已深了,但他们随时发来稿件。在与他们的电话交流中,我得知,驻陇南记者站的周者军夜以继日地工作,把一件白衬衣穿成了黑衬衣;驻天水记者站的赵建卿在余震来临、办公楼所有人员都已撤离的紧急关头,还要坚持发完一篇急稿再撤离,尽管电话这头的我也焦急地催促他快快离开。出版部夜班的同事们同样辛苦,那段时间,为等灾区的最新报道,他们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他们兢兢业业,与夜晚同行,与灾区人民、前方记者并肩战斗,我为自己是这样一支队伍中的一员而荣幸和自豪。
5月中旬以来,《甘肃日报》基本上保证每天不少于3到4个版面用于抗震救灾报道,并几次扩版,在2~3版之间设置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通栏标题,开设了《抗震救灾第一线》、《抗震救灾群英谱》、《抗震救灾子弟兵》、《来自一线的报道》、《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等栏目,每天连续刊发来自一线的消息、通讯、特写等,并适时推出深度报道,组织了多个整版的新闻图片报道,配发了大量评论。报社领导带队,数批记者陆续派出,深入灾区全面采访,大家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了党报在特殊时期的舆论引导作用。所有这些,都让我深深认识到一名党报记者所肩负的职责和所应有的工作状态。
正是一位位同仁用自己对灾区人民的大爱和职业精神,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新闻记者和解放军、搜救人员、医护人员一样成为最受灾区人民欢迎和称赞的群体。可以说,新闻记者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经受住了职业素养、业务素质的考验,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走进灾区,一路感动
6月中旬,在报社领导的带领下,我和同事们来到陇南、甘南灾区采访。当自己真的走进灾区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精神。
一路上,无论是重建家园、抢收庄稼的农民,还是驻村帮助群众重建家园的干部;无论是特殊时期的“帐篷生活”,还是面对困难人们脸上从容的微笑,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人与人之间在特殊环境下的浓浓关爱和理解,都令人感动。
文县范坝乡,曾被称为“孤岛”。在汶川大地震中,范坝乡通往外界的道路、通信、电力全部中断,一度与外界失去联系。
靠着范坝初级中学校长许伟在地震中抢出的一个固定电话,才让范坝乡与外界有了唯一的联系渠道。
6月20日,当我和同事赶往范坝乡时,由于余震未断,加之阴雨连绵,路途依然艰难。路两旁堆积着从山上滑落的泥石,路当中还不时横着大石块;在雨水的浸泡下,一段段土路泥泞难行,车行其中左摇右摆。然而,震后的范坝乡山川依然秀美。
范坝中学建在一面山坡上,国旗在教学楼顶高高飘扬。校门已在地震中损毁,从校园的水泥台阶拾级而上,碧绿的青草不时从台阶的缝隙间探出头来,显示着生命的顽强。一种印着中国地图和奥运五环标志、写着“中国加油”的T恤,成为学生们的流行服装。
校园内一顶用彩条布搭建的帐篷里,一群女学生正在打扫卫生。我和同事小心翼翼地和她们聊了起来。当问起她们心中的愿望时,一位叫高琴的女生说:“当个医生,能救死扶伤。”
初二女生高小芳说:“长大要当个记者,记者在这次地震中也付出那么多。”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亲爱的同学,懂事的孩子,未来的同行,愿你微笑着大步地走,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相逢在采访路上。
临近中午,这些懂事的学生又在操心着我们的午餐,催促着我们去学校食堂吃饭。
陇南一中。6月25日上午,参加过高三毕业典礼、即将参加灾区延期高考的学子们走出校园,迈向新的人生。经历过地震的高三毕业生更加懂得感恩和责任,学生们告诉我,地震让他们懂得了很多,大家抢着说:“高考不是唯一,活着真好。”
“活着就要好好活下去。”“珍惜时间,学会珍惜。”
陇南一中副校长蒲忠感慨地告诉我:“这一届毕业生心态更加平和,心情更加平稳,不像往届学生那样对前途命运没有把握时的冲动、压抑。”“他们忽然长大了,更加懂事,热爱生活,富有责任心。”
地震也悄然调整着学生们的人生坐标和人生方向。“应该从事社会服务、帮扶这一类的职业。”高三(二)班学生祁海东告诉我。祁海东说,经历过地震,原来他准备报考师范类学校,现在决定报考军事院校。高三(六)班的王钊也决定改变自己的报考专业,对动漫设计感兴趣的他决定在志愿书上填下建筑专业,而且学校就锁定四川美院和四川艺术学院两所学校。
“四川的灾后重建需要多年,读完4年大学后,我就留在四川,贡献谈不上,但愿能尽自己的力量,我要把房子修得坚固一些。”王钊说。
走进灾区,一路感动,采访充盈着别样的激情。就这样,白天赶路采访,深夜写稿传稿,灾区人民故事和精神俯拾皆是,能写的新闻素材太多,以至于写稿的过程就是充满遗憾的过程。
这样紧张的采访,更是难得的锻炼机会,锤炼着我们的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
在灾区采访报道的日子里,处处感受到灾区人民给予新闻记者的无私关爱,出租车司机要义务送我们去采访,小商店说啥也不收发稿时的上网费,村民拽着我们要留在家中吃饭……
这一句句贴心话、一股股暖流,使我真正认识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价值,懂得了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
从灾区归来,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对普通生活的珍惜和热爱。可以说,每一个对平凡生活稍有厌倦的人在那里都可以找到动力,在那里都能够找到激情。灾区的采访经历告诉我,要把更加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就让我细细咀嚼这种种心情和点滴收获,让它们慢慢沉淀,浸润和滋养未来的人生和新闻职业。
“特殊教材”激励人生
经中央军委批准,在陇南、甘南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兰州军区6000余名部队官兵,从8月中旬开始分3批回撤。盛夏时节,我又有机会和同事走进陇南,走近灾区人民和兰州军区某红军师的官兵。
3个月前,在陇南人民遭受地震灾害最艰难的时刻,兰州军区某红军师官兵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在第一时间开赴陇南与灾区人民携手并肩共同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如今,陇南人民以最隆重的礼节欢送心中这些最可爱的人。无论是在城区的大街上,还是在乡村的山路上,干部群众手握国旗和“谢谢亲人子弟兵”、“子弟兵的奉献,陇南永远铭记”等标语,敲锣打鼓,在道路两旁夹道热情欢送子弟兵。农民们提着自家的新鲜葡萄、苹果、核桃和煮好的鸡蛋、玉米棒子、洋芋等“山货”,说啥也要让亲人子弟兵带上。文县人民为子弟兵送上文县的“山水”——一瓶圣洁的白水江水和一罐饱含文县人民深情的泥土……
此情此景,所见所闻,令人动容。更为打动心灵的是,子弟兵在回撤前一如既往为当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处处彰显着爱民为民的赤诚情怀。
我发现,每一位战士的手都磨出了老茧,这是他们与灾区人民并肩共克时艰的最好印证。走进抗震救灾部队的一个个营地,每一辆整装待发的军车上都贴着醒目的标语——“我们永远是人民子弟兵”、“真情永驻陇南”、“祝愿陇南明天更美好”,默默传达着抗震救灾部队和陇南灾区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当我走进兰州军区某红军师部队铁锤子团的帐篷营地,官兵们正在拆除帐篷,为回撤做准备,他们认真打扫营地环境卫生,仔细清理地上的石块。铁锤子团副政委刘青江说:“我们要求是撤走的营地上片纸不留,不能在这里留下一颗螺丝钉、一个铁丝头、一块砖头,不能让农民种庄稼扎了脚,给农民留下一片松软的庄稼地。”部队回撤前,铁锤子团组织官兵讨论“给灾区人民留下什么?从灾区带走什么?”了解回撤前村里还需要部队做什么事,及时根据群众需要提供帮助,同时还把一些劳动工具等非军用物资留送给当地群众。部队派出的一支小分队也在县城、各村甚至商店、小卖部走访,进行纪律督查,详细了解部队官兵有无违反纪律情况、欠账借物情况,及时归还借用群众的物品。
官兵们告诉我,铁锤子团从援建过的文县的学校中挑选出15名困难学生,进行长期帮扶,团、营级干部都将用个人工资资助这些学生。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兰州军区某红军师和姜家山村签订合同,今后部队每年购买姜家山村6吨花椒,帮助农民解决“卖难”,增加收入;红军师师级干部每人将联系帮扶灾区一名困难大学生,直至他们大学毕业。
8月11日,在武都区至文县的盘山路上,兰州军区某红军师政委张绘武给我讲起了抗震救灾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其实,这位晒得面色黝黑的政委本身就有好多故事,他从5月13日带领部队进驻陇南抗震救灾,除因师里开党委会离开3天外,3个月来,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不停奔走在陇南的大山间,3个月间他的车跑了3万多公里,磨破了4个轮胎,车窗曾被飞落的山石击碎。
张绘武把抗震救灾视作一个大课堂,“这一批参加抗震救灾的战士,大多数是90后及独生子女,参加抗震救灾,经历军民鱼水的感人真情,是对他们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锻造,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祖国有难我们怎么办、人民群众需要我们怎么办、我在成长过程中今后怎么办,激励他们为人民无私奉献。”张绘武说。
张绘武告诉我,等部队撤回后,要组织人员整理在陇南抗震救灾中的一个个感人故事,编写成《拥军故事集》,以此为教材,教育广大官兵。
对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这同样是一部“特殊教材”,涤荡心灵,激励人生和新闻从业路。它让我深深明白,忠于职守同样是一种美德,一种至高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