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甘肃分社连振祥
作为新华社甘肃分社最早赴地震灾区的记者之一,我在灾区余震最集中的两个时间段,深入陇南灾区采访。两次采访,间隔近两月,但我在灾区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境况。两月间,换了人间。
应急抢险:各级政府反应快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震发生时,我在去省电力公司采访的公交车上,如此强烈的地震,硬是没有感觉出来。只是在下车后,看到街道两旁站满了人,才知道地震了。我立即给省地震局打电话,但是手机怎么都打不出去,我意识到,地震大了。
我立即返回了分社。按照分社安排,下午4点左右,为了了解灾情,我赶到甘肃省政府应急办公室,是新闻媒体中最早到省政府应急部门的记者。在应急办,我看到了地震发生后省政府在第一时间内的紧急应变。由于通讯中断,灾情不明,5点左右,时任副省长陆武成就赶往灾区了。当天下午,我即发出了甘肃启动地震应急救灾等稿件。
应急抢险,甘肃省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5月13日,我进入天水、陇南灾区采访,目睹了地方政府抗震救灾。
据天水市地震部门介绍,从12日下午2点28分到13日下午4点09分,天水有感余震就有25次之多。13日上午,天水市派出7个调查组深入各区县了解灾情,下午即召开了碰头会,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受灾情况,并启动了一系列救灾措施。由于天水方向是进入陇南重灾区道路最好的,这里就成了甘肃救灾物资的中转站,天水市在自我救灾的同时,承担起了救灾物资集散地的重任。天水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负责,市委、市政府的几位副秘书长负责协调机场、火车站和公路的运输事宜,确保救灾物资在这里随到随走,及时运往重灾区。天水市将这项工作安排得很仔细,在公路运输上,市上专门安排人员日夜在高速公路出口为运输救灾物资的车辆领路,将其引导到去陇南的路上,以免路况不清耽误时间。
14日上午,陇南灾区救灾物资首次空运在天水机场开始。
在天水机场,我采访了陆航团的飞行人员,在中央媒体中最早发出了救灾物资开始空运的稿件。
在天水,我深入车站、机场,对救灾物资运输情况进行了采访,14日发出了《灾区生命线爱心转运站》等现场报道,在甘肃灾区最早报道了救灾物资的运输情况,并且最早报道了救灾物资的空运情况。
14日下午,我和前往陇南市指挥救灾报道的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王增海等连夜赶往陇南灾区,15日凌晨3点到达武都。真正的主战场在这里。
陇南,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此刻满目疮痍。
此时此刻的陇南市,救灾成了唯一主题。在这里,你能看到紧张但有条不紊的救灾运行,体会到了大灾之中地方政府的尽责、灾区人民的坚强以及地震带给他们的创伤。
震后数日,灾情总数不清,受灾群众生活急需品难以满足,相当一部分的深山区和半山区乡村的救援仍然受阻,这三大难点严重制约着陇南地震灾区抢险救灾的进度。为此,陇南市可以说是全民动员,直机关各负其责,市上领导分片包干,万名干部进村入户,了解灾情,安置群众,抗震救灾。
从5月16日起,我和分社副总编辑谭飞等进村入户采访。
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深山区是陇南的地震重灾区,也是救灾、安置和重建难度最大的区域。沿着险峻的山道,连日来我们深入到武都区马街镇蒿坪村,邻近青川县也是汶川地震中受灾最重的山区乡镇之一武都区枫相乡,三河镇柏坪社,武都区洛塘镇的楼房村聂家湾社等偏远的山区乡镇和村庄,既亲身体会到救灾安置的现实难度,更亲眼目睹到山区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灾后自救的动人场景。
那些平凡、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隐没在群山中的汗水,穿梭在群山中的身影,告诉每一个关心灾区的人:面对大灾,最基层的干部、群众没有趴下,而是在灾后自救中挺直了脊梁。
淳朴的村民们抖落身上的尘土,清理废墟,用背篓、架子车和肩背手提的办法,将救灾物资运进了深山。
在陇南灾区,到5月底,针对地震抢险应急,我先后采写了《陇南灾区救灾物资发放见闻》、《山区灾后自救百姓挺直脊梁》、《甘肃给地震灾区遇难人员每位补助8000元》、《徽县嘉陵江堰塞湖已不具备危险性》、《倒塌的是房屋不倒的是骨气》等甘肃灾区的独家稿件。在首次在灾区采访的20天时间里,先后发表各类文字稿件91篇,有公开的,有内部的,不仅向世界及时报道了甘肃的灾情,而且一些内部稿件先后被中央领导批示,在外界对陇南灾情尚不了解的情况下,向社会如实反映了甘肃的灾情,其中不少是新华社的重点栏目稿,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一赴灾区,冒着不断的余震,我亲历了山崩地裂的场景,也看到了山崩地裂面前灾区人民不屈的抗争。
灾后重建:废墟之上新希望
7月的陇南,青山绿水间逐渐恢复了昔日井然的秩序,地震带来的伤痛正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慢慢愈合。
7月25日,我和分社常务副总编辑陈俊等再次去陇南灾区采访。与5月份不同的是,这时的陇南已经成为另一番景象了,灾后重建战犹酣。
一进入陇南地界,公路上都是拉运建材的车辆。这与上一次来陇南时公路上全部是救援物资运输车完全不同。陇南,已经换了人间!
武都区蒿坪村已经整村从上顶上搬迁下来了。重建的房屋有的地基已经打好,有的已经开始砌墙了。村民李贵正兴奋地说,房屋的地基,用石头和水泥打了一米多深呢,结实。按计划,10月底蒿坪村就要全部建成。
和蒿坪村一样,陇南众多受灾村在解决吃饭、喝水等问题后,都在着手灾后重建。武都区柏林乡浩家沟村,100多名群众从清晨至傍晚,推平山路,挖石头;康县豆坪村,新家园的地基正在浇铸;武都区佛崖乡贾店村,重建规划已经做好;武都区角弓镇年家村,和新农村建设结合的新房子已经砌了一层高。
7月的武都,还弥漫着花椒的香味。从陇南康县到武都区三河、马街、汉王等乡镇的路上,除了拉运建材的车辆,就是采摘花椒的群众和往来穿梭收购花椒的车辆。今年陇南花椒价格好于往年,每斤平均在20元左右,成为灾区人民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受灾群众重建的热情很高,但是自然条件的制约,增加了重建的难度。在一些村庄,由于不通路,建材全靠人背牲畜驮,一块砖达到1元多。在武都,在文县,不少村庄就是靠这种方式重建的。在武都区柏林乡浩家沟村,全体村民仅将山坡平整成建房地基就用了两个多月,但是有政府的帮助,受灾群众仍然信心百倍。
地震抢险应急时进村入户的干部,此时又变成了重建“包工头”。驻点蒿坪村的武都区政法委书记杨政说,自己包的村庄建不成,他们就不回去。
此时,又赶上了余震多发期。从8月1日我到达文县起,甘川交界处就发生了好几次强余震。8月2日,在碧口我们住在文县二中的活动板房教室,晚上就发生了两次强余震,整个活动板房啪啪作响,震中就位于距碧口30余公里的四川青川县姚渡镇。但是,经历了“5·12”大地震的人们,专注于重建家园,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他们了。
瞬间的闪光同样会照亮你的心灵殿堂
如果不是突然降临的天灾,我们真的对每日与我们擦肩而过的细小的美丽视而不见。地震灾区的采访,使我突然感到,对于生活中美的发现,我们已经极度近视了,因为我们已经麻木得太久了。
在陇南灾区,普通百姓身上散发出的一份份真情,一片片赤诚,使你时常对自己的麻木和狭隘感到无地自容。
尽管祖孙四代人历时数十年建的10间瓦房夷为平地,尽管眼前自己已一贫如洗,村民刘忠富却说:“今年国家灾害很多,我理解政府的困难。我们做不了什么大贡献,能做到的就是多给政府一点理解。”自己的家园已一片废墟,却理解政府的苦衷,这种博大撞击地你的灵魂“咚咚”作响。
尽管自己要靠出租车微薄的收入重建家园,但是在陇南市,听说记者是来采访抗震救灾的,无论走多远,出租车司机都要执意免费送你,路边村民免费供应茶水。那种执著、那份热情,以至于使你都不敢说你是记者了。他们对你的真诚,使你突然发现,美丽原来如此普通。
5月19日是全国哀悼日,下午2点28分,在武都街头小巷,卖肉夹馍的个体户李进放下了手中的活,起立,在自己的小摊前默哀;而正拉着架子车行走的农民张勤也停下了自己蹒跚的脚步,站立在路边,送上自己的哀思;出租司机王进军将车停在了路旁,鸣起了喇叭。尽管他们认为自己微不足道,尽管他们认为自己无足轻重,但是,在国难面前,他们认为自己就有责任。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小民百姓,同样是这个国家的栋梁。
还背负着3万元贷款的灾民,在地震发生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县政府报名,想带着自己学过骨科的儿子去灾区做志愿者,并马上给灾区捐款50元。这是康县第一个前来捐款的农民张永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个穷却兼济天下的农民,相对于那些“达则独善其身”的为富不仁者,普通却高尚。
瞬间的闪光同样会照亮你的心灵殿堂。在灾区采访,总有一份感动让你泪流满面。
这个世界、这个国家、这些人民,原来是那么的美啊。
我们真希望,不要等到我们付出生命代价的时候才见到生命的光芒。
这一刻,连憎恨,都没有了机会地震采访,经历了别人的生离死别,生死转换于顷刻之间。
穷人与富人同行,少年与老人携手,恩人与仇人同去,平民与官员共趋。抹平了恩怨情仇,埋葬了利禄功名。
当生命邂逅死亡,顿感生命脆弱,亲情弥珍。更使世人明白:得到别得意忘形,失去别怨天尤人;顺时要善待别人,逆时要善待自己;累了就自己歇歇,想了就互诉衷肠。
当灾难突如其来,一切的恩怨情仇、功名利禄摧毁于须臾。
爱过的、恨过的、喜欢的、讨厌的,在这一刻,化为乌有!这一刻,我们或许已经永远的、永远的,丧失了喜爱和憎恨的机会。
无论你职高权重,无论你卑微无名,都公平地面对死亡,一切计划、愿望,终止在此刻!所有即将实现的期盼,所有努力奋斗的方向,都还有意义么?
把握眼前,把握现在,或许是大灾之后,留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