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广电总台张英
崎岖的山路有着特别的意味,飞扬的沙石令人沉闷紧张,狰狞的巨石无声地咆哮在道路的边缘,青翠欲滴反而渲染了人们想家的感伤。我紧贴着玻璃窗,坐在开往陇南的采访车上,恨不能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望着窗外,一路的房屋校舍,满眼的彩条帐篷,金黄的麦穗,我下意识地握了握手中的话筒,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情况比我想象得还要糟糕,坍塌的土房,扭曲的高楼,那条鲜艳的代表着危楼警戒线的红绸缎随风摆着,系在了夜幕中,也结在了人们心里。这就是我刚刚到达文县时,最强烈的感受。
我们走进一间灾民自己搭的帐篷里,床,可能是这里最像家的家当了。我说:
“大叔,你们为什么不申请国家的救灾帐篷?”
“还能将就,有比我们更需要的人。”
“大妈,在想什么?”
“想家。”
“小朋友,想回学校上课吗?”
“想。”
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那些疲惫又坚定的面容,用怎样的词句,去展现他们在余震中紧紧握在一起的大手、小手。5月27日下午4点37分,陕西宁强发生5.7级余震。此刻我正在文县第三中学,对帐篷学校进行采访,向高三学生询问情况。突如其来的强烈晃动,让我感觉头皮发麻,耳边灌入的只有大地发出的嗡嗡的响声。然而眼前的一幕,令我们惊呆了,学生们没有乱,甚至没有声响地两两抱在了一起。“抱”得让人心酸。这一“抱”究竟意味着什么,恐惧?镇静?我问一个女孩,我说你怕吗?她说不怕,我们习惯了。也许真的,孩子们习惯了。“5·12”之后,孩子们习惯了在随时都可能发生余震的地方吃饭生活,习惯了在抗震救灾的帐篷里看书做题,习惯了坚强,习惯了希望和感恩。
大自然是在用这种最残酷的方式,让人们在灾难中懂得爱;那些对于生命的领悟和心灵的洗礼,伴随着死神呼啸而过。在陇南的这6天里,我看到了我们身边的热血与苦涩,那种弥足珍贵久违的人性美,那份实实在在想帮助同胞的迫切和努力。
解放军,志愿者,白衣天使;救援车,物资车,职能部门。这每一个角色,就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颗一颗的,照亮中国。
我是随行采访团里唯一一位女记者,一路上,同伴的体谅和照顾让我难以忘怀。他们一路上提醒我喝“藿香正气液”,把“草珊瑚含片”塞进我的口袋,干净的水总是先紧着我喝。然而在这片土地上,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你都是一名战士,我告诉自己,至少,要对得起身上这身迷彩服。我们可以顾不得吃早饭跑步去采访,可以在深夜凌晨仍然趴在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写稿子,可以专门去为灾区的小朋友迎接“六一”买糖果,可以一整夜不睡觉商量采访细节,为的,就是能够图个心里踏实。
从武都返回天水的途中,当住在沿路帐篷里的孩子们拿到我们送的花花绿绿的糖果时,脏乎乎的小脸顿时乐开了花。一位年近80的老奶奶缓缓地走出来问我,“你们是干啥的?”我说,“我们是给您送糖的。”她说,“我听不到。”没关系,我特意剥了一块大红色糖纸裹着的糖块,塞进了老奶奶的嘴里。
老奶奶已经没有牙齿,干裂的嘴唇也有了沟壑,但她使劲含着,像是要把这份甜记到心里。我冲着她笑,她也冲着我笑。当采访车开动的瞬间,我透过玻璃窗向后看,她站在路边也看着我们,眼巴巴的,我想,我读懂了感激。
我知道这6天对我来说,是人生重要的经历和锻炼。这是一场劫难,更是一次挑战,我们无法想象那些救援官兵铁汉柔情的一幕幕,生死较量间,有一种叫做感动的力量。那些正在经历苦难的人们,是在用怎样的胸怀和坚韧去面对残垣断壁后的废墟,用怎样的期许和感恩去新建美丽的家园。
是的,新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