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者在6月1日胡总书记来陇南灾区慰问时采写的一篇侧记中的一段。的确,在灾区的数十个日日夜夜里,我和灾民们一样,时时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无疆大爱。在成县黄陈镇我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温家宝总理,灾民们对国家领导人的慰问感到极其振奋,对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帮助感到特别温暖。而我即使是冒着巨大危险,独自一个人驾车穿行在云雾缭绕、塌方滚石不断的高楼山的时候,也没有感到孤独和畏惧过,因为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着我,有那么多的读者在关注着我。在采访陇南市委书记王义时,他得知记者还没顾上吃饭,就把自己正在吃的3个西红柿塞给了我,陇南市委宣传部的张仿部长为了让记者赶写稿件让出了她休息的房间,外宣办的张立新主任悄悄地给我正在写稿的帐篷点上了蚊香,兰州市委外宣办副主任王柠到灾区给我送来了压缩饼干,报社给我买了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事穆君、王巧玲、殷小霞送来了手电筒和常备药品,一位叫高超的成县出租车司机听说记者采访,驾车给我带路,到两个县城跑了200多公里采访了一整天,但却怎么也不收我给的车费,碧口发电厂的徐副厂长在深夜1点送来了宵夜,响浪村的灾民张文林拿出了他自己舍不得吃的腊肉……
记者在灾区,常常被人的那种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坚韧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助感动着。最让我感动的是康县迷坝乡张台村村民苏小梅,她的丈夫张志富因患脑溢血而偏瘫,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不仅平日包揽了屋里屋外的所有活计,还要照顾患病的丈夫。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当时苏小梅正在屋外干活,感觉地面颤动,苏小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行动不便的丈夫。她丢下活计,冒着危险,跑进屋子,将体重比自己重几十斤的丈夫拉起来就往背上背,但是丈夫为了让她早点逃生,也不想给她添累赘,坚决不让她背,几次将她重重推倒在地,让她快跑,但苏小梅坚决不放弃,她爬起来强行将丈夫牢牢背了起来。当她背着丈夫跨出房门的时候,房屋已开始剧烈地摇晃散落,一片从屋顶散坠的瓦片正好砸落在她的头上,她强忍疼痛,顶着满头满脸的鲜血,一步一步连跪带爬终于把丈夫送到了屋外的开阔安全地带。
当乡亲们赶来的时候,苏小梅双手抱头爬在地上,不省人事,全身已被流血染红……后经救治,她的头部缝合7针。是的,在危急关头,犀牛江畔的这个普通农家妇女,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的真谛。相濡以沫的患难夫妇舍身相救,彰显出人间最朴实无华的真诚爱情。而康县寺台乡田坪村的田玉霞为了救助82岁双目失明的爷爷不幸遇难,人性、亲情、爱情的光芒让我深深感动!
灾难升华了新闻职业精神
这次在灾区采访,我耳闻目睹了惨烈的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生死劫难,那些凄惨哭泣的灾民令我无比心痛。灾区共发生的5次较大余震,我都一一亲身经历,那种恐惧和无助我都感同身受。而空前灾难激发出的那么多人间真情大爱又让我常怀感动。可以说,这次采访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考验了我的毅力,而且洗涤了我的心灵。
作为记者,在这次采访中,从新闻业务的角度,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热情和爱心,对灾区百姓不仅要有同情怜悯,而且要有对生命的敬畏和人性的尊重。只有对灾民的苦难和干部的艰辛感同身受,融入灾区,从而赢得他们的好感和尊重,才会获得线索,发现新闻,写出的稿件才会更打动人心。在灾区采访,切忌衣着光鲜,表情冷漠,动作迟缓。我看到有的记者对灾区干部“摆架口”,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自己是“上面来的,自己的采访很重要”的意思,这样极易引起灾区干群反感,人家有线索也不给你,好新闻自然无从而来。
二是把握全局,注重领导层的关注点。灾区采访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要了解全局,灾情轻重必然影响救援缓急,紧盯抗震指挥部的部署,了解领导层的抗震救灾思路对采访很是重要。
比如5月15日,我们采访组直接闯到陇南市委副书记李学春的办公室了解灾情,是李副书记在干部中第一个说出“灾情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这句话,建议我们去几乎被夷平的康县豆坪采访,结果,我们是到豆坪的第一家媒体,发回了最早最新的报道。而此前媒体都一窝蜂去了文县,如果当时我们也去文县,只能重复报道,拾人牙慧。
三是要纵向了解上中下,横向了解左中右,耳目灵通,多方及时获得信息线索。比如胡总书记要来陇南的重要消息,是在前一天我们采访组在成县时,一个采访对象给我打电话时偶然透露的,他也是听说,并不确定。我马上向陇南市一名领导干部求证,但人家有保密规定,只回答有领导要来,我巧妙地问他:“是不是胡主席?您只说个是还是不是,我们没别的意思,只是调整采访计划。”他也十分策略地说:“你说的是对的。”第二天早上,在我们赶往康县的路上,我又通过同行得到了胡主席的确切路线“康县—马街姜家山—陇南市第一医院”。
然后我们马上调整采访计划,直奔武都,等在陇南市第一医院,终于见到了胡主席,完成了采访任务。
四是要想方设法“赶场子”。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在现场要“靠前靠前再靠前”。越是控制和困难多的现场,越容易出独家和新鲜新闻,而且在现场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勇敢往前冲。比如在采访巴基斯坦医疗队时,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现场有中央省级近10家媒体记者,只有我一个市级媒体记者。
但语言不通,外事和保卫干部又限制太多,大家采访一时无从下手。我灵机一动,与省外事办的一个干部寒暄,说他们一个干部是我朋友,先拿到医疗队名单,看到名单中方负责人是兰大一院副院长余勤,我知道我报社跑医疗口的记者田小东和他很熟悉。我抽准机会,大胆地在他们工作间隙找到余勤,做了自我介绍,并说田小东问候他,然后我说了采访的事,余院长马上叫来医疗队队长哈比比和巴基斯坦新闻文化参赞拉加让我采访,并给我做翻译。结果现场我一个市级媒体记者在提问采访,其他媒体只好随我拍照做记录,采访特别顺利。而在采访胡主席慰问时,更是困难重重,遭到警察和安保5次阻挡,我一手拿着记者证,一手握着照相机,跟他们解释,取得他们理解和宽容,同时多方观察整个现场,确定胡主席的进出路线,然后准确判断胡主席必进的一个帐篷,找到对准这个帐篷门的最佳站位,向一个病人借了一把椅子,躬着腰蹲在椅子上,终于见到了胡主席,用简陋的照相机,拍到了比较清晰的胡主席的照片。胡主席走后,我马上采访了被胡主席接见的医疗队员和灾民,并把胡主席揽在怀里的小女孩柳枝叫过来立即做了采访,写出了图文并茂的现场侧记《总书记来看望我们来了!》五是在灾区要有新思路,选好新角度,并注意用细节打动读者。在我省灾区,县城建筑物都是危房,在农村都是房塌墙倒,这是普遍现象,因此我在稿件中最先提出了我省灾区城区深受“内伤”的概念,得到灾区干部的认同,后来的国家灾区评估小组也使用了这个词。同样,灾区的帐篷比比皆是,许多媒体记者早已见怪不怪,但我提出了各个县城分为两个区——危房区和棚户区的概念,并采写了《走进成县棚户区》。看到文县农业银行的临时办公点有5个终端,可以进行银行的所有业务,就从“灾区最简陋的银行”的角度写出了《帐篷银行撑起灾区金融网》的稿件。在文县石坊乡,本来是去采访某集团军政委刘雷将军率领解放军战士帮助村民割麦子的,但因为乡党委书记王永宁胡子拉碴的又红着眼睛像个灾民,所以我误把他当成了村长,跟他握手时他手掌里的老茧又打动了我,就是这两个细节,让我采写了这个人物,写出了《一家三口抗灾忙》。
可歌可泣的抗震画卷
“这是一场人民战争,一场波澜壮阔的与灾难抗争的人民战争。抗震救灾,这个高昂的旋律始终贯穿于震后陇南的60个日日夜夜。“5·12”地震是一场特大自然灾害,是陇南1879年8级大地震后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给陇南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灾难凝聚力量,灾难孕育生机。
记者在灾区深切地感受到,5月12日到7月12日的60天,每天都是一幅280万陇南人民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是的,抗震救灾的过程,既是拯救生命、安置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过程,更是激发陇南精神活力、彰显陇南精神内涵、展示陇南精神价值的过程,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中凝聚起来伟大的“陇南精神”———这就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不等不靠、以干克难,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万众一心、和衷共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在那60天里,记者看到,当陇南百姓遭受空前苦难的危急时刻,有许多党员干部,在通讯、水电、交通中断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组织带领身边的群众,各自为战,奋力营救,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发挥了主心骨作用。
在那60天里,记者看到,数不清的爱心汇聚陇南。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群众,从军队首长到一般士兵,从城市到农村,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那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援助之手,形成一股股支援陇南的强大暖流,感染着陇南,感动着陇南,震撼着陇南。”
这是我在灾区采访结束之前的采写的新闻《卓绝抗震60天》开头的一段话,是的,面对我耳闻目睹的一切,当时我曾经感到我的文字已经无法尽情表现和诠释陇南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抗震救灾中彰显的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伟大精神也许要用我的一去体会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