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乌申斯基
近几年,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六百多万,此外还有城镇新增失业者以及非应届待岗大学生,劳动市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就业与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家庭的关注,对于个人生涯规划来讲最后都要归结到就业或者创业。本章主要介绍有关就业与创业的知识与技能。
8.1职业
8.1.1职业的概念
什么是职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职业”一词由“职”和“业”构成。职即职责、添置,权利与义务;“业”即事业、行业。职业就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与人类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相关,强调社会分工;
第二,与职业的内在属性相关,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
第四,与个人生活相关,强调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生活。
8.1.2职业的分类
所谓职业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1.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
(1)产业性特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三类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工业中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等;第三产业是流通和服务业。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人口比重最大;在工业化社会,工业领域中的职业数量和就业人口显着增加;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第三产业职业数量和就业人口显着增加。
(2)行业性特征。行业是根据生产工作单位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服务的不同而划分的,行业主要是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来分类的。可以说行业表示了人们所在的工作单位的性质。
(3)职位性特征。所谓职位是一定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的集合体。职权和责任的统一形成职位的功能,职权和责任是组成职位的两个基本要素;职权相同,责任一致就是同一职位。在职业分类中的每一种职业都含有职位的特性。比如大学教师这种职业包含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位。再如国家机关公务员包括科级、处级、厅(局)级、省(部)级等职位系列。
(4)组群性特征。无论以何种依据来划分职业都带有组群特点。如科学研究人员中包含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再如咨询服务事业包括科技咨询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咨询工作者等。
(5)时空性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变化迅速,除了弃旧更新外,还有同一种职业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也发生变化,所以职业的划分带有明显的时代性。从大的方面来说,在职业数量较少的时期,职业与行业是同义语,但现在职业与行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在职业划分中,行业一般作为职业的门类。在空间上职业种类分布有区域、城乡、行业之间或者国别上的差别。
2.我国职业分类
参照国际标准和方法,1986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并启动了编制国家统一职业分类标准的宏大工程。这次颁布的《职业分类与代码》将全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1992年,原劳动部会同国务院各行业部委组织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这个目录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和工艺技术的特点,将当时我国近万个工种归并为分属46个大类的4700多个工种,初步建立起行业齐全、层次分明、内容比较完整、结构比较合理的工种分类体系,为进一步做好职业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国家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中央各部委共同成立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组织社会各界上千名专家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于1998年12月编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于1999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由于它的编制与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的修订同步进行,相互完全兼容,因此,它本身也就代表了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重要贡献在于,它在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特别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88)和深入分析我国社会职业构成的基础上,突破了过去以行业管理机构为主体,以归口部门、单位甚至用工形式来划分职业的传统模式,采用了以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作为职业划分标准的新原则,并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体现了职业活动本身固有的社会性、目的性、规范性、稳定性和群体性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国家统一职业分类领域存在的空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从职业结构看,职业的分布有三个特点:第一,技术型和技能型职业占主导。占实际职业总量的60.88%的职业分布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这一大类,它们分属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主要领域。从这类职业的工作内容分析,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操作为主。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比重较小,仅占实际职业总量的8%左右。三大产业中的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的职业比重最大。第三,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职业较少。现有职业结构中,属于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的职业数量不超过总量的3%。
为保证各地劳动力市场使用的职业分类与代码的科学和规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主持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同时,根据重新修订的职业分类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T6565-1999),制定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1999)》,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改。新标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LB501-2002)》分为6个大类,56个中类,236个小类,17个细类。
8.1.3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一旦人们选择了自己的职业,也就选择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选择与职业期望有密切联系。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一种愿望和向往,即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职业期望得以实现,职业选择是第一步。职业期望来自人们个体方面的行为。职业期望不是一种空想或幻想,而是人们的一种主动追求,是人们将自身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与社会需要、社会就业机会不断协调,力求实现的个人目标。
职业期望是个人职业价值的直接反映。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萨柏曾经将职业价值观或职业取向概括为以下15种类型:
① 助人。② 美学。③ 创造。④ 智力刺激。⑤ 独立。⑥ 成就感。⑦ 声望。⑧ 管理。⑨ 经济报酬。⑩ 安全。 环境优美。 与上级的关系。 社交。 多样化。 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职业选择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的职业选择理论。如帕金森(ParKinson)的职业-人匹配理论、霍兰德(John.L.Holland)的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理论等。以下简单介绍这些具有广泛影响的职业选择理论。
1.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金森提出。1909年,帕金森在其着作《选择一个职业》中,阐明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
(1)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等个人特征。
(2)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
(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即在了解个人特征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合个人特点又可获得的职业。
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其内涵就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职业-人匹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因素匹配。例如,所需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者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
(2)特性匹配。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2.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也是着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L.霍兰德(John.L.Holland)在20世纪60年代以自己从事的职业咨询为基础,通过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他人职业发展道路的深入研究,引入人格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经过多次补充和修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职业设计理论,其内容包括个性和职业类型的划分、职业分类、类型鉴定表等。
在这一理论中,霍兰德提出了以下四个基本假设:
(1)人格类型或者说“性向”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以及常规型(conventional)。
(2)所有职业均可以划分为相应的六大基本类型,任何一种职业大体都可以归属于六种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组合。霍兰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类型(包括价值观、兴趣、动机、需要等)与其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应于不同的职业。职业选择取决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作用。
(3)人们一般都倾向于寻找与其个性类型相一致的职业类型,追求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承担令人愉快的工作和角色,职业也充分寻求与其类型相一致的人。
(4)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个性与所处的职业类型,可以根据有关知识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包括职业选择、工作转换、工作绩效以及教育和社会行为等。
霍兰德进一步指出,尽管大多数人的人格类型可以主要地划归为某一类型,但个人又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其人格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又会相近于另外两种类型,也能适应另外两种职业类型的工作。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并非只有一种性向,而是可能同时包含数种不同的性向;性向与性向之间也非完全独立,而是分为相近、中性、相斥三种情况。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状况,霍兰德设计了一个六边形模型。如果一个人身上的两种职业性向是相互排斥的,如研究型和企业型,那么他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就会比较犹豫彷徨;而如果一个人身上的两种或几种职业性向相近兼容,如一个艺术型、调查型、社会型的人,那么他选择职业时相对就比较容易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