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别人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可以非常感激,可以稍稍有些感激,可以感到无所谓,也可以不高兴或生气。对同样的事,人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又由不同的感觉产生不同的情绪。人的情绪的质量就是生活的质量。所以,拥有好情绪的人,就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当人心存感激之情时,就会感到美好,感到爱和幸福;如果没有感激之情,也就没有这种美好,爱和幸福的体会。如果对于好事,人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而生气,抱怨好事来得太晚或太少,那么这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就只有人间的丑恶,冷漠和生活的艰难。对这样的人来说,无论有钱没钱,有闲没闲,有名没名,他的生活都不存在幸福和快乐。
怎样去感觉生活是一个习惯。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挑剔和抱怨,那么挑剔和抱怨就有可能成为这个人感觉生活的习惯。比如,别人帮了自己一个忙,家里的大人不但不表示感激,反而埋怨说:“这事儿办得不怎么样,这人没有尽力,他本可以做得更好。”又如,家里发生了一件好事,家里的大人却说:“小事一桩,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这种感觉生活的方式就是这个家庭的习惯。如果人们不是有意识地去改变它,这个习惯将作为家庭的传统习惯代代相传。
我的亲戚当中就有这样一家人。前些年,逢年过节的时候,弟弟会给哥哥寄去三五百元钱。哥哥每次回信的内容大致都是:“才三五百元钱,你也拿得出手?当年,是因为我没有离开老家,你才能出去上学。你今天只给这么少,也实在太小气了!”当时人们的工资都很低,挣国家干部工资的弟弟已经尽力了。这样闹了几次不愉快,寄钱的事就只好停了下来。
要是没有感激之心,人会找出很多借口,把别人为自己做的好事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贬低,变小甚至变成坏事。“他欠我的”,“这是应该的”,“他给这么少,太小瞧人了”,“没什么值得高兴得”,“他早该这么做了”,都是常用的借口。实际上,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路。每个成年人今天的生活状况都是自己昨天决定的结果。家人之间,亲友之间,同事之间可以是互相帮助的关系,但不是谁欠谁的关系。帮助是出于友爱,而不是出于还债。如果人们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温暖。
人本身就是一个磁力中心,不同的磁力中心吸引不同的东西。你是一个好事的磁力中心,好事就容易发生在你身上;你是一个坏事的磁力中心,坏事就容易发生在你身上。人的感激之心是好事磁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好事就会不断地落到你身上。别人帮助了你,或为你做了一件好事,你心存感激并表达出来,为你做事的人也会从中体会到快乐。不断寻找快乐是人的行为规律。这个规律使得人对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下一次,这个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帮助你。一件好事落到你头上,你应该心怀感激,感激之心能增强和延长人对好事的快乐感,而快乐又能使人的态度变得更好,办事效率更高。这样,一件好事很可能成为几件好事的起点。那么,好事会不停地花样翻新地落在心怀感激的人身上。同样,没有感激之心的人,从自己身边推走的也不仅仅是一件好事,而是成串的一系列好事。
很多把别人的帮助贬低或变小的人,自以为这种做法很聪明。他们可能以为,当自己把别人的帮助或给予变得很小时,一方面,下次别人会帮更大的忙或给得更多;另一方面,反正那些人给得不多,所以自己也不欠他们什么。这样对待别人的帮助和给予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挺复杂,但实际是一种心灵贫穷的复杂。这样对待别人帮助和给予的人真正贬低和坑害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贬低和轻视他人的好意,使人一辈子也不能体会到人间的温暖、关爱和美好。这样的人切断了自己一生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他们的心灵将由于得不到滋润而变得贫乏和干枯。
与贬低别人的好意相反,如果对别人的每一点帮助或给予都发自内心地感激,表面上,这个人看起来有些简单,但这是一种极其丰富的简单。这样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关爱和美好。感激之心给人的一生接上了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有了这样的源泉,人的心灵将由于经常得到美好情感的滋润而变得非常健康。
人的一切生活习惯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养成,怀有感激之心这个习惯也不例外。人们应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寻找训练自己感激之心的机会。比如,睡了一夜好觉,睁开双眼,人可以心存感激:感激一夜好觉,让自己感到浑身舒服。推门出去,天气真好,人可以心存感激:感谢老天也给我蓝天白云,清风拂面,让自己身心舒畅。去买早点,卖早点的女孩儿笑容可掬,人可以心存感激:感谢女孩儿的笑容给自己一个好开头,好开头定能带来好运气。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眼睛能看到值得感激之事,也让自己的心能体会到感激之情。人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什么事情上,什么事情就会变得又多又真实。只要能够坚持做下去,半年或一年后,你一定会发现生活中的好事很多,可以感激的事也很多。当你有了这个发现时,你的生活就会变成充满温情,快乐和令人满意的生活。
材料来源:《读者》 2004年第18期
补充阅读2:哈佛的幸福课董月玲张开平
出人意料,2006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候。”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做支出,把正面情绪当做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