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凡是党员不超过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应设书记一人,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超过三十人的,应由委员会的成员中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关于执行委员会的规定,下面将要说到。
十、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等地方组织的人数很多时,可以派他们到其他地方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当地执行委员会最严格的监督。
十一、(遗漏)(原文件的中文版本至今未找到,只有俄文版和英文版,此为俄文版,第十一条内容遗漏。)
十二、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财政、活动和政策,必须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
十三、委员会所管辖的党员超过五百人或同一地区有五个委员会时,必须成立执行委员会;全国代表会议应委派十人参加该执行委员会,如果这些要求不能实现,必须成立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和组织下面将要更加详细地阐述。
十四、党员如果不是由于法律的迫使和没有得到党的特别允许,不能担任政府的委员或国会议员。士兵、警察和职员不在此例。
十五、这个纲领经三分之二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同意,始得修改。
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纲领
1923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三、中国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目的是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相应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依据新民主主义理论,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即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第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民主共和国。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四、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拓展阅读
人类为什么能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美好追求,也是全人类的美好追求。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有现实的实践依据。
从理论上看,共产主义是对人类理想社会的科学命名。共产党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党,共产党的名称中就蕴含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逻辑,共产党员就是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作出了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科学设想:未来社会将铲除人剥削人、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人们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道德水准极大提高;旧的狭隘的社会分工彻底打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不再存在;整个社会是一个“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高度的协调与和谐,等等。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还找到了其所以能够实现的主体力量和基本途径,因而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着原则区别。这就是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心之源,就是我们理直气壮地讲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依据。
从实践上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设想的正确性。因此,“共产主义”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理论描述和科学命名。然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必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终生奋斗的目标。共产党人应当自觉地坚定地把实现这种社会作为最高理想。惟其如此,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对于广大党员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昂扬的前进力量,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