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0300000051

第51章 编后记

莫言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坛的一道风景。如果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感兴趣,莫言作品是值得一读的。读莫言的作品会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思,各种感受纷至沓来。这种阅读的复杂性正是文学审美所需要的。

记得还是在1980年代读研究生时,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刚发表,我所在寝室的几位同学争相传阅着这篇奇异的小说。有的说小说写得真棒,将一个农村孩子的感觉全写出来了,从来没有见过当代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也有的说作品没意思,小说作者的兴趣全集中在小孩的受虐细节和感受上,这样的小说有什么意义呢?寝室里的论争后来扩展到华东师大中文系研究生中间,像当时比我们高一年级的李劼、夏志厚等,都参加了讨论,他们对莫言的作品评价很高。老师中当时也有不同意见。有的在课堂上对莫言随后发表的作品《红高粱》中那段剥人皮的场景描写很有意见,认为文学作品不应该渲染暴力。倒是有一位语言学教授对莫言小说的文学语言评价很高,记得他用“毛茸茸的感觉”来形容莫言作品给人的感官刺激,让很多在场的听众印象深刻,以至于后来见了这位语言学教授,大家都嘻嘻哈哈地用“毛茸茸的感觉”来称呼他。

如此说来,莫言小说从一开始进入人们的阅读视野,就充满了分歧和论争,而且这种论争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问题在于这样的纷争,从文学批评层面以及文学创作层面如何来理解?我个人认为,对于莫言小说的不同评价,在文学批评层面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文学欣赏活动不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过程,而是与接收者隐含的阅读期待有关。在这种阅读期待中,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常常有一种心理预设,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怎样怎样。如果一旦作家作品超出了这种阅读期待,便会在读者心中引发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改变原有的阅读期待,以适应作家作品的呈现方式;另一种就是拒绝作家作品的呈现方式。在莫言的评价上,我们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评价观点。一种看法是莫言作品自成一格,对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一种超越,尤其是对五四以来所形成的新文学传统中的知识分子启蒙话语,有很大的改变。莫言作品中,你感受不到鲁迅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激愤,也没有启蒙主义争取做人资格的诉求,充斥莫言作品的基调是那种逆来顺受、百折不挠却又生气勃勃的中国民间智慧。但针锋相对的批评观点认为莫言作品没有超越前辈作家对于中国农村生活的深刻表现,莫言作品中的农民形象都是趴在大地上的“蛙”。另外,对莫言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存在完全矛盾的评价。一些人认同莫言的作品,认为莫言创作才气逼人,语言犹如火树银花,绚烂美丽,极具喷发力。

但批评者却不以为然,认为莫言进入新世纪以来写得太多太滥,作品毫无节制,甚至像莫言作品的英译者葛浩文教授都出面规劝莫言不要写得太多,应该集中精力,精雕细刻一部作品。上述这些不同评价,没有谁能够说服谁。那么,在文学创作层面,如何来理解莫言的创作呢?有一些评论家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进入到一个成熟阶段,像莫言、王安忆、韩少功等,创作成就超越了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这一评价,在目前还属少数意见,但总体上评论家和作家都会认同莫言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作家中产量最高的几位。他不是仅仅精于小说的某种体裁,而是在长篇、中篇和短篇上,全面开花。莫言特别看重长篇小说的写作。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一文中,他说:“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每隔几年,莫言都有长篇小说出版。这样旺盛的创造力是同时代同龄作家中少有的。这种创造才能,在莫言自己看来不是什么奇迹,而是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在《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中,莫言认为文学创作有两种,一种是为老百姓写作。作家把自己的工作看得很高很重要,文学写作只是在为人民代言。另一种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作家就像其他手艺人一样,需要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莫言自己是倾向后一种文学态度。或许是因为持这样的看法,使得莫言身体力行要在创作上做给大家看看。事实上,莫言在人生态度上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他对外界不抱太多的幻想,不管人们怎么评价,不管外界怎么议论纷纷,“老子立言,让孙子们去说吧”。所以,有人戏言莫言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的劳模。对写作的敬业,使他的职业与身份极其相符。他的创作可以说是无愧于一个作家的称号,他的身份也是极其单纯,一文学写作者而已。

在当今这个咨询非常发达的时代,培养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应该从文学开始,文学作品是为阅读准备的美味佳肴。莫言作品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没有阅读就没有发言权。我希望有更多的读者通过了解评论家对莫言作品的意见,然后进入到莫言作品的阅读行列。最后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阮光页先生和编辑王海先生提供的帮助,也感谢参与材料收集工作的博士生朱军、高传峰和叶祝第先生。

杨扬

2012年10月26日于沪上

同类推荐
  •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阿诗玛

    阿诗玛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民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民族叙事长诗是民族民间文学最重要、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以及云南各地的文艺调查队对云南的少数民族诗歌进行了收集、翻译、整理,并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诗歌,形成了一个汉译民族民间诗歌的宝库。《阿诗玛》便是其中影响巨大、流传颇广的经典之一。
  • 女或有所思:宁夏女性杂文作品集

    女或有所思:宁夏女性杂文作品集

    《女或有所思》是宁夏女性杂文作品集,共计约90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们以女性的视角观察社会,感悟人生,思考问题。她们有写杂文随笔的,时政评论的,娱乐评论的,更多的作者写人生杂感和闲情随笔。杂文关注的目标包罗万象,不拘一格。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 大国亮剑转

    大国亮剑转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词--《沁园春·雪》,其中里面有这样一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的汉武、唐宗、成吉思汗都是中国古代强盛王朝中的佼佼者。历史的车轮已经从他们的时代走到今天,回过头去观察,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爸爸一个人

    爸爸一个人

    一个身世跌宕起伏的少年,本是大少爷却被爷爷咬牙掉给了别人抚养。一次旅行为寻找到曾经眼睁睁看见自己深爱的女人被撕裂时空的人带着她。接下来........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地心游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地心游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越祖

    越祖

    荒人修体称为蛮者,修魂则称巫者。魔人修体称为魔者,修魂可称鬼者。凡人修体称为战者,修魂亦称魂者。三头六臂的魔者,阴邪诡异的鬼者,力大无穷的蛮者,神出鬼没的巫者,勇往直前的战者,神秘莫测的魂者,念经说咒的佛者,还有那种族繁多,实力非凡的妖兽,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一个平凡的少年,偶得一颗奇异的黑珠,凭着一颗勇敢的心,在成为强者的坎坷道路上,人挡杀人,佛挡灭佛,妖挡斩妖,魔挡诛魔!杀出一条不可思议的路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术士幻想

    术士幻想

    我是术士掌控火焰与暗影,呼唤恶魔与虚空,要么成为恶魔的奴隶,要么成为主人。血与生命乃是力量之源.听塔迪斯那在颤抖
  • 狐说奇玉

    狐说奇玉

    一块白玉,一只狐狸,一片龙鳞,牵扯出前世的爱恨情仇......
  • 重生之王牌编导

    重生之王牌编导

    楚瑜好不容易攀爬到编导的顶点,突然重生回了高中时期。楚瑜:夭寿哦!并不想重生!每个摸爬滚打的女编导,最后都会转职成为女流氓。男主:……等等!?我的同桌画风变了?
  • 闺蜜初长成:樱花契约

    闺蜜初长成:樱花契约

    樱花树下,两个小女孩定下契约——一起婚纱落地,一起携手相伴。若干年后……慕晴诺,落织樱:“我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你,然后一起婚纱相伴。虽携他人之手,与他人白头,但终不离弃。”欧沐辰,顾子陌:“次醋了肿么办?”作者:“凉拌炒鸡蛋。”慕晴诺,落织樱:“逃婚也相伴!”
  • 我为你不惧流年

    我为你不惧流年

    幼时相识彼此孤独相遇无言黄金和白银的组合为了你每晚打到半夜的坚持重逢后发现的失望原来终究只为了成全彼此
  • 小小房子大大爱

    小小房子大大爱

    喜欢作者的,来群吹水:313760480女主苏皖和丈夫是裸婚,两人一穷二白,靠租房度日。丈夫和苏皖家是农村,两人来到小城市开始打拼。无钱无房无车无人看孩子的苏皖,被逼到了绝路上。不过,苏皖并不想向命运屈服。她带着两岁的娃,开着房产中介小店,混的风生水起,获得满满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