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0100000024

第24章 《孟子》研究说略(2)

此书首刊于南宋绍熙六年(1190),其后朱氏又多次修改,至其去世后方有定本。现有清康熙内府仿刻宋淳祐二年大字本、嘉庆十六年吴县吴英、吴志忠父子刊本,另有中华书局1983年版点校本。

朱氏《孟子精义》十四卷,原属《论孟精义》书中的一种,书约成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书中采取了宋代程颐、程颢、张载、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等十二家的说法,荟萃条疏,主要本程氏之学以阐明《孟子》经文意旨。书中还有“纲领”一篇,不入卷数。此书收入《朱子遗书》之中。

五、张栻《癸巳孟子说》七卷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县)人。迁居衡阳。宰相张浚之子。以荫补官,累官至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卒谥宣。他早年从胡宏学理学,与朱熹、吕祖谦共称“东南三贤”。他著有《癸巳孟子说》、《癸巳论语解》、《南轩易说》、《伊川粹言》等。《宋史》有传。

张氏《癸巳孟子说》,成书年代不详,全书七卷。书中对《孟子》经文的说解,有些独到之处。

六、蔡模《孟子集疏》十四卷

蔡模(1188—1246),字仲觉,号觉轩,南宋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其祖父蔡元定、父蔡沈都是南宋学者,曾师事理学家朱熹。蔡模继承家学,潜心《孟子》研究,著有《孟子集疏》等。

蔡氏《孟子集疏》,共十四卷,成书于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据该书后序所载,蔡模之父蔡沈生前曾收集了朱熹门人有关《论孟集注》的往复问答之语。未及编次而卒。蔡模与其弟杭继承家学,编撰成书。书中备列朱氏集注原文,或佐证注文之义,或旁推余意,不完全比附注文。作者恪守家学,不曲引博征,对前人各种说法有所去取而少作辨订。

此书有《通志堂经解》本和《四库全书》本等版本。

七、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七卷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学者称为仁山先生,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人。曾受学南宋学者何基,基为朱熹二传弟子。南宋末,曾上书进由海道直捣燕、苏之策,不用。遂居金华山,专心于著述。著有《通鉴前编》、《大学章句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等。

金氏《孟子集注考证》是《论语孟子集注考证》书中的一种。此书共七卷,成书年代不详。作者是对朱熹《孟子集注》而作的。凡是《集注》中文义详明之处,金氏不复赘述;凡是部分名物、史实略而不注之处,则作补充疏解。金书或征引前儒评注和前代训诂成说,且加疏证;或对文字形体、语音加以校证和辨析;或就古书训诂条例提出不同的见解。

此书有金氏祠塾刊本。

第四节明清时代的《孟子》之学

经学到了明代,由于科举八股、道学讲习和心性禅脱,开始走向衰落。到了清代,经学又得以复兴。于雍正、乾隆时期大兴文字狱,残酷迫害文人学者,于是他们就不敢谈论政治,而致力于古籍的辑录、整理和考订。清代的考据学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经学研究方面,文人学者们也只重文字之训诂、音读之考订,而不重义理。这是清代治经的共同特点,也是《孟子》之学的特点。

明代孟学家很少,只有陈士元《孟子杂记》和郝敬《孟子说解》两种。而清代孟学家辈出,成果也不少。如黄宗羲《孟子师说》、李光地《孟子札记》、焦循《孟子正义》、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施彦士《孟子外书集证》、林春溥《孟子外书补证》、周广业《孟子四考》、俞樾《孟子古注择从》、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任兆麟《孟子时事略》等等。现简介如下:

一、陈士元《孟子杂记》四卷

陈士元(1516—1597),字心叔,号养吾,明应城(今湖北省应城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滦州知州。陈氏深究经学,兼治小学。著有《孟子杂记》、《论语类考》、《易象钩解》、《易象汇解》、《五经异文》、《韵苑考异》、《古俗字略》、《俗用杂字》、《俚言解》、《诸史裔语音义》等书。

陈氏《孟子杂记》,成书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全书共四卷。首卷主要叙述了孟子的家族谱系、邑里、名字、受业及著作等情况;后三卷为《孟子》分类注解。第二卷主要考证《孟子》的引文出处,文中采引大量典籍史实,并且阐释了文意。第三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引”,即校诸书引《孟子》之异文;二是“方言”,即求证《孟子》中方言的语源;三是“辨名”,即辨析人物名、字之异。第四卷就“字同”、“字脱”、“断句”、“注异”,“评辞”等内容加以阐明。书中所引用的资料丰富,且谨严有体。

陈氏《孟子杂记》四卷,有宝善堂藏版。

二、郝敬《孟子说解》十四卷

郝敬(1558—1639),字仲与,一字楚望,明京山(今湖北省京山县)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曾历知缙云,永嘉县,征授礼科给事中,乞假归养。后补户科,因事受累,谪知江阴县。后归家,潜心著述。他著有《孟子说解》、《周易正解》、《尚书辨解》、《礼记通解》等。《明史》有传。

郝氏《孟子说解》,成书年代不详。全书共十四卷,可分两大部分。一是详细考证孟子的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间有可取之处;二是札记式说解,作者好发议论而不究其实,往往失之粗疏,欠妥之处不少。

郝氏《孟子说解》十四卷,有《四库全书》本。

三、焦循《孟子正义》三十卷

焦循(1763—1820),清经学家、戏曲理论家。字里堂,甘泉(今江苏省扬州)人。清嘉庆举人。出身治《易》世家,曾入阮元幕。他以数学原理及音韵训诂整理《易经》,为钱大昕、王鸣盛所推重。他是个多产的学者,其著作共达五十九种之多。著名者如《尚书补疏》二卷、《毛诗补疏》五卷、《春秋补疏》五卷、《孟子正义》三十卷、《论语通释》一卷、《礼记补疏》三卷、《群经宫室图》二卷、《易余籥录》二十卷等。

焦循是清代皖派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学问非常广博,他的《孟子正义》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旧题汉赵岐注、宋孙奭疏,赵注是没有问题的,但孙疏是伪作。故焦氏在《孟子正义》卷末引赵祐《温故录》认为它在《十三经注疏》中“最下”。因此,他以赵注为注,重作了这一部新疏。

《孟子正义》共三十卷,成书年代不详。焦氏以东汉赵岐《孟子章句》为主,搜集清代数十位学者考订训释的成果汇编而成。他的注疏原则是:凡是赵岐注已经详为分析的地方,就不从事敷衍文义,效《毛诗正义》例,再阐明一番;于赵氏之说有疑的地方,“则不惜驳破以相规正”。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对于广泛搜集到的材料所采取的原则是“诸家或申赵义,或与赵殊,或专翼孟,或杂他经,兼存备录,以待参考”。这种处理方法也是科学的。

焦氏《孟子正义》是诸代《孟子》注解中最详备精审的一种。有清嘉庆道光年间的《焦氏丛书》本、光绪年间《焦氏丛书》本、《皇清经解》本等。

四、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六卷

宋翔凤(1779—1860),清学者。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他专治西汉今文经学,是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著有《孟子赵注补正》、《论语说义》、《过庭录》、《周易考异》、《四书释地辨证》、《四书纂言》等。

宋氏《孟子赵注补正》,成书于道光二十年(1840)。全书共六卷。宋氏潜心于《孟子》研究三十余年,认为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有许多值得补正之处。因此,他采用《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宋陈彭年等奉敕编撰《大宋重修广韵》等字书,多方引评,详细阐发赵注释义;并从音义的角度取证,对赵注字词训释加以补充;对古史、古制、古地名也进行翔实的考证;对于赵注有关古制方面的失误,也凭借经典所记录的古制加以纠正或补阙。许多见解可供《孟子》研究者所参考。

宋氏《孟子赵注补正》一书,有《广雅书局丛书》本。

五、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三卷

同类推荐
  •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本书是作家、书评人维舟十余年评论生涯的阶段性总结,精选其解读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三十七篇文章,分为三辑:隐蔽的变迁、观念的起源、故事的讲法。从无根的现代人到由死线组成的人生,再到高科技中世纪,他细致描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从餐桌上的文化冲突到葡萄酒兑雪碧,他辛辣剖析新老观念的碰撞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从分析广告民族主义、电视国学热等文化现象,到解读《盗梦空间》《飞屋环游记》等流行文化作品,他试图挖掘表面现象之下隐藏的另一套逻辑、意义或阐释。透过维舟敏锐的观察和犀利的评论,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熟悉的文化现象和未经省察的观念,重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身处的时代。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经典国学必读书系(套装共21册)

    经典国学必读书系(套装共21册)

    本套书包括《国学之子学精粹》、《国学之史学精粹》、《国学之蒙学精粹》、《国学之经学精粹》、《国学之集学精粹》、《国学之常识精选与趣典》、《庄子(杂篇一)》、《庄子(杂篇二)》、《庄子(外篇一)》、《庄子(外篇三)》、《庄子(外篇二)》、《庄子(内篇)》等,共21册。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也称《商子》,现存24篇。该书解决了在当时条件下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问题,提出了变法的几大原则,既有宏观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法令军规,其中有些内容比如不能让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监督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本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农战》《开塞》《划策》等十数篇,或先综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综合,兼用归纳演绎,首尾呼应。有时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徕民》篇运用了“齐人有东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强说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说明体有:《垦令》《靳令》《境内》等篇,是对秦政令的诠释。辩难体有《更法》,通过人物对话相互驳辩来阐述中心论点,司马迁录入《史记·商君列传》,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张。
  • 菊与刀(中英双语版)

    菊与刀(中英双语版)

    这是一本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日本人的为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的书。是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美国人类学家的这份“旁观者清”的研究报告,曾被翻译成二十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被无数的读者一读再读。大米书坊,诚意奉献中英双语版,双语阅读,重新认识日本,深度发现东瀛。
热门推荐
  • 田园谷香

    田园谷香

    重生农家小萝莉,家长里短是非多。家穷势薄遭人欺?不怕!有爹有娘有大哥哩!一家齐心好温暖,看咱带着家人奔小康。夫君?咳咳,伦家还木有想好挑哪个呢……**********************************感谢《锦医夜行》作者未眠君做的封面!
  • 此生陪你到老

    此生陪你到老

    血薇,21世纪赫赫有名的盗墓者。但万万没想到,她竟然有朝一日会穿越,竟然还顺便带走了一个外挂--高智商的AI。爹不疼,后娘不爱,妹妹欺负,又是废物,没事没事,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走上奔小康。只是后面的邪王是怎么一回事,“娘子,等等我”邪王追妻路漫漫啊。
  • 邪魅小魔女

    邪魅小魔女

    意外穿越,她成丧亲孤女,寄人篱下!可恶家中阔少,时时找她麻烦!说她小门小户寒酸女,竟也登堂入室进侯门?哼,看他前世可怜狼王一只,她不想与他一般见识!可那男人竟敢挑战她的底线?好个妖孽狼君,还不现出原形!
  • 龙之弑

    龙之弑

    一种神秘的生物降临地球开始了屠杀,在他们之中,每一位主宰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龙。英雄,也在这时悄然降临......
  • 体圣

    体圣

    这里有强横的体修!这里有无尽的妖兽!这里有至高无上的大道!在激烈的战斗中升华,在狂热的激情中洗礼,在无尽的大道中绽放肉体的神威!肉体无敌,通天成圣!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听说夏天结束了

    听说夏天结束了

    有些心动,从一开始就覆水难收。很多时候姜滢都会想,或许是上辈子欠了盛嘉安的吧,所以才会在明知道这个混小子是个二流货色的前提下还一意孤行地喜欢他那么久。姜滢:遇见你之前,我撼天动地所向披靡——遇见你之后,我一步一拌两步一跪三步一个狗啃泥……盛嘉安:我自诩不是什么坦荡磊落的人,但在喜欢你这件事上,一枪热忱,满是真心。沈禹:“姜滢,我的便宜没人可以随便占”“要负责的。”蒋霖川:凭什么好聚好散,你以为小爷动心一次容易吗?
  • 重生之无双王妃

    重生之无双王妃

    前世错付,重生后的苏沐沐这次睁大了双眼,我的如意郎君,你在哪儿?身旁的凌彦一脸黑线:我离你可没有超过俩米!!
  • 危机营销

    危机营销

    品牌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认为,创造名牌、积累品牌资产,并以品牌资产为主要营销武器,攻占市场,在竞争中取胜,也已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家在营销实践中孜孜以求的首要目标和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对品牌消费者分析、品牌市场定位、品牌形象定位、品牌关系定位、品牌定位策略、品牌营销战略、品牌延伸策略、特许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论述。品牌之路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走,就算是现在纵横业界的世界品牌,当初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书中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多的,我们只是在传播一种规律和方法,打造品牌的路,还得靠营销人士自己去走。
  • 至尊闲人

    至尊闲人

    麦胜强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意外获得外星系统,被告知必须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不然他将会被系统抹杀。因为散漫惯了,选择抹杀,却开启了主程序,成为了外星程序的主人,接手了全球最牛的集团公司。从此过上了悠闲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