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是在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直接影响创制的新品种,在素胎上勾出图案的轮廓,然后在轮廓内填上一层玻璃白和铅粉,加彩后用水或油渲染,使颜色分成深浅不同的层次。雍正时珐琅彩瓷发展成熟,并达到空前精致的高度;粉彩盛行,技艺纯熟,色调丰富,成为清代釉上彩瓷的主流,逼真地仿制成化斗彩,还成功地创烧出更为精致华贵的“粉彩斗彩”。乾隆时期是我国古代彩瓷的集大成阶段。此时的彩瓷除继承康熙以来的传统工艺外,造型上出现了成型难度更大的转心瓶、转颈瓶、双联瓶、四联瓶等,还有精镂细刻的“玲珑瓷”。乾隆中期以后,由于制瓷过于追求精细华丽,导致了纤巧繁缛有余而深厚高雅不足。乾隆以后,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制瓷业一落千丈,陶瓷业的黄金时代随之结束。
9.4 中国历代陶瓷名窑
1.越窑
越窑,又名越州窑,以产地在古越州(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境内而闻名,现发现窑址几十处。陆羽在《茶经》中评论越窑青瓷的优点是釉色青绿,如冰似玉。从出土和传世的越瓷来看,质量确实很好。所用胎土均经过精细的淘洗、捏练和陈腐,烧成后胎质细腻,釉色青翠莹亮,造型典雅,装饰瑰丽。唐、五代时期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少着名诗人写诗歌颂,文人着书品评。唐陆龟蒙《秘色越器》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其生产的青瓷,结束了由陶到瓷的漫长历程,开创了瓷器制造的新天地。三国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造型和装饰活泼多样,胎质坚致细密,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中微泛绿为主。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秘色瓷代表了越窑青瓷的最高水平。唐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画纹的装饰方法。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浅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
宋代以后,越窑逐渐衰落。至南宋,越窑的地位为其他青瓷窑所取代。
2.邢窑
邢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窑址位于河北省内丘、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陆羽在《茶经》中评论邢窑“类银”、“类雪”,说明其质地致密,制作精细,白釉光洁如雪。
邢瓷的出现是我国制瓷工艺的一大飞跃,邢瓷胎料经过充分的选择、捏练和陈腐,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烧窑时,窑工们对窑炉的温度、火焰、气温等均控制得很好,坯体烧结,瓷化程度高,故敲击起来能发出清越的金属声,奏出悦耳的乐章。邢窑的白瓷从瓷质上分成三个品种:粗白瓷、细白瓷和透影细白瓷。其中透影细白瓷在工艺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1988年河北省考古队在内丘县西关隋代窑址发现了大量的透影细白瓷残片,皆白如凝脂,光洁莹润,无论胎体薄厚,遮光而视均能看见后面的手影。有的甚至薄如蛋壳,其瓷化程度,给人一种胎釉合一、内外不分的感觉,其精湛工艺和优良品质前无古人,令人叹为观止。
长期以来,唐代邢窑遗址一直是未解之谜。根据临城邢瓷研制小组的调查,在临城的瓷窑沟、山下、解井等地的贾村、南程村、射兽、澄底、岗头村、祁村、双井发现了十几处古窑址。
邢窑始烧于北朝,盛于隋唐,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有九百多年。五代之后,邢窑因受战乱和优质原料枯竭等原因而走向衰落,直至被定窑所取代,一代名窑就此销声匿迹。
3.长沙窑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因其窑址在湖南长沙铜官镇而得名。它北起望城县铜官镇,沿湘江东岸的十里河滨往南延伸至石潴湖一带。长沙窑具有独树一帜的民间气质,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新工艺,打破了唐以来单色青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多色釉、彩绘、点彩、模印贴花和诗文题记等装饰艺术,创造性地将山水、人物、花鸟及诗文书法运用于陶瓷装饰艺术上,以动感、线条、色彩、寓意与整个陶瓷造型完美结合,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沙窑釉色品种多样,除单色青釉、酱釉、黄釉、白釉和少量红釉外,还有黄地绿彩、黄地酱彩、黄地三彩和白地加其他彩等。其中,青色釉下彩瓷是长沙窑的独具特色的主要产品。长沙窑瓷器的装饰以釉下彩和模印贴花最具特色。
长沙窑度过了晚唐至五代的极盛之后,从五代末期开始衰落。由于黄巢起义,外销受阻,再加上原料日益匮乏,导致长沙窑趋向衰落。
4.汝窑
汝窑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宝丰在宋时属汝州。汝窑青瓷是北宋青瓷的杰出代表。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圆正规整,造型庄重大方,釉层较厚,釉色天青。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汝窑瓷器来看,青中泛蓝,像蓝色的宝石一样。明谷应泰《博物要览》卷二《汝官哥窑》中称汝窑“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支钉”。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几十年。
汝瓷传世品极少,所以弥足珍贵,故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之说。
5.钧窑
钧窑,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得名。钧窑的主要产品是铜红釉瓷器,创造性地以氧化铜为着色剂,成功地烧制出诸色错综掩映的高温窑变釉,五彩缤纷,艳丽绝伦。
钧窑始烧于唐代,当时工匠利用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相异的原理,烧制出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花釉彩斑瓷,世称“唐钧”,是宋钧窑窑变天工之先导。北宋时的钧窑被朝廷垄断为官窑,大量烧制生活器皿和陈设用瓷。1126年“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钧窑停烧,一度沉寂。金元时期复又兴盛,窑场遍布各地,风靡一时,但工艺水平已是江河日下。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
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处于停产状态。
6.官窑
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专门为皇帝及皇室烧制高级生活用瓷和艺术陈设瓷器,产量很小,不在市场出售。前者即北宋徽宗政和至宣和(1111-1125年)年间的汴京(今开封)官窑,宋人顾文荐《负暄杂录·窑器》中说:“宣、政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这是有关“官窑”的最早记载。南宋官窑在临安(今杭州)。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有碗、瓶、洗等。官窑瓷器是一种名贵的青瓷,造型宏伟,很有气魄。
青釉釉色很淡,肥润如堆脂,殷殷如美玉,光泽晶莹,纵横交错的大块纹片,有如冰纹重叠。
瓷器的口沿部分呈紫色,在薄层玻璃质釉的覆盖下露出胎色而成紫口;足部不上釉,铁骨毕露,呈铁黑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这是官窑瓷器的特点,是历来鉴定官窑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
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沿袭北宋遗制,重设御窑厂。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又称南宋官窑。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器口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呈赤铁色,故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7.哥窑
传世哥窑瓷器的产地,至今尚未发现,成为瓷学界的迷离悬案。哥窑瓷器以炉、瓶、洗、盘、碗等仿古样式为主,其最显着的特征是大开片中套小裂纹,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冰裂纹”,即所谓“金丝铁线”。哥窑胎色多数是灰色,少数与官窑一样为黑色,故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由于哥窑瓷器风格独特,被视为稀世珍宝,因此后世对它多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窑瓷的高潮。明代成化和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仿哥窑瓷都非常精美。
8.定窑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个巨大瓷窑体系。中心窑场在河北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白瓷工艺技巧很高,器物以“薄如纸、声如磬、釉如玉”着称于世。器外壁薄釉处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胎骨致密洁白,叩之有清脆悠长之音。釉色白中泛黄,积釉处多见泪痕,隐现黄绿色,有象牙白的质感。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定窑除了烧造白瓷,同时兼烧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品种。定窑器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品种繁多,产量较大。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创烧于唐代,从唐后期到五代,定窑处于向精瓷过渡的阶段。定窑兴盛于北宋,由于其产品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选为宫廷用瓷,从而身价倍增,产品风靡一时。
北宋末年“靖康之变”,中原动荡,所以定窑迁至景德镇,史称北定南迁。元军破金、宋后,定窑逐渐消亡。
9.龙泉窑
龙泉窑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以龙泉县为中心,沿瓯江两岸瓷窑分布密集。
北宋龙泉青瓷是玻璃质釉,光泽强,开细碎冰片,灰白胎,质地较粗,造型古拙。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生活用具占总数90%以上,艺术陈设品为数极少。南宋是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青瓷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北宋覆灭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被战火破坏,其制瓷技术传入南方,龙泉窑结合南北技艺,迅速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达到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烧制成功,釉质晶莹,粉青如美玉,青翠如梅子,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展现出丰富的审美意蕴,达到我国古代青瓷的最佳境界。当时,龙泉青瓷经瓯江出海,远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及东非、阿拉伯诸国。
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瓷器大量出口。龙泉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品种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器型和装饰上也有新的创造。元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青瓷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明代龙泉窑青瓷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龙泉官窑器延续了元代的大器风范,将厚实雄浑的审美理念发挥到极致,在烧造工艺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代表着龙泉窑瓷器史上的最高水准。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继续促进青瓷生产。此后,青花瓷兴起,加之明王朝实行海禁,我国航海事业衰落,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窑场纷纷倒闭,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
到了清朝,龙泉窑窑场所剩无几,产品胎质粗糙,灿烂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建国以后,龙泉青瓷工艺枯木逢春。现代的龙泉青瓷忠实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艺术风格,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赭色釉、茶叶末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艺美术设计装饰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珑”、“青瓷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一批优秀的龙泉青瓷工艺大师,如徐朝兴、毛正聪、张绍斌、卢伟孙、毛松林、夏侯文等的作品将龙泉青瓷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10.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是元代以后我国最大的瓷窑场,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景德镇窑。据记载景德镇窑始烧于唐武德(618-626年)年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是我国烧瓷时间最长的窑址之一。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尤其以“骨瓷”最为有名。骨瓷的瓷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五代时期,景德镇的瓷器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宋代时,主要烧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青白瓷,北宋后期吸取北方复烧法,产量大增。元代时,景德镇窑在宋代的成就上继续发展,建立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管理瓷器生产的政府机构——浮梁瓷局。此时,继续生产青白瓷,即枢府釉瓷。白瓷、青花、釉里红、蓝釉和蓝釉描金等瓷器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明代时,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随着各大窑场的衰落,各种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向瓷业发达的景德镇集中,形成了景德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