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瓷器与宣德瓷器风格不同。“成化无大器”,纤巧雅致,是其造型的突出特点。成化时期胎泥之精细,超过永乐、宣德,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承受高温焙烧而不变形。这一时期最着名的彩瓷制作是斗彩。斗彩的作画方法是用青花的原料在生坯上画好花纹的轮廓线,再挂一层白釉,入窑用高温焙烧,然后在烧成的瓷器上沿青花轮廓填入所需要的各种彩色,入窑二次焙烧而成,故斗彩又称为填彩。施彩方法很多,是成化彩瓷的一大特点,故有“青花贵宣德,彩瓷贵成化”的说法。成化的彩瓷居明代八大时期(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之首。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主要用国产的“平等青”料。画工严谨,线条流畅,没有深色结晶斑点,画面明净,颜色淡雅,具有中国工笔画的特点。弘治时期生产白瓷、黄地青花瓷、白地青花瓷。最能代表弘治瓷器水平的是黄釉瓷器,过去称之为浇黄。
这种釉色滋润明洁,有如初开的葵花,娇嫩晶莹。正德时期的成就表现在孔雀绿釉作品的烧制上。这种绿釉呈色极为淡雅明快,与孔雀羽毛的色泽很相似。正德青花也有其本身的特点,花纹比较生动,但颜色灰暗,花纹不清晰。弘治、正德时期盛行一种不用红色装饰的彩花瓷——素三彩。素三彩用黄、绿、白、紫等色绘画,色彩比较素雅,为明代彩瓷中的优秀品种。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期瓷器制作的原料,质量不如前期,质地较粗,釉色白中发灰。
画风粗放,很像中国的写意画,与成化的细腻风格迥异。嘉靖、隆庆青花用云南的回青作画,所绘花纹浓艳欲滴,蓝中泛紫,色彩俗丽。万历青花蓝色发灰,花纹繁缛,显得琐碎,艺术效果较差。
到清朝时期,中国制瓷工艺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制瓷工艺的极盛时期。清代瓷器的特点是胎质坚硬细腻,有丝绸样的光泽,釉光莹润,色彩绚丽,镂雕精工。瓷器品种较明代更为繁多。康熙青花瓷器,用提炼精纯的国产钴料在优质瓷胎上作画,特点是画面清晰干净,层次清楚,钴蓝呈现的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
题材广泛,画面宏大。无论山水、花鸟、古典小说故事场面,每幅构图都是独立完整的画面。
除用红、绿、赭、紫等彩色为作画的主要彩色外,又加入金彩、蓝彩(钴蓝)、黑彩。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比之明代又有很大发展,康熙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又称为硬彩。
康熙时期制瓷业的另一重大贡献是粉彩的创造。粉彩是用铅粉掺入绘瓷色料在烧好的瓷器上作画,颜色鲜明,有阴阳向背、浓淡厚薄之分。烧成的粉彩瓷器颜色柔和淡雅,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珐琅彩瓷器是康熙时期的新产品,清代白瓷的高度成就和西洋绘画艺术的结合,使这种瓷器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此外,素三彩瓷器是康熙时期宫廷用瓷中的名贵品种,多用做祭器。雍正、乾隆时期青花层次较少,但色彩艳丽,绘瓷艺术仍然有所提高。
中国古代制瓷工艺发展到乾隆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这时的制瓷业非常繁荣,瓷器品种繁多,百态千姿,争奇斗艳,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陶瓷工艺登峰造极的时期。乾隆以后便由盛转衰。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瓷器大量涌入中国,占领中国市场;我国瓷器生产遭到严重的摧残,日益衰落下去,清朝前期陶瓷业兴盛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至清朝灭亡也未能改变这种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陶瓷工业获得了新生。
景德镇和全国各地的陶瓷生产逐渐恢复了活力,1954年成立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负责陶瓷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的工作。1958年建立了当时唯一一所陶瓷工业和美术教育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经过多次改革,古老的陶瓷艺术重新绽放出异彩。现在的陶瓷业已经跨入了现代化时代,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已经非常普及,陶瓷行业走上了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在古代陶瓷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9.2 中国陶瓷文化
9.2.1 陶与瓷的区别
中国陶瓷分陶与瓷两部分。陶器与瓷器主要区别如下:使用原料、坚硬程度、烧成温度、透明度、釉料。在使用原料方面,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黏土,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在坚硬程度方面,陶器胎质粗疏,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在烧成温度方面,陶器烧制温度一般在900℃~1050℃之间,若温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烧坏变形。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坯体完全烧结;在透明度方面,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在釉料方面,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熔融;瓷器则多施釉,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经低温烧成。
9.2.2中国陶瓷的特征
1.造型千态万状
我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型千姿百态,鲜明地体现出生产时代的制造技术、社会习俗、审美风尚及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国古代陶瓷器皿的造型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象形取意法。这种造型样式沿用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造型法,由简单的模仿进入到象形取义的高级阶段。如苹果尊、葫芦瓶、鸟形杯、凤首瓶等。二是汉字生意法。汉字的造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瓷的造型方法,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通而同之”的造型理念。如“甲”字形的梅瓶、高足杯,“申”字形的橄榄瓶、萝卜尊、莲子观音瓶等。三是摹物寄意法,就是直接借鉴青铜器、漆器、竹木器或金银器、玉器的造型特征。
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古朴简练,在实用的前提下,发展了美丽的造型和装饰,开后世工艺美术创造之先河。夏商周时代的陶器造型质朴大方,敦厚稳重。春秋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烧造技术进一步提高,器型规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造型稳健凝练,端庄大方。隋唐时期陶瓷造型丰腴饱满,雍容华贵。宋代陶瓷造型清丽秀雅、蕴藉隽永,形制多样。
元代瓷器造型雄浑凝重,粗犷大气。明代前期,瓷器造型注重比例关系,强调整体感,造型厚重端庄。清朝瓷器造型各个时期显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康熙时期敦厚挺拔,雍正时期玲珑妩媚,乾隆时期精巧繁缛。瓷器造型规整,庄重稳健,品种繁多,出现了大量的玩赏物、小件文具等造型新奇的新品种。
2.胎釉流光溢彩
胎和釉是构成陶瓷器的主要因素,是陶瓷器的骨和衣。质地迥异的胎体和流光溢彩的釉色,彰显了我国陶瓷的美学风格、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
我国陶瓷器的胎包括瓷胎、浆胎、缸胎、石胎、铁胎、脱胎等几种。陶瓷器的釉色经历了从单色釉到多色釉(彩釉)的过程,单色釉有青釉、白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黑釉等,多色釉包括两种:一种用釉色与形状不一的色块构成釉面,如钧釉等;另一种用釉彩勾勒图案,如青花、粉彩等,习惯上称为“彩釉”。彩釉具体又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双层夹彩三种。彩瓷品种有二百多种,主要有唐三彩、青花、青花加紫、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上三彩、素三彩、墨地三彩、水彩、软彩、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古铜彩等。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不施釉,早期窑炉结构十分简单,陶器都在氧化焰中烧成,因而全部是红陶。以后随着窑炉结构的不断改造完善,陶器在还原焰中烧造,便出现了灰陶、黑陶。
釉最早出现在商代陶器上,即原始釉。商周秦汉时期,原始青瓷和施釉陶器的釉层通常都较薄,胎、釉结合疏松,易脱落。两晋时期,制瓷工人才较为成熟地掌握了烧制青瓷的工艺,从而使得陶和瓷有了根本性的区别。继两晋青釉以后,唐代的白釉,宋代的红釉、黑釉都相继出现,至明清时期更创制了丰富多彩的釉色。
3.纹饰美轮美奂
纹饰是陶瓷器表面的装饰纹样,它不但可以弥补陶瓷造型上的一些不足,使陶瓷器形更加完美,而且可以装饰美化陶瓷器的表面。尤其是纹饰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陶瓷器上的纹饰,按其所在部位及制作工艺,可分成胎装饰与釉装饰两类。
新石器时代,各种陶器上的刻、划、锥刺的绳纹、平行线纹、云雷纹等,属胎装饰。商代中期原始青瓷全是胎装饰,有印花、堆贴等。东汉六朝时期的青瓷以刻、印、镂、堆、贴、雕、塑等胎装饰为主,釉装饰开始萌芽,三国至西晋晚期出现了褐色点彩,东晋时期成熟并流行起来;三国吴时,出现釉下褐色彩绘,但未形成风气。隋唐是我国陶瓷各种纹饰和装饰手法大发展的时期,刻、印、镂、雕、贴、堆等胎装饰继续发展,以唐三彩、长沙窑彩绘、巩县青花为代表的釉装饰得到空前发展,我国陶瓷装饰出现新气象,但胎装饰仍是主要形式。宋代在陶瓷装饰上是胎装饰与釉装饰并重。元、明、清时期,釉装饰极大发展,胎装饰急剧衰落。
9.3 中国陶瓷种类
1.五彩缤纷的彩陶
彩陶是指在橙红色陶坯上以赭石和氧化锰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呈现出赭红和黑白诸种颜色花纹图案的陶器。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以其质朴明快、绚丽多彩的艺术特色,成为我国原始艺术中的璀璨明珠。
仰韶文化距今有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时期时代彩陶最为发达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仰韶文化彩陶器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其装饰以彩绘为主,造型种类丰富多样,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彩陶可以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马家窑文化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
2.精彩纷呈的黑陶、灰陶、白陶和印纹硬陶
黑陶是继彩陶之后,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的又一辉煌创造,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它是在焙烧后期用浓烟熏翳,使烟中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使之呈现黑色。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饮誉中外。
灰陶即指陶器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还原焰(指燃烧时令其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使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或低价氧化物),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
白陶,即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它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陶土中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而呈现白色,其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商代晚期是白陶器高度发展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等地的商代后期遗址与墓葬中多有发现,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制作也相当精致,胎质纯净洁白而细腻。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了。
印纹陶,是用陶拍子在陶胎上打印出各种图案,经高温焙烧,陶质更为坚硬。印纹陶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安徽等地,盛行于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暗纹陶器、彩绘陶器等的兴起和迅速发展而走向衰落,至汉代以后逐渐消失。
3.气势宏伟的秦汉陶俑陶塑
秦陵兵马俑是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杰作,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共有三个兵马俑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显示出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壮军容,表现了极高的造型艺术水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艺术表现上,秦始皇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写实为主,这是对先秦雕塑和陶瓷艺术风格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现实中的人和实物风貌的准确把握。兵马俑的制作主要采用塑的方式,另外还有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