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融为一体,内外兼修。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享誉武林。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灵活多变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二视、三坐、四翻。这些特点为发展身手的捷径、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条件。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融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八卦掌技法以实战为主,同时在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上有独特的功效。
(7)南拳。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闽粤一带人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也相对弱些,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南拳的上肢动作缜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在发力时,南拳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南方人四肢较短,所以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
南拳拳系中有许多象形拳,不仅有龙、虎、豹、象、鹤、蛇、马、猴、鸡等常见的象形拳,而且有狮、彪、鱼、犬等罕见拳种。其象形拳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大拳系之冠。
由于南拳劲力饱满,以刚为主,所以练习者肌肉发达,筋骨强壮,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可有显着提高。南拳强调蓄劲闭气与发劲开声交替使用,要求运用腹式呼吸,因此对增强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都有很好的作用。
7.2.2 中国的中医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
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
(1)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心、肝、脾、肺、肾)为中心,配以六腑(胃、大肠、小肠、胆、三焦、膀胱),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
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以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腠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研究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时期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亥时。此外据观察,人的脉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节律变化。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气候有着12年和60年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人体的发病也会受其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12年和60年的变化规律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11年或12年)有关。太阳黑子的活动会使太阳光辐射产生周期性变化,并强烈干扰地磁,改变气候,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不同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
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淤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淤汤进行活血化淤。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中医和西医在诊法上有很大的区别,西医主要是靠使用各种医疗诊断仪器寻找病变部位的方法,而中医则不同。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身体表面的局部病变可以对身体内部产生影响,身体内部的病变也能够反映于体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主要通过综合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通过诊查了解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中医的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指的是医师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气、色泽、形体、动态及分泌物、排泄物等。“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观察病人外在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疾病情况和人体内部的脏腑盛衰、气血盈亏。在望诊中,又以观察面部与舌最受重视,因为它们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联系。
闻诊是通过医师的听觉及嗅觉,来分辨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声音与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是否异常,借以判断病人患病情况。
问诊是医师对病人或其亲属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此了解病人的症状,引起此病的原因、病变过程、治疗经过,以及病人的饮食等,为诊断疾病及证候搜集有关资料。
切诊是指医师用手在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脉管搏动处或身体的一些部位,如胸、腹等处进行切按。根据手的触觉所得的脉象变化与局部的异常反应,来了解疾病情况。
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在临床上各有其独特的功用,彼此不能取代。所以,在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并用”、“四诊并重”、“四诊合参”,才能正确地诊断疾病。明代李延星对四诊合参作了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望闻问切,犹人有四肢也。一肢废不成其为人,一诊缺不成其为医”,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四诊合参的重视。
中医治疗手段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中药、针灸、按摩、刮痧、拔火罐、贴膏药、药熨、药熏或药洗浴、气功、食疗、敷贴、水疗、蜡疗、泥疗、导引、捏脊、割治等多种治疗方法。此外,还有传统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也是中医经常采用的治疗、调养手段。
2.中医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医学史家研究表明,中医源于劳动人们的生活实践,其不断发展更是源于对实践的总结,使得中医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学家呕心沥血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撰写了一部部医学专着,为中医的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